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 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第三脑室一氧化氮合酶阳性触液神经元的分布及其形态 ,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一氧化氮合酶与催产素在第三脑室触液神经元内的共存。结果显示 :在视前区至室间核后大细胞亚核平面的第三脑室室壁均有一氧化氮合酶阳性触液神经元分布 ,呈自前向后 ,由腹侧部渐向背侧部过渡迁移的特征。一氧化氮合酶阳性触液神经元绝大部分为大细胞型标记神经元 ,胞体呈卵圆形、梭形、多角形与倒置梨形。它们位于脑室管膜内、室管膜下 ,或距室管膜有一定距离处 ,但有突起伸至第三脑室。第三脑室催产素免疫阳性触液神经元的形态及分布与一氧化氮合酶阳性触液神经元基本相似 ,两者高度共存。催产素 /一氧化氮合酶双标神经元 ,约占阳性细胞总数的 90 .9%。上述三种阳性触液神经元与邻近核团关系密切 ,尤其与室旁核之间有很多的阳性纤维互相交错。本研究结果表明 ,第三脑室有大量的一氧化氮合酶与催产素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 ,并且高度共存 ,从而建立了催产素的下丘脑 -脑脊液 -垂体神经体液调节环路的结构基础 ,对生殖与性行为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SD大鼠第三脑室触液神经元(CSFCN)内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加压素(VP)的分布和共存。方法:应用还原型尼克酰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脱氢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结合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在SHR视前区至室间核后大细胞亚核平面的第三脑室室壁均有NOS阳性CSFCN的分布;在SHR第三脑室室壁的CSFCN内NOS与VP具有共存性,且SHR组第三脑室的CSFCN内NOS与VP共存率较SD组高。结论:一氧化氮(NO)与VP在下丘脑的血压神经内分泌活动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也可能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进一步阐明一氧化氮 (NO)与催产素 (OT)在下丘脑神经内分泌调节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用NADPH d组织化学方法 ,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技术 ,观察大鼠下丘脑大细胞分泌系统内一氧化氮合酶 (NOS)与OT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共存关系。结果 NOS与OT在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等下丘脑各大神经分泌核区内的分布基本类似 ,并呈部分共存关系。并且初次在第三脑室室周区内观察到NOS/OT双重反应阳性触液神经元。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NO与OT在有关下丘脑生殖与性行为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介质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鼠第三脑室室管膜下丛催产素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丹  鞠躬 《解剖学报》1992,23(2):139-144
  相似文献   

5.
大鼠纹状体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生后分布及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在生后不同日龄(1、5、10、15、30、120d)大鼠纹状体中的分布及形态变化特征。方法: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结果:NOS阳性神经元首先出现于尾壳核前上部,随生长发育逐渐扩展至外侧部、内侧部和苍白球;1~5d时胞体直径10μm左右,无突起,或仅1~2个短小突起,10~15d胞体增大,数量增多,突起明显增多伸长,并有许多膨体,30d时胞体直径达20~35μm,突起200μm以上,并反复分支交织成网状,120d与30d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纹状体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发育变化在生后1~30d之间,NO可能与运动机能的建立及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研究脑内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分布,并对远位触液神经元与一氧化氮合酶的共存进行研究。方法将霍乱毒素B(CTB)注入侧脑室,5d后将动物进行灌注,留取全脑切片,进行CTB免疫组化染色和NADPH鄄d组化染色,镜下观察免疫阳性细胞和纤维的分布。结果CTB标记的触液神经元的分布分为3个区:脑室壁周围、蛛网膜下及大脑皮质表层以及脑实质内。在中缝背核、中缝正中核和线形核等部位还可见NADPH鄄d阳性细胞以及CTB/NADPH鄄d双标细胞。结论侧脑室内触液神经元分布广泛;在中缝系统部分NADPH鄄d阳性细胞与远位触液神经元的共存,提示一氧化氮在脑鄄脑脊液之间的信息传递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鼠脑干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沈伟哉  郭国庆  邢旭光  余菁 《解剖学研究》2002,24(2):138-140,I008
目的 观察大鼠脑干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为探讨nNOS的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脑干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结果 大鼠脑干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以中脑和脑桥分布丰富 ,延髓较稀少 ;在中脑 ,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脑水管周围灰质的背侧部、被盖背外侧核、中缝背核、上下丘灰质等部位 ;在脑桥 ,主要分布于被盖背外侧核、脑桥中缝核、被盖脚桥核、蓝斑、臂旁核、斜方体核 ,以及脑桥网状结构 ;与中脑和脑桥相比 ,延髓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较少 ,主要分布于延髓网状结构、三叉神经脊束核和孤束核等核团。结论 分布于脑干内丰富的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可能通过其生成的NO调节其他神经递质的分泌 ,共同参与内脏活动、感觉和运动的传导 ,以及睡眠和觉醒等脑的高级整合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9.
杨宏  鞠躬 《解剖学报》1992,23(2):134-138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第三脑室接触脑脊液神经元在脑脊液与下丘脑之间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脑脊液中谷氨酸对其影响的机制,本研究应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免疫组化方法以及组化双重反应方法研究了一氧化氮合酶和NMDAR1在大鼠脑室视前区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表达。结果表明:一氧化氮合酶和NMDAR1均在第三脑室接触脑脊液神经无表达,并且发现共存现象,在雌、雄大鼠间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尽管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1.
