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慢性丙肝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与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载量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90例为CHC组,同期以90例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为健康组,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清IL-6、IL-10、IL-32水平,采用PE5700荧光PCR仪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HC组患者的HCV-RNA载量,对比CHC组患者和健康组受试者的血清IL-6、IL-10、IL-32水平;对不同病毒载量的CHC患者血清IL-6、IL-10、IL-32水平进行对比,并分析病毒载量与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对比,CHC组患者的血清IL-6、IL-10、IL-32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受试者(P<0.05);随着病毒载量的不断增大,CHC患者的IL-6、IL-10、IL-3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IL-10、IL-32水平均与HCV-RNA载量显著相关,且为正相关。结论慢性丙肝患者血清IL-6、IL-10、IL-32水平与HCV-RNA载量呈正相关,可通过检测机体的血清IL-6、IL-10、IL-32水平了解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和慢性化过程,对临床诊断慢性肝炎、了解疾病进展、评价治疗效果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HIV感染者自然杀伤样T细胞(NKT-like)分泌的TGF-β、IL-10水平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提取正常对照者和HI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IL-2(200 IU),IL-15(50 ng/ml)及IL-12(10 ng/ml)进行培养,共培养24 h后进行破膜胞内染色,FACS LSRII流式细胞仪检测NKT-like细胞TGF-β、IL-10水平。结果 HIV感染者NKT样细胞分泌的TGF-β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7),分泌的IL-10有高于正常对照者的趋势;HIV感染者NKT样细胞分泌的TGF-β、IL-10与CD4+T细胞计数、病毒载量(log10VL)没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NKT样细胞分泌的IL-10和TGF-β水平具有明显的正相关(r=0.663,P=0.001);体外加入r IL-10、r TGF-β可抑制NKT样细胞CD107a或IFN-γ的分泌。结论 HIV感染者NKT样细胞分泌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IL-10增多,可能对HIV感染者免疫功能紊乱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体内FOXP3蛋白与炎症因子IL-23/IL-17信号途径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qPCR、流式细胞术分析了39例慢性乙肝急性发作(ACLF)、56例慢性乙肝(CHB)及32例健康对照(HC)肝组织及外周血中的FOXP3及IL-23/IL-17信号途径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免疫组化及荧光共聚焦检测FOXP3在肝组织内的表达,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浓度,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及肝组织内FOXP3 mRNA表达明显升高,肝内的FOXP3表达水平与患者血液中的HBV DNA水平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浓度明显呈正相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乙肝患者肝脏内的IL-23/IL-17信号通路相关的促炎因子也明显升高,且与FOXP3的表达水平升高呈正相关。结论 HBV感染的肝脏内IL-23/IL-17信号通路的活化并没有有效地被宿主的免疫机制如Treg细胞所抑制。因此,IL-23/IL-17信号通路可能是维持HBV病毒持续性感染的一个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23表达,探讨IL-23水平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重肝组)及18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IL-23表达,并与患者ALT、AST、TBil、HBV DNA载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重肝组患者血清中IL-23表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3水平与ALT、AST呈正相关(P<0.05),与TBil、HBV DNA载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23表达增高,与炎症程度相关,可能参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血清IL-4、IFN-γ、TGF-β和IL-17的表达水平,分析Th1/Th2、Th17/Treg细胞平衡状态并探讨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42例为研究对象,并以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集其血清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IFN-γ、IL-4、IL-17和TGF-β的水平,计算IL-4/IFN-γ、TGF-β/IL-17的比值。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IFN-γ、IL-17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IL-4和TGF-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4/IFN-γ和TGF-β/IL-17的比值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M组Ⅲ~Ⅳ期患者的IL-4/IFN-γ和TGF-β/IL-17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的患者。结论 EM组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FN-γ和TH17细胞相关的IL-17水平均下降,而Th2和Treg细胞因子水平上升,且IL-4/IFN-γ和TGF-β/IL-17随病程的进展而显著升高,提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存在着Th1/Th2和TH17/Treg细胞的平衡失衡,且与病程发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变化及其在慢性肝炎肝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42例慢性轻度乙肝患者、37例慢性中度乙肝患者、38例慢性重度乙肝患者及50例正常对者血清IL-17浓度,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IL-6、IL-8浓度.结果 IL-17、IL-6、IL-8水平在各组乙肝患者血清中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轻度乙肝患者与中度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重度患者与轻、中度患者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17可能在慢性乙型肝炎的疾病过程中扮演着免疫与炎症的双重角色,作为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它可能在临床上对乙肝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过程中外周血T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60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免疫耐受期组、免疫清除期组和非活动期组,2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另收集21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恩替卡韦治疗6个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慢性HBV感染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IFN-γ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反比,IFN-γ/IL-4比率与HBV DNA载量和血清ALT水平均呈反比。此外,从免疫耐受期到非活动病毒携带期,T细胞的IFN-γ水平逐渐增加、IL-4水平逐渐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免疫耐受期患者的T细胞表达IL-4增加且IFN-γ减少,到非活动携带期其细胞因子表达逐渐恢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血清HBV DNA载量和ALT水平均明显降低,同时其外周血CD8~+T细胞的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率均明显增加。