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志坚 《临床医学》2020,40(3):93-94
目的 分析联合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与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安全性与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东莞大朗医院接受治疗的重度混合痔患者342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71例。对照组只实施PPH手术,观察组联合应用PPH与部分括约肌切断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与远期疗效。结果 在愈合时间、术后7 d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痔核脱出(12. 28%,21/171)、肛门疼痛(15. 79%,27/171)以及便血(18. 13%,31/171)等症状复发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2. 92%(5/171)、4. 09%(7/171)、5. 26%(9/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肛门狭窄与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联合应用PPH与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对重度混合痔进行治疗,能促进术后愈合、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症状复发率,远期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闭合式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84例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式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闭合式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止痛药物使用剂量、伤口愈合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以及术后首次排便时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痛药物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裂患者行闭合式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可在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同时,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止痛药物使用剂量,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将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痔手术中切断肛门括约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肝肠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前后肝肠动力学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管静总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其他肝肠动力学指标间(包括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以及直肠最大顺应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痔手术中切断肛门括约肌可明显改善肛管高压状态,但不会引起肛门失禁等并发症,为治疗混合痔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38例进行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对照组38例进行常规外剥内扎术治疗。两组对照疗效观察。结果两组均一次手术治愈,治疗组治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97.4%,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伤口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无大出血、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后伤口疼痛、创缘水肿、肛门狭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混合痔应用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16例均为我院肛肠科住院病例,男129例,女287例;年龄13~64岁,20~40岁344例,占82.7%;病程最长30年,最短15d;除44例单纯性肛裂外,其余均合并内痔、外痔或混合痔;肛裂位于前位57例,后位286例,前后均裂68例,侧位5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武汉市第八医院治疗的8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PPH治疗,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 d和7 d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40),对照组为22. 5%(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3 d、7 d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取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联合治疗可减少PPH术后并发症,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李超 《系统医学》2022,(8):121-125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的疗效及对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将单独采用PPH治疗的3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采用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的5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1、3、7 d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术后肛缘水肿评分及严重程度,手术前后肛管静息、舒张压力值,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耗时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5,P<0.001);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5,P<0.001),术后1、3、7 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3、8.462、13.439,P<0.001);肛缘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4,P<0.001);轻度水肿占比68.00%(34/50)高于对照组50.00%(15/30),重度水肿6.00%(3/50)占比低...  相似文献   

8.
<正>混合痔是指同一方位的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使内外痔部分形成一个整体[1]。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外剥内扎术,但其术后的并发症较多,尤以肛缘水肿、疼痛及肛门狭窄多见。我科自2011年1~8月采取肛门内括约肌后侧方松解术合并切  相似文献   

9.
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1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本人采取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1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10年起我院对Ⅲ期肛裂患者162例采用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进行治疗,术前术后均进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作者自1990年以来用潜行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3065例 ,随访3~10年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65例中男1514例 ,女1551例。年龄14~75岁 ,平均39.2岁。其中Ⅰ期504例、Ⅱ期1901例、Ⅲ期660例。并发哨兵痔1556例、肛乳头肥大870例、二者兼有703例 ,合并皮下瘘5例。术后均采用电话咨询或门诊复查 ,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一的手术方法施行手术。1.2手术方法术前备皮 ,不须禁食 ,手术前晚口服20%甘露醇溶液250ML肠道准备 ,用碘伏消毒肛周皮肤 ,肛管局部浸润麻醉 ,左手持术刀 (12号镰形刀片 )以肛门8点位距肛口约1.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采用后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82例。结果本组82例均治愈,治愈率100%。无肛门失禁,大出血,伤口感染病例。结论后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单纯性肛裂手术简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可以作为陈旧性肛裂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外科治疗慢性后位肛裂的手术主要有后位切除术和侧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2者各有优缺点。近来作者结合后位肛裂切除术(简称后位切除术)和侧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简称侧切术)的手术特点,采用后侧位内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简称后侧切术)对慢性后位肛裂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外科治疗慢性后位肛裂的手术主要有后位切除术和侧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1-2],2者各有优缺点.近来作者结合后位肛裂切除术(简称后位切除术)和侧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简称侧切术)的手术特点,采用后侧位内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简称后侧切术)对慢性后位肛裂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该术式对患者术后排便情况、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采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7d、1月、3月大便顺畅程度,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功能长度及治愈率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2组相比,治疗组排便更为顺畅,肛管静息压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功能长度和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好,并能有效预防术后排便困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注射术加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开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搜集诊断明确,并住院行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混合痔患者,分成观察组(184例)和对照组(180例),两组均行外剥内扎注射术,其中观察组加肛管后侧部分切开肛门内括约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创口水肿、出血及创口愈合时间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剥内扎注射术加肛管后侧部分切开肛门内括约肌治疗混合痔可有效缓解术后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疗程,是合理、可行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观察RPH术加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以RPH术加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混合痔43例为治疗组,PPH术加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混合痔43例为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在疗效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应用RPH术加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术中出血量小,愈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