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13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检测27例SACC组织标本(癌组)和15例正常唾液腺组织标本(对照组)中TGF-β1、MMP-2和MMP-9的表达情况.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GF-β1、MMP-2和MMP-9在SAC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78%、81.49%和77.78%)均明显高于在正常唾液腺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26.67%和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SACC组织中TGr-β1、MMP-2和MMP-9在Ⅲ~Ⅳ期组的阳性表达率(均为94.44%)明显高于Ⅰ-Ⅱ期组(分别为44.44%、55.56%和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和P<0.01);而三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病理分型以及有无神经侵袭、复发和转移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TGF-β1与MMP-2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分别为r=0.771、P<0.001和r=0.805,P<0.001).结论 TGF-β1、MMP-2和MMP-9的高表达与SACC的临床进展密切相关.TGF-β1可能通过调控MMP-2和MMP-9共同参于SACC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腺样囊性癌(ACC)是最常见的唾液腺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拟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人ACC- 2细胞增殖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yclin D1及p21waf/ci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人
ACC- 2细胞,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外源性bFGF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ERK活性测定试剂盒测定ERK活性;
免疫印迹法测定p- ERK1/2和下游的Cyclin D1及p21waf/cip1表达。并观察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激酶(MEK)抑制剂U0126对
上述指标的干预作用。结果MTT实验显示bFGF明显增强ACC- 2细胞增殖,bFGF可上调ERK活性,免疫印迹法显
示bFGF明显增强p- ERK1/2、Cyclin D1表达及抑制p21waf/cip1表达。U0126可抑制bFGF的以上效应。结论bFGF可促进
人ACC- 2细胞增殖,其途径与上调p- ERK1/2活性、抑制p21waf/cip1表达进而增强Cyclin D1表达有关。本研究为ACC的发
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细胞外基质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远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与细胞外基质的关系。方法 通过肿瘤手术标本的免疫组化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细胞系体外粘附实验及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实验,并采用整合素受体抑制剂精氨酸-天冬氨酸进行体外及荷瘤动物体内实验,观察其预防及治疗肺转移的效果。结果 肿瘤团索周围的基膜样物质呈多层、溶解或断裂现象。出现腺样囊性癌远处转移患者的肿瘤标本组织蛋白酶D免疫组化阳性反应率(75%)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43.8%)。肺高转移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对人工重组基膜的侵袭细胞数明显高于其相应的非高转移细胞系。精氨酸-天冬氨酸在体外能抑制肺高转移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对人工重组基膜的侵袭,在体内能显著延长涎腺腺样囊性癌实验性肺转移动物的生存期。结论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远处转移与细胞外基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59例SACC患者和42例非肿瘤患者正常涎腺组织,利用qRT-PCR技术检测ILK和MMP-9在SACC组织中表达。结果: SACC组织中ILK mRNA和MMP-9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K和MMP-9在SACC组织中表达均与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实体型和管状型SACC组织中ILK mRNA和MMP-9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筛状型(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ACC组织中ILK mRNA相对表达量与MMP-9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586,P=0.000)。结论: ILK和MMP-9在SACC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共同协同参与了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28例多形性腺瘤(PA)、31例ACC中TGF-β1和VEGF的表达和相关性,并由CD34标记MVD计数,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腺样囊性癌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探讨EMMPRIN和MVD在腺样囊性癌侵袭性方面的生物学作用机理.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28例多形性腺瘤,33例腺样囊性癌中EMMPRIN的表达和MVD值.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两样本间率的χ2检验和两组之间样本均数的t检验.结果:EMMPRIN在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71%、90.91%(P<0.05).腺样囊性癌的MVD值高于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嗜神经现象组中EMMPRIN表达的阳性率和MVD值高于无嗜神经现象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MMPRIN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与腺样囊性癌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8.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转移潜能与细胞外基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不同转移能力的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对细胞外基质侵袭及趋化运动的能力。方法 MTT法测定SACC-LM,SACC-83,ACC-M,ACC-2与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的粘附,用改良Boyedn chamber方法观察了SACC细胞对人工重组基底膜的侵袭以及趋化运动。结果 高转移的SA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gland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SACC)组织中盘状结构域受体1(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 1,DDR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的表达,探讨两者在SACC中的表达意义及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SACC标本和3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DDR1与MMP2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DR1在SAC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7.0%,显著高于正常唾液腺组织(10%,P<0.01)。DDR1的高表达与SACC的神经侵袭、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MP2在SAC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8.5%,显著高于正常唾液腺组织(13.3%,P<0.01)。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DDR1与MMP2呈现显著正相关(r=0.332, P<0.05)。结论:在SACC中,DDR1与MMP2共同高表达,与SACC的发生与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BB-94抑制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的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金属蛋白酶抑制剂BB-94对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用重组基底膜侵袭实验测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相似文献   

11.
