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妇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解孕妇HP感染率,阳性者垂传播胎儿情况及儿童HP感染率。方法:采用HP-IgG全血/血清检测法。结果:孕妇HP感染率42.9%(84/196),非孕妇女为44.0%(22/50),二者无差异(P>0.05)。随机检测47例阳性产妇1周内新生儿,HP-IgG均阳性,6个月后追踪30例调查结果均阴性。结论:HP母婴间无直接传播,儿童HP感染随年龄而增长,HP感染与后天获得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某部潜艇艇员中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在潜艇艇员中进行胃幽门螺杆菌(HoPylori,以下简称HP)感染的血清CagA-IgG流行病学调查,观察HP感染对潜艇艇员健康的影响,为卫生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潜艇艇员186人和普通人群123人分别进行一般状况以及办肠疾病诊治情况的问卷调查,并测定血清产细胞毒素幽门螺杆菌抗体(CagA-HP-IgG),结果:潜艇人员中阳性检出率为65%,普通人群阳性检出率为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艇艇员吸烟者CagA-HP-IgG阳性率为73%,不吸烟者CagA-HP-IgG阳性率为59%,两组无统计学意义。有胃肠症状者CagA-HP-IgG阳性率为76%,无症状者CagA-HP-IgG阳性率为5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潜艇艇员中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且有胃肠症状者更为明显,为航海官兵胃病卫生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ELISA法对181份反复中上腹及脐周痛患儿血清及192份对照血清进行了抗幽门螺杆菌IgG、IgM测定。结果表明:有上述症状患儿血清抗-Hp IgG检出率(53%)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34.6% ̄35%),可作为Hp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但其滴度与病程长短及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不能反映现症感染。儿童抗-Hp IgG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大年龄组儿童抗-Hp IgG检出率与成人者相近。儿童血  相似文献   

4.
5.
幽门螺杆菌(HeliccbacterPylori.HP)感染所致的胃炎是儿童慢性复发性腹痛症状的原因之一,临床和实验研究也证实,HP在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和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为了解儿童HP感染的分布特点,我们于1997年8~11月对92例反复上腹痛患儿及396例对照血清,采用金标免疫渗滤法(dotimmunogoldfiltrationassayDIGFA)进行HP特异性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92例反复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本地区有消化道症状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853例1岁6个月到14岁有消化道症状儿童进行血清HpIgG抗体检测。结果:有消化道症状儿童血清Hp抗体总阳性率为38.8%,随年龄增长,血清Hp抗体阳性率逐渐升高,本地区儿童Hp感染率在6岁-组达到峰值,儿童血清HpIgG抗体阳性与其父母有胃病史存在等级效应关系。结论:提示本地区仍是儿童Hp感染的高发地区,预防Hp感染应从婴幼儿开始。  相似文献   

