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徐亦农  宋二辉  王玉海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6):135-135,138
目的 探讨颅底骨折并脑脊液漏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9年6月我院 收治的146例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的发生部位、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脑脊液漏发生于前颅窝者98 例、中颅窝者32例、前中颅窝者16例。22例手术病人中,18例行开颅硬膜外或硬膜下入路漏孔修补术,4 例行鼻内镜下经鼻手术修补脑脊液鼻漏,其中包括经颅内修补失败后的2例,2例反复复发者转上级医院救 治。结论 外伤性脑脊液漏大多数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仅少数病例需要手术治疗。内镜下经鼻脑脊液漏 修补手术具有瘘孔定位准确、成功率高、手术创伤小等优点,可以作为脑脊液鼻漏的可靠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宝莲  李国建 《中原医刊》2011,(19):101-102
目的探讨脑脊液鼻漏的修补术式。方法回顾分析26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应用鼻内窥镜、显微镜,经鼻、经颅修补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次修补成功24例,二次修补成功2例,1例经颅修补者导致嗅觉缺失。结论经鼻内窥镜联合显微镜修补脑脊液鼻漏有众多优势,成功率高;对合并前颅底骨缺损较大者,或合并额窦后壁骨缺损较大尤其是涉及前颅窝者以经颅修补为宜。  相似文献   

3.
罗光华  王少雄  黄程 《海南医学》2005,16(1):3-3,19
背景和目的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多因颅底骨折所致,临床较为多见。本文根据32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32例均为颅脑外伤所致,其中车祸伤18例,坠落伤15例,打击伤9例。非手术治疗19例,手术治疗13例。结果非手术治疗组:治愈16例,3例无效。手术治疗组:治愈13例,其中2例经二次手术治愈,一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治疗,要根据颅底骨折损伤的部位、程度及颅底缺损范围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鼻漏行前颅底重建修复术的疗效。方法:颅脑外伤前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鼻漏7例,经术前颅底薄层CT三维重建及CT脑池造影冠状位成像(CTC)检查后行颅底重建修复脑脊液漏口。结果:经漏口修补前颅底重建术后均获得临床治愈,术后随访4~32个月,均未见脑脊液鼻漏。结论:前颅底重建漏口修补术可取得良好疗效,术前对于脑脊液鼻漏漏口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韩勇 《农垦医学》2001,23(6):388-389
作者自 1 998~ 1 999年采用经鼻内窥镜 ,用肌肉筋膜修补筛顶部脑脊液鼻漏 1 2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本组 1 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1 7~ 5 8岁 ,平均 3 2岁 ;均为外伤所致 ,其中 1 1例因车祸外伤 ,1例因鼻内窥镜手术所致 ;脑脊液鼻漏位置均为筛顶部 ;发病时间 2~ 1 0个月 ,均经保守治疗不能自愈。1 .2 治疗方法 平仰卧位 ,常规消毒 ,鼻腔以 2 %地卡因表麻 2次 ,钩突、翼腭窝注射 1 %利多卡因作局麻。置入鼻内窥镜 ,先切除钩突 ,按Messerklinger术式作彻底的筛窦切除 ,刮除筛顶粘膜 …  相似文献   

