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激活技术在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失败或低下患者和可疑受精失败或低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至少有1次ICSI受精失败或低下的患者lO例,再次接受助孕治疗时,实施卵母细胞激活技术(作为激活周期);对可疑ICSI受精失败或低下患者3例,实施半数卵母细胞激活处理,将获得的67枚卵子分为常规ICSI组和激活组。观察卵母细胞激活前后的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的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在ICSI受精失败或低下患者中,既往周期的受精率为29.67%(27/91),激活周期的受精率为72.58%(45/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既往周期和激活周期的卵裂率分别为85.19%(23/27)和95.56%(43/4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胚胎量由既往IC$I周期的(0.25±0.45)个提高到激活周期的(1.18±1.33)个(P〈0.05);5例患者获得临床妊娠。在可疑ICSI受精失败或低下患者中,常规ICSI组和激活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卵母细胞激活技术可提高ICSI受精失败或低下史患者的受精率,但是对于没有ICSI受精失败或低下史的患者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失败是辅助生殖治疗中面临的一项难题,近年来卵母细胞人工激活(artificial oocyte activation,AOA)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看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但由于对卵母细胞激活失败的机制还缺乏明确的研究,AOA技术也并不能解决所有类型的ICSI受精失败,其临床应用指征和安全性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目前的研究未显示出AOA技术会明显增加子代的出生缺陷,但该技术还是应该谨慎地用于有合适指征的病例。本综述从ICSI受精失败机理和类型,AOA的临床应用及其安全性等方面将该技术目前的研究进展予以总结,以期为生殖医学工作者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mrm injection,ICSI)过程中配子及卵裂球期胚胎各种异常形态与ICSI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对1998年11月至1999年8月在我中心接受ICSI治疗的43个周期进行观察、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节长方案进行超促排卵,ICSI常规操作,比较配子及卵裂球期胚胎正常与各种异常形态同ICSI结果的相关性。结  相似文献   

4.
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兔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2次辅助激活对兔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集兔卵母细胞500枚,玻璃化冷冻后解冻,行ICSI后培养1 h,将存活的156枚卵母细胞分为10634激活1次组(30枚,加入浓度为5 μmoL/L的钙离子载体10634激活5 min)、氯化锶激活1次组(26枚,加入浓度为10 mmol/L的氯化锶激活20 min)、10634激活2次组(33枚,加入浓度为5μmoL/L的钙离子载体10634激活5 min后培养30 min,采用同样方法再次激活)、氯化锶激活2次组(28枚,加入浓度为10 mmol/L的氯化锶激活20 min后培养30 min,采用同样方法再次激活)和对照组(39枚,未加入任何激活剂)共5组,观察各组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结果 各组兔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氯化锶激活1次组分别为54%、27%和8%,均高于10634激活1次组(分别为33%、17%和3%)和对照组(分别为33%、18%和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634激活2次组分别为82%、55%和15%,均高于10634激活1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化锶激活2次组的受精率(61%)高于氯化锶激活1次组,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分别为21%和7%)均低于氯化锶激活1次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634激活2次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均高于氯化锶激活2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冻融的兔卵母细胞ICSI后行2次辅助激活,可能会提高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和胚胎早期的发育能力,但是激活后的卵母细胞分裂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a~(2+)载体A23817对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受精失败后卵母细胞的激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因第1周期ICSI受精失败于本中心行第2周期Ca~(2+)载体A23817辅助激活的53个ICSI周期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男方精液质量分4组:A组,重度少弱精子症或梗阻性无精子症;B组,圆头精子症;C组,其他类型严重精子畸形;D组,其他因素。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将所有患者第1周期行常规ICSI的卵母细胞设为对照亚组,将第2周期行Ca~(2+)辅助激活ICSI的卵母细胞设为人工卵母细胞激活(AOA)亚组。再分别比较各组间实验室指标、妊娠结局,以及各AOA亚组的激活率。结果 (1)A、B、C组各AOA亚组的正常受精率(分别为36.9%、66.7%、58.2%)均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12.7%、0.0%、17.6%;P均为0.000),D组的AOA亚组和对照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组的AOA亚组种植率显著高于对照亚组(P=0.02),A组、D组的AOA亚组和对照亚组间种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研究亚组胚胎移植后部分成功着床并发生临床妊娠,而其对照亚组无胚胎可进行移植;(3)各组的AOA亚组间激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其中以B组(86.7%)的激活率最高。结论对于精源性因素导致的ICSI受精失败可行Ca~(2+)载体A23817辅助激活,以改善ICSI后的受精情况,并能改善精子畸形患者的周期结局。  相似文献   

7.
