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人双眼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方法将双眼视力下降的400例(800眼)患者(年龄>60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引起老年人双眼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结果视力<4.0的患者多集中于70~80岁,且患眼数量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因此年龄增长与老年人双眼视力下降具有相关性;对比各种疾病引发视力下降程度及占比,发现屈光不正及白内障的差异显著,青光眼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差异不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非屈光不正性质的眼部疾病增加,其中老年白内障发病率最高,对比各年龄组眼部疾病种类及占比,差异显著(P<0.05);老年群体中最常见的屈光不正类型为远视眼[295眼(77.43%)]。对比各种屈光不正类型的屈光度及占比,差异显著(χ~2=61.272 5,P=0.000 0)。结论老年人视力下降主要原因分为屈光不正及非屈光不正眼部疾病,后者对视力的影响程度更大,其中发病最高的眼部疾病为白内障,最常见的屈光不正为远视。针对老年人双眼视力下降的诊断,必须认真查找原因,避免因早期非屈光性眼部疾病与屈光不正症状相似而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天津市60岁及以上人群的盲和低视力患病率及致盲原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60岁及以上居民5 872例为调查对象,进行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及眼部检查。结果实际共检查5 520名调查对象,按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损伤标准,单眼低视力患者290例(5.25%),双眼低视力患者243例(4.40%),单眼盲患者266例(4.82%),双眼盲患者145例(2.63%)。盲和低视力患病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亲属是否患病等因素有关;单眼低视力主要致病原因为白内障(45.17%),屈光不正(22.07%)、黄斑变性(8.28%),双眼低视力患者主要致病原因为白内障(50.62%)、屈光不正(19.75%)、黄斑变性(11.11%),单盲主要致病原因为白内障(54.51%)、眼球萎缩/缺如(9.77%)、屈光不正(9.02%),双盲主要致病原因为白内障(44.82%)、青光眼(10.34%)、黄斑变性(7.59%)。结论天津地区老年人群盲和低视力患病率较高,白内障为老年人的常见眼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白内障摘除后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立体视觉异常的原因及发病机制。方法随机抽取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150例,常规眼部检查并矫正屈光不正和老视,采用同视机检查双眼同时视功能和融合功能,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立体视功能。对其中立体视功能未恢复或异常的患者97例进行分析。结果97例中,53例(54.6%)术前已患有影响视力和双眼单视的眼病,其中以眼底黄斑病变最常见(13只眼);27例(27.8%)手术合并角膜散光、后发白内障、眼肌麻痹性斜视、复视及黄斑水肿等;此外另一侧未手术眼的白内障17只眼(17.5%)和术后两眼屈光参差9例(9.3%)亦是影响立体视的常见原因;8例患者原因不明。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原有眼病、手术并发症、对侧未手术眼的白内障及两眼屈光参差均是影响视力康复和双眼立体视重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人的视力残障状况和致病原因。方法对年度体检中≥60岁的老年人常规检查视力、眼前节、眼底及眼压。对视力低于正常者予以验光矫正和相关眼病检查。筛选出双眼或单眼矫正视力<0.3者进行眼病统计分析。结果893例中单眼或双眼视力<0.3者121例(13.55%)。其中双眼盲和低视力患者43例(4.82%);单眼盲和单眼低视力78例(8.73%)。随年龄增长视力残障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各年龄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121例患者的164只患眼中,125(76.22%)只眼患有2种或2种以上的致盲性眼病,其中白内障居首位。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和相关分析显示,影响视力最主要的眼病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高度近视眼底黄斑萎缩,其次是青光眼和白内障。结论老年人随增龄致盲性眼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普及,老年人视力残障的发生率可望减少,然而致盲眼病谱可能发生改变,难治性眼病增多。对视力残障老年患者除积极治疗原发眼病,还应重视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庆市5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低视力和盲的患病率及致盲原因。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随机整群抽样5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2 600名进行眼病筛查及视力检查。结果 2 600例中,眼部严重损伤784例(30.2%)。盲眼134例,其中双眼盲29例(1.12%),男女比较差异显著(P<0.01);56~65岁、66~75岁及76~85岁3个年龄组间矫正视力不同区间差异显著(P<0.01);导致中老年人盲的前3位疾病是黄斑变性、白内障、视网膜静脉阻塞,分别占22.4%、18.7%、15.7%,造成低视力的前3位疾病是白内障、屈光不正、黄斑变性,分别占43.8%、26.9%、14.2%。结论老年人群患眼病比例较其他人群明显增高,白内障是老年人最常见眼病;对眼底病相关因素、分类、病因等的了解可为防盲工作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 90岁及以上长寿老年人的视力状况和眼部疾病情况。 方法 对 135例90岁以上老年人常规检测视力 ,外眼、眼前节、眼底及眼压。对合作者进行验光 ,矫正屈光不正。 结果  135例老年人右眼视力平均 0 4 6± 0 5 0 ,左眼 0 4 9± 0 5 0。盲和低视力分别为 7(5 9% )例和14 (10 3% )例。 4 3例 (81 1% )老年人验光后视力提高 1~ 5行 (平均 3行 ) ,验光前、后视力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所有老年人均有眼睑下垂、角膜类脂环、眼底动脉硬化、老视等老年性眼部变化。平均每位老人患有 2 4 (2~ 7)种眼病和 7 6 (3~ 12 )种全身主要脏器病变。对视力产生普遍影响的因素是屈光不正 ,诸多眼病中白内障居首位 ,严重影响视力的眼病是黄斑病变和各种原因的视神经萎缩。 