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同种异体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总结临床肝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 对23例肝移植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成活率69.6%;现存活10例,其中2例存活已超过3年。术后围手术期共发生并发症28例次。结论 完善的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的严密监测及并发症的处理是肝移植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朱慧如  陈景繁 《华夏医学》2007,20(4):740-742
目的:总结11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1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总结经验。结果:11例肝移植术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病死率0,1年存活率100%,胆道并发症发生率9.1%(1/11),腹腔出血27.2%(3/11),急性排斥反应18.2%(2/11)。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时机,缩短无肝期,术后严密监护治疗,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是肝移植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合理的处理方法。方法;术后给予胃肠外营养;合理应用见制剂和抗生素。肝穿活检诊断排斥反应,并行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结果;1例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效果良好。术后3.5个月,患者死于肺部感染。结论;肝移植前应做充分准备。术后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手术围术期病理生理变化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位肝移植术是将病变的肝脏从原解剖部位全部切除,然后原位植入同种异体的肝脏,使患者重新得到新的肝脏,同时获得相应正常的肝功能。这种手术及麻醉的复杂性与特殊性超过其它器官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生理生化变化大,麻醉处理难度高而复杂,特别是在无肝期与新肝期的变化最为明显。因此,要求麻醉医师必须熟悉肝移植手术的特点和围术期的病理生理改变以及麻醉的特殊性,才能为肝移植术的病人创造较平稳的围术期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本文拟就原位肝移植术围手术期病理生理变化作一综述。1 血流动力学变化肝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5.
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次原位肝移植(其中2例再次肝移植)病人术后各种并发症的诊治经过。结果对16例患者(5例终末期肝硬化、7例原发性肝癌、1例肝癌术后肝功能衰竭、1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炎后肝硬化、1例急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进行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12例.术后最长存活已超过4年。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腔内出血3例、脑血管病变2例、肺部感染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例、肝上下腔静脉狭窄2例、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胆道结石或胆泥3例、胆漏1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慢性排斥反应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围手术期死亡6例,直接死亡原因:脑出血1例、ARDS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肝动脉血栓1例、急性排斥反应1例、肝功能衰竭1例。结论肝移植围手术期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能有效减少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是提高肝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18例肝肾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肝肾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 进行肝肾联合移植18例.肝移植采用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式和背驮式肝移植术式,病肝切除时注意仔细分离第三肝门、创面严密止血,供肝植入时应细致吻合血管及胆道防止发生渗漏或狭窄.肾移植为常规术式.围手术期间注意肝性脑病的防治、液体的管理、凝血功能的纠正以及并发症的及时诊治,并合理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结果 18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围手术期存活率100%,所有患者痊愈出院.16例存活至今,肝肾功能正常;2例死亡,其中1例49岁患者术后1年6个月死于心肌梗死,1例52岁患者术后1年1个月死于肺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围手术期间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1例,继发性出血1例,胸腔积液4例,肺部感染2例,所有并发症经相应治疗后治愈.结论 肝肾联合移植是肝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娴熟的手术技巧、围手术期细心管理、并发症的及时诊治是肝肾联合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分析8例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的呼吸系统并发症。结果8例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有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不张、肺水肿、肺炎和酸碱失衡。结论呼吸机的应用和呼吸功能的监测是肝移植患者术后ICU期间的重要处理措施,了解肝移植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处理对肝移植患者安全渡过ICU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胃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香  于革 《中外医疗》2008,27(12):17-17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胃癌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总结分析21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资料.结果 21例患者均行限期手术,手术出现并发症者3例,其中腹腔感染1例,切口感染1,泌尿系感染1例,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 严密监测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处理,对于糖尿病患者安全渡过胃癌围手术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次原位肝移植(其中2例再次肝移植)病人术后各种并发症的诊治经过。结果 对16例患者(5例终末期肝硬化、7例原发性肝癌、1例肝癌术后肝功能衰竭、1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炎后肝硬化、1例急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进行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12例,术后最长存活已超过4年。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腔内出血3例、脑血管病变2例、肺部感染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例、肝上下腔静脉狭窄2例、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胆道结石或胆泥3例、胆漏1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慢性排斥反应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围手术期死亡6例,直接死亡原因脑出血1例、ARDS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肝动脉血栓1例、急性排斥反应1例、肝功能衰竭1例。