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两种制片方法所做各种标本的分析研究,探索能够提高细胞学检查阳性率的方法.方法 用传统方法和液基细胞两种方法制片,研究两种制片的诊断结果.结果 传统涂片细胞学诊断结合了细胞形态、排列方式、背景等,比较容易诊断,但细胞厚薄不一,单个细胞易漏诊;液基制片所取标本量大,偶然性小,细胞平铺,单个细胞容易识别,但大多数失去了细胞排列方式和背景细胞.结论 二者配合,相互结合,同时制片,有利于提高癌细胞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液基细胞薄层涂片与宫颈涂片进行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可行性进行比较,并探讨相关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2005年1-7月在妇科门诊就诊的1000例患者分别进行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检查的同时进行宫颈涂片检查,两种方法均与病理组织检查的金标准作对照。结果宫颈防癌涂片诊断假阴性率为90.78%,液基细胞薄层涂片为0;液基细胞薄层涂片诊断敏感度为100%,而宫颈防癌涂片为9.21%:液基细胞薄层涂片与宫颈防癌涂片诊断假阴性率与诊断的敏感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液基细胞薄层涂片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价值优于宫颈涂片,且液基细胞薄层涂片制片效果优良,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理想。正确的护理配合,准确留取标本是减少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提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刘氏妇科染色结合TBS报告在妇科宫颈刮片细胞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巴氏染色试剂和刘氏妇科染色液染色法对642例宫颈刮片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染色法结合TBS报告在农村妇科疾病普查中的应用优缺点。结果刘氏法与巴氏法染色结果基本吻合,在病原微生物诊断中优于巴氏染色法。结论刘氏妇科染色液适用于TBS报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测与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在宫颈病变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6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与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以组织病理学和阴道镜检测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测诊断为非典型鳞状细胞及其以上者96例,阳性检出率为17.1%。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诊断为巴氏ⅡB级及其以上者43例,阳性检出率为7.7%。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组织病理学及阴道镜检测结果为标准,液基细胞学和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分别为为75.0%和34.9%,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病变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是一种准确、可靠的临床实验室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医医院进行宫颈液基细胞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妇科液基薄层制片技术和传统宫颈刮片技术的优缺点。方法将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320例体检者的宫颈细胞学检查分别采用液基薄层涂片技术和传统宫颈刮片技术制成的涂片进行固定、染色、镜检,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妇科液基薄层制片技术样本无需多次转移,操作环节少,可以去除黏液、红细胞等杂质,制成优质薄片,涂片内细胞分布均匀,图像清晰,便于阅片。与传统方法相比,不遗漏病变细胞,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检出率提高了63.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检出率提高了60.1%,同时降低了52.9%的不满意标本。传统宫颈刮片涂片厚,细胞重叠,视野不清,难于发现和辨别细胞,阳性率低,漏检率高。结论液基薄层涂片技术在妇科疾病的诊断方面更优于传统宫颈刮片技术,值得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和传统涂片在胸腹水细胞病理诊断中的意义以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恶性胸腹水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胸腹水标本236例,进行两种方法的制片,HE 染色,并进行 CEA、CK5/6、CK7、Ki-67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液基细胞检测技术检测胸腹水恶性肿瘤检出率高于传统涂片技术,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恶性胸腹水 CEA、CK5/6、CK7、Ki-67表达阳性率高于良性胸腹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结论液基细胞检测技术检测胸腹水恶性肿瘤检出率高于传统涂片技术,辅以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细胞来源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早发现、早治疗则愈后较好,早期宫颈癌患者5年治愈率高达90%[1],宫颈涂片液基细胞学检查仍然是现代宫颈癌的初筛手段,通过密切随访或定期检查,有效遏制了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是一项很值得推广的妇科检测方法,笔者对2113例涂片液基细胞学检查查见不典型细胞,有效预防了宫颈浸润癌的发生进行汇总,分析如下,以期得到推广。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门诊妇科病人和健康查体病人,液基细胞仪(美国)、巴氏染液。1.2方法1.2.1宫颈涂片用宫颈刮片刮取宫颈管内上皮细胞,做液基细胞学,在按照巴氏染色步骤进行染色,镜下观察。2病人处理程序先做妇科检查,做宫颈刮片,刮去细胞放入基质液中做液基细胞学涂片。