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超声造影对弥漫性肾病肾血流灌注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评价弥漫性肾病血流灌注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对照组(健康人24例)和病例组(弥漫性肾病患者25例),对所有受检者造影前1d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经静脉团注SonoVue(0.03ml/kg)行肾脏灰阶超声造影,观察并存储注射造影剂后0~3min的动态图像,利用定量分析软件进行离机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分别计算两组肾皮质达峰时间(ATc)、皮质峰值强度变化(△Ac)、皮质TIC斜率(βc)、髓质达峰时间(ATm)、髓质峰值强度变化(△Am)、髓质TIC斜率(βm)、髓质皮质达峰时间之差(△AT)、皮质髓质峰值强度变化值之差(△Ac-m)。对以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研究上述参数与血BUN和Cr值相关性。结果两组肾脏ATc、ATm、β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IC曲线形态结果一致;病例组△AT较对照组有延长趋势;ATm、△AT与BUN、Cr呈正相关(r=0.68、r=0.66、r=0.71、r=0.69,P均<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可较敏感反映弥漫性肾病肾脏血流灌注变化特点,有望成为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临床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监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后早期兔肾皮质血流灌注的改变。方法 36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R0组)、缺血后再灌注第2小时组(R1组)、第16小时组(R2组)、第24小时组(R3组),每组各9只。行超声造影并应用时间-强度曲线(TIC)测量灌注峰值时间(TTP)、曲线上升支斜率(β)、灌注峰值强度(A)、曲线下面积(AUC),观察各参数的变化并对比与兔肾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肾缺血恢复灌注后各组与对照组相比TTP、AUC增大,β值、A值降低(P<0.05);缺血再灌注组各组间TTP、β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恢复灌注后第24 h的TTP的延长和β的下降最为显著(P<0.01)。结论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即发生肾皮质微循环障碍,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能敏感反映这一过程。TIC曲线各定量参数对于评价肾局部微循环灌注具有参考价值,其中TTP及β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发性糖尿病大鼠(Goto-Kakizaki rats,GK)肾皮质血流灌注特点及变化规律,为临床糖尿病肾损害的肾血流灌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雄性GK大鼠4、12、20周龄各10只,周龄与之匹配的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作为对照组。股静脉插管,快速注射超声造影剂SonoVue,剂量为0.028ml/100 g体质量,实时观察肾皮质显影,存储注射造影剂后0~5 min的动态图像,采用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分析肾皮质的灌注特点。结果 ①各组实验大鼠肾在注射造影剂后快速增强,肾动脉-皮质-锥体-肾静脉依次显影;②各组实验大鼠肾皮质灌注TIC曲线形态为单峰式,上升支陡峭,下降支较平坦。各周龄GK大鼠肾皮质灌注的TIC曲线整体形态较同周龄Wistar大鼠宽大,随着GK大鼠周龄的增加更加明显;③与Wistar大鼠比较,各组GK大鼠TIC曲线达峰时间延长(P<0.01),峰值半降时间增大(P<0.01)。12、20周龄组曲线上升支斜率减小(P<0.05~P<0.01),下降支斜率减小(P<0.01),曲线下面积增大(P<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增强显像可以有效地观察GK大鼠肾皮质血流灌注特点及变化规律,GK大鼠早期即存在肾皮质微循环的灌注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观测正常移植肾皮质不同部位的微循环灌注特征。方法入选病例为肾移植时间1年以上的20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经随访证实移植肾功能均正常。常规超声检查结束后,采用声诺维团注法超声造影技术对移植肾实质微循环血流灌注进行实时监测,并利用Sono Liver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选择移植肾同一切面包膜下肾皮质(外层皮质,ROI1)、弓形动脉上方肾皮质(近髓皮质,ROI2)、中层皮质(ROI3)以及肾外皮下组织(参考区,ROIc)4个感兴趣区,获得相应的时间—强度曲线(TIC曲线)及定量参数: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和峰值强度(IMAX)。分析移植肾三个感兴趣区的微循环灌注特征。结果 TIC曲线显示:近髓皮质处最早开始显影,灌注强度迅速上升,迅速下降至一定灌注强度并缓慢消退;外层皮质最后显影,最早到达灌注峰值,并迅速下降至一定强度后缓慢消退;中层皮质介于两者之间。时间—强度定量参数:参考区、外层皮质、中层皮质和近髓皮质的RT分别为(25.29±12.75)s、(9.72±2.43)s、(10.45±2.55)s及(10.92±2.69)s;TTP分别为(35.88±19.07)s、(13.52±4.34)s、(13.73±4.47)s及(14.18±4.53)s;IMAX分别为(100.00±0)%、(1132.82±1170.93)%、(2032.93±2444.65)%及(2403.92±2981.03)%。参考区与皮质内3个感兴趣区的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层皮质、中层皮质及近髓皮质的RT、TTP及IMAX呈逐渐增大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为临床监测移植肾的状况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评价兔肾皮质血流灌注状态的价值.方法 通过结扎肾动脉建立不同程度家兔肾皮质血流减少的模型.经耳缘静脉团注SonoVue(0.05 ml/kg体质量)进行肾灌注超声造影,观察并采集注射造影剂后0~3 min的动态图像,通过时间-强度曲线(TIC)软件分别计算肾动脉结扎前后肾皮质TIC的加速时间(AT)、峰值背向散射强度(A)、峰值减半时间(T)、峰值基础视频强度差(PBD)、TIC斜率(β)以及A·β值,并对以上指标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 结果 实时观察发现肾动脉结扎前,肾皮质表现为快速明显强化,增强顺序为各级肾动脉-皮质-锥体.结扎后AT明显延长(P<0.001),A显著减小(P<0.001), T明显缩短(P<0.001), PBD明显减低(P<0.001),β明显下降(P<0.002), A·β值显著降低(P<0.001).肾动脉狭窄程度与AT、PBD及A·β呈明显的相关;肾动脉狭窄率在31%~69%之间组与70%~93%之间组比较,后者较前者AT延长(P<0.001),A减小(P<0.029), PBD减低(P<0.001), A·β值降低(P<0.02). 