CD147和MMP-2、VEGF在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72例ACC组织中CD147和MMP-2、VEGF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147和MMP-2、VEGF在ACC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65.3%、73.6%;三者的表达均与肿瘤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明显关联(P>0.05);神经侵袭组的CD147和MMP-2表达明显强于无神经侵袭组(P<0.05),VEGF在有无神经侵袭组间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侵袭组和肿瘤发生转移组的CD147和MMP-2、VEGF的表达均明显强于对应组(P<0.05);CD147的表达与MMP-2和VEGF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CD147和MMP-2、VEGF的表达与ACC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三者的表达有助于对ACC进行临床病理研究及转移潜势预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GDNF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denoma cystic carcinoma,ACC)嗜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中基质降解和黏附能力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对42例ACC和5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GDNF、MMP-9、NF-κB、整合素β1的表达进行检测.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DNF在ACC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和肿瘤周围的神经纤维中呈阳性表达.NF-κB、MMP-9、整合素β1在ACC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均呈阳性表达,且可见NF-κB表达于细胞核,整合素β1表达于细胞膜,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05%(29/42)、66.67%(28/42)和61.90%(26/42).NF-κB、MMP-9、整合素β1的表达在PNI组和非PNI组间差异显著,P值分别为0.005、0.011、0.001.GDNF与NF-κB、MMP-9、整合素β1表达呈正相关,r=0.443,P=0.003;r=0.401,P=0.009;r=0.535,P=0.000.MMP-9、整合素β1与NF-κB表达呈正相关,r=0.501,P=0.001;r=0.429,P=0.005.MMP-9的表达与整合素β1表达呈正相关,r=0.381,P=0.013.结论:GDNF在ACC嗜神经侵袭中促进基质降解和黏附能力改变.NF-κB、MMP-9、整合素β1的表达与GDNF关系密切,共同促使ACC神经侵袭的发生与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GF-β1在腺样囊性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浸润过程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以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TGF-β1刺激ACC-2细胞,MTT法检测ACC-2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ACC-2细胞MAPK(P38、JNK、ERK)的活化及MMP-2表达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ACC-2细胞中MMP-2的mRNA表达变化。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GF-β1刺激后,ACC-2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变化(P>0.05),但迁移、侵袭能力增强(均为P<0.01);同时,ACC-2细胞p-ERK1/2、p-P38和MMP-2蛋白表达升高(均为P<0.05),MMP-2 mRNA表达亦升高(P<0.01),但p-JNK1/2蛋白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TGF-β1可增强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活化p-ERK1/2和p-P38,上调MMP-2的表达。TGF-β1/MAPK/MMP-2通路可能参与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侵袭能力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p-ERK1/2、p-p38及p-JNK1/2)]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检测27例SACC组织和15例正常唾液腺组织标本中TGF-β1、MAPK的表达情况。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ACC中TGF-β1、MAPK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唾液腺(分别为P<0.01,P<0.01,P<0.01和P<0.05)。SACC组织中TGF-β1、p-ERK1/2和p-p38在Ⅲ~Ⅳ期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组(分别为P<0.01,P<0.05和P<0.05),但p-JNK1/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统计学关系(P>0.05),TGF-β1、MAPK的表达与患者的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均无统计学关系(均为P>0.05);TGF-β1与MAPK的表达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819、P<0.001;r=0.728,P<0.001;r=0.640,P<0.05)。结论 TGF-β1、MAPK的高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进展密切相关。TGF-β1可能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调控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株增殖及MEK/ERK、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bFGF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沉淀法纯化蛋白并ERK试剂盒测定ERK活性;Western—blot测定p-ERK及NF—κB抑制物(I-κBa)表达。并观察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激酶(MEK)抑制剂U0126对上述指标的干预作用。结果:MTT实验显示bFGF明显增强ACC-2细胞增殖,免疫沉淀法显示bFGF上调ERK活性,免疫印记法显示bFGF明显增强p-ERK1/2表达及抑制I-κBα表达。U0126可抑制bFGF的以上效应。结论:bFGF可促进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株增殖,其途径与上调ERK活性,激活ERK、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李芷  陈伟 《口腔医学研究》2023,(12):1042-1045
腺样囊性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分泌腺恶性肿瘤,最好发于涎腺。它具有嗜神经侵袭和早期血行转移的特征,这是其临床治疗的难点。近年来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在腺样囊性癌的发展和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Notch通路成员有望作为腺样囊性癌的预后指标和药物靶点。本文就Notch信号通路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调控作用和靶向药物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酪氨酸激酶A(Trk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的表达情况,探讨TrkA与VEGFR2在SAC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SACC患者组织病理切片中TrkA与VEGFR2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评价TrkA、VEGFR2与SACC侵袭转移特性的相关性。结果TrkA、VEGFR2在SA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是87.23%(41/47例)和85.11%(40/47例),在有神经侵袭、有复发/转移的SACC患者组织切片中TrkA和VEGFR2的表达率均高于无神经侵袭、未复发/转移者,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与VEGFR2的表达率成正相关关系;MVD在神经侵袭组为25.14±2.83,在无神经侵袭组为18.81±1.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在复发/转移组为26.58±2.38,未复发/转移组为19.06±1.39(P<0.05)。结论TrkA、VEGFR2的表达强弱与SACC的嗜神经侵袭,复发转移成正相关关系,提示该2种受体在SACC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据此推测TrkA、VEGFR2可以作为评价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黏蛋白1(MUC1)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慢病毒(shMUC1)转染对ACC细胞系中MUC1基因进行敲减,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敲减效果;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价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转录组测序筛选MUC1调控的相关信号通路,并通过Wesern blot验证分析。结果:转染MUC1慢病毒后,ACC细胞中MUC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MUC1敲减后A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转录组测序分析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MUC1主要通过调控EGFR/ERK磷酸化水平影响ACC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结论:MUC1可通过调控EGFR/ERK磷酸化水平促进ACC细胞的增殖、平板克隆、迁移和侵袭,提示MUC1在ACC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41例腺样囊性癌组织和18例正常涎腺组织中TGF-α和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 腺样囊性癌组织TGF-α和EGFR的阳性率(51.2%,46.3%)高于正常延腺组织(22.2%,16.7%),P〈0.05,有显著差异,且二者呈明显相关性。结论 TGF-α和EGFR在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二者有协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不同转移力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以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系及其高转移株ACC-M作为研究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MM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MP-1在ACC-M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ACC-2细胞。结论:MMP-1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