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气”之名,首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此处“胃气”之原意,是指脉象中之“胃气”,也即是《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说的“脉弱以  相似文献   

2.
胃气上逆证与食道压力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红梅  任俊杰 《中医杂志》1999,40(6):363-363
胃肠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及检测手段的进步,为更好地阐释中医胃气上逆证提供了新的方法。现将32例胃气上逆证患者的食道压力测定结果总结如下。1 观察对象及方法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实用内科学》,将诊断标准定为:暖气反复发作,或反酸,泛吐苦水,甚则反食,或恶心、呕吐;多伴见胸脘痞满胀闷,或疼痛,或纳食减少,或咽喉异物感,或胸骨后烧灼感。门诊及  相似文献   

3.
王卫民 《光明中医》2013,28(6):1091-1093
"胃气是水谷精微经胃受纳、腐熟、吸收而后变生的布散全身各个部位、发挥特殊功能的一种正气。"《医宗必读》上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具有怎样的生理功能、病理及其特点,以及诊治疾病过程中始终勿忘保胃气。  相似文献   

4.
论“苦”与降胃气秦林,彭欣(山东中医学院济南250014)“苦”作为中药五味的内容之一,具备多种药理作用,其中较为重要的是降泄功能。所谓“降泄”,主要是指苦味具有降逆气的作用。因而在组方用药中常常把“苦降”与“逆气”相联系,以苦味之品平降上逆之气,如杏仁苦降,能治疗肺气上逆之咳喘等。尽管在气逆为患的病证中,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也俯仰皆是,但笔者发现,无论是在古今医籍中,还是在历代本草里,所言“苦能降气”多指苦降肺?...  相似文献   

5.
冯悦 《光明中医》2012,27(12):2404-2405
胃气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后世医家有不少谈论胃气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个观点犹如一根主线,始终贯穿于整个中医学术思想中,这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和临床实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时刻顾护好胃气。胃气有三种含义,一指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功能,二为人体生气赖以充养的源泉,三乃四时脉象中的常气。胃为仓廪之官,主化主升;胃为水谷之海,主纳主降,脾胃升降适宜,则阴阳冲和,疾病可愈。胃气之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盛衰存亡,而且胃气强弱与人体正气盛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中医临床诊治疾病,十分注意保护胃气,常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6.
“胃气”内涵的现代诠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气”属中医学中一个常用的名词,但由于其出现于不同的内容之中,其内涵也随之不同。为了准确的理解和运用胃气,本文对胃气内涵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和诠释,一是指维持胃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二是对以脾胃为核心的消化系统的功能状态的概括,三是指胃的生理特性,四指脉的柔和之象,五是指舌苔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胃气”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9.
白荣禄 《新中医》1992,24(4):6-7
本文叙述了“人以胃气为本”的临床意义,认为察胃气之盛衰,是诊病的大纲,有助于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预后,“保胄气”为治疗的重要原则。在诊治疾病中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胃气的实质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气的实质及其临床意义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7)薛雨芳,李振波胃气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重视胃气、顾护胃气是日常饮食调养、养生防病以及临床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的一个重要原则。然而,对于胃气的内涵及其实质,目前尚无明确界定和说明。对胃气实质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胃气”本义是指胃的生理功能,广义则涵盖了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本文从胃气与脉象、脏腑之气、形气、神色方面的关系探讨了胃气的内涵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金元医家李东垣为补土派之先驱,对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脾胃病的治疗方法有独到的见解,其提出的“胃气主升”“胃气平而上行也”等观点被学者们归纳为“胃气升发”论。后世医家常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升胃降”“胃主通降”,并以此解释李东垣脾胃学说,然而有些结论非李东垣本意。该文借助《黄帝内经》及李东垣著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深入探讨李东垣所言之胃气、胃气升发的生理特性,胃气升发在脾胃功能中的意义,胃气下溜对脾胃病理变化的影响,以及风药在治疗脾胃之气下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健康人的胃肠道中存在着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菌群,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菌群也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和种类特征,不同的菌种对人体的免疫、代谢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胃肠道菌群和中医保胃气思想对进一步论证是否能够延长人类寿命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以胃气为本”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胃气。金代李东垣提出“人以胃气为本”(《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就是强调胃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何谓“胃气”?为何云“人以胃气为本”?本文试作如下分析。1 关于胃气的基本概念“胃气”的含义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一,指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如《中医基础理论》(函授)教材说:胃“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又有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特性。这些功能和特性的统称,谓之胃气。”其二,指脾胃的消化功能。“人之胃气,即土气也”。(《景岳全书·论脾胃》)脾胃共…  相似文献   

16.
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是人体营卫气血之源,人之死生,决定于胃气的有无,故谓之“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依靠饮食物的营养,在《灵枢·玉版》云:“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其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素问·玉机真藏……  相似文献   

17.
说胃气     
  相似文献   

18.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涵盖"精气神"三宝,即"人以胃气为本",最早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常禀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脉的胃气指脏腑气血功能状态的外在间接表现,义同东桓所谓"脉贵有神"之"神"。狭义胃气,即胃中水谷精气,"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历代医家强调顾护胃气《,伤寒论》令人称道,施药不离参、姜、枣、草,经方皆为护胃、和胃之方;现代医学治疗亦难离胃气,肠内营养实为保胃气质举措。  相似文献   

19.
姬同超  孙继红  王荣 《光明中医》2008,23(6):842-842
“胃气”是对脾胃机能的高度概括及其在有关方面的反映。《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说明胃气之盛衰有无,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脏腑的功能状况,气血的盈亏盛衰,神气的有无,色泽的荣枯,声音强弱,食欲好坏,脉象盛衰,疾病的转归预后  相似文献   

20.
胃气理论与营养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养支持是重要的医疗技术,并经历了肠外营养向肠内营养的转变。现代营养支持为中医胃气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契机。从调胃气与胃肠蠕动、运化与营养吸收转化、泌别清浊与保护肠黏膜屏障、通腑解毒与对抗内毒素和调节炎症反应几方面,论述了中医药参与和改善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