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对比两种不同液体疗法治疗小儿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小儿脓毒症休克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容量扩充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快速液体复苏方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补液量、循环稳定时间、住院时间、肺水肿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的补液量大于对照组,循环稳定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水肿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的1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快速液体复苏治疗,可更快改善微循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肺水肿发生率,提高患儿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在小儿脓毒性休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给药24h后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率,统计两组患儿复苏时间和复苏时胃黏膜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24h后MAP、CVP、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时间和复苏时P(g-a)CO2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用药(P<0.05)。结论:山莨菪碱治疗小儿脓毒性休克可改善患儿血液灌注,缩短复苏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但可引起患儿心率加快,临床用药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液体复苏疗法治疗小儿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7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小儿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液体复苏,观察组采用清蛋白联合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液体复苏,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4h后两组的血Na+、Cl-、pH值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a+、C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结论清蛋白作为一种复苏液治疗小儿感染性休克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肠内营养实施时机对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延迟肠内营养,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MODS发生率及多次手术率均少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提高脓毒性休克预后,减少并发症、MODS及多次手术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具有比延迟肠内营养更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旨在为液体复苏的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失血性休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依据中心静脉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PVI监测并指导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达到复苏目标的时间、复苏液体正平衡量、平均动脉压(MAP)、6h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凝血酶原时间(PT),记录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急肾功能衰竭(ARF)、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其他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液体正平衡量多于观察组、PT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达到复苏目标时间、MAP、6h Scv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死率及合计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但ARF、DIC、ARDS、MODS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I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可灵敏的监测、反映机体循环血容量状态,且液体复苏量小,有利于维护内环境的稳态,患者存活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提高患者的监测、诊疗和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41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凝血酶原时间、白细胞计数及病死率。结果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率、凝血酶原时间、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对脓毒性休克发病的多环节起阻断作用,明显降低其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评价.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给予观察组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序贯疗法,观察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2.33%)显著低于对照组(34.88%),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均优于使用红霉素,应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监测脓毒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前后乳酸水平和液体复苏后乳酸清除率,研究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在脓毒性休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重庆儿童医院PICU2006-2009年住院的脓毒性休克患儿行液体复苏,测定液体复苏前及复苏后血乳酸值,并计算相应的乳酸清除率,分析与性别、器官功能衰竭、预后的关系。结果液体复苏前乳酸值与性别、死亡或存活无差异,但与器官功能衰竭数目有相关性。液体复苏后各时间段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在存活及死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评估乳酸清除率对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价值较乳酸高,液体复苏后各时间段乳酸和乳酸清除率与器官功能障碍数目有相关性(P<0.05)。结论动态监测乳酸清除率较单纯一次乳酸值更能预测脓毒性休克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仪(PICCO)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收的早期液体复苏脓毒性休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PICCO监测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复苏6 h时血乳酸2 mmol/L与中心静脉氧饱和度≥70%患者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复苏24 h时,血乳酸2 mmol/L的患者占比(88.57%)和中心静脉氧饱和度≥70%的患者占比(85.7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复苏液体总量为(10118±122.35)ml、多巴胺用量为(164.26±11.35)mg,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数(CFI)为(5.12±0.26)L/min、心率(HR)为(71.13±2.29)次/min、平均动脉压(MAP)为(76.53±2.31)mmHg、脑钠肽(BNP)为(370.69±10.58)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脓毒性休克患者在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对其应用PICCO进行监测,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5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两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液体复苏,观察组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凝血指标、血常规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T、D-D水平较对照组低,Fib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PT、APTT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血常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常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下降,凝血功能无明显恶化,预后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1.
邓婉君 《黑龙江医药》2021,34(2):334-335
目的:观察白蛋白联合目标液体复苏在脓毒症休克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10月我院治疗的脓毒症休克患儿7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均37例.对照组接受目标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接受白蛋白、目标液体复苏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及健康状态.结果:观察组循环稳定时间(183.20±49.86)min、住院时间(10.12±5.23)天,短于对照组的(252.37±54.15)min、(14.45±5.70)天,第1h液体输注量(40.86±7.29)mL,少于对照组(55.29±8.7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Ⅱ(APACHEⅡ)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乳酸(2.60±0.34)mmol/L、APACHEⅡ评分(22.31±2.14)分,低于对照组的(3.58±0.92)mmol/L、(25.07±1.98)分,乳酸清除率(20.64±0.97)%,高于对照组的(17.42±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目标液体复苏联合治疗能够快速改善脓毒症休克患儿循环障碍,改善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加快疾病恢复,提升患儿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共收治5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并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液体复苏治疗,而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法治疗.通过观察患者的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G)、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死亡率等指标评定治疗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死亡率为11.5%,而对照组死亡率为30.8%,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HBG、PLT、PT、HCT等指标都要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有效治疗失血性休克.可以改善、维持重要器宫灌流,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优化复苏集束化策略对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经急诊重症监护室(ICU)收住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5例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优化复苏集束化策略)32例和对照组(采用拯救脓毒症运动经典方法)33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器官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的变化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人选后3d、7 d SOFA评分分别为(9.1±2.5)分、(8.2±2.8)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的(10.1 ±3.3)分、(9.5±3.1)分(=4.52、3.99,均P<0.05);治疗组28 d病死率为28.1%,低于对照组的48.5%(x2=12.84,P<0.05).结论 早期应用优化复苏集束化策略可以明显改善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1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468,P<O.01).观察组退热、咳嗽消失、啰音消失、呕吐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泄泻等胃肠道反应,皮疹,ALT升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优于红霉素,可成为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选疗法,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及充分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及对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患者给予充分液体复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氧代谢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输液量、PT、HDO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 0.05),研究组患者的HO2ER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HV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1~2h和总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 0.05),其余时间段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7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0.00%(P 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摄取氧的能力强,有利于机体器官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效果,探讨早期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0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53例)与限制液体复苏组(53例).另设健康对照组(40例).住院后第1天进行APACHEⅡ评分并检测血清IL-6、IL-10水平,统计平均输液量和28 d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据随访结果分为病死组(23例),存活组(83例).结果:常规液体复苏组与限制液体复苏组平均输液量、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L-6,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病死组的IL-6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高于存活组(P<0.01),但2组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25,P<0.01),IL-10与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r=0.154,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液体复苏方法,早期进行APACHEⅡ评分及检测血清IL-6对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高位隐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高位隐睾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患儿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对照组为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高位隐睾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创伤小,患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以去甲肾上腺素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以多巴胺进行治疗;详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复苏率(80.0%)优于对照组患者复苏率(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7,P0.05);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R、SVRI、CI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两组CVP、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酸清除率、早期乳酸清除率、Sv O2≥65%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8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可提高患者复苏率,并充分维持血液动力学水平稳定,临床治疗效果安全稳定,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7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平均出血量减少,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发生术后并发症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35%;对照组发生术后并发症1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06%。两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88例MP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2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环内酯类药物序贯疗法是一种治疗MPP非常有效的方法,其中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具有疗效显著、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