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王欣宁  王亚丽 《中外医疗》2008,27(17):142-142
目的 探索卵巢癌发病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卵巢癌发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病例与对照组进行卵巢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查询.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初测年龄、足月妊娠史、哺乳史、服用避孕药史及一级亲属肿瘤史等因素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在统计学上有相关性.结论 卵巢癌的发病是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在自杀未遂患者自杀行为中的作用,为制订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WHO健康问卷、生命质量、Beck抑郁和焦虑问卷、Braatte冲动问卷和Buss攻击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应付方式等问卷对在急诊室留观诊治的132例自杀未遂患者和按1:1匹配筛选的躯体疾病对照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自杀未遂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差于对照组[自杀未遂组(17.07±3.07)分和(9.76±7.11)分;对照组(13.42±3.31)分和(17.08±3.81)分,均P<0.05],Beck抑郁和焦虑评分高于对照组[自杀未遂组(15.22±11.22)分和(27.87±7.24)分;对照组(6.87±6.36)分和(26.22±5.44)分,均P<0.05];自杀未遂患者的冲动性和攻击性高于对照组[自杀未遂组( 87.67±20.08)分和(73.74±19.61)分;对照组(73.34±14.54)分和(63.78±16.44)分,均P<0.05];社会支持利用评分低于对照组[(6.53±1.84)分和(7.78±1.72)分,P<0.05];自杀未遂组患者自责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3.42±2.44)分和(2.35±2.04)分,P<0.05],而解决问题、求助和合理化等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受教育年限、生命质量、健康状况、Beck抑郁评分、冲动性评分、合理化、支持利用度、计划性评分、躯体冲动、愤怒等11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结论 自杀未遂者的健康状况、生命质量、焦虑抑郁、冲动和攻击性人格特征,以及不同的应对方式在自杀行为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发生危险因素。方法: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胃癌的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缓葬、不成熟防御机制因素为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EPQ纬度E分、新鲜蔬菜水果、大豆制品为胃癌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胃癌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人群社会心理因素,为精神分裂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10例壮族首发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为病例组,110例壮族非精神障碍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壮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结果病例组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低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低、未婚和离婚、有幼年时不良遭遇、病前内向性格、与父母关系和与邻居关系差、无知心朋友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生活事件总分和负性事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的艾森克个性量表的E分低于对照组,N分和P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有精神病家族史、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收入差、未婚或离婚、性格内向、家庭支持缺乏、人际关系不良、病前遭遇大量负性生活事件的壮族人群是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5.
6.
太行山区三县一市胃癌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发生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胃癌的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缓葬、不成熟防御机制因素为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EPQ 纬度E分、新鲜蔬菜水果、大豆制品为胃癌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胃癌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68例脑梗塞患者,进行情绪环境因素对照研究,经X~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脑梗塞发病与思虑过度、劳累过度,悲伤过度及看电视后等情绪环境改变有关。对脑梗塞的预防应重视精神情绪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心理因素对胃癌发生的影响 ,为胃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1 :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 ,对 1 75对胃癌患者及对照进行问卷调查 ,资料处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比值比 (OR)估计各危险因素与胃癌的联系强度。结果 精神刺激 (OR =1 .83 )和精神压抑 (OR =1 .5 0 )为胃癌的危险因素 ,经多因素分析后 ,比值比分别为 1 .47和 1 .79。结论 心理因素对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心理因素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心理因素对胃癌发生的影响,为胃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175例胃癌患及对照进行问卷调查。资料处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比值比(OR)估计各危险因素与胃癌的联系强度。结果 精神刺激(OR=1.83)和精神压抑(OR=1.50)为胃癌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分析后,比值比分别为1.47和1.79。结论 心理因素对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境因素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2病例对照研究,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正常儿母亲(123 名病例和246名对照)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环境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孕妇职业危险因素接触史(OR=4....  相似文献   

11.
