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凯芬用于术后镇痛对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8例,A组舒芬太尼2ug/kg+托烷司琼5mg+凯芬100mg共200ml,B组舒芬太尼2ug/kg+托烷司琼5mg共200ml,比较48h后血浆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B组与输注前比较IL-1β、IL-6、TNF-α有显著性增加,A组所有的细胞因子均显著性减少;两组IL-8比输注药物前明显减少,A组更为显著;B组与输注前比较IL-2非常显著性降低(P<0.001),而A组没有明显的变化;B组INF-γ比输注前有显著性增加(P<0.05),而A组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两种方法均能减少老患者产生致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且凯芬有明显的抑制炎症作用,对老年患者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2.
周绪锋 《江西医药》2011,46(6):556-558
目的 观察诺扬联合凯芬应用于老年患者胸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90例ASAI~Ⅲ级行胸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予气管导管拔出后行静脉镇痛:N组,诺扬0.16 mg/kg+生理盐水至100ml;K组,凯芬4mg/kg+生理盐水至100ml;NK组,诺扬0.08mg/kg +凯芬2mg/kg+生理盐水至100ml.参数设定:负荷剂量5ml,持续输注量2ml/h;PCA 量0.5ml,锁定时间15 min.对气管导管拔出后2h、6h、24h、48h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镇痛效果、Ramsay评定镇静效果,及6h咳嗽时的VAS评分,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NK组术后6h后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明显低于N组和K组(P〈0.05); K组和NK组术后6h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N组(P〈0.05);NK组的不良反应最少.结论 诺扬联合凯芬用于老年患者胸部手术术后镇痛,即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还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了满意的术后镇痛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凯芬超前镇痛对无痛人工流产术后下腹部疼痛的缓解情况。方法 选择拟实施异丙酚麻醉下人工流产的患者6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试验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各34例。A组:异丙酚麻醉前静脉注射凯芬50mg;B组:无特殊处理。两组患者麻醉用药(芬太尼0.5mg+异丙酚4mg/kg)和手术方法相同,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记录术后30min(t1)、8h(t2)、12h(t3)时患者下腹部疼痛程度。结果 静脉推注凯芬(A组)可显著减轻人工流产术后3个时间点下腹部疼痛强度,与B组同时相点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凯芬超前镇痛可显著缓解无痛人工流产术后下腹部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旨在探讨术中及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 2例病人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例。Ⅰ组在全麻下、Ⅱ组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上腹部胃癌根治术 ,Ⅲ组在全麻下、Ⅳ组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全子宫切除术 ,Ⅱ、Ⅳ组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 4 8h。分别于手术日晨 ,手术切皮后 1h ,术后第 1、3、7d晨抽取患者肘部静脉血 ,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总T淋巴细胞 )、CD4+(辅助性 /诱导性T淋巴细胞 )和CD8+(抑制性 /杀伤性T淋巴细胞 )及C 反应蛋白 (CRP)浓度。结果 Ⅰ组术后第 1d、第 3dCD4+、CD8+比术前显著下降(P <0 .0 1) ;Ⅱ组、Ⅲ组各时间点T淋巴细胞亚群无显著改变 (P >0 .0 5 ) ;Ⅳ组术后第 1dCD4+表达受抑 (P <0 .0 1)。上腹部手术 (Ⅰ、Ⅱ组 )较下腹部手术 (Ⅲ、Ⅳ组 )CRP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明显 ,术中、术后硬膜外镇痛可减轻应激反应 ,有利于细胞免疫功能的稳定 ;下腹部手术应激反应轻 ,细胞免疫功能无显著改变 ,术后硬膜外镇痛无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芬太尼静脉镇痛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4月于本院240例接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120例。观察及评估两组患者术后6、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等手术相关情况。分别于麻醉前1 d和术后1、3、7 d记录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静脉采血测定血清S-100B蛋白水平。结果术后1 d两组、术后3 d F组MMSE评分较麻醉前1 d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7 d MMSE评分和血清S-100B蛋白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与F组相比,D组术后1、3 d的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F组患者术后3 d POCD发生率为12.5豫,明显高于D组的3.3豫(P<0.05);与D组相比,F组术后3 d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地佐辛和芬太尼静脉镇痛均可引起老年患者短暂的术后认知功能下降,应用地佐辛静脉镇痛认知功能较早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芬太尼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老年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70例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年龄65~83周岁,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氯胺酮-芬太尼组(KF组),术毕前15min给予负荷量后接镇痛泵。F组负荷量为芬太尼0.05mg,KF组负荷量为芬太尼0.05mg+氯胺酮0.3mg·kg-1。输注速度:F组,芬太尼0.35μg.(kg.h)-1加恩加西酮4mg,KF组,芬太尼0.25μg.(kg.h)-1+氯胺酮100μg.(kg.h)-1+恩加西酮4mg。术后6、12、24、48h随访进行镇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满意度评估和镇静评分,同时记录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F组出现嗜睡的例数多于KF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KF组。