3结果宫颈涂片制片后,诊断标准采用2001年国际癌症协会TBS诊断系统,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是宫颈/阴道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系统对子宫颈细胞病理学的诊断术语,是指形态上较良性反应性改变明显,但在数量上或程度上又不足以诊断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一组阴道/宫颈细胞病理变化。其诊断标准为:(1)核增大,面积比中层细胞核增大2.5~3倍;(2)核/胞浆轻度增加;(3)核和细胞形状有些不同;(4)可见到双核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与阴道镜联合应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妇女2400例进行宫颈病变筛查,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1200例做宫颈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对照组1200例做宫颈巴氏涂片法检查,比较两组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并对细胞学检查阳性患者(ASCUS及以上)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对照,观察阳性符合率。结果:(1)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和巴氏涂片法对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分别为8.58%和3.75%,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与阴道镜下活检的阳性符合率为71.84%,巴氏涂片法为35.56%,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检查结合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可提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制片及染色方法,并对其临床实用性进行验证。方法随机抽取5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肺泡灌洗液标本,分别用改良的自动化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及传统手工HE染色法染色,由两名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检验人员分别进行显微镜下细胞分类计数,评估两种制片方法检测结果的可比性。结果两种方法对肺泡灌洗液中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r)均0.95。改良法染色的细胞形态完整,细胞核和细胞浆分辨清楚,可见颗粒、空泡等细微结构;而传统法染色后的细胞固缩明显,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和细胞浆分辨清晰度下降,颗粒和空泡等细胞结构辨认不清。改良法比传统法省去了滤液离心富集细胞的过程(6 min),并且使用自动化瑞氏吉姆萨染色法(20 min)代替了手工HE染色法(30 min),每份标本至少节省了15~20 min的制片和染色时间。结论改良的自动化瑞氏吉姆萨染色法优于手工HE染色法,更适用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计数,尤其是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BASO(改良Diff-Quik)染色法和改良巴氏染色法对精子形态染色的效果,寻找可替代改良巴氏染色法的简单、有效的精子形态染色方法。方法随机选取50份精液标本,每份标本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染色法对精液涂片进行染色,分析两种染色方法的结果。结果两种染色方法对精子形态评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方法对精子正常形态率的评估具有正相关性(r=0.984,P<0.01)。结论 BASO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精子形态染色方法,可替代改良巴氏染色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涂片检查(LBP*),DNA倍体分析检测(DNA *)及HPV-DNA 23分型检测(HPV*)对诊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意义.方法 收集492例宫颈活检病例,要求同时有LBP*、DNA*、HPV*及宫颈组织活检结果.用宫颈刷刷取细胞标本,制成LBP*涂片两张,一张用作LBP*TBS分级诊断,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荧光染色与抗酸染色(萋-尼染色)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结果差异,比较亚甲蓝液、Haris苏木素液、高锰酸钾液作为荧光染色法复染试剂的效果。方法采集疑似结核病症状的患者痰液标本198份,分别进行萋-尼染色和荧光染色,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的差异。荧光染色分别用0.3%亚甲蓝液、0.5%Haris苏木素液、0.5%高锰酸钾液作为复染剂,比较不同复染剂在荧光显微镜下镜检的效果。结果萋-尼染色分枝杆菌检出率为66.67%(132/198)。荧光染色分枝杆菌检出率为94.9%(188/198),其中,亚甲蓝复染检出率为94.95%(188/198)、苏木素复染检出率94.44%(187/198)、高锰酸钾复染检出率为94.44(187/198),与萋-尼染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染色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萋-尼染色法,其中0.3%亚甲蓝液是一种良好的背景淬灭复染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固定液对细胞学涂片染色的影响。方法:用5种不同种类固定液对细胞学涂片进行固定,比较固定后染色效果。结果:采用乙醚乙醇固定液固定细胞涂片,可使细胞结构清晰,核浆分明,颜色鲜艳。