大鼠下丘脑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大鼠下丘脑各核团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法,结果显示,大量NOS阳性神经元见于下丘脑外侧区、视上核(SO)和室旁核(Pa);出现较多NOS阳性神经元的部位是视前大细胞核,见到少量NOS阳性神经元的部位是室周核、视前内侧区、视前外侧区和下丘脑前区。结论:NOS阳性神经元分布于下丘脑的许多核团。  相似文献   

12.
大鼠纹状体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组化方法观察E14d起至生后28d这段时间大鼠纹状体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发育,结果:胚龄16d时,尾壳核内已有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此时细胞数量少,细胞圆形,无突起或仅有一短的突起,胚龄18d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增多,生后1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大鼠黑质一氧化氮合酶 (NOS)阳性神经元及纤维分布的变化。方法  2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组与正常组 ,应用NADPH d组化法显示肝硬化大鼠黑质NOS阳性神经元胞体的数量及胞体灰度。结果 肝硬化大鼠黑质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但阳性胞体的灰度增加 ,正常组大鼠黑质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但胞体的灰度降低。结论 肝硬化大鼠体内有毒物质使脑细胞广泛受损 ,神经递质传递发生障碍 ,造成肝性脑病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病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硬化大鼠中缝核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分布的变化。方法用四氯化碳建立肝硬化动物模型,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脑干中缝核内神经元的变化,图像分析仪对神经元的形态及数量进行分析。结果①NOS阳性神经元及纤维广泛分布于脑干中缝核内,特别是中缝背核,且上段多于下段;②肝硬化大鼠NOS阳性神经元脑干中缝核内分布与正常组基本一致,但阳性反应物的密集度明显增高。结论肝硬化后脑干中缝核一氧化氮合酶较正常明显增多,其分布与兴奋性氨基酸分布相互重叠,可以推测它与一些神经递质在脑内共存并激发神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观察了孕 14 d SD胚鼠大脑皮质中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发育过程。将孕 14 d SD胚鼠大脑皮质细胞悬液接种于 2 4孔培养板 ,实验按培养龄分 4组 ,分别在接种后 5d、10 d、15d和 2 0 d终止培养 ,继而进行NA DPH - d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各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形态。结果显示 :培养后 5d即有一定数量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出现 ,在 4个实验组中 ,以 15d组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数量为最多、突起最长 ,深染细胞数量也最多 ,大部分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胞体与突起均局限分布在细胞团块内 ,胞体大小不一 ,只有少量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散在分布在细胞团块之间 ,其突起伸向或围绕团块。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胚鼠大脑皮质的神经元内即已有一氧化氮合酶存在 ,提示一氧化氮可能与胚脑的生长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大鼠脊髓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硬化对神经系统所产生的影响及肝硬化大鼠在脊髓中NOS量效关系,即肝硬化大鼠脊髓内一氧化氮合酶分布的研究。方法采用NADPH鄄d组化法及LeicaQ500IW图像分析系统对肝硬化大鼠脊髓颈、胸、腰段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进行数量及灰度的测定。结果正常组与肝硬化组分为两个等级:低密区和高密区,低密区灰度定为60,高密区为90,两组Wistar大鼠NOS阳性神经元灰度均为60,差异无显著性。在脊髓灰质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中央管周围即脊髓板层第Ⅹ层和中间外侧核。NADPH鄄d呈色为强阳性,细胞形态多为三角形和梭形,胞核不着色,胞质色深。细胞中等大小,以25μm为主。在脊髓颈、胸、腰各段灰质中间带NOS阳性细胞分布的数量基本相等,没有特异性变化。结论肝硬化大鼠与正常大鼠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在脊髓内是相同的。NOS在脊髓节段的分布特性可能说明肝硬化大鼠低级交感神经的调控与正常无异。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第三脑室接触脑脊液神经元在脑脊液与下丘脑之间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脑脊液中谷氨酸对其影响的机制,本研究应用NADPH- d 组织化学方法、免疫组化方法以及组化双重反应方法研究了一氧化氮合酶和NM DAR1 在大鼠第三脑室视前区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表达。结果表明:一氧化氮合酶和NM DAR1 均在第三脑室接触脑脊液神经元表达,并且发现共存现象,在雌、雄大鼠间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尽管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尚不十分清楚,但本研究为接触脑脊液神经元作为脑-脑脊液环路的一部分、介导下丘脑对脑脊液中化学变化的感受提供了形态学依据,并提示谷氨酸-NM DAR-Ca2+ -NO通路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8.
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变化及胰岛的治疗作用。给成年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每日给予长效胰岛素2-3U使血糖低于10mmol/L,于第3月及第6月末以NADPH-d组化法显示海马NOS阳性神经元。并做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海马NOS阳性神经元密度变化如下:糖尿病组齿状回3月时显著减少(P<0.01),6月时更明显(P<0.01);CA1区6月时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齿状回3月时恢复正常,而6月时低于正常(P<0.01)但高于糖尿病组3月时(P<0.05),CA1区3月,6月均恢复正常。行为学测试中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变化与齿状回NOS阳性神经元密度变化一致。以上变化可能与糖尿病学习记忆功能损伤有关。胰岛素治疗可延缓其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在大鼠延髓网状背侧亚核传入投射通路上的分布。方法 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组织化学和荧光金(FG)逆行追踪法相结合方法。结果 在脊髓后角Ⅰ层、Ⅹ层以及中缝背核、中缝线形核、中缝隐核等处有不同比例的NOS/FG双标神经元,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存在较多NOS单标和FG单标神经元,但未见NOS/FG双标神经元。结论 NO作为一种神经信息物质在SRD的传入投射通路上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