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细胞过滤器滤除白细胞的主要机制是阻滞和细胞粘附,滤除效果较好的材料为棉花纤维滤器、醋酸纤维滤器、聚酯滤器[1],白细胞滤器作为1种生物材料,在滤除白细胞的同时也会影响红细胞的回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去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时导致滤盘不通的血液因素。方法选择40份去白细胞滤器滤白失败的血液标本和50份正常的血液标本,分别检验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浓度,三酰甘油浓度。若疑有冷凝集素的血样做血清冷凝集素效价试验。结果全血黏度(低切、高切)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增高(P<0.05),以及冷凝集素水平增高对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有影响。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浓度、三酰甘油浓度的高低不会影响白细胞滤除(P>0.05)。结论全血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冷凝集素是导致去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失败的主要血液因素。  相似文献   

3.
应用滤除白细胞输血器输注血小板的临床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测试PL型滤器对浓缩血小板制剂(PCs)中白细胞的滤除作用。方法 在临床进行40例次伴血小板减少的血液病患者输注滤除白细胞的PCs。测定滤前、后PCs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结果 血小板回收率为(91.5±7.8)%,白细胞滤除率为99.9%,输注无效率分别为16.25%(Donna标准)和8.75%(Eernise标准)。临床出血征象消失和好转率为93%。结论 PL型白细胞滤器具有高血小板回收、高白细胞去除的特点,是PCs滤除白细胞的理想滤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滤器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需要输血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0例,所输血液先使用白细胞滤器滤过,对照组50例,所输血液不用白细胞滤器滤过.观察2组的输血反应,并分析实验组所输血液成分在应用白细胞滤器前后的变化.结果白细胞的滤过率为(98.5±1.1)%,血小板的滤过率为(77.6±2.7)%,红细胞的回收率为(93.5±2.3)%,滤过前后反映红细胞功能的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容积分布宽度无明显改变(P﹥0.05),滤过后甘油三酯和LDL-C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20%,实验组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细胞滤器能高效回收红细胞,对红细胞的数量、功能无明显影响,能有效滤除白细胞、血小板和血脂,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率,降低临床输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3种滤器制备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3个厂家滤器过滤后的血液质量。方法每组选择常规制备的悬浮RBC3个单位,通过“先混匀再均分”的设计,排除供者差异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比较滤器的滤除效果。结果3厂家的滤器去白效果存在差别,RBC回收和溶血情况没有显著差别。结论去除白细胞的效果与使用的白细胞滤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软芯滤器对白细胞的滤除效果。方法取200袋400 ml全血分为实验组(软芯滤器组)和对照组(硬芯滤器组),于24 h内按操作规程滤除白细胞,计算两组的白细胞残留量、红细胞回收率及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将两组滤后血液成分各1 000袋应用于临床观察效果。结果两组在白细胞残留量、红细胞回收率及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应用效果方面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软芯滤器的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较硬芯滤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在浓缩血小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将35袋制备好的同型浓缩血小板利用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过滤。记录过滤前后血小板常规指标变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对血小板活化指标PAC-1及CD62p进行检测,利用生化分析仪对血小板低渗休克进行测定,利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利用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进行过滤后,白细胞去除率为(98.28±0.97)%,血小板回收率为(86.37±2.84)%;过滤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红细胞均较过滤器减少(P0.05),过滤前后血小板容量、平均血小板体积和p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滤前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AC-1和CD62p表达、血小板低渗休克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能够有效滤除浓缩血小板中的白细胞,不会改变血小板常规指标,且对血小板活化、聚集功能和抗低渗休克能力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过滤后不同部位取样方法、过滤时血液温度、血液采集后贮存时间对白细胞去除效果的影响。方法使用一次性去白细胞滤器血袋采集抗凝全血,将其分成常温组3 h内过滤、常温组放置5 h后过滤、4℃冷藏5 h后过滤3组。测定过滤前后白细胞去除率、剩余WBC和Hct等变化情况。结果 5 h后室温过滤组与室温3 h内过滤组相比(P0.05);4℃冷藏5 h后过滤组与室温5h后过滤相比,白细胞去除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温度对全血中白细胞的滤除有显著影响,适度的冷藏可显著提高白细胞去除率。在保证制备新鲜冰冻血浆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冷藏时间对白细胞滤除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9.
