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椎间盘突出的自然消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颈椎间盘突出自然消退的机制,为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999年2月~2000年9月,在门诊保守治疗的患者中发现5例颈椎间盘突出自然消退的现象。每例患者均行两三次MRI检查,分别计算首、末次MRI上突出椎间盘的面积,计算突出椎间盘的吸收率。结果5例患者吸收率为30%~90%,平均58%,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颈椎间盘突出存在着自然消退,突出椎间盘的消退与症状缓解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银质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例报告——11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银质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效果。方法:报告银质针治疗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访11年.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和通过颈椎MRI观察突出的椎间盘演变过程。结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消失,颈椎MRI显示:治疗前椎间盘突出,硬膜囊明显受压,经过治疗,突出椎间盘逐渐与硬膜囊之间出现间隙,直至11年后,突出椎间盘还纳,硬膜囊压迫完全解除。结论:银质针治疗某些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果,有可能引起椎间盘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硬膜外腔阻滞法治疗颈椎间盘病变的效果。方法:对38例颈椎间盘突出病变的病人在硬膜外阻滞的基础上,采用硬膜外腔快速注射阻滞法治疗,每周1次,3-4周为1疗程,并对临床疼痛计分,MRI/CT改变进行分析。结果:23例优,12例良,2例一般,1例差,CT和MRI片显示为中央型椎间盘且尚未脱出的病人,临床上为脊髓型和神经型,并以疼痛为主,采用硬膜外阻滞疗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但对于椎间孔部位及骨化的椎间盘效果较差,患者临床症状是以麻木为主,此类有明确压迫者应进行PCD或前路减压治疗。结论:硬膜外快速注射阻滞法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明确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部位可指导对其治疗方法的正确选择,病变程度,注射技术也是影响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皮颈椎间盘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脊髓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脊髓变性的患者行经皮颈椎间盘摘除术,并对临床结果进行Odom's法疗效评定。结果:16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81%,复查MRI4例显示突出的椎间盘显著缩小。结论:经皮颈椎间盘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脊髓变性疗效满意,创伤微小,操作简单,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700例远期随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3700例患者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颈椎间盘突出症,在X线监视下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结果:对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的370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顺延随访术后2~8年7个年度,其远期优良率从93.61%至91.31%,随访各年度优良率间无明显差异,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严格把握适应症,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很好的远期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述颈椎间盘突出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并提出新的分型方法以指导治疗。方法:对经计算机体层摄影脊髓造影述(CTM)磁共振成像(MRI)明确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106例患进行牵引加理疗疗效分析,着重讨论颈椎间盘突出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并根据临床表现和CTM.MRI所示脊髓受累、受玉情况提出新分型方法。结果:牵引加理疗总有效率94.34%,显效率68.87%.新分型法χ^2=14.787.P<0.05,疗效有差异,Ⅱ型和Ⅲ型χ^2=11.73,P<0.01,有显差异。结论:认为颈椎间盘突出症和脊髓型颈椎病是疾病发展的两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为因果关系。当临床和影像学都提示脊髓明显受损.短期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儿童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例<14岁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保守治疗(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肌肉松弛剂及物理治疗等)3个月无效、剧烈的疼痛和(或)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的情况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中证实5例为椎间盘突出,1例为椎间盘脱出,其中3例伴有环状骨骺分离。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18~93个月的随访,平均63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症状均完全消失。JOA评分为10分5例,9分1例。按Kirkaldy-Willis标准所有患者均为优良。影像学检查未见有椎间隙高度下降,椎体终板及关节突关节也未见退变征象。结论儿童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保守治疗3个月症状未缓解或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CT导引下硬膜外穿刺置管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7例,根据疗效评定标准:优: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半个月后恢复原工作。良: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可维持原工作。可:症状及体征有好转,能做轻工作。差:症状与体征均无明显好转。术后随访3—9个月。结果37例优18例、良1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89%。术后3个月复查CT20例,15例突出颈椎间盘影像消失或明显缩小、5例突出椎间盘有不同程度缩小。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导引硬膜外穿刺置管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影像直观,定位准确、优良率高等优点,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胶原酶溶盘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年1月~2000年9月,对1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施行了颈椎间盘溶盘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对象:本组男12例,女6例。均经MRI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方法: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加地塞米松10 mg ,静脉点滴,预防过敏反应。根据影像学检查,选择患者颈部病变间隙,患者取侧卧位,采用16号硬膜外穿刺针穿刺,将针口转向患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 cm以内,改俯卧位,注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2 ml,观察5 min左右,无异常后,检查临床症状是否减轻并测定麻醉范围,确认硬膜外导管的位置。将胶原酶1 200 U用0.9%盐水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998年-2006年共收治的10例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出其诊断与治疗中的注意点。结果:运用手术打开神经根管治疗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随访1~3年,术后神经根压迫症状明显改善,均能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结论: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常累及相应节段的上位神经根,临床体检与影像学不符时应高度怀疑本症,运用CT薄层扫描结合椎间盘造影和MRI检查可以确诊,保守治疗均不佳,均应尽早行手术治疗,以避免神经根产生不可逆病变。  相似文献   