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相似,F组出现2例呼吸抑制,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幻觉。结论芬太尼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镇痛效果好,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老年手术患者40例,ASAⅡ~Ⅲ级。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6~79岁,食道癌和肺切除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12例,乳腺癌根治4例,前列腺切除11例,肾切除3例。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均使用一次性恒速输注泵(速度4mL/h,容量200mL)。A组镇痛泵的配方为利多卡因50mg/kg+芬太尼10μg/kg+昂丹司琼0.2mg/kg+生理盐水共200mL;B组镇痛泵的配方的为芬太尼20μg/kg+昂丹司琼0.2mg/kg+生理盐水共200mL。A、B两组患者分别在手术结束前10min给予利多卡因1mg/kg和芬太尼1μg/kg并随后接镇痛泵。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和维持均相同。记录术后2、4、8、12、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均较满意,各时间点VA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的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多于A组(P〈0.05或P〈0.01)。结论: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静脉持续输注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镇痛对老年人普胸手术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 普胸手术老年患者271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84例,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B组,99例,静脉自控镇痛(PCIA);C组,88例,分次肌肉注射镇痛药.比较术后48 h内的镇痛效果、谵妄发生率及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B组术后镇痛效果均优于C组(P<0.05);A组活动时疼痛轻于B组(P<0.05).C组谵妄发生率为18.18%,显著高于A组的2.38%和B组的8.08%(P<0.05).A组和B组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8.10%和47.47%,均显著低于C组的72.73%(P<0.01).结论 与分次肌肉注射镇痛药比较,老年人普胸术后PCEA及PCIA镇痛效果较好,术后早期POD及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手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和静脉镇痛(PCIA)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40例择期在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行下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PCEA组(20例)和PCIA组(20例)。分别在麻醉前,手术后1、3、5d采静脉血样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花环(RBC-ICR)、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RBC-CaR)、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因子(RFI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PCEA组术后1d和3dRBC-C3bRR、RFER、SOD比麻醉前明显上升(P〈0.05),RBC-ICR、RFIR、MDA比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而PCIA组术后1d和3dRBC-C3bRR、RBC-CaR、RFER、SOD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RBC-ICR、RFIR、MDA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5d时各值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老年患者外科术后PCEA可抑制氧化应激水平,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稳定和恢复作用明显强于PCIA,可能更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静脉和硬膜外镇痛对老年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应激反应、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30名择期下肢手术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硬膜外镇痛组和静脉镇痛组,每组10名,分别记录患者手术结束后(0h).术后6h和手术次日晨的血压、心率变化和血中皮质醇、促肾上腺皮激素、β-内啡肽浓度变化以及镇痛效果评估(VAS)评分.结果 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组的VAS评分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以硬膜外镇痛组VAS评分下降更明显;患者术后血中ACTH及β内啡肽浓度明显下降,但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老年患者术后选择硬膜外镇痛效果优于静脉镇痛,但两者对应激反应的影响的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傅平  周凯  洪华章 《江西医药》2014,(11):1125-1127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 FTS)对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20例)和FTS组(20例)。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d和第7d取外周静脉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CD4+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3和第7d CRP较术前均升高( P<0.05),与FTS组对比,对照组升高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于术后第3d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与FTS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术后第7d,FTS组免疫球蛋白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明显低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d CD4+较术前明显降低( P<0.05),与FTS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术后第7d,FTS组CD4+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应用FTS理念可保护免疫功能,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前镇痛联合多模式镇痛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采取超前镇痛,B组患者采取多模式镇痛,C组患者采取超前镇痛联合多模式镇痛,观察3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睡眠评分、镇痛剂用量、免疫功能(CD+4、CD+8、CD+4/CD+8)、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术后12、24 