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spinalcavernoushemangioma,SCH)的常见及少见MRI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海绵状血管瘤,分析其信号特点,并与临床资料及病理切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0例SCH中,5例位于颈段,12例位于胸段,2例位于腰段,1例位于圆锥马尾部位。SCH分为4型:髓内型、髓外硬膜下型、硬膜外型、椎体型。典型SCH的MRI表现为T1、T2加权像上混合信号团块,周边见低信号环,以T2显示明显。脊髓受压症状是其主要临床特征。SCH系红色或紫红色桑椹样病变,镜下由扩张的薄壁血窦组成,窦壁为薄层纤维外膜内衬单层内皮细胞构成。结论MRI是诊断SCH的最可靠方法,其MRI信号特征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回顾性分析15例脑内节细胞肿瘤的CT和(或)MRI表现,与病理对照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材料和方法:15例经手术治疗并获得病理诊断的病例均有完整的MRI资料,其中8例同时有CT检查资料。CT为头颅平扫,MR为SE序列T1W、FSET2W和增强后SET1W扫描。结果:幕上10例病灶,幕下5例病灶。CT平扫病灶主要表现为等、低密度,其中4例伴有高密度钙化。MRI平扫14例T1WI为等和(或)低信号,仅1例节细胞胶质母细胞瘤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T2WI主要表现为高信号或伴等、低信号区。增强后T1WI:节细胞胶质瘤(1级),2例无强化;节细胞胶质瘤(2~4级),3例轻度斑片状强化,7例显著不均匀强化;节细胞瘤(1级),2例均表现为显著不均匀强化;1例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无强化。其中3种类型病灶较特殊。结论:年轻患者,脑内占位病灶实质部分位于皮质区,无强化或显著不均匀强化,尤其当病灶合并有囊变和钙化时,鉴别诊断应包括节细胞肿瘤。部分节细胞肿瘤表现特殊可供诊断之参考。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IPT)的MRI表现及临床病理对照。方法对18例经病理证实的IPT的影像及组织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PT的MRI表现:1)MR平扫:T_1WI低信号为14例(14/18,77.78%),T_2WI高信号为17例(17/18,94.44%),其中2例呈病变周边高信号。DWI(b值=800s/mm~2)表现弥散受限的高信号15例(15/18,83.33%);2)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见3种表现:①环状强化12例(12/18, 66.67%):动脉期病变边缘出现模糊的轻度环状强化,其中1例病变内部可见结节状强化。12例中有9例在静脉期及平衡期表现持续的环状强化,3例表现向心性强化;②病变呈不均匀的整体强化4例(4/18, 22.22%);动脉期病变表现整体强化,2例在平衡期出现病变周围持续的环状强化,2例表现持续的整体强化;③延迟强化2例(2/18,11.11%):动脉期2例均无强化。1例在平衡期出现延迟的环状强化,1例在平衡期表现延迟的病变中央强化;3)本组中9例进行了肝胆期扫描,其中6例的环状强化在肝胆期表现等或稍高信号,其病变范围与动态增强阶段图像对比出现向心性缩小。结论肝脏炎性假瘤的典型MRI表现为动态增强的延续强化和病变范围在肝胆期的向心性缩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的MRI影像表现与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和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18例病灶,5例位于右小脑半球,9例位于左小脑半球,3例位于小脑蚓部,1例位于幕上右侧脑室三角区;MRI表现为大囊小结节型9例,囊实型3例,单纯囊型1例,实质型5例。血管母细胞瘤典型MRI表现为大囊小结节,且小结节显著异常强化。大体病理学检查,肿瘤细胞以囊性和实质性两种形态,囊液透明、淡黄色、蛋白含量高,实性部分由丰富的血管和血窦构成;显微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等的血管腔隙和其间的基质细胞构成,在血管内皮细胞核周围细胞区见丰富的网状纤维;临床上该病好发于中青年,男性为主。结论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较易诊断;对非典型的血管母细胞,则需进行鉴别诊断,MRI增强更有利于对病变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脑胶质肉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MRI对脑胶质肉瘤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肉瘤8例,回顾分析其MRI表现及病理学表现. 