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研究目的在于寻求神经性毒物体外的测试方法,并对CS2的毒作用机制进行探讨,选用神经细胞混悬液及超速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的突触膜为模型,观察CS2不同染毒浓度对Na+-K^+-ATP酶及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S2对Na^+-K^+-ATP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胆碱酯酶活性无影响,推测Na^+-K^+-ATP酶在CS2的毒作用机制中起一定作用,突触膜可作为研究预测神经性毒物的毒性潜力。  相似文献   

2.
二硫化碳染毒对大鼠脑组织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SD大鼠,观察不同作用浓度(0,300,600,1200,2400mg/m3)二个月后脑组织Na+-K+-ATP酶、Ca2+-ATP酶及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S2染毒大鼠脑组织Na+-K+-ATP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对Ca2+-ATP酶和胆碱酯酶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刺五加口服液给大鼠灌胃,在其冷适应的过程中,检测其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灌胃7、14、21天时,给药组与暴寒组相比.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明显增加(P<0.05)。说明刺五加可以调整机体细胞的代谢,对提高机体耐寒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金属离子络合及VitB6代谢障碍在二硫化碳(CS2)神经毒作用中的作用;方法:测定CS2染毒大鼠脑组织中微量元素铜的含量,并用VitB6及谷胱甘肽(GSH)进行干预。以SD雄性大鼠为中毒模型,检测不同浓度(0,300,600,1200,2400mg/m3)染毒两个月后脑组织铜的含量;同时在高浓度(2400mg/m3)组给予两种干预药物:GSH(100mg/kg,腹腔注射,一次/日),VitB6(灌胃,一次/日,0.4mg/日),观察对大鼠行为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CS2染毒大鼠脑组织铜含量无明显改变;GSH,VitB6对CS2致运动协调能力障碍无明显改善,对反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步下法)有改善作用;GSH对Na+-K+-ATP酶活性有升高作用。结论:CS2所致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神经系统毒性在机制上可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妊高征病人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0.31±0.11μmolpi/mg蛋白·小时-1,膜内面Ca结合量50.00±17.50nmol/mg蛋白,正常孕妇红细胞膜以上两项指标分别为0.45±0.13μmolpi/mg蛋白·小时-1和69.6±19.12nmol/mg蛋白。将两组同一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P均小于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妊高征时细胞膜钠泵功能和膜内面结合Ca的能力减低,这些变化可能与妊高征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用花环法及酶学比色法检测了氟暴露工人红细胞膜C3b受体,免疫复合物受体含量及Na+-K+ATP酶活性。结果表明氟暴露工人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但C3b受体及免疫复合物受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提示氟对红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醋酸铅对大鼠血压,心肌细胞膜Na泵及Ca泵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雄性SD大鼠用醋酸铅(PbAc)5000mg/kg急性灌胃,对血压无影响,而致心肌细胞膜Na泵活性下降,Ca泵活性升高,尿肌酐降低,肾肿大。实验表明大鼠每天染毒10、30、90mg/kgPbAc9周,呈剂量-潜伏期和剂量-效应关系,使SBP升高。各染毒组4~9周SBP稳定上升,血铅、尿铅和心肌细胞膜Ca泵活性、胸主动脉Ca含量增高,心肌细胞膜Na泵活性降低,但对DBP、肾重和尿肌酐含量无影响。提示低铅使心肌细胞膜Na泵活性降低,SBP升高在早期铅中毒性心血管毒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期低铅染毒对大鼠心肌微粒体膜脂质过氧化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分别以醋酸铅(PbAc2)10,30和90mg/(kg·d)给雄性SD大鼠灌胃,连续9周,结果表明心肌微粒体膜(MMS)Na+,K+-ATP酶(Na泵)、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血锌含量降低,MMS丙二醛、血和尿铅、胸主动脉Ca2+含量及MMSCa2+-ATP酶(Ca泵)活性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呈显著性差异。离体大鼠MMS单独与不同浓度(0.3,0.6,1.2mmol/L)PbAc2共同温育后,除Ca泵活性下降外,出现与体内同样毒性作用。结果提示小剂量PbAc2使MMS酶的损害和抗氧化能力降低在铅中毒性心肌损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硝酸铈对大鼠组织中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维东  王艇  雷衡毅  杨燕生 《卫生研究》1999,28(6):329-330,355
研究了硝酸铈对大鼠内脏、大脑、肌肉中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连续腹腔注射低浓度硝酸铈后,大鼠肝脏、肾脏、心脏等组织中Ca2+ -ATP酶,K+ 、Na+ -ATP酶,Mg2+ -ATP酶活性明显增强;而当注射高浓度硝酸铈时,酶活性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估计这是机体受到外界毒物影响后的一种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汤(FJD)对硫酸镍(NiSO4)致心脏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腹腔注射NiSO4染毒,FJD灌胃防治,检测心肌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心电图和心肌病理,进行评价,结果:NiSO4组与NS组比较,两种酶活性均明显抑制(P<0.001),同时出现心肌病理和心电图异常。用FJD防治后,两种酶活性明显改善(P<0.01),心肌病理损伤和心电图恢复正常。结论:FJD可有效防治NiSO4对心肌的损伤,其机理与恢复心肌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二硫化碳对接触女工生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某化纤厂二硫化碳接触者513例,以同一地区非接触者207例为对照,进行月经史、生育史和性功能等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接触组月经异常率比对照组高2.32倍,且工龄越长其发病率越高;单纯女工接触和女工及其配偶均接触二硫化碳组早产率和自然流产率都比对照组高,以后者更为明显。结果还表明,二硫化碳对男女性功能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二硫化碳对女工性腺机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我国目前生产条件下CS_2对女工性腺机能的影响。以某人造丝厂纺丝车间女工151人及对照组女工145人为研究对象。作业场所空气中CS_2的平均浓度为6.7~32.0mg/m~3。接触CS_2女工月经异常发生率为55.6%,显著高于对照组(38.6%),P<0.01。以周期异常占首位。接触CS_2浓度低于10mg/m~3的女工也可出现月经异常,CS_2作业女工绝经年龄提前,早发绝经及更年期综合征较对照组增多。早期自然流产(妊娠小干8周)的发生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
粘胶纤维厂二硫化碳作业工人行为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应用“WHO神经行为核心成套测验(NCTB)”及我国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对124名粘胶纤维工及100名服务行业工人进行观察的结果。研究提示CS_2可影响人的行为功能,表现为情绪趋于焦虑、抑部、易怒、紧张慌乱、疲倦无力,同时有注意力/反应速度、记忆力、手操作能力及运动速度及心理稳定性的降低。多元方差分析表明接触CS_2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变与接触毒物程度有关。NCTB对行为功能可进行定量评价,值得在我国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中推广。临床记忆量表则可作为NCTB的补充测定项目。  相似文献   

14.
