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设计并合成一系列苯丙烯酰胺衍生物并考察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4-氨甲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一系列苯甲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目标化合物经过1H-NMR、MS鉴定,且采用MTT法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与结论设计并合成了8个新化合物,其中3个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对抗肿瘤药物的结构优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并合成出一系列Desmosdumotin C衍生物并考察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2,4,6-三羟基苯乙酮为 原料合成一系列Desmosdumotin C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经过1H-NMR、MS鉴定。采用SRB法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结 果与结论设计并合成了 19个新化合物,初步的细胞活性实验表明,该系列衍生物大多具有肿瘤增殖抑制活性,且与先导物相 当,其中3个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对先导化合物Desmosdumotin C衍生物的结构优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自行设计合成系列化合物,着重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为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借鉴。方法首先利用MTT法测定各化合物对不同肿瘤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再对重点化合物进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MTT结果显示,化合物H6和H99均显示出较好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效应;相应的HDAC活性检测表明,二者亦具有肯定的HDAC抑制效应。结论化合物H6和H99具有明显的体外抗瘤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抗肿瘤药物泰克地那林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抗肿瘤药物泰克地那林的合成工艺。方法以4-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酰胺化、活化、氨解合成泰克地那林。结果经3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总收率为36.2%。结论改进后的合成工艺简便、条件温和、原料易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合成SU11274衍生物并对其进行受体PTK抑制活性评价.方法 合成了用乙二胺、1,3-丙二胺、1,2-丙二胺、1,6-己二胺替代SU11274哌嗪基团的4个SU11274新衍生物,结构经1H-NMR和ESI-MS验证.采用ELISA方法对这4个化合物进行了受体PTK抑制活性评价.结果 合成的4个SU11274衍...  相似文献   

6.
土槿乙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育  徐鑫  陈虹  柯颖  白淑芳 《武警医学》2007,18(9):660-663
 目的 研究土槿乙酸抗肿瘤作用的构效关系.方法 以土槿乙酸为原料,合成16个土槿乙酸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MS证实.经MTT法筛选了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其中14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衍生物Iia,b,c,d,e,f,g的抗肿瘤活性与土槿乙酸类似,而其部分水解产物的抗肿瘤活性均明显低于土槿乙酸.结论 4位乙酰氧基,7位甲酯为土槿乙酸抗肿瘤活性所必需基团.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乙酰唑胺为先导化合物,依据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并合成一类新型的噻唑酰胺类化合物类衍生物。方法以β-乙氧基丙烯酸乙酯、2,3,4-取代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为起始始料,经环合、酰化、亲核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合成了15个新型的噻唑酰胺类化合物,并对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合成工艺研究。结论合成了15个目标化合物,为含单噻唑环的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设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喹啉双芳基脲类化合物作为潜在的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方法 以2-甲基-2苯基丙酸为原料经过9步反应,合成了12个喹啉衍生物,结构经过1H-NMR鉴定.结果 合成的12个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结论 该合成方法简单易行,可作为一系列喹啉类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合成通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萘酚喹进行改造,以发现活性更高的抗疟药。方法用3-羟基丙胺、4-羟基丁胺、N-(2-氨基乙基)吗啉、3,5-二甲基哌啶、3,5-二甲基哌嗪替代萘酚喹特丁氨基,采用曼尼希反应与关键中间体7缩合,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和ESI-MS验证。采用4日抑制法对衍生物进行体内抗疟活性评价,计算ED50。结果合成的5个萘酚喹衍生物为新化合物,均未见报道。体内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8、9、11具有抗疟活性,其中化合物9的抗疟活性较好。结论萘酚喹的特丁氨基被不同的含氮六元环取代会影响化合物的体内抗疟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合成4-甲基烟腈衍生物.方法 以4-甲基-5-乙烯基烟腈为原料,经臭氧化/还原、氯代、wittig反应和酸水解等步骤合成新的5位取代目标化合物.结果 合成了 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4-甲基烟腈衍生物,收率均在770%以上,产物的化学结构经MS和1 H-NMR确证.结论 所用合成方法简便易行、条件温和,产物可用于合成含...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四氢喹啉-苄基或苯并咪唑多胺类化合物,作为潜在的靶向CXCR4辅助受体的新型抑制剂,并测定其抗HIV-1活性。方法组合HIV-1辅助受体CXCR4抑制剂三氮构效团与CCR5部分药效团,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化合物并经1H-NMR、MS表征,用HIV-1ⅢB病毒测定化合物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设计合成的10个目标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四氢喹啉-苯并咪唑多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HIV活性(IC50〈1μmol/L),四氢喹啉-苄基多胺类化合物活性较差(IC50〉8μmol/L)。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阐明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L35-1来源硫酸二乙酯(DES)诱变链霉素抗性抗肿瘤活性突变株D2s4-1新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组合利用活性跟踪与微量预试先导-放大实验制备的实验模式,通过与原始菌样品直接对照,在快速确定差异活性斑点基础上,组合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突变株新产代谢产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测定抗肿瘤活性。结果从突变株D2s4-1发酵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该突变株新产代谢产物,即1,9-二甲酯吩嗪(1)、2-羟基苯乙酰胺(2)、2-吡咯甲酸(3)、大豆黄素(4)、环(4-羟基-脯氨酸-亮氨酸)二肽(5)和尿嘧啶(6)。其中1、3、5和6有一定抗肿瘤活性,浓度为100μg/ml时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3.3%、16.3%、33.3%和21.1%。结论阐明了抗肿瘤活性突变株D2s4-1的6个新产物,其中4个为活性产物。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其抗肿瘤活性亦属首次筛选发现。用化学诱变组合抗性筛选技术从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转化获取的活性突变株可供筛选新产活性产物,从而拓展放线菌药源活性新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13.