结论  90岁以上老年人盲和低视力的发生率高 ,其原因既有衰老退化因素 ,又有老年人常见眼病和屈光不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眼老年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状况。方法双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和与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各60例,年龄60~79岁。双眼视力或矫正视力均≥0.8。分别检测双眼屈光状态、影像不等,融合功能以及远、近立体视功能。结果 (1)双眼影像不等同时视像差在0%~3%者,白内障手术组48例,对照组54例,两组平均像差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2)融合范围白内障手术组平均为(25.6±8.7)度,正常对照组平均为(27.8±6.7)度。两组的融合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白内障手术组与对照组分别有85.0%和91.7%被检者获得不同程度的远距离立体视,分别有75.0%和80.0%被检者获得不同程度的黄斑中心近距离立体视(均为 P>0.05)。结论双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恢复患者双眼视功能,使之达到满意的视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都知道视力对于保持独立和享受生活中的简单快乐是多么重要。有了正常的视力我们才能欣赏多彩的日落或孙子珍贵的微笑。但是,即使你知道视力是何等珍贵,也不足以保证视力完好无损。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和眼睛健康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像白内障、糖尿病眼病、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和干眼症等。养成健康的习惯可以保护你的视力,这是保证独立性的前提,可以让你欣赏到生活中更美好的事物。  相似文献   

9.
黄斑视力又称中心视力,可满足诸如阅读之类的日常精细工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黄斑组织发生的退变,多见于老年人,是60岁以上老人视力出现不可逆性严重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全球人口老龄化,AMD的发病率日益增加.据统计,2020年全球的AMD患...  相似文献   

10.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SICS)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198例(224眼).术后1周、1个月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148例167眼(74.5%)、172例194眼(86.6%).视力无提高者9例10眼(4.4%),主要原因是糖尿病视网膜变性(6眼)、老年性黄斑变性(2眼)和高度近视视网膜变性(2眼).认为SICS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儿童在戴镜前后的视力变化,评估单纯屈光矫正在学龄前儿童视力改善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224眼)2~7岁的屈光不正儿童,给予合理的屈光矫正后,随访3个月、6个月后戴镜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按年龄分组:在戴镜3个月后,3个年龄组间戴镜视力提升有差异(χ~2=29.391,P=0.000),其中3~5岁提升最明显,5~7岁年龄组其次,3岁年龄组最差;戴镜半年后各年龄组间戴镜视力的提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210,P=0.084)。按屈光状态分组:在屈光矫正半年后,各组间的戴镜视力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17,P=0.003),其中单纯远视或远视散光的儿童戴镜视力改善最好,其次分别为复性远视散光组、混合散光组、单纯近视或近视散光儿童,复性近视散光儿童效果最差。结论单纯屈光矫正可提升学龄前儿童的戴镜视力,其中屈光矫正在3~5岁年龄段效果最好,单纯远视或远视散光眼的戴镜视力改善最明显,并且部分儿童戴镜后视力可达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患者视力影响因素,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接受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老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96例(744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术后视力的改善情况,对患者术后视力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后的视力≥0.3的比例最高,其次为0.1~0.3。接受老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0.3的患者老年黄斑病变、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视力≥0.3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术后视力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老年黄斑病变(OR=1.121)、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OR=1.874)、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OR=2.636)以及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OR=1.987)。结论重视老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积极的预防措施,对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
