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调查我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住院手术患者,随机抽取1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例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5.00%,其中,抗菌药物使用合理16例。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用药疗程过长。结论我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存在较多问题,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600份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175例,比率为29.2%;预防使用抗菌药物≤24h的有46例,比率为26.3%;平均预防用药时间3.8 d,疗程不合理129例,占73.7%;无预防指征用药2例;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的1例;给药时机选择不合理的13例;单次剂量不合理6例;给药次数不合理10例。结论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基本规范,但仍有预防用药持续时间过长、抗菌药物种类选择不合理等问题,需继续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评价干预前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状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1年1~12月间Ⅰ类切口手术病例318例,对选用的抗菌药物品种、用程、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统计对比。结果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1.50%降至45.45%;人均抗菌药物费用由1 283.50元下降为735.10元;人均抗菌药物应用天数由原来4.52 d缩短至1.23 d(P<0.01);抗菌药物的累计DDDs由809.59降至502.1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86.31降至45.03,联合用抗菌药物百分率由70.71%降至21.33%;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由15.71%提高至48.00%。结论加强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很重要,对于围手术期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医院对乳腺手术、疝修补术、甲状腺手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了解医院干预前2011年8~10月和干预后2012年1~3月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实施干预后,3种Ⅰ类切口手术平均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下降,术前0.5~2h 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有所提高,术后用抗菌药物时间〈24h的比例明显上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和平均住院总费用均有所下降.结论 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比例,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院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分别抽取2012年1-5月、2013年1-5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各1 500份作为非干预组及干预组,通过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干预组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16.80%,显著低于非干预组35.00%(P<0.01);干预组、非干预组外科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67%、0.73%;干预组给药时机合理率、使用疗程合理率、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合理率分别为96.83%、97.22%、99.21%、99.60%,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0.01);干预组乳腺、甲状腺、体表肿瘤切除、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2.53%,较非干预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干预措施对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干预措施促进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2011年7月对医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前瞻性干预。选取2011年1月至12月干预前后病例129例Ⅰ类切口手术(干预前87例,干预后42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通过干预使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下降到干预后的19.05%,下降了80.95%;用药天数从干预前最长的16d下降到干预后最长的3d;干预前使用三联抗生素降到干预后使用一联抗生素。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培训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的规范化的管理,有效的干预起到了规范用药的作用,是行之有效的,但还应加强长期的监控力度和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7.
于磊  唐尧  张蕊  严郁  刘可欣 《中国药业》2010,19(24):61-62
目的探讨干预前后医院甲状腺、乳腺手术及腹股沟疝气修补术3种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和干预措施实施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干预前(2009年3月)及干预后(2009年5月)3种手术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采用Excel电子表格和SPSS软件进行分析和对照研究。结果干预前和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00%和91.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格率也有明显上升。结论医院干预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干预研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实验组则增加围手术期手术抗菌药物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药物选择合理率、用法用量合理率、给药时机合理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切口感染率上相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干预,有利于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值得普及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分析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672例患者中,有602例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均在术前0.5~2 h内给药。术后停药合理和基本合理529例(占78.7%),不合理179例(占26.7%)。结论:该院应进一步加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0.
余兴群  宦娣  王哲  黄斌  杨阳 《淮海医药》2013,31(5):444-446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分析主要不合理表现,以促进我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Ⅰ类切口手术204例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统计分析预防使用率、用药时间、应用疗程以及联合用药等情况。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率为51.7%,术前用药时间合理率仅占所查病例的36.27%,总预防时间在48 h内的占所查病例的34.31%,联合用药50例,联合用药率为24.52%。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选择、给药时机、应用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应加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本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2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均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其中,术前用药75.81%,术后用药24.19%。结论本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仍存在不规范现象,用药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评价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我院2013年1~4月(下称第一阶段)和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下称第二阶段)符合标准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198份和220份,对手术类别、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间和持续时间、合并用药情况及其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1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从第一阶段的43%下降为第二阶段为32%,药物品种选择不当从第一阶段的80%下降为第二阶段的38%;2术前0.5~2 h内的预防用药率由第一阶段的64%上升至第二阶段的75%;3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1 d的病例数占用药例数的比率从第一阶段的34%上升到第二阶段的49%;4无指征更换药物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有10、9例;无指征联合用药第一和第二阶段分别有2例。结论采取干预措施后,我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在药物使用率、药物的品种选择、预防用药时机、用药疗程方面第二阶段较第一阶段均有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用药的使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监管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1-3月和4-6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首次给药时机、用药疗程、应用种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干预后,我院在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中术前0.5-2h给药的比率由68.3%提高到98.3%;用药疗程≤24h由5.0%提高到80.0%);应用种类干预前组中以第二代头孢为主(占80.0%)干预后组以复合青霉素为主(占75.0%)。结论:实施药学干预可显著提高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某医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404 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97%(214/484);其中使用合理的占61.68%,不合理的占38.32%.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骨科医师抗菌药物使用的教育培训,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5.
