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诊治的4例卵巢癌肉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进行了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辅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随访时间3~12个月,3例无瘤生存,1例带瘤生存。结论卵巢癌肉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辅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可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肉瘤样癌的组织学特性,提高对膀胱肉瘤样癌的诊治水平。方法:报告2例膀胱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见上皮和肉瘤样间质2种恶性成分,癌与肉瘤样区有移行,诊断为膀胱肉瘤样癌。其中1例10个月后死于全身衰竭、多处转移。结论:膀胱肉瘤样癌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确诊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化疗、放疗都不太敏感[1],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31例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廷qiu  刘尚廉 《肿瘤》1990,10(5):198-200
恶性混合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的特殊肿瘤,由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组成。根据肉瘤成分为同源性或异源性,可分为癌肉瘤和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两类,总称为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较子宫内膜腺癌和平滑肌肉瘤少见,预后较差。20年内,我院共收治3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 H  Shi S  Zhang W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60-462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对我院1983年~1997年收治的12例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FIGO分期(1985年),Ⅱ期4例,Ⅲ期6例,Ⅳ期1例,不详1例。组织学分类:同源性8例,异源性4例。12例均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辅助化疗11例,其中3例又追加盆腔放疗。结果全组平均生存24个月,2,5年生存率分别为33.3%(4/12)和8.3%(1/12)。Ⅱ和Ⅲ期生存2年以上者均为2例,Ⅳ期1例在1年内死亡。同源性8例中,4例生存2年以上,异源性4例均在2年内死亡。综合治疗11例中,5例在1年内死亡。单纯手术1例在6个月内死亡。结论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恶性度高,预后差。其组织学类型、分期及治疗方法与预后有关,应采用手术与化疗和(或)放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肉瘤样癌的组织学特性,提高对膀胱肉瘤样癌的诊治水平。方法:报告2例膀胱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见上皮和肉瘤样间质2种恶性成分,癌与肉瘤样区有移行,诊断为膀胱肉瘤样癌。其中1例10个月后死于全身衰竭、多处转移。结论:膀胱肉瘤样癌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确诊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化疗、放疗都不太敏感[1],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89年1月~2003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的9例EPSP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PC或PAC方案8个疗程的治疗,9例患中,除1例为术后1个月,4例失访,3例死亡,1例无瘤生存4年。结论: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与相关检查,EPSPC的术前诊断是可能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与术后化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Wang LH  Xiong Y  Li YF  Li JD  Feng YL  Li YJ  Chen C  Chen L 《癌症》2008,27(5):516-519
背景与目的:子宫癌肉瘤也称子宫同源性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发病率低,预后差。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癌肉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78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12例子宫癌肉瘤的临床资料并对12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2例子宫癌肉瘤患者中,宫颈癌肉瘤2例,宫体癌肉瘤10例。宫颈癌肉瘤主要临床表现为接触性阴道出血,宫体癌肉瘤则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和绝经后阴道流血。确诊需要依据病理组织检查。1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其中8例术后辅助化疗,2例术后辅助放疗。2例宫颈癌肉瘤中1例于术后2年内死亡;10例宫体癌肉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50.0%、50.0%。结论:手术是子宫癌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预后与手术病理分期、治疗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肺型小细胞癌(small cell ovarian carcinoma of the pulmonary type,SCCOP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0年0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手术并病理确诊的8例SCCOPT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4.25岁(35~68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或伴阴道流血。8例患者中,7例患者为Ⅱ-Ⅳb期。除1例Ⅳb期外,其余7例患者均接受了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并辅助4~8疗程紫杉醇+顺铂/卡铂方案化疗。其中7例已死亡,中位生存时间16.5月(6~49月);即使经过积极手术并规律足量化疗的7例患者中6例死亡,但经过积极治疗患者最短生存时间为10个月,4例患者生存时间近2年或以上,1例患者在33个月后出现全身多器官转移,经再次化疗后病情缓解仍生存。结论:SCCOPT发病罕见,恶性程度高,病死率高,预后欠佳。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并辅助足量规律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10例手术切除的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发病率占同期子宫肉瘤的33%。分析了其临床、病理与预后的关系,认为大体的息肉型、组织学的腺肉瘤预后较好。同源性与异源性预后无差别。治疗应尽早行子宫全切术。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输卵管癌是妇科罕见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了输卵管癌的各临床和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评价62例输卵管癌患者各临床和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期,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通过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独立显著意义的预后因素。