扛板归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扛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扛板归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质谱、核磁共振谱)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出12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1)、异鼠李素(isorhamnetin,2)、金丝桃苷(hyperrosid,3)、槲皮苷(quercitrin,4)、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5)、没食子酸(gallic acid,6)、鞣花酸(ellagic acid,7)、3,3′-二甲氧基-鞣花酸(3,3′-di-O-methyl ellagic acid,8)、1-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1-O-galloyl-β-D-glucose,9)、黏酸二甲酯-2-O-没食子酰基(mucic acid dimethyl ester-2-O-gallate,10)、咖啡酸乙酯(ethyl caffeate,11)、黏酸二甲酯(mucic acid dime-thyl ester,12)。结论:化合物10和12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7、8和9首次从扛板归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合成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的新型红景天苷衍生物。方法以红景天苷元-酪醇为先导结构,经结构修饰引入查尔酮结构单元,增强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采用DPPH和FRAP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结果采用微波合成反应,经邻位乙酰化、Claisen-Schmidt缩合以及水解3步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含查尔酮结构单元的新型红景天苷衍生物,所有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活性均强于酪醇。结论设计、合成并筛选得到一类新型红景天苷衍生物,构效关系研究证实酚羟基和查尔酮结构单元是化合物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重要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走马胎根茎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和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测试三萜皂苷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分离得到了7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包括3β-O- 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五种新型竹红菌素衍生物分别为竹红菌素乙素(hypocrellin,HB)的二位ω-氨基磺酸衍生物THB、3HB和4HB,及十七位ω-氨基磺酸衍生物3SB和4SB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的光动力(photodynamic therapy,PDT)效应,筛选光动力活性和安全性较好的竹红菌素衍生物。方法 (1)杀伤效应。将0.94 nmol/ml的5种新型竹红菌素衍生物和HB分别与A549细胞孵育4 h后,分别以波长630和532 nm激光照射,功率密度20 mW/cm2,照射时间1 000 s,能量密度20 J/cm2,照光后继续避光孵育24 h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2)安全系数。分别以波长532和630 nm激光照射,以血卟啉(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为对照光敏剂,研究17-4-amino-1-butane-sulfonic acid-hypocrellin B(4SB)对A549细胞的光动力效应及和暗毒性,并比较安全系数(暗毒性IC50/光毒性IC50)。结果 (1)杀伤效应。五种竹红菌素衍生物中,4SB在630和532 nm激光照射下对A549的光动力杀伤作用强于其它衍生物,接近HB。(2)安全系数。波长532 nm激光照射,4SB的光毒性分别为103.86和84.16 ng/ml是HpD 960.14 ng/ml的10.53和11.4倍,但前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波长630 nm激光照射下,4SB光毒性的IC50为50.7 ng/ml,HpDIC50为1 069.88 ng/ml,暗毒性HpD、4SB分别为7.84、21.93μg/ml,安全系数4SB(432.5)〉HpD(7.3)。HpD在532和630 nm两波长下的光毒性IC50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4SB在532和630 nm两波长下的光毒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5种衍生物可能成为有价值的光敏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异氟烷直接腹腔内注射的肌松作用。方法:40只小鼠按分层随机分组设计分为4组(n=10):对照组(生理盐水,0.3mL/kg),异氟烷各剂量(0.15、0.3、0.6mL/kg)组;各组均以腹腔注射给药。以对照组为对照,观察受试小鼠给药后5、10、20、30、60和90min的抓力变化。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异氟烷(0.3、0.6mL/kg)组抓力减弱显著(P〈0.05,P〈0.01);②异氟烷肌松作用在5min起效,10min达最强,之后小鼠抓力开始恢复。结论:腹腔注射异氟烷可使小鼠产生肌松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