Ⅰ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怀宇 《中国药业》2009,18(19):55-56
目的通过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研究,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等措施对医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并检测干预前后以及干预后6个月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各项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干预后各项指标有了明显好转,但在停止干预后6个月又有反复。结论干预措施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良好效果,但需要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三甲综合性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至5月的外科Ⅰ类切口135个病例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初次给药时间≤2h共96例(71.1%);平均使用疗程5.33d;单一用药94例(69.6%),二联用药40例(29.6%),三联用药1例(0.7%);药物使用频度由高到低为头孢菌素类(27.1%)、青霉素类(27.1%)、氨基糖苷类(14.4%)、林可霉素类(12.8%)、喹诺酮类(6.9%)。结论该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预防用药使用指征把握不严、部分围手术期给药时间仍不规范、部分无指征的联合用药和抗菌药物选择欠妥、以及术后给药时间普遍过长。因此,该院要进一步加强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7,(1):91-93
目的探讨我院综合措施干预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有效性,了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和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5例I类手术患者为干预前组,并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0例I类手术患者为干预后组,其中干预组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48.8%降到28.5%、药物选择不当率由78.7%降至43.2%,给药时机不当由29.5%降至10.8%,用药疗程不合理率由44.3%降至27.0%、剂量与用法不合理由24.6%降至5.4%;呈不断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措施对减少抗菌药物应用的不合理因素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药物选择不合理,无指征用药、用药疗程过长等现象,需进一步加强干预和监管。  相似文献   

18.
李锐  刘福 《中国药事》2018,32(1):150-155
目的:调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选取2014年1-12月出院的997例(干预前组)和2016年1-12月出院的958例(干预后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对其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干预后较干预前下降了9.87%;药物品种选择方面,干预后组预防性使用1、2代头孢菌素者比例明显高于干预前组(81.46% vs.62.12%,P < 0.01);用药时机及疗程方面,干预后组术前0.5 ~ 1 h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以及术后用药疗程≤ 24 h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组(96.15% vs.85.10%,P < 0.01;68.18% vs.29.55%,P < 0.01);适应证方面,干预后组的合理性用药比例也明显高于干预前组(84.62% vs.73.67%,P < 0.01);另外,在用法用量、药物联用等方面干预后较干预前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临床药师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能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地应用抗菌药物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绚  许静  徐进 《儿科药学杂志》2016,22(11):32-35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及巩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成果提供可持续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等间隔抽样调查的方法,从我院2014年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儿病历中随机抽取1 416份,回顾性调查分析围术期预防用药的情况。结果:331例围术期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3.38%(331/1 416);所用抗菌药物主要涉及头孢菌素、头霉素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糖肽类、氧头孢烯类、碳青霉烯类,以五水头孢唑林钠为主(46.22%,153/331),其次为头孢呋辛(19.64%,66/331);88.52%(293/331)在术前30 min~2 h使用,84.59%(280/331)用药时间≤48 h;55.89%(185/331)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预防用药疗程过长、给药时机不适宜、抗菌药物选择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无指征用药。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合理用药干预对我院甲状腺手术、疝气修补术、乳腺手术等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7月出院的上述3种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为干预前组,2011年8~11月出院的为干预后组,汇总、分析后评价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预防用抗菌药的使用率明显降低,从干预前的100%分别降至30.51%(甲状腺手术)、60.42%(疝气修补术)、35.00%(乳腺手术);用药时机、选药品种、用药疗程等较干预前也更为合理。结论:我院合理用药干预使得抗菌药在围术期的预防应用更加的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