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对预防骨关节创伤及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57例骨关节创伤及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结果年龄高于60岁患者ADR(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患者,1次/d的静脉用药患者ADR发生率较低。结论左氧氟沙星临床使用时必须考虑到患者年龄、给药方式、药物剂量及过敏史等因素影响,尽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550份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病例资料中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进行分析,观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每天用药剂量、每天给药次数、是否联合用药情况,并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50例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病例中,共有5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应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比最高,所占比例为46%;不良反应症状的分布比例从高至低依次为消化系统、皮肤、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年龄、每天用药剂量、每天给药次数、联合用药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给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患者的年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用药剂量、给药次数、联合用药率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往往发生于老年人群,其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用药剂量、给药次数以及联合用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用药不良反应与药物因素关系.方法:选取感染科、呼吸科和骨科接诊的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住院患者1 256例,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表现,总结与药物因素的关系.结果:104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8%;49例皮肤及附件损害,38例消化系统相关损害,17例其他不良反应症状.给药频次、是否合并用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与消化系统损害,且与给药频次、合并用药表现出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兰敏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198-199
目的 总结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1年间收治的92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60岁以上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最多,占58.7%,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也随之增大.诺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共占81.6%,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以消化道反应为主,静脉给药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结论 临床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严格掌握适应证,科学选择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保证用药安全,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抗结核分枝杆菌常用药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及药物毒性。方法:对某院100例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研究,分析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药物动力学,并对给药途径和给药种类产生的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片剂生物利用度95%~100%,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25%,可经肾、肝排出,清除半衰期较长;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给药共11例发生不良反应,显著高于环丙沙星(P0.05)、氧氟沙星(P0.05);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环丙沙星4.0%、氧氟沙星5.0%,左氧氟沙星显著较高(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药物毒性轻微、安全性高,具体用药方案需结合患者自身实际,联合用药时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分析及临床合理用药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0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用药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主要出现在年龄≥60岁、女性、静脉给药方法、每日用药剂量≥400mg患者群体中,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年龄为18~59岁、男性、局部给药、口服给药和每日用药剂量400mg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63.33%涉及皮肤及附件、10.00%涉及消化系统、8.33%涉及神经系统、8.33%涉及心血管系统、10.00%为过敏性休克。结论: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会累及患者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用该药治疗时应考虑患者年龄、性别、药剂量和给药方式等,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做到合理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间诊治的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70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患者不同年龄段头孢菌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种类、用药剂量、给药途径以及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各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同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不同用药方式导致的不良反应与类型等。结果:70例服用头孢菌素患者中,年龄>45~55岁、>55~70岁以及≤1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发生率最高的药物为头孢他啶,用药途径发生率最高为静脉滴注,主要不良反应类型为过敏反应。结论:服用头孢菌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常为小孩及中老年人群,静脉滴注给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根据头孢菌素的作用特点给药,才能有效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徐梅  李晓玲  林新 《抗感染药学》2021,18(1):114-116
目的:分析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对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650例资料,分析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不良反应发生的症状对患者年龄段的影响。结果:650例出现ADRs的患者中,经分析发现年龄段在50~75岁之间患者抗菌药物ADRs发生率为最高;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和头孢西丁为引发ADRs的主要抗菌药物;恶心、瘙痒和皮疹为抗菌药物致相关不良反应的主要症状。结论:抗菌药物引发的相关不良反应症状,大多为不合理使用所致,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密切观察患者ADRs发生的症状,合理配伍,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其不同给药途径对机体(各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 年4 月-2020 年4 月间诊疗中使用不同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80 例临床资料,按给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喹诺酮类组和其他药物组,每组40 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抗菌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其不同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喹诺酮类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药物组(97.50%vs 75.00%,P<0.05);发生不良反应15 例,其发生率为37.50%;其中静脉滴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口服、局部用药(P<0.05);其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消化系统、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喹诺酮类中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发生率高于莫西沙星注射液,其不合理使用原因主要以用法错误及重复用药为主.结论:根据喹诺酮类药物药理作用及毒性作用,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制订针对性且有效的治疗方案,做到合理用药,尽可能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以确保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其不同给药途径对机体(各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 年4 月-2020 年4 月间诊疗中使用不同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80 例临床资料,按给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喹诺酮类组和其他药物组,每组40 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抗菌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其不同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喹诺酮类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药物组(97.50%vs 75.00%,P<0.05);发生不良反应15 例,其发生率为37.50%;其中静脉滴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口服、局部用药(P<0.05);其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消化系统、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喹诺酮类中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发生率高于莫西沙星注射液,其不合理使用原因主要以用法错误及重复用药为主.