血液储存条件对制备去白细胞血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液温度、储存时间对制备去白细胞全血的影响。方法:使用连接去白细胞滤器的多联袋采集CPD-抗凝全血,将其分为0 d冷藏组、0 d常温组、1 d冷藏组,分别过滤。测定过滤时间、白细胞去除率、残留白细胞数和红细胞回收率。结果:0 d冷藏组和0 d常温组相比,白细胞去除率明显提高。红细胞回收率略有下降,过滤时间延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0 d冷藏组和1 d冷藏组相比,白细胞去除率差异无显著性,但红细胞回收率显著提高。过滤时间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液温度对全血中白细胞滤除率的影响显著,延长冷藏时间未能产生影响。根据不同的滤器,必须确定其最佳过滤时间,确保白细胞的有效去除及血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应用国产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输血器4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高达15%~37%L1。],主要是由于多次输注含有白细胞、血小板的血液成分,产生HLA及粒细胞、血小板特异性同种免疫反应所致。故减少白细胞、血小板的输入,是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关键。本观察了使用国产FIS-N-J型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输血器(简称白细胞滤器)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软心包装去白细胞滤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将血液及其成分滤除白细胞对于输血安全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1],因此国内越来越多的采供血机构都相继采用了这项技术.但以往国产的一次性去白细胞滤器都是硬壳产品,且体积较大(一般都在9×9cm以上),在强大的离心力作用下,滤器硬壳易破裂或滤心被损坏,因此只能将滤器独立,这样如使用无菌接管机,则增加成本又费事,如不使用,存在着血液开放污染的风险;若滤白器与采血袋做成了一体性联袋,则必须将血液先行去白过滤,才能离心进行成分分离,其结果,若先行去白过滤,将失去了由全血制成血小板成分的机会,又因据文献报道"热血"过滤去白效果较差[2,3];且过滤之后马上高速离心进行成分分离,对红细胞膜的损害大,溶血增加[1],所以难保证血液采集后6-8h内制成新鲜血浆及冷沉淀产品.  相似文献   

12.
四种血小板制品滤除白细胞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过滤对血小板的影响,遴选适于过滤的血小板制品。方法对机采血小板、手工浓缩血小板和相应的两种冰冻血小板进行过滤,观察血小板回收率、白细胞去除率和血小板聚集率等多项血小板功能指标。结果机采血小板回收率为86.81%,手工浓缩血小板回收率仅为73.08%;两种冰冻血小板制品损失量达60%~70%;过滤后机采血小板达到去白细胞标准,而手工血小板未达到去白细胞标准;过滤对液态保存血小板制品的功能无明显影响,但手工浓缩血小板功能低于机采血小板。结论冰冻保存的血小板制品不适于去白细胞过滤;手工浓缩血小板制备工艺尚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并研制与之相适应的去白细胞滤器;机采血小板质董拔好.国产滤器可达到去白细胞标准.是当前适于滤除白细胞的血小板制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浓缩血小板悬液 (plateletconcentratesuspend ,PCs)在保存期内IL 1β、IL 6、IL 8和TNF α的浓度变化和过滤对其的影响 ,了解在保存前滤除PCs中的白细胞是否能有效地减少这些细胞因子的积累和降低受血者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febrilenonhemolytictransfusionreactions,FNHTR)发生率。 方法 将 1单位PCs分成两等份 ,分别给予血小板专用白细胞滤器过滤处理和不滤除白细胞处理 ,保存 5d。在 0、3、5d测定IL 1β、IL 6、IL 8和TNF α含量及白细胞计数 ,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临床观察未滤组和过滤组PCs输后FNHTR发生率。结果 PCs中的白细胞计数与保存 5d时IL 1β、IL 6、IL 8和TNF α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未滤组PCs中有较多白细胞混入 [(35 1± 81)× 10 6/袋 ],在保存期间IL 1β、IL 6、IL 8和TNF α水平明显升高 ;过滤组的PCs残余白细胞 <1× 10 6/袋在保存期间诸细胞因子均保持在 0d水平 ;临床观察显示 ,末滤PCs与过滤PCs输注后FNHTR发生率分别为 2 0 .83%和 5 .83% ,P <0 .0 1。结论 保存前用血小板专用去白细胞滤器去除PCs中残留的白细胞能有效地防止细胞因子的积累 ,同时保留 95 %以上的血小板。输注滤除白细胞的PCs能有效地减少FNHTR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去白细胞前后血液质量变化,及临床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降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的效果。方法随机采集全血30袋(300ml/袋),在滤除白细胞操作前、后分别留取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分别记录过滤前后血液指标。分析临床130例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患者和133例输悬浮红细胞患者FNHTR的发生率。结果过滤后红细胞(RBC)回收率大于90%、白细胞去除率99.99%、血小板去除率76.66%、过滤后血液容积减少(44.28±3.12)ml,血红蛋白(HGB)含量、红细胞压积Hct、游离血红蛋白含量FHb、MCV、MCH及MCHC过滤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白细胞组FNHTR发生率(2.95%)低于悬浮红细胞组(1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国产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滤器可有效去除白细胞,且红细胞回收率大于90%,达到或超过血站基本标准中对去白细胞血液成分的要求。临床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能有效减少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质量。  相似文献   

15.