要想保护视力,您需要关注黄色和橙色的水果、蔬菜,以及蛋黄、脂肪、冷水鱼。当谈到保护视力问题时,要知道你吃的东西可能会影响你的视力。在食物中发现的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发挥防止发生眼睛中晶状体的部分出现混浊的白内障,和眼睛中控制中央视力的黄斑部分丧失视力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这两种常见视力问题的作用。哈佛医学院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茌平县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茌平县老年人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在排除禁忌的情况下,散瞳检查白内障。白内障诊断结合视力、晶体、病史情况,分型采用Taylor HR的标准。调查程序包括问卷调查、视力及眼部检查。结果入选老年人394例,358例参与了体检,应答率90.86%。茌平县老年人白内障总患病率为31.84%。女性白内障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年龄越大患病率显著提高。年龄与患病率的密切程度,用Pearson列联系数衡量为0.31。糖尿病、长期日光照射史、青光眼、近视是白内障发生的显著危险因素,各危险因素对白内障患病类型没有显著影响。结论茌平县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率与国内其他平原地区患病率相当,防止暴露于相关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白内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视觉受损的类型和视力康复情况.方法 经神经内科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检查其眼科疾病和视功能状态,尤其是视力的矫正和康复.结果 547例脑卒中视觉受损患者中、斜视或眼球运动受损者占47.0%,视野受损者占34.0%,19.0%的患者有视知觉缺陷,19.9%的患者有低视力或盲,用手持放大镜康复后.脱盲率为35.7%,脱残率为58.2%,屈光矫正前后平均视力分别为0.36±0.34、0.48±0.36(t=-3.949,P=0.03)、戴望远镜前后低视力患者平均视力分别为0.13±0.007和0.46±0.26(t=-5.208.P=0.01)、盲患者平均视力分别为0.01±0.01和 0.06±0.05(t=-3.6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72%的脑卒中患者均有某种程度上的视功能受损,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还直接影响其临床康复治疗效果.屈光矫正和配戴望远镜是视力康复的有效手段,临床医生应重视脑卒中患者视功能的康复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约20%成年人定期服用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脏病发作。但是,于2012年12月19日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定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增加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AMD)的风险。黄斑是眼睛的一部分,控制中心视觉,而黄斑变性是一种眼部疾病,可导致黄斑区域的视力减退。黄斑变性是导致老年人失明的第一大病因。研究人员收集跨度20年共5000个人的信息进行研究,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新疆60岁及以上维吾尔族(下简称维族)农民盲患病率及主要致盲眼病.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库车县年龄≥60岁的1 125名维吾尔族农民进行视力调查和眼部检查,按世界卫生组织盲目标准进行分类,并对所有针孔视力低于0.3者进行致盲原因分析.结果 共有905名老年维族农民接受了检查,受检率为80.4%.双眼盲患病率为5.65%,双盲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相应的增长,80岁组双盲患病率为60岁组的5.8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P﹤0.01).男性双盲患病率略高于女性,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P>0.05).文盲组双盲患病率是非文盲组的2.37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P﹤0.05).主要的致盲眼病为白内障、青光眼及眼底病变. 结论 库车县老年维族农民的双盲患病率为5.65%,主要的致盲眼病为白内障.提高白内障手术覆盖率是降低盲患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又称老年黄斑变性,是多发于45岁以上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组织的退行性病变。本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由于其它致盲性眼病如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等可得到手术治疗,致盲率已明显降低,故本病已成为当前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疾病,而且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50岁以上人群低视力和盲目的首要原因。在我国,其发病率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在《眼科》杂志中报告说将白内障移除不会增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风险。眼睛是在晶状体自然变得混浊时发生白内障的。手术去除混浊的晶状体后,可以让更多的光线,尤其是高能量的蓝色光达到眼睛后部感光的视网膜。有些医生一直在关注,强烈的光线照射到视网膜上,可能会损坏视网膜,并导致黄斑变性这种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一种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甘肃省兰州市农村中小学生视力低下与沙眼状况,为促进区域中小学生人群眼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兰州市29所农村学校(包括村小学、中心小学、初中、九年制小学和初中4类)健康档案资料,分析学生视力低下率及沙眼患病率。结果 29所学校中7所有健康档案,其中村小学无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建档率24.1%;有健康档案的7所学校共有学生4 804人,其中1 293人参加健康体检、健康体检率26.9%,检出视力低下者255人、视力低下率19.7%,视力低下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初中(26.2%)、九年制小学和初中(13.8%)、中心小学(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2.354,P<0.05);检出沙眼者108人、沙眼患病率8.4%,沙眼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中心小学(35.2%)、初中(6.5%)、九年制小学和初中(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209.930,P<0.05)。结论兰州市农村学校健康档案建档率及学生健康体检率均低,中学生视力低下率较高,小学生沙眼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兰州市农村中小学校健康档案建设,广泛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做好中学生视力防护,加强小学生健康教育降低沙眼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