体外受精(IVF)作为常用的辅助生殖技术(ART),为广大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福音.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常规IVF的受精率在60%~80%之间,但还是有部分病例会出现受精完全失败或受精率非常低的现象,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也导致了ART成功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采用新鲜和冻融的睾丸及附睾精子进行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9月-2007年5月因无精症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CSI的患者208例,按患者意愿分为冻融组37例和新鲜组171例.冻融组在行ICSI前将冻存的睾丸或附睾精子解冻并复苏.观察冻融组睾丸和附睾精子的临床利用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包括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等)和妊娠结局(包括流产率、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等).结果 (1)冻融组睾丸精子的临床利用率为92%(23/25),附睾精子为100%(12/12).(2)新鲜组患者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分别为62.25%(973/1563)、78.9%(768/973)、44.4%(60/135)和29.3%(84/287),分别与冻融组[分别为64.53%(282/437)、79.1%(223/282)、46.9%(15/32)和33.3%(23/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新鲜组患者的流产率、单胎妊娠分娩孕周、双胎妊娠分娩孕周、单胎妊娠平均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双胎妊娠平均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11%(6/55)、(39.0±1.4)周、(36.8±1.7)周、(3409±393)g和(2584±266)g,分别与冻融组[分别为7%(1/15)、(38.7±0.6)周、(36.3±1.2)周、(3350±383)g和(2635±171)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冻融的睾丸或附睾精子行ICSI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后电激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对少、弱精男性不育患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精率可达80%。然而部分患者,特别是精液中全部为d级精子,或从睾丸、附睾中获取精子的患者行ICSI后,受精率较低甚至不受精。据Yanagida等报道,行ICSI后再行电激活(electrical activation,EA),可有效提高ICSI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处理体外培养24h后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卵母细胞的效果。方法 对1997年6月至1998年10月在我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接受常规IVF治疗的17例非男性因素不育患者,采用常规超排卵方案治疗,经阴道B超介导取卵,共获卵179个,体外培养24h,所有卵母细胞在常规IVF失败后,采用ICSI再授精。结果 共有130个卵母细胞常规IVF失败后进行ICSI再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R-ICSI)在完全受精失败周期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中心试管婴儿助孕治疗709例,其中短时受精完全失败行早期R-ICSI周期82例,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周期627例,比较两组正常受精率、异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两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R-ICSI组异常受精率(5.0%)显著高于ICSI组(3.0%)(P<0.05)。结论:短时受精联合早期R-ICSI可及早发现受精失败并及时补救,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和胞质内精子注射 (ICSI)后早期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 :测定IVF和ICSI胚胎移植 (ET) 2周后尿妊娠试验阳性 110例的当日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值 ,于ET后 5周行B型超声检查 ,并对早期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妊娠 110例中 30例流产 ,除外 3例系减胎失败所致 ,流产率为2 5.2 % (2 7 10 7) ,其中IVF57例 ,流产 18例 ,除外 2例系减胎失败引起 ,流产率占 2 9.1%(16 55) ;ICSI53例 ,流产 12例 ,其中 1例因减胎流产 ,流产率占 2 1.2 % (11 52 ) ,两组流产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妊娠组与流产组的年龄和不孕时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妊娠组血hCG值显著高于流产组者 (P <0 .0 1)。结论 :IVF—ET和ICSI后妊娠的早期流产率无明显区别 ,患者的不孕年龄和时间以及血hCG值与早期妊娠的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后异常受精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99个ICSI周期,按照是否有异常受精分为异常受精组(n=118)和正常对照组(n=181),异常受精组至少发生1个非2原核(2PN)的受精卵。比较分析异常受精组和对照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异常受精组hCG注射日E2水平(14 097±3 066 pmol/L)高于对照组(1 2461±6 836 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受精组获卵数及成熟卵数分别为17.8±7.2个、15.3±6.1个,多于对照组的13.6±7.0个、10.2±5.3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子成熟率(81.7%vs76.4%)、2PN受精率(78.4%vs 86.