结论 肝移植围手术期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能有效减少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是提高肝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背驮式肝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三例背驮式肝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1999年12月至2000年5月,对三例患者行背驮式肝移植术,通过对三例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监测及处理,总结背驮式肝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结果 二例患者现已存活6个月及3个月,生活完全自理,肝功正常。一例患者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衰竭死亡,存活14天。结论 肝移植围手术期对肺部并发症,感染及捧斥反应的处理至关重要。FK-5064-MMF Pred三联法抗排斥反应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 6 6例肝移植及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 ,探讨适合我国目前及今后提高肝移植成活率和康复率的方法。方法  6 6例接受肝移植手术患者 ,12例行劈离式肝移植 (SL T)术 ,5 4例行原位肝移植 (OL T)术。结果 移植的 6 6例肝脏 ,术后无 1例发生肝脏功能衰竭 ,也无重大并发症发生 ,病人全部存活 ,多数已康复。结论 改善供肝条件 ,严格受体选择 ,提高手术水平 ,优化免疫抑制剂和长期随访指导可能是提高肝移植存活率和康复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及体会。方法对6例肝移植患者应用细节管理,对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注重病情观察,严密保护性隔离措施,做好用药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等细节管理。结果通过对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应用细节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目前均生活良好,最长存活时间已达30个月。结论细节管理的制定实施是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胃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胃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995年3月-2004年3月期间行外科治疗的31例胃癌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结果31例患者均进行限期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者6例次,其中吻合口瘘2例,切口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1例,无酮症酸中毒及死亡病例。所有病人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严密监测血糖和尿糖,严格控制糖尿病对于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的手术配合要点、难点,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原位肝移植术的术前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配合.结果 5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前15例手术患者有3例术后下肢皮肤发生水疱,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手术室护士应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能熟练操作各种仪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术中快速准确地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特别是无肝期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肝移植围手术期死亡的原因并探讨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肝移植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前曾行相关治疗、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手术次数及死亡原因。结果:死亡患者术前肝、肾、凝血功能较差,术前多数曾行相应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较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原因主要为MODS、感染及出血。结论:肝移植围手术期间应严密关注影响患者预后的每一个危险环节,术前应精密设计,术中要精细操作,术后需精心管理,做到预防为主,积极个体化治疗,提高肝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运用肝移植术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9月~ 2004年10月间,本中心施行肝移植术治疗重型肝炎病人37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全组37例重型肝炎病人术后1年生存率为83.8%;围手术期死亡6例, 死亡率16.2%,死亡原因中4例为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为原发性移植肝功能不良合并肾功能衰竭,1例为术后4月脑梗死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术后并发症中主要有急性肾功能衰竭12例(32.4%),其中2例行血液滤过治疗;肺部感染14例(37.8%),其中2例行气管切开;胆道狭窄和急性排斥反应各2例(各占5.4%).结论肝移植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但必须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加强术后监管和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日趋成熟,肝移植手术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由于肝移植手术复杂、创伤大,术后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故加强肝移植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维持手术疗效、提高手术治疗率的重要保证。我院1999年至2009年共成功实施肝移植手术105例,现将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自人体原位肝移植术开展以来,随着技术改进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肝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肝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由于手术技术的完善、围手术期的严密监测及并发症的处理,受体的存活率也有了显著提高。但慢性肝病患者糖尿病发生率较高,糖尿病是否会对终末期肝病患者实施的肝移植手术成功率产生不良影响,尚无明确统一的定论。  相似文献   

19.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障碍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收治的7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移植病例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控方法.结果 7例患者有1例患者因病情极重,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术前死亡,其余6例经围手术期积极调控出凝血功能,均接受背驮式同种异体肝移植.6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出血及血栓形成.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移植围手术凝血功能的调控对肝移植手术及术后患者恢复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凝血功能调控能减少术中出血,减轻全身病理生理紊乱,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降低术后血栓形成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技巧、围手术期处理及疗效。方法:2000年8-11月间,该院对2例Wilson病及1例肝中肝内胆管癌实施了原位肝移植术,采用“背驮式肝移植术”1例,“经典式肝移植术”2例,术后用:FK506+MMF+Pred”三联方案预防免疫排斥反应。结果:2例移植肝脏术后迅速恢复功能,另一例于术后22d出现不典型的轻度排斥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肝移植是治疗良性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