输血是抢救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不同程度的失血或贫血对输血数量和次数的要求都不一样.反复多次输血,易产生由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并大多与输入的白细胞有关.本文采用滤除白细胞输血器(简称白细胞滤器)过滤后输血与单用一次性管道输血器输血来观察患者输血过程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情况,并对用白细胞滤器过滤前后供者血液的有关参数变化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温度、贮存时间对制备去白细胞全血的影响。方法使用连接去白细胞滤器的多联血袋采集ACD-B抗凝全血,将其分为0d常温组、0d冷藏组和1d冷藏组3组,分别过滤。测定过滤时间、白细胞去除率、剩余白细胞数和红细胞回收率。结果0d冷藏组与0d室温组相比,白细胞去除率显著提高(P<0.05),红细胞回收率略有下降,过滤时间延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0d冷藏组与1d冷藏组相比,白细胞去除率的差异无显著性,但红细胞回收率显著提高(P<0.05),过滤时间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液温度对全血中白细胞滤除的影响显著,增加冷藏时间未能产生进一步的影响。针对不同的滤器,必须确定其最适过滤条件,保证白细胞的有效去除和血液成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血浆经白细胞过滤后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白细胞滤器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以其能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和输血相关性传染病而倍受临床关注。白细胞滤器在滤除白细胞方面的功效已众所周知,但对凝血因子的影响却少有报道,笔者为此进行相关测定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几种血站型白细胞滤器质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两种国产血站型白细胞滤器和一种进口滤器进行质量比较。方法:分别用3种滤器对采血后2、4、6h以内的全血进行过滤,观察进行过滤前后的白细胞去除率、红细胞回收率、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浓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h内滤过的血液白细胞去除率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4h内滤过的血液白细胞去除率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6h内滤过的血液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红细胞回收率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游离血红蛋白浓度随保存时间延长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在35d保存期内都在正常范围。结论:国产的滤器也能够有效地滤除热血中的白细胞,但所有去白后的血液都应该在21d之内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翙  黄广  农媛  苏武锦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20):2638+2644-2638,2644
目的评价5种去白全血四联袋对采集的全血滤除白细胞的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用5个厂家的滤白全血四联袋对全血进行过滤,观察滤白后红细胞回收率、血细胞比容(HCT)、白细胞残余量、白细胞清除率、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结果 1~5组红细胞回收率均超过90%,符合大于或等于85%的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T均大于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在111~114mg/L,低于300mg/L的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清除率均超过99%,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个厂家的白细胞滤器过滤后白细胞残余量均符合小于或等于2.5×106/200mL的要求。1、4组进口滤器过滤白细胞后血液的白细胞残余量均比其他3组国产滤器低。5组滤器白细胞清除率均达到了99.9%,甚至1、4组进口滤器达到了99.99%,而且国产的3、5组也达到了99.98%,去白效果均令人满意。结论如果严格按厂家说明书要求的过滤时的温度和时间,国产滤器也能达到很好的去除白细胞的效果,而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0.
无菌接驳型白细胞滤器在血站应用中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去白细胞血液成份的制备中,常由于一次离心后的血浆中会混有少量的红细胞,须进行二次离心,这种多次离心正是引起溶血的原因之一,为此,笔者对滤器结构和血液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进,减少了红细胞在制备过程中的离心次数,通过检测改进前、后过滤的红细胞悬液的游离血红蛋白,表明改进后的白细胞滤器可显著减少红细胞悬液的溶血,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改进前的白细胞滤器二联白细胞滤器(图1)、改进后的白细胞滤器三联袋白细胞滤器(图2)、无菌接管连接机(德国费森尤斯公司)、VIS723型分光光度仪(山东高密分析仪器厂),离心机(美国贝克曼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