结论慢性HBV感染过程中,外周血T细胞的IFN-γ和IL-4发挥双向调节作用,与恩替卡韦抗病毒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 DNA)载量与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10,IP-10)及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水平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疾病科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3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入组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P-10蛋白及IL-12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BV DNA载量与IP-10蛋白及IL-12间相关性.结果:13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患者入组时HBV DNA载量(486.25±541.21)×105 copy?mL-1,IP-10蛋白106.69±29.70 pg?mL-1、IL-1259.61±33.39 pg?mL-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L-12、IP-10蛋白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均是患者病情发展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L-12、IP-10蛋白水平与HBV DNA载量密切相关,可以通过检测IL-12、IP-10蛋白水平判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9.
HIV感染者血清TNF-α、IL-2、IL-6和IL-10水平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兰泽  高静  付朝宏  谢顺清 《现代免疫学》2005,25(3):195-195,19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免疫病理机制中,细胞因子的作用及细胞因子网络失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为研究HIV感染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异常变化,进一步探讨有针对性的艾滋病(AIDS)治疗方案,对30例HIV感染者血清TNF-α、IL-2、IL-6和IL-10水平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骨桥蛋白与IL-1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3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95例HBV携带者及20名健康献血者(对照组)外周血细胞因子骨桥蛋白与IL-18表达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组外周血骨桥蛋白及IL-1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患者组骨桥蛋白、IL-18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重型组骨桥蛋白、IL-18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轻型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骨桥蛋白和IL-18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1,P〈0.05;r=0.78,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性慢性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与细胞因子骨桥蛋白及IL-18水平变化相关,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与IL-18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4,P〈0.05)。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IL-8和IL-18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IL-8和IL-18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免法和酶免法对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TGF-β1、IL-8和IL-18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血清TGF-β1、IL-8和IL-1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IL-8、IL-18与TGF-β1呈明显的正相关(r=0.6718,0.6321,P〈0.01)。结论: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IL-8和IL-18水平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有用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和CD4+IL-17+T细胞(Th17细胞)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并探讨Th17/Treg平衡在CHB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CHB住院患者(CHB组)60例,其中35例轻中度CHB患者(CHB-LM),2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CSHB),同时选取21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HC)。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和Treg的细胞频数,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血清中IL-17、IL-23、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HC组相比,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浓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0及TGF-β1浓度明显增高。Th17/Treg比值变化显示,与HC组相比,在CHB组中该比例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且与CHSB组相比,在CHB-LM组中该比值明显降低。结论 Th17细胞/Treg的失衡是造成慢性乙型肝炎病程演变的重要因素,检测Th17细胞/Treg比值变化对疾病发展的早期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核苷(酸)类似物(NA)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4例NA治疗12周的CHB患者外周血Treg(CD4+ CD25high CD127low)和Th17(CD3+ CD8-IL-17+)细胞频率.ELISA检测血清IL-10、TGF-β1、IL-17及IL-23水平.各组间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治疗前后采用Wilcoxon配对T检验.结果 完全应答的14例患者的Treg细胞频率、IL-10、TGF-β1和IL-23水平及Treg/Th17比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Z=-2.691,-2.417,-2.237,-2.291,-2.291,P均<0.05),Th17细胞频率及IL-17水平略有增加.部分应答的11例患者的Treg细胞频率、IL-10、TGF-β1和IL-2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Z=-1.988,-2.934,-2.756,-2.803,P均<0.05),Th17细胞频率及IL-17水平略有增加,Treg/Th 17比率略有下降.无应答的15例患者的Treg和Th17细胞频率、IL-10、TGF-β1、IL-23、IL-17水平及Treg/Th17比率较治疗无明显变化.HBV DNA下降≥2 log拷贝/ml及ALT恢复正常时,Treg细胞频率与细胞因子IL-10、TGF-β1和IL-2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Treg细胞频率与HBV DNA及ALT水平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NA抗病毒治疗前后,CHB患者Treg和Th17细胞频率及IL-10、TGF-β1、IL-23、IL-17水平均发生变化;治疗后获得满意应答的CHB患者Treg细胞频率、IL-10、TGF-β1、IL-23水平及Treg/Th17比率明显下降,Th17细胞及IL-17水平继续上升;且以上变化与病毒学应答及生化学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和CD4+IL-17+T细胞(Th17细胞)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并探讨Th17/Treg平衡在CHB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CHB住院患者(CHB组)60例,其中35例轻中度CHB患者(CHB-LM),2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CSHB),同时选取21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HC)。