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患者年龄、基础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Gn)使用总量、精子来源及质量、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对Gn刺激的高反应性可能与ICSI后异常受精的发生有关。异常受精卵的发生虽对临床结局无明显影响,但减少异常受精发生率,增加卵子利用率,可能会提高累积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既往患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对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疗的临床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3名有GTD史的继发不孕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及促排卵方案1︰2匹配86名既往无GTD史的继发不孕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IVF/ICSI临床结局。研究组再根据既往GTD的治疗方法分为单纯清宫组(A亚组,n=32)和清宫联合化疗组(B亚组,n=11)。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获卵数、正常受精数、异常受精数及可用胚胎数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移植日内膜厚度[(9.2±2.1)mm]明显低于对照组[(10.3±2.0)mm,P=0.002],移植后的生化妊娠率(31.7%)和继续妊娠率(18.3%)都显著低于对照组(47.5%,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但研究组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亚组和B亚组的可用胚胎数及继续妊娠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GTD史的继发不孕患者应用IVF/ICSI治疗的过程中,可获得与无GTD史的患者相似的正常受精数及可用胚胎数。但由于移植日内膜厚度更薄,故移植后的妊娠率低于无GTD史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的周期行早期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常规IVF后6小时未发现明确双极体者判断为完全受精失败,予以早期补救ICSI,纳入早期补救ICSI组(204个周期),随机选择与早期补救ICSI组患者同一日或前一日因男性因素而直接进行ICSI的204例患者纳入ICSI组(204个周期)。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累计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累计活产率、分娩孕周及新生儿的单双胎比例、男女性别比例、出生体质量、出生缺陷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早期补救ICSI组与ICSI组的累计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累计活产率、新生儿性别比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早期补救ICSI组产妇的分娩孕周较ICSI组略长,双胎比率较ICSI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将分娩孕周分为单胎和双胎分别进行比较,则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早期补救ICSI组的活婴中出现1例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缺陷,ICSI组的活婴中未发现出生缺陷。结论:早期补救ICSI没有增加胎儿流产及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风险,双胎率明显下降,怀孕周期略长,可作为常规IVF失败时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丽霞  苏冬梅  孙伟  管群  菅福琴 《生殖与避孕》2010,30(9):611-613,633
目的:探讨Y染色体多态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因男性严重少、弱精或梗阻性无精拟行ICSI治疗的患者术前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以Y染色体多态者作为研究组(35个移植周期),随机选取同期行ICSI治疗,Y染色体正常者作为对照组(48个移植周期),比较组间行ICSI治疗的各项指标。结果:Y染色体多态性组和对照组的获卵数(12.5±6.4个vs11.8±4.2个)、正常受精数(8.1±4.6个vs9.1±3.3个)、卵裂数(7.9±4.6个vs8.9±3.4个)、优质胚胎数(5.3±3.5个vs5.9±2.9个)、临床妊娠率(48.57%vs56.25%)、流产率(11.76%vs25.93%)、新生儿出生孕周(37.07±2.60周vs38.00±1.02周)、体质量(2.95±0.90kgvs3.22±0.54kg)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Y染色体多态对于ICSI治疗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精子来源和数量对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术(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在本中心进行ICSI治疗而妊娠的271例,据精子来源与数量分为精液正常组(39例)、少弱精组(144例)与手术取精组(88例)。比较精液正常组、少弱精组、手术取精组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分娩率、妊娠并发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畸形、围生儿死亡率等组间差异。结果:精液正常组、少弱精组与手术取精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分娩率、双胎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前置胎盘发生率、早产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先天性畸形发生率(4.5%、6.3%、4.0%)、围生儿死亡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液正常组、少弱精组与手术取精组ICSI治疗后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先天性畸形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相似,不同精子来源与数量不影响ICSI治疗后的妊娠和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8.
