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胰外扩散在临床很常见,常借潜在的解剖间隙和通道向胸腔扩散;由于胰酶特殊作用及胰腺特定的解剖位置,炎症通过系膜孔及韧带裂隙处进入腹膜腔,可使膈下腹膜外间隙脂肪受累;胰腺炎症亦可向肾周间隙扩散,由于肾周间隙或肾周前间隙与膈下腹膜外间隙相通连,炎症可跨筋膜扩散侵入膈下,进而通过膈肌裂孔及横膈周围的淋巴丛与纵隔及胸膜下间隙逐渐渗入胸腔造成胸水。就急性胰腺炎病变局部及胰外扩散途径,以及胰性胸水的解剖通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P)向纵隔扩散并致胸腔积液(PE)的 CT 表现、解剖通道,以及与急性胰腺炎 CT 严重指数(CTSI)和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119例因 AP 入院并行 CT 检查患者。观察 PE 发生率、胰周积液向纵隔扩散的解剖途径并评分分级;AP 的严重程度用 CTSI 及 APACHEⅡ评分分级并统计分析 PE 分级与 CTSI 及 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119例74.78%患者并发不同程度 PE。胰周积液向纵隔扩散时食管裂孔受累25.21%,主动脉裂孔5.04%,下腔静脉裂孔2.52%。PE 评分与 CTSI 正相关(r=0.449,P <0.01),与APACHE Ⅱ评分无相关性(r=0.197,P <0.05)。结论:AP 伴发 PE 较常见,胰周积液通过膈肌裂孔向胸腔扩散。PE 也可以做为评价 AP 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作者前瞻性的研究了202例临床疑为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诊断和预后的关系。均于入院后36小时内作CT检查。静脉注射和口服造影剂后,在膈肌水平至第三腰椎取8mm层面扫描,结果由一位只知道病人疑为急性胰腺炎,而不了解其他临床及治疗资料的放射科医师阅读。作者把CT所见分为三型:Ⅰ型无胰外蜂窝炎扩散;Ⅱ型在1或2个区域有胰外蜂窝织炎扩散;Ⅲ型有3个以上区域扩散,胰外区域分5个区包括胰周围区,左右肾前和后间隙,左和右结肠后间隙,左和右季肋下,小网膜囊和横结肠系膜。作者指出,CT诊断急性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CT表现,并分析其解剖基础。材料和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的120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资料,观察其并发症的CT表现,分析其解剖基础。结果:CT显示并发症为腹膜后和腹腔积液,肝、肿、肾、胃、肺等脏器损害及亚腹膜间隙受累。结论:急性胰腺炎并发症主要为多间隙积液及箩脏器受累。积液的分布与腹腔、腹膜后间隙的解剖结构及其相互通连情况密切相关,亚腹膜间隙是病变扩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病变及其扩散途径的CT表现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胰腺是位于膜腹后间隙中肾旁前间隙内的器官,急性胰腺炎随着病理过程的发展到腹膜后间隙胰腺邻近或远离胰腺的部位,也可扩散到腹膜腔内,并产生一定的并发症,因此,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是比较复杂和多式多样,为提高急性胰腺炎CT诊断的准确性,我们应该结合解剖基础,熟悉急性胰腺炎病变局部及扩散途径的CT征象,它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腹膜后间隙扩散--一个腹部影像诊断难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胰腺是腹膜后间隙内的实质器官,居肾旁前间隙内,仅胰尾处有一小部分可伸入腹膜腔内。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可使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疾病,并可向腹膜腔及腹膜后间隙扩散。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临床学者认为AP主要向腹膜腔内扩散。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放射解剖学研究的进展,才发现AP的扩散方式主要是向腹膜后间隙内,而并非向腹膜腔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病人胰腺实质和胰外相关CT征象。方法:对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156例急性胰腺炎病人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6例中急性水肿性胰腺炎91例(58.3%),出血坏死性65例(41.7%)。CT发现胰腺肿胀115例;胰实质出血21例,坏死31例,胰腺脓肿15例。有胰周、胰外符合并症进106例(67.9%),其中胰周水肿76例,胰周积液27例,胰周峰窝织炎32例,胰周脓肿18例,胰内或胰周假性囊肿12例;前肾旁间隙积液56例;胆系结石83例,胆囊炎症41例,肝脂肪浸润26例;腹水42例;胸水96例,下肺炎症17例,心包积液9例,ARDS 7例。本组手术治疗29例,非手术治疗127例。治愈和好转148例,死亡8例(5.1%)。结论:CT检查有助于发现急性胰腺炎的胰实质、胰周和胰外相关病变,对本病的定性诊断、分型、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婉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12):1307-1308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重点观察胰腺的受累情况,胰周及腹膜后间隙,特别是肾前筋膜的受累情况。结果:100例患者CT表现胰腺肿胀,胰周边界不清,结构不完整,实质内点状、小片状低密度区,胰管扩张,肾前筋膜受侵,尤其是左侧肾前筋膜。结论:CT检查对胰腺炎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通过急性胰腺炎的CT严重程度指数(CTSI)的评判,对临床的治疗及预后可提供真实而客观依据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腹膜后隙的CT炎性浸润程度与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急性胰腺炎CT表现,观察腹膜后隙的炎性浸润程度,与急性胰腺炎临床严重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8例中,98例不同程度累及腹膜后隙,阳性率83.1%(98/118),肾旁前间隙、肾周『日J隙、肾旁后间隙总的受累率分别为83.1%(98/118)、62.7%(74/118)、31.4%(37/118).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44例,主要累及肾旁前间隙,腹膜后隙炎性浸润程度以0级和Ⅰ级为主,分别占45.5%(20/44)和47.7%(21/44);重.型急性胰腺炎33例,同时累及肾旁前间隙和肾周间隙,炎性浸润程度以Ⅱ级为主,占78.8%(26/33);重2型急性胰腺炎41例,同时累及肾旁前间隙、.肾周间隙和肾旁后间隙,炎性浸润程度均在Ⅱ级以上,并以Ⅲ级为主,占80.5%(33/41).腹膜后隙的炎性浸润程度与临床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7797,P=0.000).结论 腹膜后隙的CT炎性浸润程度,特别是肾旁后间隙的受累往往反映了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肾周间隙断层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张凡  郭东阳 《西南军医》2004,6(1):39-39
肾筋膜是划分腹膜后间隙的重要结构。Meyers等[1] 首次提出了肾旁前、肾周、肾旁后间隙的腹膜后间隙解剖划分。文献中有关肾筋膜前、后层的纵向延伸和附着比较清楚和一致。一般认为肾筋膜前、后层在肾上腺上方融合后续连于膈下筋膜,肾周间隙的上方是关闭的;肾筋膜前层和后层向下与部分腰肌筋膜结合形成倒置的筋膜锥,筋膜锥尖达髂嵴平面以下,向髂窝开放。肾筋膜前、后层的横向延伸和附着则存在很大分歧和争议。本文通过文献复习,以期进一步了解肾筋膜的横向延伸和附着及其临床意义。杨开清等[2 ] 认为肾旁前间隙位于腹后壁腹膜与肾前筋膜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