结论超声造影剂和造影专用成像技术可灵敏地反映肾皮质微小血管的血流变化,在评价肾皮质的血流灌注状态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技术评价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炎(TARA)患者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医院临床确诊为TARA的患者21例,另入选22例对照组。以分肾为研究对象,两组共86个肾脏。应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获取各研究对象分肾皮质血流灌注时间-强度曲线(TIC)及相关参数,包括曲线下面积(AUC)、上升支斜率(A)、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和平均渡越时间(MTT)。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分肾皮质血流灌注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各参数与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相关性。结果 经CTA或DSA证实,TARA组42支肾动脉中26支存在管腔狭窄,为患侧肾;16支无管腔狭窄,为健侧肾。与对照组相比,TARA组患侧肾TIC曲线各参数中:AUC减小、A减小、PI降低、TTP及MTT延长,均差异显著(P均<0.05)。此外,TARA组健侧肾的灌注参数A明显小于对照组、TTP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均<0.05)。AUC、A、PI与GFR呈正相关(r=0.755、0.743、0.695,P<0.05),TTP和MTT与GFR呈负相关(r=-0.707、-0.731,P<0.05)。结论CEUS定量分析可准确评估TARA患者肾皮质血流灌注状态,其定量灌注参数与分肾功能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超声造影评估正常肾脏皮质与锥体的血流灌注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利用超声造影评估正常肾脏皮质与锥体的血流灌注差异.方法对30名健康人共60个肾脏行超声造影(CEU),利用ACQ软件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观察指标为肾皮质和肾锥体的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及达峰强度(PI),并计算两者的差异.结果肾皮质的AT、TTP及PI 分别为(12.24±3.56)s、(20.67±4.35)s和(25.33±4.17)dB;肾锥体为(14.18±3.34)s、(22.27±3.28)s和(23.03±3.43)dB.两者AT,TTP和PI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肾皮质与肾锥体的超声造影TIC定量参数不同,讨论两者的定量指标,可为临床肾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超声造影评价肾皮质血流灌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新一代超声造影剂及造影专用成像技术用于评价肾皮质血流灌注状态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A)建立家兔肾皮质血流减少的模型,并行颈动脉插管监测血压。经颈静脉团注SonoVue(0.05 ml/kg体质量)进行肾灌注超声造影,观察并采集注射造影剂后0~1 min的动态图像,然后通过时间-强度曲线软件分别计算NA注射前和注射后的达峰时间(AT)、峰值强度变化(A)、时间-强度曲线的斜率(β)以及A.β值,并对以上指标进行配对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实时观察发现注射NA前,肾皮质表现为快速明显强化,增强顺序为肾动脉-皮质-锥体。注射NA后,AT较注射前明显延长[(2.26±1.29)s对(6.16±3.10)s,P<0.01],A较注射前显著减小[(19.27±3.30)dB对(12.37±4.25)dB,P<0.01],β较注射前明显下降(11.24±6.39对2.66±1.64,P<0.01),A.β值较注射前显著降低(220.51±140.33对36.96±27.96,P<0.01)。结论新型超声造影剂和造影专用成像技术借助时间-强度曲线可灵敏地反映肾皮质微小血管的血流变化,可用于评价肾皮质的血流灌注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定量分析L-精氨酸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皮质血流灌注的影响,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评价药物干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损伤组(I/R组)和L-精氨酸组(L-arg组),每组8只。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并脱机分析时间-强度曲线(TIC)。实验结束后,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和L-arg组肾脏病理改变明显,达峰时间(TTP)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延长,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增加(P0.05);与I/R组比较,L-arg组病理改变显著,峰值浓度(Peak)增高,TTP、MTT缩短,AUC减少(P0.05)。结论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能定量分析L-精氨酸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皮质血流灌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评价大鼠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皮质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及其与病理损伤的相关性,探讨静脉连续输注法超声造影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价值.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15只)仅切除右肾,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组(15只)建立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3、7天取5只大鼠行肾脏超声造影,定量测定肾皮质峰值声学强度(A)、造影剂灌注速率(β)、血流量(A×β).统计分析肾皮质血流参数的变化及其与病理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假手术组与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大鼠同组之间不同时间点、两组之间对应时间点之间比较血流参数A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术后第1天β值、A×β值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术后第3天β值、A×β值开始改善,但仍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术后第7天β值、A×β值明显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统计相关分析,肾小管坏死积分与A值无显著相关性(r=-0.43,P>0.05);与β值、A×β值均成显著负相关(r=-0.75、-0.77,P<0.01).