精子活动力对卯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子活动力与ICSI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01.12—2005.04在本中心完成ICSI治疗的139个周期进行分析。根据卵母细胞形态特征对928个MⅡ期卵进行分级(Ⅰ级、Ⅱ级和Ⅲ级),并分别用可获得的精子行显微穿刺。结果:用A级、B级和C级精子穿刺各级别的MⅡ期卵母细胞后,受精率在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高于D级精子行ICSI(P〈0.05)。用A、B、C或D级精子行穿刺后一旦使卵受精,卵裂率无明显差异。卵母细胞为Ⅰ级或Ⅱ级时。用A级,B级和C级精子穿刺后,优质胚胎率在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高于D级精子行ICSI;卵母细胞为Ⅲ时.用A、B级精子行ICSI后,优质胚胎率高于C、D级精子行ICSI(P〈0.05)。结论:精子活动力不影响ICSI后卵裂率;不活动精子行ICSI后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总体上较活动精子低。卵母细胞质量较差时,活动精子的活动力等级对优质率胚胎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精子活动力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子活动力与ICSI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01.12-2005.04在本中心完成ICSI治疗的139个周期进行分析。根据卵母细胞形态特征对928个MⅡ期卵进行分级(Ⅰ级、Ⅱ级和Ⅲ级),并分别用可获得的精子行显微穿刺。结果:用A级、B级和C级精子穿刺各级别的MⅡ期卵母细胞后,受精率在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高于D级精子行ICSI(P<0.05)。用A、B、C或D级精子行穿刺后一旦使卵受精,卵裂率无明显差异。卵母细胞为Ⅰ级或Ⅱ级时,用A级、B级和C级精子穿刺后,优质胚胎率在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高于D级精子行ICSI;卵母细胞为Ⅲ级时,用A、B级精子行ICSI后,优质胚胎率高于C、D级精子行ICSI(P<0.05)。结论:精子活动力不影响ICSI后卵裂率;不活动精子行ICSI后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总体上较活动精子低。卵母细胞质量较差时,活动精子的活动力等级对优质率胚胎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周期中,卵母细胞滑面内质网聚集(SERa)对胚胎发育情况、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ICSI周期,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SERa阳性(SERa+)周期组(至少有1个卵母细胞有SERa+)291例,与同时期的1302例SERa阴性(SERa-)周期(所有卵母细胞均无SERa)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实验室指标、临床结局以及新生儿情况,包括MⅡ卵母细胞率、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活产率以及围产期并发症等。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体质量指数(BMI)、卵泡刺激素(FSH)、窦卵泡数(AFC)、促排方案、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剂量以及获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SERa-周期组相比,SERa+周期组的MⅡ卵母细胞率以及囊胚形成率显著增加(P<0.05);(3)与SERa-周期组相比,SERa+周期组的活产率显著降低(P<0.05),流产率显著增加(P<0.05);(4)两组患者的受精、卵裂、临床妊娠、种植率和围产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Ra的存在对ICSI周期的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有负面影响,但仍然有一定的发育潜能和利用价值。建议胚胎学家对SERa+卵子仍应考虑加以利用,但在临床上优先考虑来自SERa-卵母细胞的胚胎用于SERa+周期的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