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焦视网膜电图与多焦视诱发电位检测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 focalERG ,mERG)的产生1877年Dewar首先记录了人眼对视刺激的电反应。1941年 ,Rigges把接触镜电极引入到记录视网膜电图中(electroretinogram ,ERG) ;Karp应用这种方法首次记录了视网膜色素变性中独特的ERG反应。Sutter和Tran[1] 在 1992年发明了一种多焦ERG系统 ,同时刺激视网膜的多个部位 ,独立采集每一处的反应情况[2 ] ,用地形图的方式直观显示视网膜各部位的反应情况。mERG同时记录大量局部视网膜的反应 ,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现细微…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波节个数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眼科王红视网膜电图的振荡电位(electroretinograms-oscillatoryPotentials,简称ERG-oPs),是一项视网膜生理功能的检查,它反映了视网膜的血液循环状态。OPS是ERG中...  相似文献   

3.
牛超  李舒茵  李娜 《眼科新进展》2014,(12):1161-1163
目的 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requency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FD-OCT)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rgram,mfERG)观察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图像特征。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的RP患者30例(30眼)作为RP组,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30人(30眼)作为对照组。采用FD-OCTRTVue的E-MM5扫描模式对5mm×5mm范围的黄斑中心视网膜进行检测,获取视网膜厚度及内、外层视网膜容积,同时采用RETIport视觉电生理系统测量mfERG,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P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40.80±19.25)μm,对照组为(165.91±14.39)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组黄斑区外层视网膜体积为(3.61±0.18)mm3,低于对照组(4.59±0.11)mm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RP组黄斑区内层视网膜体积为(2.28±0.10)mm3,对照组为(2.30±0.10)mm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组mfERG各环N1、P1波反应密度值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P组N1、P1波3~5环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FD-OCT和mfERG相结合可有效评价RP患者视网膜功能及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4.
黄斑病变的局部视网膜电图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uo G  Wu L  Wu D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1):42-44
目的记录几种黄斑病变的局部视网膜电图(localelectroretinogram,LERG),确定其在黄斑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局部光刺激器,对五种类型黄斑病变患者进行黄斑区2.5°、5.0°、7.5°三个范围的LERG测定。结果(1)在所观察的黄斑病变中,Stargardt病、湿性老年黄斑变性、黄斑裂孔及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LERG振幅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异常率较高;干性老年黄斑变性及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的LERG振幅则无显著改变。(2)LERG异常率也与刺激范围有关。在所观察记录的三个范围中,以2.5°的LERG异常率最高。结论不同类型黄斑病变对黄斑区视网膜电活动的影响程度存在总体差异。LERG是测量黄斑功能的一种有效的电生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唐松  黄丽娜  张国明  罗恒  曾键 《临床眼科杂志》2006,14(6):483-485,I0001
目的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与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特性及图像特征。方法对已确诊的6例(12只眼)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和10例(20只眼)正常人的视网膜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与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P患者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值低于正常人,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性,RP患者OCT的视网膜断层反射像与正常反射像相比有较明显的改变;RP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各环的反应密度均低于正常人,且有显著性差异,4~6环的潜伏期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延长。结论多焦视网膜电图可有效地评价RP患者黄斑区及周边视网膜的功能,RP患者OCT的断层扫描像与其已知的视网膜病变特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张伟  赵堪兴  崔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7):500-501,I001
测试并比较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和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图。方法 :应用美国EDI公司生产的VERISScience 4 2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仪对 8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 8只眼 ,12例正常人 12只眼进行检测 ,分析其 6个环形视网膜区域的反应。结果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 6个环形视网膜区域的反应密度均低于正常人 ,5环和 6环的潜伏期显著延长。结论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反应密度下降 ,周边视网膜潜伏期延长 ,这种改变主要是由于视网膜感受器功能受损并且周边视网膜首先受累所致。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ERGs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视网膜电图(ERGs),测定了75例150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病人的ERGs,分析了其b波振幅情况。方法:用视觉电生理仪测量ERGs的b波振幅。分析从5个月到70岁的75例150多膜色素变性病人的ERGs的b波振幅情况。结果:(1)b波振重度降低或记录不到波形者130眼,占87%,平均年龄25岁,其最好视力达1.5,最低右无光感。(2)b波振幅轻度或中度降低者10例20眼,  相似文献   

8.
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可以维持基底膜结构和功能稳定[1] 。Grant等[2 ] 报告 ,MMPs功能异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解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的丧失与基底膜增厚的关系 ,我们检测了MMPs在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bovineretinalmicrovascularpericytes,BRPs)内的含量 ,同时观察糖基化终产物 (advancedglycosylationendproducts,AGEs)对MMPs表达…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多焦视网膜电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多焦视网膜电图(ERG)特性和评价多焦ERG应用价值。方法检测了 12例(24眼)RP患者的多焦 ERG,测试野为26.6°×22.1°,记录 103个部位的反应,同时检测全视野 ERG。结果RP眼在各个环的a波和b波潜伏期、b波振幅密度和振幅之和均较正常值有显著延长和降低(P<0.05或P<0.01)。50%患眼在第1环可记录到潜伏期正常、振幅密度和总和均降低的b波,而75%患眼的全视野ERG呈平坦反应。结论 多焦ERG能更有效地评价RP的黄斑区功能。  相似文献   