结论:根据喹诺酮类药物药理作用及毒性作用,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制订针对性且有效的治疗方案,做到合理用药,尽可能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以确保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相关不良反应状况及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1月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36例,调查患者基本状况及药物使用情况、左氧氟沙星相关不良反应状况、对症用药效果。结果 136例患者中,女性患者占比高于男性(P <0.01);21~64岁患者占比高于≤20岁、≥65岁患者(P <0.01),≥65岁患者占比高于≤20岁患者(P <0.01);静脉给药途径患者占比高于口服给药患者(P <0.01);每天给药剂量300 mg患者占比高于给药剂量200、400、600 mg患者(P <0.01);联合用药患者占比高于单一用药患者(P <0.01)。不良反应状况主要包含皮肤及附件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等;停药及干预后,恢复正常占75.00%,治愈或好转占25.00%。结论左氧氟沙星相关不良反应状况有多种,维持其临床合理使用药物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并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145例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过敏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一般情况、给药途径、给药方式、发生不良反应时间、累及系统等进行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最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41~59岁组人群高于其它年龄人群,静脉给药高于口服和外用给药,单独给药高于联合给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6~40岁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长于其它年龄人群,恢复时间短于其它年龄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为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药物,中年男性通过静脉单独给药可为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影响因素,临床中用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症,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高危人群预防,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176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龚声瑾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1):1051-1053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所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探讨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在2 234份不良反应报告表中检索左氧氟沙星引发不良反应的病例,按患者性别、年龄、既往不良反应史、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结果等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 234份不良反应病例表中,176例由使用左氧氟沙星引起(占7.88%).56.82%的患者既往无药物不良反应史,93.75%的患者通过静脉给药,90.91%的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过程中,其中85.79%的患者治愈或好转,1例留有后遗症.结论: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如处理适当基本能痊愈,但临床医生在选用该药时仍应考虑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4.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5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从药物制剂信息与患者原发病、性别、年龄、既往药物不良反应史、用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中,以皮肤以发生反应的发生率最高,有35例(60.3%),以瘙痒和皮疹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有8例(13.8%)。有既往不良反应史12例,56例(96.6%)静脉滴注给药。结论临床上应重视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情况,掌握其相关因素以及临床表现,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使用左氧氟沙星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用药剂量及是否联合用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累及皮肤27例,累及心血管系统12例,累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7例,累及神经系统4例。多数患者不良反应在停药后逐渐消失,无需特殊治疗,部分不良反应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而未留下后遗症。结论临床医生应当详细了解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喹诺酮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生的各种药物不良反应(ADR)类型和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08年—2009年间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159例ADR中涉及7种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主要ADR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各年龄段ADR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静脉给药发生率大于口服给药。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ADR症状多,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医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此类药物的用药监测,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17.
朱洪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2041-2043
目的 探究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并对其进行合理用药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使用左氧氟沙星的180例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其不良反应,并分析其合理用药.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中,51.67%的不良反应发生在消化系统,25.00%的不良反应发生在皮肤和附件,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ADR)转归治愈率高达97.78%,没有出现后遗症和死亡,且用药不合理是导致ADR发生的主要因素(P<0.01),合并用药对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减少ADR的发生,临床上应规范左氧氟沙星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临床不良反应状况,促进左氧氟沙星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该院临床应用左氧氟沙星出现不良反应患者11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其基本临床资料和临床用药合理性等方面的关联。结果 113例应用左氧氟沙星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中,性别比例无差别;年龄以青年所占比例较大;使用剂量以0.4g为多(47.8%);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居多(72.6%)。不良反应表现全身性损害(40.7%)、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31.9%)、心血管及血液系统损害、肌肉及骨骼肌系统损害(10.6%)。结论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受多因素影响且临床表现多样,医护人员应用熟知药注意事项并加强监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探讨联合用药的指导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联合用药指导实施后使用左氧氟沙星的患者11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13年1~12月联合用药指导实施前使用左氧氟沙星的患者11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3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5%;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作为临床上常用抗菌药物之一,通过分析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并做好联合用药指导,能够显著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片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37例,分析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皮肤、血液系统、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药物剂量的增大、用药时间的延长、患者年龄的增大、联合用药的增多而上升。结论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同多种因素有关,临床用药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