7.
1442例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相关性疾病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了解天津市儿童幽门螺杆菌染状态,探讨儿童Hp感染状况与相关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1442例儿童进行血清抗Hp-IgG检测,对其中有消化道症状的916例行胃镜检查,同时取胃窦粘膜3块分别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快速尿素酶、改良Giemsa染色找Hp菌,取胃液检测Hp-PCR。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消化道不适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为做好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固相免疫层析技术对2007年3月-2009年3月来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13 795名消化道不适患儿进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检测,并对年龄、性别和季节因素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北京地区消化道不适儿童Hp感染率为13.40%~35.48%,平均感染率为20.34%。7 607名男性患儿现症感染阳性率18.79%,IgG阳性率21.31%;6 188例女性患儿现症感染阳性率16.53%,IgG阳性率19.15%;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Hp感染呈上升趋势。从7岁开始Hp感染显著增高,到17岁时达到35.48%。一、四季度儿童Hp感染率明显高于二、三季度。结论北京地区消化道不适儿童Hp感染率低于国内报道平均水平,但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儿童Hp感染呈现年龄、性别和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智娟  卢淑芳 《预防医学论坛》2005,11(1):97-97,F00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hori,简称Hp)是1982年Marshell及Warren从胃炎病人的胃活体标本中发现并培养成功的。大量的研究证明,Hp与人类慢性活动性胃炎和十二脂肠溃疡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儿童浅表性胃炎及功能性胃肠紊乱症致病因子。1991年Parsonnet等提出Hp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利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幽门螺杆菌(Hp)毒素相关蛋白(CagA)、尿素酶(UreC)及热休克蛋白(Hsp60)抗体,并与胃黏膜标本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改良的Giemsa染色技术进行客观分析评价。方法对42例因上消化道不适就诊的儿童患者留取血清,深低温冻存同时作蛋白芯片检测和胃黏膜标本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改良的Giemsa染色检测。结果经χ2检验,蛋白芯片检测CagA,UreC,Hsp60抗体与胃黏膜活检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和Giemsa染色联合检测的结果对比P>0.05;儿童CagA 型菌感染仅占21.4%。结论蛋白芯片技术与胃黏膜活检标本联合检测相比,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蛋白芯片技术能对Hp菌株感染分型及现症感染鉴定,具有快速,准确,检测指标多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检测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象及方法 :2 0 0 1年 5月我们对福建省浦城县实验幼儿园 5 0 1名无任何临床症状的入托儿童进行问卷调查 ,资料完整的 4 80名 ,年龄 2岁 4个月至 7岁 10个月 ,其中男 2 6 9名 ,女 2 11名。采集静脉血进行幽门螺杆菌 (HP)抗体检查(药盒购自福建三明三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结果 :血清HP抗体阳性 172例 (35 8% )。单因素 χ2 分析结果显示 ,HP抗体阳性与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父亲有偏食或挑食的习惯、母亲吃饭不按时、母亲有胃病史、照顾者有胃病史、小孩爱啃手指头和玩具、爱吃零食、与大人共用牙刷和口杯、与小孩共同进餐者有胃病史、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儿童龋齿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分析该地区儿童龋齿的临床特征及其与HP感染的关系,为未来的儿童保健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16-2019 年天津市北辰区及红桥区212 602 例儿童的体检资料,统计儿童龋齿伴HP感染发生状况,观察儿童龋齿伴HP感染发生状况的年变化趋势与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儿童龋齿...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体弱儿童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 ,HP)感染的情况 ,我院于 2 0 0 2年 6~ 12月对儿童保健门诊和托幼机构体检中检出的 67名体弱儿童进行了HP -IgG血清抗体检查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 0 0 2年 6~ 12月 ,我院儿保门诊和托幼机构儿童体检中检出体弱儿童 67名 ,其中男童 48名 ,女童 19名 ,年龄 4月~ 6岁 ,平均 2岁 5月。体弱儿童中营养不良 2 8名 ,生长迟缓 19名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儿 7名 ,已排除其他疾病原因的贫血 (反复不愈≥ 3月 )的 13名。1.2 方法1.2 .1 HP抗体检测 采用美国美迪生物技术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健康儿童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现状及分布特征,为Hp感染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10月医院健康体检的1850名健康儿童以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通过抽取全血用胶体金法检测Hp抗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50名健康儿童中Hp感染者235名,占12.7%,其中男童105名,阳性率为12.3%,女童130名,阳性率为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儿童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区儿童,分别为15.1%和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分布以0~3岁学龄前儿童感染率最低,为6.8%,4~12岁学龄期至青少年期儿童随年龄增长,感染率也逐渐增高,在10.9%~17.4%.结论 儿童Hp感染率高,并随年龄增长感染率呈递增趋势,农村儿童感染率显著高于城区,与性别无关,预防和控制Hp感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成都市城区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成都市城区0~16岁共907例儿童进行粪便Hp抗原检测,并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对Hp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成都市城区儿童Hp平均自然感染率为6.3%,新生儿期即存在感染,感染率为8.33%,10岁后感染率明显升高,达到17.4%。经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与年龄、家庭成员有消化道疾病、吸允手指相关,与同居人口数可能相关。结论成都市城区非儿童Hp感染高发地区,生活条件及卫生习惯是Hp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预防应有针对性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学龄前儿童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和临床理论依据。方法 对204名学龄前儿童通过问卷调查其基本信息;体检了解受检儿童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指标、口腔龋齿情况;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幽门螺杆菌唾液检测试剂(HPS)方法检测胃和口腔Hp感染。结果 204例儿童13C-UBT阳性37例(18.13%),男19例(18.45%),女18例(17.82%);HPS阳性158例(77.45%),男84例(81.55%),女74例 (73.27%);13C-UBT与HPS均阳性28例(13.72%),男14例(13.59%),女14例 (13.59%)。各组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Hp感染显著高于胃内Hp感染(P<0.01),13C-UBT与 HPS的符合率为31.86%。口腔Hp感染的家庭中父母有胃病史者,显著多于无胃病史者(P<0.01)。口腔Hp感染与龋齿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Hp感染和未感染组间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苏州地区学龄前儿童口腔感染显著高于胃內感染。父母有胃病史的儿童,口腔Hp感染率更高。应尽早、准确地发现Hp 感染,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减少因Hp感染引起的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HP)在我国各种人群中的感染情况目前尚不清楚。本文应用ELISA法检测453例消化系疾病、非消化系疾病和正常人群的血清HP抗体,进行HP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调查对象从1996午6月至1997年1月,用前瞻随机法抽取未使用过抗生素治疗的223例我院门诊初诊和新入院住院消化系疾病患者,并与50例非消化系疾病和18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研究。其中男272例,女181例。年龄<20岁25例,20~40岁175例,40~60岁181例,60岁以上72例。干部163例,工人83例,农民32例,知识分子103例,其它职业72例。消化系疾病、非消化系疾病和健康人群各组性别、年龄相近。消化系疾病223例中,消化性溃疡36例,慢性胃炎62例,十二指肠球炎46例,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化)30例,胆道疾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31例,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6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安徽和广州两地农村儿童少年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209名20岁以下儿童少年进行HP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安徽和广州两地农村HP感染率分别为52.5%和29.6%(P<0.005);平均抗体水平分别为1.99±0.42和1.70±0.43(P<0.005).父母均为阳性的子女HP感染率为47.8%,平均抗体水平2.10±0.54,明显高于父母均为阴性子女的感染率(24.1%)和平均抗体水平(1.77±0.53)(P<0.005,P<0.01).结论两地间HP感染率及平均抗体水平有差异.子女HP阳性与父母感染有关.HP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相似文献   

19.
医院工作人员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1994、1995两年我院门诊胃镜室所做的10423例资料进行调查,重点调研本院316例工作人员所做胃镜检查情况,结果提示:医院工作人员的活检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同期胃镜检查病例;在HP感染的医院工作人员中以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医生、护士最多;随着医院内工作的年份增加,HP感染有上升的趋势。这些情况支持HP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提醒医院内工作人员,特别是临床一线人员要加强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20.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3年6月-1994年6月期间,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对394名小儿各年龄组自然人群感染率进行了调查。总体平均阳性率为15.7%,具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总趋势,至12岁组时阳性率达30%。其中1-3岁及7岁组阳性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家庭及学校内密切接触有关。此外,反复发生腹痛者其阳性率较无症状者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