11.
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配合牵引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经临床和MRI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和颈椎牵引治疗,采用Odom分类系统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mo-49mo,治疗效果优良61例,满意13例,无效4例;优良率为94.8%。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配合牵引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优良率高、安全、微创、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方法选择41例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累及椎间隙2~3个23例,行前路椎间盘摘除术和椎体次全切除术;累及椎间隙4个节段5例、累及椎间隙5个节段13例,均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结果 41例患者术后JOA评分为11.5~16.3分,平均15.2分。41例患者获6~12个月随访,优39例,良2例。23例患者行颈椎MRI检查提示颈椎管容积扩大满意,脊髓受压明显缓解,原脊髓高信号影消失,脑脊液恢复流畅。结论对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应做出正确的诊断,积极外科干预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牵引下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1996-03/2005-03解放军南京军区理疗体疗专科中心门诊收治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完整者527例,均经CT或MRI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297例,对照组230例。①治疗组采用牵引下手法治疗,方法为:先坐位颈牵下采用颈椎摇正法,牵引物质量为(10+2)kg,牵引角度为颈前倾10&;#176;-15&;#176;,施术5-7min;后俯卧位腰牵下采用腰椎后伸侧扳法,牵引物质量为(60&;#177;15)kg,施术5-10min;再采用全脊柱平衡法结束,即俯卧位自C1-S1逐个调理脊椎位置,纠正椎体位移及小关节错位,尽量使各椎体、关节恢复正常生理状态,施术10min左右。每周1次,共治疗3次。②对照组单纯牵引治疗,方法为:先颈牵,坐位持续牵引,牵引物质量8~10kg,15min/次,后腰牵,仰卧何持续牵引,牵引物质量45-50kg,30min/次,1次/d,其治疗18次。治疗后评估疗效,分为优良(症状消失,恢复工作)、好转(症状减轻,生活自理,不能恢复工作)和无效(生活不能自理)。结果527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治疗组疗效优良率为79.5%(236/297),对照组优良率为36.5%(84/23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牵引下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疗效明确,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牵引疗法。  相似文献   

14.
两种介入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霖  彭力  李小力 《中国康复》2006,21(3):194-195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割(切割术)与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5例,其中采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割术治疗(A组)205例,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术治疗(B组)80例。结果:椎间盘1次穿刺成功率A组80%,B组100%;平均手术时间A组20min,B组3.5min;有效率A组83.4Z,B组88.8%。结论:髓核切割术和消融术治盯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较好疗效,消融术的1次成功率和手术时间均优于切割术。  相似文献   

15.
背景: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颈椎病患者及颈椎外伤后椎间盘突出或椎体骨折压迫脊髓出现神经根神经症状者,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植骨/钛笼固定仍然是其主要治疗方式。目的:总结颈前路钛板内固定后螺钉松动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纳入41例颈椎病和颈椎损伤患者,根据手术适应证选择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行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内固定后有3例出现螺钉钛板松动,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以减少颈前路钛板螺钉松动的发生率。结果与结论:3例螺钉松动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症状,确诊后2周内行2次手术,调整螺钉位置后重新固定钛板,远期观察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症状缓解。提示适应证及置入方法的选择,内固定器材的合理应用,正确的置入后管理是预防颈前路钛板内固定后螺钉松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低温等离子体髓核成形术是一种先进的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1] 。该手术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指征不明显、或不愿意接受外科手术的颈肩型、神经根型和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尤为适用。我科 2 0 0 3年 3月应用等离子手术系统治疗30例颈椎病患者 ,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 30例 ,男 2 4例 ,女 6例 ,年龄 30~ 74岁 ,平均年龄 4 2岁。病史 3个月~ 18a,平均病史 2 8个月。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退变。 2 4例为椎间盘无钙化、突出 <5mm ,椎间隙无退形性变 ,无椎管狭窄。 5例伴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医用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CT/MRI排除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钙化等,在CT导引下,选用16~18G穿刺针,经颈椎前方穿刺至病变椎间隙中央,行盘内注射30μg/ml的臭氧15~20ml。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获得随访临床疗效按Odom’s评定标准评估,其中优6例,良1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77%。结论:CT导引经皮穿刺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的新方法,值得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在颈椎间盘源性疼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对152例伴颈肩部剧烈疼痛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1个椎间盘进行了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疗效采用症状缓解率(VAS评分)和主观满意度优良率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平均(13±5.7)个月的随访.VAS评分术前、术后1周及12个月分别为(8.3±1.1)分、(1.5±1.5)分和(1.9±1.7)分;术后1周及12个月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1.9%和77.1%.主观满意度优良率分别为93.4%和92.1%.经t检验,术后1周及12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能有效地缓解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具有操作简便、安全、起效快、疗效稳定、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对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1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前路环钻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16例患者,优级14例。良好1例。尚可1例。优良率93.75%。结论: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术对脊髓及神经根减压彻底,创伤小易操作,是治疗颈椎间盘突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述颈椎间盘突出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并提出新的分型方法以指导治疗。方法:对经计算机体层摄影脊髓造影述(CTM)磁共振成像(MRI)明确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106例患者进行牵引加理疗疗效分析,着重讨论颈椎间盘突出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并根据临床表现和CTM.MRI所示脊髓受累、受玉情况提出新分型方法。结果:牵引加理疗总有效率94.34%,显效率68.87%,新分型法χ2=14.787,P<0.05,疗效有差异,Ⅱ型和Ⅲ型χ2=11.73,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认为颈椎间盘突出症和脊髓型颈椎病是疾病发展的两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为因果关系。当临床和影像学都提示脊髓明显受损,短期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