结论 大鼠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皮质血流减少主要是由于血流灌注速度的降低所致;静脉连续输注法超声造影可定量监测肾皮质血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脓毒症大鼠小肠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及其蠕动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 Wistar大鼠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制备动物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 N)、肠系膜上动脉夹闭 1h后再灌注 1h( I/ R1)、2 h( I/ R2 )和 4 h( I/ R4 )以及再灌注 2 h后复合内毒素 2 h( I/ RL)共 5个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或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 ( DAO)、D 乳酸、D 木糖水平及肠蠕动 ,同时进行小肠普通光镜检查。结果  I/ R1、I/ R4和 I/ RL组血浆 DAO活性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小肠组织 DAO在 I/ R2和 I/ RL 组均显著降低( P均 <0 .0 5 ) ,从 N、I/ R1、I/ R2、I/ R4到 I/ RL,各组血浆 DAO和小肠 DAO的相关分析可见呈高度负相关( r= 0 .90 9,P<0 .0 0 1) ;I/ R 1、I/ R 2和 I/ RL组血浆 D乳酸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与 N组比较各组肠传输速度显著加快 ( P均 <0 .0 5 ) ;I/ R 1和 I/ RL组血中 D木糖浓度较 N组高 ,3h后仍高于 N组 ;血 DAO浓度与血 D乳酸浓度变化相关 ( r=0 .5 5 9,P<0 .0 5 )。结论 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的屏障、吸收、通透和蠕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时再次加速或加重了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和传输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胡国忠  何存弘  邱凤梅 《疾病监测》2011,26(12):993-996,1003
目的 为掌握浙江省岱山县海岛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岱山县1986 -1988年和2009-2010年两个时期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 岱山县两个...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卒中负担国。随着卒中医疗质量的进步,我国卒中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卒中发生率仍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中国在卒中教育、研究和护理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影响力的学术成就,对中国卒中医疗质量提升、溶栓及新的治疗方法探索、中国卒中建设发展等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并展望了中国卒中管理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照云  杨雨强  李汝昌 《疾病监测》2011,26(7):560-561,585
目的 了解云南省祥云县当地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制定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分析祥云县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导出的2010年数据信息,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祥云县2010年共报告死亡2759例,报告年平均死亡率为6.02,男性1648例,年死亡率为7.05,女性1111例,年死亡率为4.94。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死亡2001例,占总死亡例数的72.53%;前4位死因顺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恶性肿瘤,共死亡2384例,占总死亡例数86.41%。 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抗Hp治疗的效果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454例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Hp的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Hp治疗方案1、4C-UBT结果等,分析其感染率及治疗效果。对调查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未抗Hp的患者中14C-UBT阳性率为53.7%,经抗Hp的患者中14C-UBT的阳性率为25.9%(P〈0.001)。在70例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中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14例(20%)患者经过2次或2次以上抗Hp治疗,治疗方案以含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三联治疗为主。4周后随访,77.1%患者14C-UBT转阴,其中19例患者在8周以后复查,其阳性率较低(15.8%)。7例四联治疗患者Hp全部根除。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4C-UBT的结果与抗Hp的次数和处方医师是否是消化科医师显著相关(P〈0.05)。29.6%的患者有不良反应。结论:常用的抗Hp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在77.1%左右,含铋剂的四联治疗方案有较高的根除率;患者的再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9.
张玉龙  张一英 《疾病监测》2011,26(6):491-495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伤害发生状况,为伤害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上海市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伤害监测点医院,对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0 日到医院门诊就诊并被诊断为伤害的首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 共报告伤害病例17 391例,男女性别比为2.27 ∶ 1;伤害病例以15~39岁年龄组最多(50.55%);本区户籍占44.67%,外地户籍占55.33%;7月发生的伤害人数最多(12.12%),发生时间多在08:11-16:37;以非故意伤害和轻度伤害为主;前5位伤害发生原因是物体/器具的机械性作用(66.28%)、跌倒/坠落(22.07%)、非机动车交通事故(6.47%)、机动车交通事故(1.86%)、烫伤(1.59%)。 结论 物体/器具的机械性作用、跌倒/坠落、交通事故为优先防治的伤害种类,应重视外来人口的伤害干预。  相似文献   

20.
Trends in Nursing Education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