结果:62例输卵管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74个月,3年生存率为78%,5年生存率为63%。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术后残余肿瘤大小、化疗次数是输卵管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53蛋白阴性者中位生存时间、3和5年生存率均高于P53蛋白阳性者。Ki-67平均比例为58.41%,Ki-67小于等于58%者中位生存时间、3和5年生存率数值上均高于Ki-67大于58%者。结论:输卵管癌的分期、术后残余肿瘤的大小和化疗次数是输卵管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早期诊断,从而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争取肿瘤细胞减灭术最大程度的彻底性,术后予有效、足疗程的化疗才能真正提高输卵管癌患者的生存率。病理检查,尤其是P53蛋白和Ki-67的表达水平,对判断输卵管癌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PFT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2016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39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39例,其中未分化癌1例、未分化及移行细胞癌1例、腺癌37例;单纯型腺癌29例、混合型10例,其中合并透明细胞癌7例,合并子宫内膜样癌2例,合并移行细胞癌1例。盆腔外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大网膜,为17例,术前化验CA125升高13例,38例患者接受术后化疗,39例患者5年总存活率为51.3%。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病理分期(Ⅰ~Ⅱ vs.Ⅲ,P<0.001)、术中残存灶大小(P<0.001)、大网膜转移(P<0.001)、卵巢转移(P=0.034)、腹膜后淋巴结转移(P=0.018)及术前CA125升高(P=0.002)与预后相关,而年龄(P=0.310)及病理分级(P=0.663)与预后不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大网膜转移(HR=12.205,95%CI:2.354~63.290,P=0.003)及病理分期(HR=3.810,95%CI:1.202~12.079,P=0.023)与预后有关,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肿瘤病理分期和大网膜转移是影响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诊断彻底手术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王彤  孔为民  段微 《陕西肿瘤医学》2010,18(8):1614-1616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我院1980年-2008年间18例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病例资料,对诊断、治疗特点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病年龄6-38岁,中位年龄20岁。腹痛、腹部包块、发热是常见症状。肿物多较大,平均直径15.7cm,病理包括2-3种生殖细胞成分混合,16例(88.9%)含有2种成分,2例(11.1%)含有3种成分。其中,卵黄囊瘤成分最多见,占83.3%,最常见的组合成份是未成熟畸胎瘤混合卵黄囊瘤(50%)。Ⅰ期9例(占50%),Ⅱ期2例(占11.1%),Ⅲ期7例(占38.9%)。Ⅰ-Ⅱ期病人5年生存率81.8%,Ⅲ期病人5年生存率42.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保留生育功能手术12例,5年生存率75%。肿瘤细胞减灭术6例,5年生存率5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病人均进行化疗。在80年代及90年代初主要化疗方案是VAC方案(VCR+KSM+CTX)或PVC(PDD+VCR+CTX)方案,死亡率较高,5年生存率44.4%。1995年后主要是PVB/PVC+PVB联合化疗方案,2例病人死亡,5年生存率66.7%。90年代末至今应用BEP方案(BLM+VP-16+PDD),无一例死亡,5年生存率100%。结论:卵巢混合型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腹痛、腹部包块是常见症状,病理类型多包括2-3种生殖细胞成分混合,卵黄囊瘤成分最多见,可以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术后辅以规范的化疗是重要环节,化疗方案目前主要为BEP方案,有较高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 生存曲线、Cox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原发性输卵管癌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1岁,均接受手术治疗;29例(72.5%)诊断为Ⅰ期或Ⅱ期,11例为Ⅲ期或Ⅳ期;32例(80.0%)病理分级为低分化,22例(55.0%)为浆液性腺癌。37例患者术后分别接受了PAC/PC或TC方案化疗。6 例患者在术后23~56个月复发。Ⅰ~ Ⅱ期与Ⅲ~ Ⅳ期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9个月和35个月,5 年生存率分别为58.0%和0(P=0.005)。 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FIGO分期(Ⅰ~ Ⅱ期与Ⅲ~ Ⅳ期)、病理分级(Gl +G2 级与G3 级)、术后残留灶(无肉眼残留灶、残留灶<1cm与>1cm)均是影响该病预后的独立因素。依据公式计算CA125 半衰期,比较术后3 周时血CA125 较术前下降情况(T1/2>3 周组、T1/2<3 周组),5 年生存率分别为78.0% 和50.0%(P=0.036)。 结论:临床工作中须重视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各项辅助检查的联合筛查作用,进行全面的鉴别诊断避免误诊,连续动态监测血清CA125 水平对评估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3年4月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250例Ⅱ、Ⅲ型进展期AEG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 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Ⅱ、Ⅲ型进展期AEG两组病人生存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全组250例病人中,Siewert Ⅱ型114例(45.6%),Siewert Ⅲ型136例(54.4%)。两组在年龄和TNM分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Siewert Ⅱ型和Ⅲ型病人5年总体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40.6±5.5)% vs (37.5±5.5)%]。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路径(经胸、腹)、肿瘤大小、肿瘤大体分型与生存无明显相关性,而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手术切除范围(近端胃、全胃)、病理分级、肿瘤侵犯邻近器官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肿瘤侵犯临近器官与预后存在显著关系。结论:年龄、T分期、N分期、肿瘤侵犯临近器官是影响Siewert Ⅱ、Ⅲ型AEG病人根治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儿童恶性生殖细胞瘤(malignant germ cell tumor,MGCT)的临床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6年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初发颅外MGCT患儿138例。对患儿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做综合分析。结果:按病理分期,Ⅰ期患儿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OS为100.00%,Ⅱ期患儿5年为94.44%,Ⅲ期5年OS为96.43%,Ⅳ期5年OS为88.73%。