二硫化碳对大鼠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二硫化碳CS2的神经毒作用机理。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大鼠染毒CS2(0、1200、2400mg/m3)2个月后,脑组织单胺类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改变。结果CS2染毒可使大鼠纹状体中3-甲氧-4-羟基扁桃酸含量下降,多巴胺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甲酸和高香草酸含量升高,兴奋性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谷氨酰胺、门冬氨酸和门冬酰胺)含量下降,且3-甲氧-4-羟基扁桃酸、门冬氨酸及门冬酰胺含量与动物行为改变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神经递质代谢紊乱在CS2的神经毒作用机理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二硫化碳对大鼠脑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海  季新 《卫生研究》1990,19(6):3-7
以递增浓度的二硫化碳(CS_2)对大鼠动式吸入染毒6周。观察了大鼠的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EP)、闪光刺激视觉诱发电位(FEP)、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和坐骨-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发现视觉神经诱发电位是CS_2神经毒性研究的非损伤性敏感指标。另外,结合神经功能的变化,同时测定其组织中铜、锌的含量,为研究CS_2神经毒性的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6.
以递增浓度的二硫化碳(CS_2)对大鼠动式吸入染毒6周。观察了大鼠的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EP)、闪光刺激视觉诱发电位(FEP)、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和坐骨-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发现视觉神经诱发电位是CS_2神经毒性研究的非损伤性敏感指标。另外,结合神经功能的变化,同时测定其组织中铜、锌的含量,为研究CS_2神经毒性的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7.
二硫化碳对粘胶纤维作业工人血浆脂质过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浓度作为指标初步探讨了二硫化碳对化纤作业工人体内脂质过氧化系统的影响和可能的生物学意义。结果显示:接触15mg/m3浓度二硫化碳的工人血浆丙二醛浓度为(734±021)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582±026)μmol/L(P<001);而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为(11754±3390)U/ml,明显低于对照组(13854±051)U/ml(P<001)。表明CS2接触可抑制血浆SOD的活性,导致脂质过氧化增强。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二硫化碳(CS2)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病理改变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以不同浓度CS2(0、50、250、1250mg/m^3)吸入染毒,每天2h,每周5d,共10周。染毒结束后,取大鼠睾丸以HE染色,采用普通光镜、电镜及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观察在CS2作用下,睾丸组织的病理变化及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随CS2染毒浓度的增加,大鼠睾丸间质水肿加重;高浓度组曲细精管生精细胞数目及层次明显减少。在低、中浓度组可见间质细胞内质网扩张,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的线粒体发生肿胀;高浓度组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及精子细胞均出现胞质空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线粒体肿胀加重,精子细胞线粒体也出现肿胀,精子纵切面“9^*2+2”轴丝结构紊乱,微管溶解缺失。随CS2染毒浓度的增加,睾丸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增高,中、高浓度组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增多的凋亡细胞以精母细胞为主。[结论]CS2可导致大鼠睾丸组织发生病理变化,生精细胞异常凋亡。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In the framework of an extensive health survey of viscose rayon workers in Belgium, 187 workers underwent a neuropsyc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se, 120 had been exposed for at least a year to carbon disulfide (CS2) and hydrogen sulfide (H2S), and 67 served as anon-exposed control group.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many of the 17 jobs in the factory involved exposures to CS2 ranging from 3 mg/m3 (centrifuge operator) to 147 mg/m3 (spinning cake regulator), far in excess of the threshold limit value (TLV) of 31 mg/m3; H2S exposures remained below the recommended TLV of 14 mg/m3. The neuropsychological investigation included subtests of the 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 the entire Wechsler Memory Scale, the Bourdon–Wiersma Test, the Santa Ana Dexterity Test, the Gibson Spiral Maze, and the Bimanual Sinusoidal Movement Test. Specific questions were included to account for the effects of age, educational level, eye complaints, alcohol consumption, medication intake, and test motivation. Only the group exposed to values exceeding three times the recommended TLV for CS2 had significant impairments in both the speed and the quality of psychomotor performance. Exposure to CS2 and H2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memory and attention. Covariance analysis revealed the confounding influences of educational level and eye complaints for explaining observed “differences” in memory and attention tasks found by univariate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