结论:乙醚乙醇固定液能较好的固定常规细胞学涂片,使细胞学涂片具有良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传统宫颈刮片与液基薄层细胞学试验(TCT)之间的结果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3 147例传统宫颈细胞筛查和3 153例TCT检查的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结果 巴氏涂片与TCT涂片、炎症或正常检出百分率分别为85.61%、84.30%,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典型磷状细胞(ASCUS)检出率为7.05%、4.57%,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检出率分别为5.53%、7.51%,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检出率分别为1.62%、3.33%,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鳞状细胞癌(SCC)检出率分别为0.19%、0.29%,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可以提高上皮细胞异常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了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减少了漏诊率,在临床细胞病理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种血涂片常用染色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1 555张血涂片的3种常用染色方法的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瑞氏染色法染色时间短,对细胞质和中性颗粒染色效果好,最适于一般临床检验;姬姆萨染色法染色过程易控制,对细胞核和疟原虫染色效果好,着色保存时间久,但染色时间长,价格高,适用于特殊的、需长期保存或用于教学的标本;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效果综合了上述2种方法的优点,但染液变性快、易污染.结论 临床3种常用血涂片染色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以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满意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宫颈液基细胞检查是当前宫颈癌防癌筛查的重要方法。病理医生在镜下分析细胞良恶性的时候.一般把细胞核的异型作为最主要的诊断依据.对涂片背景的诊断价值可能重视不够。本人在十多年的细胞学工作中.发现涂片背景包含着大量的综合信息.对疾病良恶性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我对本院2007年元月至12月所做的788例宫颈液基细胞检查做了重新读片与分析.发现涂片背景与最后疾病诊断的总体符合率在90%以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宫颈液基细胞检查是当前宫颈癌防癌筛查的重要方法。病理医生在镜下分析细胞良恶性的时候.一般把细胞核的异型作为最主要的诊断依据.对涂片背景的诊断价值可能重视不够。本人在十多年的细胞学工作中.发现涂片背景包含着大量的综合信息.对疾病良恶性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我对本院2007年元月至12月所做的788例宫颈液基细胞检查做了重新读片与分析.发现涂片背景与最后疾病诊断的总体符合率在90%以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细胞学涂片标本的制片与染色是细胞学诊断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关键。目前染色方法主要为巴氏染色及HE染色,两种染色法均存在步骤繁多、耗时的局限性。在此,我们介绍一种快速细胞学染色方法,即BASO刘氏染色法,与上述方法相比,其具有快速简便、易于观察、可重复染色等优点。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选取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病理科2013—2016年间所有细针穿刺标本涂片、胸腹水及尿液涂片、宫颈刮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宫颈病变患者105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随机分为巴氏涂片组和联合筛查组。巴氏涂片组:通过采集该组患者病变处脱落的细胞,进行涂片染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联合筛查组:利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TCT检查阳性患者1W后进行阴道镜检查。结果阴道镜与TCT联合筛查和巴氏涂片检出总阳性率为32.38%,联合筛查组的阳性检出率(49.06%)明显高于巴氏涂片组的阳性检出率(15.3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CT联合筛查较巴氏涂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联合筛查组与病理组织学筛查结果比较,两组筛查结果符合率为47.17%(25/53),对CIN I诊断符合率为52.38%(11/21),CIN II符合率为38.46%(5/13),SCC诊断符合率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CT联合筛查与病理组织性筛查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具备高准确度标准。结论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与金标准病理组织筛查具有一定的符合率,具备高特异性、高准确度特点,同时操作简单、无创、经济有益于患者,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3例胸腔积液患者,所有患者入组后均采集胸腔积液标本,均行常规细胞涂片检查、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比较HE染色结果、两种诊断方法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并分析细胞块免疫组化的免疫标记染色结果。结果 细胞块切片HE染色对胸腔积液的诊断结果与常规涂片HE染色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诊断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率优于常规涂片免疫组化染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本研究病理最终诊断有36例恶性,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诊断34例与病理诊断相符,符合率为94. 44%(34/36)。肺腺癌CD15、TTF-1、Be-rEP4、CK17阳性表达率较高,而间皮性肿瘤的WT-1、CK5/6、Desmin阳性表达率较高。结论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可提高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符合率,可为临床诊断肺腺癌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