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对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1),年龄、性别及部位对于生存率的影响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本研究中共有13例Ⅰ/Ⅱ期患儿接受手术后临床观察,有5例(38.5%)在2年内出现疾病复发进展的情况并接受化疗,目前均达到临床缓解。结论:通过以手术联合含铂类药物化疗并根据临床危险度的不同分层治疗MGCT瘤患儿,可得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与治疗手段及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86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病理类型、病理分级、TNM分期及手术治疗方式与无瘤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及5年生存率在肿瘤的病理分级和TNM分期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G1级的死亡风险是G2、G3级的0.18倍,TNM分期Ⅰ、Ⅱ期的死亡风险是Ⅲ、Ⅳ期0.21倍。结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与病理分级及TNM分期有关,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Aim: Carcinosarcoma of the fallopian tube is extremely rare and the therapeutic prognosis of this disease is unknown. Methods: We report on four new cases of this disease and have reviewed 59 carcinosarcomas of the fallopian tube and analyzed the prognosis with respect to the chosen therapeutic metho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ost appropriate therapy. Results: Out of the 59 patients reviewed, the prognosis was examined in 51 patients that allowed it to be tracked. The 3‐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63% for the 27 stage I/II patients and 40% for the 24 stage III/IV patients. The 3‐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36% for the 14 surgery‐alone patients, 59% for the 13 radiation therapy following surgery patients, 54% for the 27 chemotherapy following surgery patients (the chemotherapy group) and 100% in for the four chemoradiotherapy following surgery patient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surgery‐alone and the chemotherapy groups (Wilcoxon test, P < 0.05), the chemoradiotherapy group demonstrating a better tendency as to survival rate than the surgery‐alone group (Wilcoxon test, P = 0.06). Stage III/IV patients accounted for a two‐thirds of the chemotherapy group. The 3‐year survival rate for all the stage I–IV patients was 63% when a platinum drug was used and 21% when it was not used, suggesting the possibility of extending life through the use of a platinum drug. Conclusion: Chemotherapy using a platinum drug after surgery seems to b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in this disease.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4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原发灶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14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原发灶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结果:14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组及其中77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亚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个月和21个月,所有病例分析显示原发肿瘤分化程度、肝转移发生时间、肝转移灶数目及治疗方法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同时性肝转移亚组分析显示原发肿瘤分化程度、性别、TNM分期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两组病例分析显示年龄对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肿瘤低分化、同时性肝转移、多发肝转移及单纯化疗是结直肠癌肝转移原发灶术后患者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原发肿瘤低分化、男性及Ⅱ-Ⅲ期是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原发灶术后患者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年龄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原发灶切除术后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副乳腺癌(accessory breast cancer)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综合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本组1985年10月~2007年11月收治的38例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做了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8例副乳腺癌占同期全部乳腺癌26078 例的0.15% 。本组病例中,6 例I 期患者和3 例Ⅱ期患者行保留乳房的肿物局部广泛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切缘病理阴性;余9 例Ⅱ期患者行改良根治术,Ⅲ~Ⅳ期患者行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组织学类型中最常见的为浸润性导管癌18例(47.4%),其中3 例伴同侧乳头管腺瘤;单纯癌6 例,导管内癌6 例,腺癌伴灶性鳞癌分化3 例,髓样癌3 例,黏液腺癌2例。病理分期(根据AJCC乳腺癌分期,2002年第6 版)中最常见的为Ⅱ、Ⅲ期,各12例(31.6%);Ⅰ期6 例,Ⅳ期8 例。全部患者随访1~23年,中位随访时间为6 年7 个月,随访率100% 。随访至2008年11月,12例发生远处转移并死于该病,余26例健在。本组5 年总生存率为35.3%(低于乳腺癌术后5 年生存率66.8% ,P<0.05),3 年为77.8% ;5 年无瘤生存率为28.6% ,3 年为63.6% 。结论:副乳腺癌是一种罕见且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诊断。应遵循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术后辅助治疗有可能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