结果 病灶基本上表现为长T1 、长T2信号,边界不清,多数形态不规则,伴有囊变和坏死,个别可见瘤内出血,生长具有侵袭性,少数为结节状.周围脑组织水肿较轻,占位效应明显.增强扫描7例明显强化,1例轻中度强化,5例呈不规则环状强化,2例呈结节状强化,3例内部可见丝瓜瓤样不规则条状强化;2例直接侵犯邻近脑叶,3例发现瘤内出血,5例发生于脑凸面,1例发生于深部脑白质,1例发生于左侧侧脑室. 结论 脑胶质肉瘤通常发生于额、顶叶脑凸面,MRI能够清楚地显示病变及其边界,但信号改变易与多形胶质母细胞瘤、恶性胶质瘤、转移瘤等相混淆.确诊仍依赖于组织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的MRI分期与临床及病理分期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MRI及临床分期价值,并评价MRI对于宫颈癌术前分期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1例具有完整MRI检查及临床资料的宫颈癌患者,参照FIGO分期标准,利用双盲法于术前分别做出宫颈癌的临床及MRI分期.然后进行MRI、临床及术后病理分期的比较.结果:MRI对宫颈癌分期诊断总的准确率为85.2%(52/61),特异性为89.7%(52/58),敏感度达95.1%,临床对宫颈癌总的准确率为63.9%(39/61).结论:MRI对于宫颈癌分期明显优于临床分期,特别对于提示宫颈癌侵犯宫体、宫旁结构及盆腔内淋巴结的转移等方面也更为客观性,应该成为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1.
间接性TMJ损伤的实验研究——CT、MRI和病理结果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间接性颞下颌关节损伤(TMJI)动物模型,探讨CT、MRI在TMJI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4~6月健康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组,一侧关节为实验组(侧),对侧关节为对照组(侧),损伤前为正常组(侧)。以自制钟摆式TMJI打击器,对实验兔TMJ造成同量级间接性TMJI,用GE9800CT机和Picker0.5TMR机在TMJI后6h、1周、1月分别进行CT、MR成像,并与病理相对照。结果 共建成18个兔间接性TMJI模型;CT上见不同程度下颌骨及髁突下骨折和TMJ软组织损伤;MRI上均见TMJI形态学及信号强度改变;病理上均有TMJI表现。部分对照组也有上述改变。结论 所建立的18个间接性TMJI模型具有高度可重复性,这为开展CT、MRI与病理学系列研究奠定了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12.
Balo病同心圆硬化的MRI、质子波谱和活检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描述Balo病同心圆硬化的MRI和质子波谱(^1H-MRS)特征。方法 报告了3例经活检病理证实的Balo病同心圆硬化的MRI表现,其中1例同时进行了^1H-MRS检查。结果 3例病人中,2例多发、1例单发。病灶均位于中央白质区,呈典型的同心圆形改变,增强扫描呈典型层状“洋葱皮样”增强。 ^1H-MRS示病变区N-乙酰天冬氨酸(NAA)降低、胆碱增高并出现异常脂质峰。结论 Balo氏同心圆硬化MRI和^1H-MRS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应作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病理与MRI表现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经病理证实巨大子宫肌瘤4例,结合文献复习其MRI形态及信号特点,并与病理及临床症状对照。结果 4例巨大子宫肌瘤均位于浆膜外并沿子宫长轴方向生长,3例以左侧阔韧带为蒂偏侧生长;2例见桥接血管征。临床上以压迫症状为主无妇科症状。MR脂肪抑制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似大理石花纹样,T1WI呈等信号,增强呈结节样不均匀强化。对应于病理上肌瘤变性,包括4例玻璃样变、4例黏液样变,2例囊变,1例梗死。结论掌握肌瘤变性的病理背景及相关临床特点有助于巨大子宫肌瘤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儿童Kasabach-Merritt综合征(KMS)的临床及其CT和(或)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分析总结6例KMS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其CT和(或)MRI特点。