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衄一般多从清泄肺热、清胃祛火等法着手.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多数鼻衄痼疾患者有便秘或便溏不爽、腹胀等腑气不通的证候,于是根据"表里同治"的理论,采用"肺肠同治法"治疗该病,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肺肠同治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床上常可见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部分患者 ,经中、西药的治疗 ,但疗效不满意 ,改用肺肠同治法治疗 ,病情很快得到缓解。本文通过对肺与大肠相表里、不但脏腑相络、经络相连而功能相应、病变相关的论述 ,故在治疗哮喘中采用肺肠同治的法则 ,即在辨证论治肺系的基础方中如用适量大黄兼以通腑治疗 ,取得了较好疗效。提示“肺肠同治”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部分病人中运用 ,疗效是明显的。给临床上又增加了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肺肠同治法治疗肺脾气虚型儿童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余数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6月珠海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08例肺脾气虚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儿分为对照组、益生菌组、中药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规律规范吸入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疗程持续试验全过程;益生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乳杆...  相似文献   

4.
5.
脏腑同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31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自从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被发现至今,本病在中医药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目前病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本文分别通过分析古代医家与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基于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从中医肺肠同治的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医学对宣白承气汤的研究,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另辟蹊径,从新的角度审视与治疗新型冠状病...  相似文献   

7.
肺肠同治治疗肺炎肺热腑实证理论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肺炎肺热腑实证的病机、肺病同治的理论基础、肺热腑实证治疗原则进行简要探讨,也为临床治疗肺炎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9.
鼻衄一般多从清泄肺热、清胃泻火、清肝泻火及补气摄血等法着手。按常规方法治疗,不仅疗效差,且易反复。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多数鼻衄痼疾的患者,有便秘或溏而不爽、腹胀等腑气不通的证候,根据“脏腑互为表里”的理论,采用“肺肠同治”法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一般资料病例选择:选择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的鼻衄痼疾(不包括肿瘤和血液病所致的衄血)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6~71  相似文献   

10.
心胃同治法治疗冠心病150例临床总结天津解放军二七二医院(300020)哈孝廉天津黄河医院(300110)哈孝周关键词冠心病,心胃同治法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有不少新进展,但多限于活血化瘀、宣痹通阳、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基于肺肠同治理论治疗创伤性湿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创伤性湿肺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肺肠同治理论经典方剂宣白承气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96.7%(29/30),对照组90.0%(27/30),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包括疼痛评分、肺部挫伤评分、大便次数、呼吸频率、PaO2、PaO2/FiO2、白细胞计数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肺肠同治理论给予宣白承气汤治疗创伤性湿肺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陈英妹 《光明中医》2020,(23):3717-3719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联合肺肠同治法对支气管哮喘小鼠IL-4、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满6周龄的健康雌性BALB/c小鼠60只,采用致敏和雾化激发的方法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只,对照组接受小青龙汤治疗,观察组接受小青龙汤联合肺肠同治法治疗,比较2组小鼠治疗前后的细胞学、IL-4和IFN-γ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小鼠的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IL-4、IFN-γ和IL-4/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小鼠的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IL-4和IL-4/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小鼠(P <0.05),观察组小鼠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小鼠(P <0.05)。结论小青龙汤联合肺肠同治法能够有效降低支气管哮喘小鼠的细胞学和IL-4水平,提高IFN-γ水平。  相似文献   

13.
鼻衄,俗称“鼻出血”,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小量出血称“鼻衄”,严重出血不止者称“鼻洪”。笔者运用针刺疗法治疗“鼻衄”、“鼻洪”146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46例中,男90例,女56例;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70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达30年。大部分患  相似文献   

14.
15.
肝脾同治法治疗小儿厌食症8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斌  肖达民 《新中医》2003,35(3):31-32
目的:观察肝脾同治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小儿厌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肝脾同治的方法,药用太子参、白芍、乌梅、麦冬、鸡内金、沙参、茯苓、牡蛎、白术、菜菔子、甘草;对照Ⅰ组采用单纯治脾的方法,药用党参、茯苓、神曲、麦芽、山药、白术、香附、陈皮、砂仁、甘草;对照Ⅱ组采用常规西药复合维生素、多酶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总体疗效、改善厌食及其他兼症、增加体重及发锌含量、改善贫血、起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结论:肝脾同治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调和阴阳、恢复脏腑功能协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肺肠同治法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肺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ICU住院VAP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肺肠同治方,疗程10 d,观察两组患者炎症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6(IL-6)]、便秘症状及疗效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体征积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退热时间、抗生素疗程及病程等。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各项炎症指标、CPIS评分、中医证候(发热、咳嗽、口干欲饮)与体征积分及总分改善(P <0.05);便秘症状及疗效积分与中医证候(咯痰、腹胀便秘)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炎症指标,便秘症状及疗效积分,CPIS评分,中医证候(发热、咳嗽、口干欲饮、腹胀便秘)与体征积分及总分均改善(P <0.05),中医证候(咯痰)积分无明显变化(P> 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炎症指标(CRP、WB...  相似文献   

17.
18.
一般资料:本组共8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3~10岁42人,11~15岁26人,16岁以上12人;男47人,女33人。症状为鼻出血反复发作,局部检查可见鼻中隔K氏区充血、糜烂,有结痂,或见小动脉出血。验血,白血球正常或偏高,血小板正常或稍偏低,出凝血时正常。药物组成:生地、寸冬各20克,侧柏炭、白茅根、大蓟、小蓟、黃芩、栀子各15克,大黄10克,石膏40克。出血量多、不止者,加羚羊角2克。水煎每日服1剂。疗效:痊愈,鼻中隔粘膜充血、  相似文献   

19.
安佳岐  王程秀 《陕西中医》2005,26(4):366-366
鼻衄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多因火热迫血妄行所致,辨证多从肺、胃、肝热(火)入手。常规治疗以凉血止血者多见,而这种治疗方法用于一般症状典型,病发初期疗效尚可,但在病症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病例时,就疗效欠佳或无效。本人在临床治疗鼻衄,尤其是顽固不愈反复发作的鼻衄时,采用降逆止血法治疗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鼻衄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所表现的一个特殊体征,可出现于各种年龄、时间和季节。小量鼻衄处理很简便,顽固性鼻衄处理非常棘手,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我治愈鼻衄12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