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和Treg的细胞频数,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血清中IL-17、IL-23、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HC组相比,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浓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0及TGF-β1浓度明显增高。Th17/Treg比值变化显示,与HC组相比,在CHB组中该比例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且与CHSB组相比,在CHB-LM组中该比值明显降低。结论 Th17细胞/Treg的失衡是造成慢性乙型肝炎病程演变的重要因素,检测Th17细胞/Treg比值变化对疾病发展的早期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腺异常合并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行胸腺扩大切除术后外周血血清IL—17、IL-18、IL-27等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取16例未经免疫抑制治疗的MG患者行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术前及术后第7El外周血血清IL-17、IL.18、IL.27水平,以15例健康献血者的血清IL-17、IL-18、IL-27水平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胸腺切除术后MG患者外周血IL-17、IL-18、IL-27水平普遍降低,外周血IL-17、IL-18、IL-27水平在胸腺瘤和胸腺增生两种病理类型中无明显差异。结论手术切除胸腺可降低MG患者外周血IL-17、IL-18、IL-27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整体水平观察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播散性感染时脏器病毒载量、caspase-1的活化及其下游因子IL-1β和IL-18的表达状况。方法:建立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MCMV Smith株接种后第0、3、7和14天各处死4只小鼠;同时设模拟感染小鼠作为对照。标准空斑试验检测唾液腺、肺和肝组织病毒滴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脾细胞中procaspase-1及其活化形式caspase-1的表达强度;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和IL-18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唾液腺、肺和肝组织中IL-1β和IL-18表达状况。结果:肝组织病毒滴度于MCMV感染后3天升高,其后迅速减低,感染2周内肺组织中未检测到病毒,而唾液腺组织病毒滴度呈逐渐增高趋势;与模拟感染对照组比较,播散性感染组感染后3天脾细胞中procaspase-1和caspase-1的表达明显升高(相对吸光值均P<0.01);同时,血清IL-1β和IL-18水平升高达峰值(均P<0.01)。结论:MCMV感染后炎性体活化,caspase-1表达升高;其下游信号IL-1β和IL-18成熟释放增加,并呈组织差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详述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IL-10、IL-12和IL-1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法对66例肝硬化患者(其中30例为肝硬化腹腔积液组,36例为肝硬化无腹腔积液组)进行了血清TGF-β1、IL-10、IL-12和IL-18测定并与35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IL-10、IL-12和IL-1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尤以肝硬化腹腔积液组为甚。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与IL-10、IL-12和IL-18水平呈正相关(r=0.5018、0.5742、0.6011,P〈0.01)。结论: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IL-10、IL-12和IL-18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对疾病变化过程和治疗功效的评估,因而可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替比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中IL-26的动态变化及与其它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揭示其在CHB疾病中可能的促炎作用。方法将51个CHB患者和28个健康人纳入本研究。收集患者在替比夫定(tebivudine,LdT)治疗期间(0、12、24、36和52周)外周血,分析HBsAg、HBeA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HBV病毒载量等临床数据。流式细胞仪分离CD4~+T、CD4~-T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血浆中IL-26、IL-17蛋白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IL-26、RORγt的mRNA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B患者血浆IL-26水平显著升高,LdT治疗期间IL-26水平呈时间依赖性下降。治疗期间血浆IL-26浓度与T辅助17(Th17)细胞分泌IL-17水平呈相似的下降趋势。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26~+CD4~+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IL-26~+CD4~-细胞百分率,CD4~+T细胞表达的IL-26和RORγt的mRNA水平呈正相关,且随治疗进程其表达水平逐渐降低,提示Th17细胞可能是IL-26主要源细胞。结论在CHB患者的外周血中,IL-26主要由Th17细胞产生,是一种潜在的CHB预后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过程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oll样受体9(TLR9)表达水平与CD38、HLA-DR、CD95水平的关系。方法募集70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按HBV DNA的含量高低分为高病毒载量组与低病毒载量组,1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抗凝血,密度梯度法分离PBMC;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的TLR9、CD38、HLA-DR、CD95的水平。结果慢性HBV感染过程中,高病毒载量组和低病毒载量组PBMC的TLR9、HLA-DR、CD9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高病毒载量组和低病毒载量组PBMC上TLR9与CD38、HLA-DR、CD95的共表达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性HBV感染者PBMC上,TLR9与CD38、HLA-DR、CD95的表达正相关(r分别为0.345、0.334、0.227)。结论慢性HBV感染过程中,PBMC的TLR9、HLA-DR、CD95表达水平升高,TLR9表达水平与CD38、HLA-DR、CD95水平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不同临床表现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IL-21表达的差异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离乙肝病毒感染不同临床表现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使用PMA+ionomycin进行刺激,同时每份标本未加PMA+ionomycin刺激做阴性对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IL-2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Th17细胞亚群的关系。结果:PMA+ionomycin刺激能够诱导IL-21的产生,产生IL-21的主要为CD4+T细胞,IL-17A+IL-21+CD4+T细胞几乎检测不到,IL-21+CD4+T细胞比例在急性乙型肝炎组、乙肝病毒携带组中较正常对照组和慢重肝组有所升高,Th17细胞亚群比例在各组中没有统计学差异;除急性乙型肝炎组外,其余各组中IL-21+CD4+T细胞比例与Th17细胞亚群比例均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IL-21在HBV感染不同临床表现患者外周血CD4+T的表达有一定差异,并且其与Th17细胞亚群有相关性,提示IL-21在HBV感染的发病机制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