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来4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早期做出诊断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使出血得到控制,无一例孕产妇死亡,并对产后出血的防治做出总结。在病因、病史、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及待产期间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产后出血,治疗采取药物治疗、压迫止血和手术治疗的方法。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治疗采取综合方法效果显著。结论正确估计产后出血量,早期做出诊断,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7年2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问发生产后出血89例产妇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量与分娩方式、孕次和新生儿体重密切相关.结论 正确估计产后出血量,早期做出诊断,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侯静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Z1):51-51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加强对产后出血的防治,从而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发生产后出血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32例,发生率为1.9%,其中宫缩乏力占81.3%,胎盘因素占15.6%,软产道损伤占1.9%,凝血功能障碍占1.3%。结论产后出血预防的关键是:正确估计产后出血量,早期作出诊断,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60例产科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近5年来60例产后出血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见宫缩乏力。结论:正确估计产后出血,早期诊断,积极采取有效治疗,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吴艳华 《中外医疗》2009,28(35):169-169
目的通过对产后出血的原因的研究找出处理方法,从而降低死亡率。对我院1246例产妇46例产后出血者,做出早诊断早治疗,无孕产妇死亡,从而总结产后出血的防治。对产后出血,采取综合治疗方法。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治疗应用综合方法效果显著。结论估计产后出血量,做到早诊断,治疗措施合理,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护理措施,以及产后出血的产生原因,为临床中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相关资料数据。方法:对1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本组18例产妇通过认真观察,并针对原因进行及时抢救,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并给予相应护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妇死亡率,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6例晚期产后大出血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给予精心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开展心理护理。结果本组16例除1例子宫全切,其余均全部治愈。结论产后出血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急救、护理,能够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产科出血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早预防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减少或避免孕产妇死亡。本文回顾分析了沈阳市妇婴医院2006年12月-2007年9月发生的产后出血136例的治疗过程,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
罗桂兰 《中外医疗》2009,28(6):65-65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6例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其原因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最终对产后出血的防治作出总结。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治疗采取药物治疗,压迫止血和手术治疗等综合方法效果显著。结论正确估计产后出血量,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孙丽萍  刘天娇 《当代医学》2010,16(13):131-131
目的探讨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孕产妇,很容易出现产后出血。结论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和认真细致的临床观察,只有做好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以及护理等措施,才能降低孕产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盘早期剥离的早期临床诊断及改善母儿预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胎盘早期剥离患者68例病例资料.结果:通过加强对产前出血患者的监护,及时发现胎盘早期剥离,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均治疗成功,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率为10.3%.结论:通过及时诊断、及时处理能够有效的提高胎盘早期剥离的抢救成功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产后出血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对32例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其原因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最终对产后出血的防治作出总结.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治疗采取药物治疗,压迫止血和手术治疗等综合方法效果显著.结论:正确估计产后出血量,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字朝花 《吉林医学》2012,33(35):7707-7708
目的:查找产后出血原因,积极预防,探讨急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孕产妇产后出血4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前五位影响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晚期出血、瘢痕子宫、双胎妊娠和贫血,人为因素剖宫产,使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产后出血明显增多。结论:明显出血原因并采取合理化的预防措施,可最大程度地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我院近六年来109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109例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治愈率达100%。结论早期预防,加强孕前期宣教,加强产后观察,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准确处理,加之科学护理,可降低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每个护理工作者对其必须高度重视,果断采取抢救措施,作出相应护理,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确保每位孕产妇生命安全[1].我科近年发生产后出血31例,现将其发生原因与预防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3年间产后出血1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36例产后出血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无后遗症,治愈率达100%.结论早期预防产后出血,对高危因素的孕产妇严密观察,发生出血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以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为产后出血,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占我国孕产妇死亡之首位,每个产科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抢救措施,果断做出治疗方案,是减少产后出血、确保孕产妇生命安全的可靠保证,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产后出血的90%,本文对180例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的产妇,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占孕产妇死亡原因之最。临床工作中对产后出血发生高危因素认识不足及对产后出血估计不足、延误诊断、治疗而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对孕产妇本人和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此,通过对2002年01月-2006年12月共59例产后出血病例作回顾性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正确处理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做出指导。  相似文献   

19.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多见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另外,精神心理因素对产后出血也有一定的影响[2]。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4例产后出血患者,针对此类病人,除迅速查明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遵医嘱配合清宫术、宫缩剂等方法有效止血和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外,我们在护理上着重观察和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后出血病人进行临床护理,并对病人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多见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另外,精神心理因素对产后出血也有一定的影响[2]。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4例产后出血患者,针对此类病人,除迅速查明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遵医嘱配合清宫术、宫缩剂等方法有效止血和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外,我们在护理上着重观察和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后出血病人进行临床护理,并对病人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