h的睡眠评分更低,C组术后12、24、48 h的睡眠评分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术后12、24、48 h的睡眠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12、24 h睡眠评分低于A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镇痛次数、镇痛剂量以及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VAS评分、吗啡使用量、IL-6、IL-1β 和TNF-α 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的镇痛次数、镇痛剂量以及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吗啡使用量、IL-6、IL-1β 和TNF-α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12、24、48 h的CD+4、CD+8和CD+CD+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术后12、24、48 h的CD+4、CD+8和CD+4/CD+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患者采取超前镇痛联合多模式镇痛可提供更有效的镇痛效果,减少麻醉性止痛剂用量,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术后镇痛对大肠癌患者术后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5年间对本院普外科行大肠癌根治术的120例符合筛选条件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未采用术后镇痛,观察组55例采用瑞芬太尼术后镇痛,分别于麻醉前、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监测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麻醉前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比较(t=2.34、2.11、2.16、1.7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2h、24h、48h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比较(t=6.34、5.78、3.56、6.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术后镇痛能有效抑制术后疼痛并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老年肺癌根治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时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年龄65~73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D组)术前予以右美托咪定0.5μg·kg-1泵注,对照组(C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术后均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术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按压次数。检测给药前(T0)、划皮后1 h(T1)、术毕(T2)、术后1 d(T3)和术后3 d(T4)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D组术后4、12、24、48、72 h五个时间点的VAS均降低,术后0~24 h、>24~48 h、>48~72 h PCIA泵按压次数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与T0时相比,C组T3时CD3+、CD4+和CD4+/CD8+明显降低(P<0.05)。与C组相比,D组T3时CD3+、CD4+和CD4+/CD8+细胞水平升高(P<0.05)。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3%vs.17%,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改善老年肺癌根治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时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8 ~ 79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30例.2组患者术毕清醒后,均接静脉自控镇痛泵.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泵中药物配制为地佐辛0.25 mg/kg±舒芬太尼1.5 μg/kg±托烷司琼6 mg;舒芬太尼组为舒芬太尼2.5μg/kg±托烷司琼6 mg.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2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行镇痛效果评价;分别于麻醉前(基础值,T0)、术毕(T1)及术后12 h(T2)、24 h(T3)、48 h(T4)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水平.结果 2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0时比较,T1~T4时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患者CD3+、CD4+水平均明显降低[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47.2±6.3)%、(46.5±6.8)%、(46.8±7.4)%、(47.6±7.8)%比(54.2±8.7)%,(26.7±3.2)%、(25.8±3.0)%、(25.1±3.3)%、(28.1±3.6)%比(32.6±2.6)%;舒芬太尼组:(46.8±7.2)%、(45.7±6.4)%、(42.6±5.9)%、(46.1±6.9)%比(54.8±8.5)%,(26.3±3.1)%、(24.4±2.9)%、(21.2±2.8)%、(27.4±3.2)%比(33.2±2.1)%,均P<0.05],T1~T3时2组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水平低于T0[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9.3±0.8)%、(8.9±1.3)%、(10.2±1.4)%比(13.8±1.2)%;舒芬太尼组:(9.5±0.7)%、(9.0±1.1)%、(8.6±1.2)%比(13.6±1.3)%,均P<0.05].2组各时点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T3时CD3+、CD4+、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T4时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已恢复到T0水平,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都能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但前者更有利于肿瘤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肺癌患者根治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7月—2019年 7月拟行肺切除术的 120例肺癌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单一组和复合 组,每组60例。