10.
于强  张欣  陈景荣  刘杏  余敏忠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12):758-760,T001,T002
为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区的组织结构的改变及其相应的视网膜功能变化的关系。我们应用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ERG)检测了Ⅲ~Ⅳ期糖尿病视风膜病变患者38例60眼,结果显示OCT图像特征大致可分五种形态,m-ERG反应密度图形可以反映出黄斑的视网膜功能并与黄斑区的组织形态的改变有较密切的关系。OCT及m-ERG的应用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病变的组织形态和视网膜功能的评价及随访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超微结构及病理性改变与眼电图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视觉电生理技术,对97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进行眼电图(EOG)检测,观察光峰电位等十项指标、并与47名健康者进行比较 结果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色素上皮层功能明显损害,97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眼电图检测表现为三种类型:①光波明显降低(低波型)54例,占55.67%;②光峰暗谷消失(无波型)14例,占14.43%;③暗谷光峰倒转(倒置型)29例,占29.90%。低波型者提示色素上皮功能轻度损害;无波型者提示色素上皮严重受损,倒置波提示锥体细胞受损较杆细胞为重,明适应阶段锥体细胞反应低下。结论 眼电图的检测有助于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诊断及判断病程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滕克禹  戴军  赵军 《眼科》2000,9(1):25-27
目的:探讨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和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对视网膜静脉分枝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检测的意义。方法: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将BRVO分为缺血型(hemorrhagic retinop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年来对眼电图快速振荡电位(fastoscillationpotential,FOP)的起源、基本特性、记录技术和临床应用,还简述了FOP与EOG、ERG之间的关系。由于记录技术要求较高,影响了FOP的临床应用,但是在眼病的诊断和预后以及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的生理学研究方面,仍取得某些进展。  相似文献   

14.
EGF.b-FGF.IL-1.IL-2促进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癌基因c-fos表达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胡明,惠延年,郝燕生,胡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在维持视感受器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形成视网膜前膜的细胞成分之...  相似文献   

15.
图形视网膜电图及其在眼科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形视网膜电图及其在眼科临床的应用李晓清综述蔡浩然郭静秋审校一般认为图形翻转视网膜电图(PERG)起源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内丛状层。80年代以来,PERG已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许多疾病的诊断。本文就PERG的起源、记录条件、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等方...  相似文献   

16.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以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 ,PVR)、眼外伤PVR为研究对象 ,对其玻璃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进行定量测定 ,研究VEGF在PVR中的表达情况 ,分析VEGF在PVR中的作用。一、研究对象1 患者组 :选择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外伤合并PVR并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患者 37例。其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PVR 2 2例 ,男 16例 ,女 6例 ;年龄 2 1~ 5 2岁 ,平均 (36 14±…  相似文献   

17.
陈明  蓝平 《中华眼科杂志》1999,35(2):134-136,I006
定量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及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迁移与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EGF,BFGF及5-Fu在增殖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  相似文献   

18.
无眼底改变的糖尿病患者的稳态图形ERG赵明威,张承芬,黎晓新采用稳态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ERG,PERG)检测无眼底改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探讨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亚临床诊断价值。1.对象:无...  相似文献   

19.
结晶样视网膜变性的视觉电生理改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结晶样视网膜变性的视觉电生理改变。方法采用眼电图(EOG)和视网膜电图(ERG)检测14例28眼结晶样视网膜变性患者(病例组)和15例30眼正常人(对照组)、观察指标:(1)EOG的基值电位(BVP)、暗谷电位(DTP)、暗谷时间(DTT)、光峰电位(LPP)、光峰时间(LPT)、QAr-den、QGliem、(2)暗适应和明视ERGa、b波振幅、峰时值。采用t检验对上述各项指标做两组间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EOG的BVP、DTP、LPP、QArdenQGliem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峰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EOG的DTT、LPT与对照组比无明显改变,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组暗适应和明视ERGa、b波振幅、峰时值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变,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2例早期患者中,其ERGa、b波振幅、峰时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EOG、ERG作为客观定量的视功能检查方法,可为结晶样视网膜变性的视网膜功能损害程度提供客观指标。对结晶样视网膜变性早期患者EOG可能较ERG更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斑部病变的局部视觉电生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种类型黄斑病变同时进行了黄斑局部视网膜电图(LERG)及局部视觉诱发电位(LVEP)测定。结果显示: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Stargardt's病、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及特发性黄斑洞等2.5°及5°范围LERG振幅显著降低并且异常率较高,而干性AMD及视网膜前膜LERG改变不明显。所有黄斑病变LERG的异常率要高于LVEP。结果表明:LERG能客观地测量黄斑病变的黄斑功能变化,其检测敏感性要高于LVE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