结果6例患儿均有血小板减少等消耗性凝血功能异常。3例MRI分别显示后纵隔脊柱旁、右侧心包及左上臂皮肤及皮下软组织T1WI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病灶,增强呈不均匀显著强化;1例脾脏异常增大,CT平扫为均匀稍低密度,增强呈弥漫性不均匀强化,MR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显著强化;1例除多根长骨干骺端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外,脾脏亦增大,CT平扫见多个大小不等低密度灶,增强早期见病灶周边强化,延迟相部分病灶有对比剂逐渐充填;1例肝左叶巨大低密度肿块,增强早期病灶周边强化,延迟相部分病灶见对比剂逐渐充填。结论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障碍提示可能合并大面积血管瘤;脾脏增大伴密度或MRI信号弥漫、局灶性降低应考虑血管瘤可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110例在1988~1993年间经MRI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星形胶质细胞瘤,Ⅰ级51例,Ⅱ级27例,Ⅲ-Ⅳ级32例,23例行Gd-DTPA增强扫描。取40例全切或大部切除脑标本行MRI-病理对照观察。结果显示I级星形胶质细胞瘤边界较清,信号较均匀,水肿、占位效应轻,囊变、出血可见(29%,2%);Ⅲ-Ⅳ级肿瘤信号不均匀,水肿、占位效应明显,囊变或坏死、出血多见(分别为60%,28%)。Ⅱ级介于二者之间。MR表现中有统计意义的特征为穿越中线、囊变或坏死及肿块效应。肿瘤信号强度的不均匀性与细胞学因素包括坏死、囊变、含铁血黄素沉着及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SO)的 CT、MR 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 SO 患者的影像学及组织学资料,其中6例行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行 MR 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0例 SO 均为单发,呈分叶状或椭圆形,边缘清楚,直径<10 cm,4例伴有腹腔积液。6例囊实性,4例囊性,囊性部分密度及信号多变,CT 表现为低密度或高密度,4例出现高密度囊腔。MRI 表现为以 T1 WI 低信号、T2 WI 高信号或 T2 WI 低信号为主,1例表现为 T1 WI 低信号、T2 WI 极低信号的“真空征”,增强后实性部分及囊壁明显强化。结论SO 的 CT、MR 表现反映了其病理学特征,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肝细胞癌和发育不良结节的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肝细胞癌(HCC)和发育不良结节(DN)的磁共振信号,形态学改变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收集21例HCC(≤5.0cm),7例DN。全部病例均做MR检查进行病理分级及观察结节内铁沉积。结果:21例HCC中,T1WI上为稍低信号T2WI上为稍高信号者17例,占80.95%,组织学为梁索型,病理分级为Ⅰ-Ⅲ级。7例DN中,T1WI上为稍高信号T2WI上为等信号者6例,占85.71%,病理上为多结节聚集,可见核不典型增生改变,二者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1例HCC中仅2例见铁沉积,均出现在瘤内出血区,7例DN中3例有铁沉积,以间质及窦除为多。少数高分化癌(Ⅰ级)者不易与DN区分,应作增强扫描。结论:大部分HCC与DN在中场强MR检查时凭信号可以区分二者,但少数高分化癌中,二者鉴别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软骨瘤的CT和MRI特征及其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软骨瘤的影像学表现。5例均行头颅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5例中肿瘤位于颅底者4例,大脑镰区者1例。CT表现为不规则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5例伴明显钙化,瘤周无水肿,4例邻近骨质破坏,增强扫描无或轻度强化。MRI上肿块信号不均,实质部分T1Wl呈低或混杂信号,T2WI呈高或高低混杂信号,钙化部分T1Wl及T2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5例均为明显不均匀强化,呈"石榴籽征"。结论颅内软骨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