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比较艾普拉唑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 Hp )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方法100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艾普拉唑或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5周后复查胃镜和13 C呼气试验,观察Hp根除率、1周和5周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艾普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2%、78%(χ^2=3.853,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6%、90%(χ^2=1.561,P>0.05);治疗1周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2.3%、86.8%(上腹痛),89.7%、73.3%(反酸),88.9%、75.0%(烧灼感);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艾普拉唑+阿莫西林+克林霉素三联疗法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泮托拉唑钠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医疗效果及对人体的安全性。方法:经胃镜检查确认4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每20人1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天晚间给予泮托拉唑40mg口服,对照组每天晚间给予奥美拉唑20mg口服,服药4周共1个疗程。停药后对40例患者全部进行胃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情况、有无不良反应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92.5%和89.6%,其他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无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和治愈情况与奥美拉唑基本一致,疗效相当,对消化性溃疡有比较高的治愈率,临床不良反应较少,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一周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 将经内镜证实的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EAC组45例和OAC组35例,EAC组2次/d口服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 mg、克拉霉素500 mg,疗程1周;OAC组用药除用奥美拉唑20 mg代替埃索美拉唑外,其余与EAC组相同,用药1周后停用抗生素,继续单用奥美拉唑20 mg,2次/d,治疗3周停药.用药期间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复查内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检测Hp,对两组愈合患者追踪随访1年,观察溃疡复发情况.结果 EAC组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00%、93%、86.7%、7.1%,OAC组分别为100%、97%、88.6%、59%,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埃索美拉唑一周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具有很高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缓解症状迅速,复发率低,患者依从性及安全性好,费用亦较传统治疗方案降低.  相似文献   

4.
李志清  谢政 《抗感染药学》2019,16(5):912-913
目的:评价艾普拉唑肠溶片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4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3);观察组患者给予艾普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为66.67%(P<0.05),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8%低于对照组为60.61%(P<0.05)。结论:采用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肠溶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泰美尼克)与奥美拉唑(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胃镜证实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泮托拉唑组(治疗组)41例和奥美拉唑组(对照组)39例。治疗组泮托拉唑40mg,每晚口服,对照组用药为奥美拉唑20mg,每晚口服。疗程4周。停药后均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症状改善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两组分别为90.2%和89.7%。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和良好的症状改善情况,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奥美拉唑相当。  相似文献   

6.
杨淑媛 《北方药学》2021,18(5):121-122
目的:研究对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采用不同质子泵抑制剂四联疗法的安全性.方法:将消化内科100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纳入,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随机数字表法).两组均实施四联疗法,对照组、观察组中质子泵抑制剂分别选择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在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四联疗法中,质子泵抑制剂选择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均可发挥显著的疗效和Hp根除效果,用药安全性均良好,但雷贝拉唑相比于奥美拉唑可更快地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7.
吴军 《安徽医药》2017,21(8):1505-1507
目的 观察艾普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化抽样方法将100例消化性溃疡病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脱选2例;观察组50例,脱选1例,两组均未出现剔除病例.对照组给予艾普拉唑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艾普拉唑加瑞巴派特口服治疗.所有病人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内镜下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病人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以观察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研究结束后进行内镜检查并判断疗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2%(P<0.05);两组病人均未出现显著的危害性不良反应.结论 艾普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消化性溃疡,较单一使用艾普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不仅溃疡愈合质量高,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商品名:耐信)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DU活动期患者80 例,分为实验组40 例,服用埃索美拉唑20 mg,每日1次;对照组40 例,服用奥美拉唑20 mg,每日1次.疗程4周,通过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4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90.0%和87.5%,总有效率为97.5%和9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腹痛消失率,消化道症状缓解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实验组腹痛消失更迅速,第1天实验组腹痛消失率43.2%,与对照组16.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DU疗效较好,缓解症状快,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研究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短期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相关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2009~2011年我院收治的50例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且经快呋塞米素酶试验确定为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于疗程结束后第五周复查胃镜及检测HP,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及HP根除情况.结果 50例均完成治疗方案,治疗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92%和88%,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72%和80%,两组愈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以雷贝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具有很高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能有效的缓解症状、抑制胃酸的分泌,效价比优于其他质子泵抑制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和评估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胃镜证实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60例(治疗组)和奥美拉唑组60例(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肠溶片40mg,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胶囊20mg,均每天晨起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期间临床症状缓解及不良反应情况,复查胃镜,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有效率。