影响卵巢癌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卵巢癌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卵巢癌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卵巢癌患者243例为研究组,门诊确诊非恶性肿瘤(同时排除卵巢疾病)270例为对照组.采用调查表,对两组妇女进行调查,调查其一般情况、既往史、婚姻月经生育史、家族史及个人史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因素计算其卵巢癌发生绝对危险度(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痛经、初潮年龄、月经期、妊娠次数、自然流产、人工流产为有统计学意义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自然流产、人工流产、月经期为有统计学意义因素,OR及其95%CI分别为0.252 (0.100~0.636)、4.199 (2.710~6.504)、3.525(2.252~5.519).结论 足月妊娠、减少人工流产可能预防卵巢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卵巢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卵巢癌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山东省19所地市以上综合医院住院、病理确诊的307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非恶性肿瘤患者307例为对照组,采用1:1配对设计,作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受过教育、经济状况好、多食肉类、甜食及脂肪、大便不规律、便秘、接触有害物质、精神抑郁、焦虑、精神紧张、性格急躁、精神创伤是卵巢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文盲、多食蔬菜水果、性格温和是降低卵巢癌发病危险的因素。单因素logistZc回归分析后建立的多因素回归方程为:Y=-1.2856Sl7 1.9743S18-1.5918S38 1.4828S40.结论:多种因素影响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发区肥城市食管炎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肥城市一食管癌高发乡镇40~69岁队列人群中,采用染色内镜和活检病理诊断方法确诊食管炎357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内镜检查食管黏膜正常者5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食管癌家族史、吸烟、饮酒、营养成分等与食管炎的关联,以OR及95%CI作为评价关联强度的指标。结果 将性别、年龄作为调整因素,以无食管癌家族史为比较的基线水平(OR=1.0),一级亲属患食管癌的OR为1.830(95%CI :1.183~2.833);以吸烟指数=0为比较的基线水平,吸烟指数≥500的OR为1.852(95%CI :1.142~3.005);以饮酒指数=0为比较的基线水平,饮酒指数<130和≥130的OR分别为1.789(95%CI :1.141~2.804)、1.642(95%CI :1.029~2.621);将吸烟(吸烟、不吸烟)、饮酒(饮酒、不饮酒)情况进行组合,以不吸烟+不饮酒为比较的基线水平,吸烟+饮酒的OR为1.889(95%CI :1.143~3.122);将各营养成分年摄入量划分为3个层次,以最低水平为比较的基线水平,发现脂肪、叶酸、铁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OR均小于1)。结论 食管癌家族史、吸烟、饮酒是食管炎的危险因素,营养成分对食管炎的影响不明显。在食管癌高发区,特别是在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中,提倡戒烟戒酒,对预防食管炎进而减少食管增生和食管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25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宫颈癌新发病人和相同数量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包括基本信息、月经婚孕、性行为及卫生习惯等方面的问卷调查以及HPV16感染状况和GSTM1、GSTT1基因型别检测,对资料进行X^2检验,t检验,分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GSTM1基因型、HPV16感染状况、绝经情况、首次性交年龄、首次怀孕年龄、孕次、职业作为主要因素进入回归模型。结论 GSTM1基因纯合缺失、HPV16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首次性交年龄早、首次怀孕年龄早、多孕可增加宫颈癌发生的危险,绝经和从事脑力劳动具有保护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山地震截瘫患者30年后生命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夺走了数以计人的生命,同时也造成3817人截瘫.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医学和段根治截瘫,30年来患者一直忍受着躯体的残疾,一系列的生理不适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测定了50例肿瘤住院病例和50例非肿瘤住院病例的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比值HDL—C/T—C。并同时对病例和对照的吸烟、饮酒习惯和疾病等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与对照在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方面按1:1配对。配对分析结果表明:血清HDL—C、T—C与肿瘤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分别调整性别、吸烟、饮酒因素后,只有HDL—C与肿瘤的反比关系在男性对子中、病例与对照同为吸烟者对子中、同为饮酒者对子中有高度显著性意义。在病例与对照同时为既吸烟又饮酒者对子中非常接近于显著性水平(P≈0.05)。本文虽无足够的证据认为血清T—C与肿瘤呈反比关系,但结果提示男性中肿瘤病人HDL—C值可能低于非肿瘤病人。  相似文献   

19.
罗娜  张永宏  李宁 《海南医学》2016,(13):2110-2112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患癌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变化,以尽早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筛选出易发肝癌的高危人群。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随访的肝炎肝硬化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173例,均有完善的肝癌及患癌前肝硬化阶段资料,其中原发性肝癌Ⅰ期66例,Ⅱ期47例,Ⅲ期40例,Ⅳ期20例。收集患者肝功能等血清学指标,分别比较Ⅰ、Ⅱ、Ⅲ、Ⅳ期肝癌患者各血清学指标在患癌前和肝癌后的差异。结果肝癌Ⅰ期患者肝癌后DNA (500 copies/mL vs 47350 copies/mL)、谷丙转氨酶(ALT)(36.60 U/L vs 46.25 U/L)、谷草转氨酶(AST)(40.35 U/L vs 52.30 U/L)、总胆红素(TBIL)(23.10μmol/L vs 30.63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90μmol/L vs 11.00μmol/L)、谷氨酸转肽酶(GGT)(42.45 U/L vs 52.90 U/L)水平比肝癌前降低,白蛋白(ALB)[(33.86±6.7) g/L vs (31.43±6.78) U/L)]、胆碱酯酶(CHE)(3745 U/L vs 2961 U/L)比肝癌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Ⅱ期患者患癌后DNA水平比肝癌前低(672 copies/mL vs 71450 copies/mL),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肝癌前高(48.9 ng/mL vs 15.92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肝癌患者患癌后AFP (83.13 ng/mL vs 10.76 ng/mL)、AST (68.9 U/L vs 41.5 U/L)、TBIL (38.10μmol/L vs 26.00μmol/L)、DBIL (14.05μmol/L vs 9.20μmol/L)及GGT (62.8 U/L vs 43.60 U/L)水平均高于肝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肝癌患者患癌后DNA水平比肝癌前低(654.51 copies/mL vs 7200 copies/mL),AFP (210.55 ng/mL vs 7.06 ng/mL)、ALT (54.70 U/L vs 37.35 U/L)、AST [106.70 U/L vs (70.13±50.50) U/L]、Tbil [58.10μmol/L vs (31.59±14.3)μmol/L]、Dbil [23μmol/L vs (12.41±6.85)μmol/L]及GGT (100.30 U/L vs 41.20 U/L)水平均高于肝癌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A、AFP、ALT、AST、TBIL、DBIL、GGT等指标的变化对肝炎肝硬化患者预测肝癌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活事件与食管癌发生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生活事件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 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 1997年 12月安阳县某 3个乡食管癌普查中发现的全部现症食管癌患者。全部病例经细胞学和病理学确诊 ,且全部为鳞癌。对照组从普查中的非食管癌患者中选取。配比条件 :①与病例同性别。②年龄相近 ,与病例年龄相差小于 5岁。③居住地相同 ,与病例同村。结果 :病例组负性事件发生率 (33.9% )显著高于对照组 (14.3% ) ;经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邻里和睦 (OR =0 15 )、丧偶 (OR =19)、家属重病或亡故 (OR =5 6 3)、经济状况恶化 (OR =4 46 )与食管癌发生有显著联系。结论 :邻里和睦为食管癌保护因素 ,丧偶、家属重病或亡故、经济状况恶化为食管癌危险因素。负性事件为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