术前麻醉诱导行肺切除术,术后单一组患者静脉输注舒芬太尼进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复合 组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 PCIA。术后 1、6、12、24、48 h对 2组患者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和舒适度评分(BCS)以评估镇痛效果;另在术前、术后 12、24、48 h、1周测定 2组患者外周血中自然杀伤(NK)细胞、 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水平以及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结 果 (1)与单一组相比,复合组患者术后 1、6、12、24、48 h的 VAS评分下降,BCS评分升高(P<0.01)。(2)复合组患者 术后12、24、48 h和1周时NK细胞、CD3+ T细胞、CD4+ T细胞及CD4+/CD8+均高于单一组,术后12、24、48 h时CD8+ T细 胞的水平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术后 12、24、48 h和 1周时 IFN-γ含量显著低于单一组,而同期 IL-10水平均显 著高于单一组(P<0.05或P<0.01)。2组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 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PCIA对肺癌患者根治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更佳,患者术后舒适度和机体免疫功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锻炼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襄阳市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病人(年龄>65岁)共8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早期康复锻炼联合硬膜外麻醉为观察组,静脉麻醉并要求卧床休息等常规干预为对照组,每组41例。在术前1 d、术后2 d和术后7 d留取血液标本,检测病人的免疫功能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病人Harris评分、并发症和自理能力BI指数。结果 术后7 d和术后1月,观察组病人的Harris积分(68.8±12.7)和(90.7±8.3)明显优于对照组(56.4±11.6)和(71.6±12.4)(t=4.617,8.195;P=0.008,0.001)。观察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总例数为4例(占9.7%),较对照组12例(占29.3%)明显降低(χ2=2.144,P=0.031)。术后7 d,观察组自理能力为(53.5±8.2),较对照组(44.3±7.4)明显升高(t=5.348,P=0.003)。术后2 d和术后7 d,观察组病人的CD4+淋巴细胞比例较对照组病人的CD4+淋巴细胞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病人的CD4+/CD8+的淋巴细胞比值,较对照组病人的CD4+/CD8+的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P<0.05)。术后2 d和术后7 d两组病人在CD8+细胞比例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 d和术后7 d的比较中,观察组病人的IgG(117.6±20.1)及(125.9±20.7)和IgA(130.6±15.3)及(146.9±13.7)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gG(104.3±18.7)及(111.3±19.2)和IgA(100.5±14.8)及(105.2±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3,3.442和9.149,11.764;P=0.012,0.014和0.001,0.000)。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硬膜外镇痛能够促进术后病人肢体功能和免疫状态的恢复,降低炎症反应,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高龄下肢骨科手术患者36例,随机双盲分为A、B、C组,术后硬膜外镇痛分别应用舒芬太尼复合0.2、0.3、0.4μg/mL0.125罗哌卡因。于手术后4、8、16、24、48h观察患者的模拟视觉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Ramsay镇静评分、镇痛药使用剂量、低血压例数、追加量(5mL/次)及不良反应。结果随着舒芬太尼浓度的增加,VAS评分、累计追加量逐渐下降,术后4、8、16hA组VAS评分高于B组、C组(P<0.05或0.01),BCS评分低于B组、C组(P<0.01或0.05)。术后8、16h,A组的Ramsay评分低于B组、C组(P<0.05或0.01)。A组镇静、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C组(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低血压例数有增加的趋势。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高龄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0.3μg/mL舒芬太尼与0.125罗哌卡因配伍在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的同时,也增了舒适度,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更适合高龄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子宫切除患者皮质醇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子宫切除术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A组接受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镇痛,B组接受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镇痛。记录两组术毕0、2、24h皮质醇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IgG、IgA、IgM及CD4~+T细胞含量低于B组,CD8~+T细胞含量高于B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可更好地降低应激,改善患者皮质醇水平,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地佐辛术后镇痛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儿茶酚胺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近年收治的择期行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50例,按单、双号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地佐辛与托烷司琼静脉滴注实施术后镇痛、对照组组患者芬太尼与托烷司琼静脉滴注实施术后镇痛,对两组患者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 h、6 h及24 h的安静和活动状态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E、NE、DOP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48 h的CD3+、CD4+及NK细胞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采用地佐辛镇痛效果较好,能有效对术后应激反应进行抑制,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