结果腹痛消失平均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00±1.20)d和(3.50±1.40)d,(t=6.84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溃疡愈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对缓解十二指肠溃疡腹痛症状,起效迅速,优于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愈率及有效率与奥美拉唑相当,该药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光法 《海峡药学》2009,21(9):104-106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DU)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80例Hp阳性D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三联治疗,对照组予以雷尼替丁、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三联治疗。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症状情况,并通过内镜检查,观察溃疡愈合及Hp清除,并比较胃窦部炎症情况。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如上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嗳气等均得到有效控制,而对照组仅上腹部疼痛症状得到控制,上腹部不适、嗳气等症状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p清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胃窦部黏膜炎症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雷贝拉唑能迅速有效缓解消化性溃疡症状,并能有效根除Hp感染和促进溃疡愈合,不良反应少,是作用安全的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溃疡3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谢树斌 《中国药业》2005,14(8):76-76
目的:探讨新型胃酸分泌抑制剂埃索美拉唑肠溶片与阿莫西林、甲硝唑的7 d三联疗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将60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观察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和根除率.结果: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埃索美拉唑组为93%,奥美拉唑组为92%;对HP的根除率,埃索美拉唑组为84%,奥美拉唑组为82%.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组治疗HP相关性溃疡均具有疗程短、疗效稳定、不良反应轻微的特点,但价格埃索美拉唑组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内镜观察评价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两种质子泵药物治疗胃角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2例胃角溃疡患者日服埃索美拉唑20mg,为甲组;并选取条件相似的患者32例,日服奥美拉唑20mg作乙组。用药时间均为6周。治疗期间,每1.3.6周应用内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两种质子泵药物治疗胃角溃疡中远期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角溃疡近期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角溃疡中远期效果相当,近期效果尤其考虑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主观感受方面日服埃索美拉唑20mg优于日服奥美拉唑20mg。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艾普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1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艾普拉唑(5 mg,2次/d)+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艾普拉唑(5 mg,2次/d)+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甲硝唑(400 mg,2次/d)联合治疗。两组治疗7 d后继续用艾普拉唑5 mg,1次/d,共3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和HP,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1.3%、73.3%(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vs.6.7%、89.1%vs.84.4%、19.7%vs.17.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普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三联1周疗法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1周,之后再服用兰索拉唑1周。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连续口服2周。对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愈合率、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消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给予泮托拉唑40mg口服,2次/d,对照组20例,口服奥美拉唑20mg,2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过程中停服其他药物,4周后观察临床症状、溃疡愈合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5%,对照组治愈率为9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副作用,但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两组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均有效,泮托拉唑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同时不良反应少于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17.
李平 《中国药业》2012,21(3):57-58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雷贝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各40例,分别予以雷贝拉唑胶囊(10 mg,每日1次,口服)和奥美拉唑胶囊(20 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通过内镜检查观察食管炎程度变化.结果 雷贝拉唑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临床症状疗效和内镜下疗效均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x2=5.59或4.53,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比奥美拉唑疗效更显著,能迅速改善症状,内镜下愈合率高,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每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泮托拉唑组加服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组加服奥美拉唑,治疗满4周后,通过胃镜比较两组溃疡愈合的情况。结果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1%和91.4%。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愈合率相当。泮托拉唑的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9.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黄剑平  殷隽 《中国药师》2009,12(7):932-934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胃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泮托拉唑组(治疗组)62例和奥美拉唑组(对照组)58例。治疗组泮托拉唑40mg,po,qn,对照组用药为奥美拉唑20mg,po,qn。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疗程4周,胃溃疡患者疗程6周。停药后均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症状改善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两组分别为92.1%和94.7%,胃溃疡的愈合率两组分别为91.7%和90%(P均〉0.05)。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副作用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9.7%和8.6%(P〉0.05)。结论: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和良好的症状改善情况,其疗效和副作用与奥美拉唑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雷贝拉唑10mg和奥美拉唑20 mg治疗,1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2.31%和88.46%,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