6.
14例脑脊液鼻漏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脊液鼻漏是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见于外伤性前颅底骨折 ,发生率高达 3 9% ,以骨折累及额窦、筛窦者多见 ,极少数可由鞍区或前颅底肿瘤手术所致。绝大多数可通过保守治疗而愈 ,需行手术治疗的仅占 2 4% [1,2 ] 。我院自 1985年 3月以来经手术治疗的脑脊液鼻漏患者共 14例 ,报告如下。  病例资料 :患者 ,男性 11例 ,女性 3例。年龄 :18~ 40岁 12例 ,>40岁 2例。病因 :颅脑外伤 12例 ,垂体瘤术后 1例 ,脑膜瘤术后 1例。合并症 :视神经损伤 4例 ,气颅 5例 ,外展神经损伤 1例。外伤时间 :2 0d~ 4月 ,平均 5 0d ,急诊手术 1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前颅窝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经CT检查和手术治疗的 2 6例患者 ,根据CT分为 3种类型。手术采用急诊减压、颅底重建、硬脑膜修补、视神经管减压等方式。结果 仅 1例术后慢性期出现脑脊液鼻漏 ,手术再次修补痊愈 ,3例术后视觉恢复不理想 ,2例死亡。结论 术前CT对判定前颅窝骨折类型及神经系统受损程度十分重要。术中一期修补脑膜及颅底重建对防止脑脊液漏有效  相似文献   

8.
杨小朋  许继宁 《新疆医学》1995,25(3):167-168
外伤性脑脊液漏在头部损伤的病人中发生率为2%~3%。脑脊液漏与颅骨骨折的部位有关,前颅窝底骨折的病人中有25%~50%发生脑脊液漏,大部分国内学者认为外伤性脑脊液漏的治疗应以非手术疗法为主,约50%~80%能自行闭合且效果可靠。但仍有部分病人虽经较长期的保守治疗仍不能自愈或出现迟发性鼻漏,这类病人又易并发颅内感染及低颅压综合征。不能自愈的鼻漏病人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成功的关健在于找到痿口的内口及恰当处理痿口。我科对2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在手术前采用脑池造影CT扫描方法确定痿口的内口,手术修补瘿口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鼻内窥镜下治疗脑脊液鼻漏的经验。方法13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均采用鼻内窥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结果13例中11例一次性修补成功,1例2个月后第2次修补,痊愈出院,1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经治疗无效死亡。结论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成功率高,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颅显微视神经减压术治疗颅底骨折所致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1例前颅窝底骨折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采用经颅显微手术治疗,其中行视神经管减压术7例,眶内段视神经减压术4例,术后观察随访3~9个月。结果:本组11例中,有效9例,有效率达81.81%;4例眶内段视神经减压术的有效率达100%,无术后脑脊液鼻漏发生。结论:经颅入路视神经管内段或眶内段显微减压术是治疗颅底骨折并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宜在伤后尽早实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前窝底和眶尖部骨折的CT表现和诊断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T轴位扫描,结合临床和手术结果回顾性分析205例颅前窝底和眶尖部骨折的CT表现和诊断要点。结果205例颅前窝底和眶尖部骨折的直接征象是骨折线和颅缝分离。共有71例显示有眶顶(颅前窝底)骨折。67例显示有筛骨筛板骨折。二者之和占67.3%(138/205例)。颅缝分离不易显示和辩别。间接征象是筛窦小房“混浊”或液平和气颅。共有123例显示有筛窦小房“混浊”或液平。62例显示有颅内积气。颅前窝底骨折常合并其它比较严重的颅脑损伤。结论应用CT轴位扫描能明确颅前窝底骨折的部位,范围、程度和类型。在临床上对颅前窝底骨折有确切可靠的诊断价值,对眶尖部骨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112例侧颅底肿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研究侧颅底肿瘤术后并发症,探索术前、术中的预防和术后的处理方法。方法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7月112例行侧颅底肿瘤切除术的病例资料,肿瘤类型包括神经鞘膜瘤、胆脂瘤、复发性鼻咽癌、副神经节瘤、脑膜瘤等;主要手术径路包括扩大迷路、耳蜗、颞下窝、乙状窦后、颅中窝径路、颞骨径路等。结果112例侧颅底肿瘤全切率为97.32%。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脊液漏,共出现8例(7.14%),其中仅1例(0.89%)需要手术修补,由脑脊液漏造成颅内感染者2例(1.79%)。死亡3例(2.68%),死因分别为颅内出血、术后脑梗死和术后窒息各1例。脑水肿4例(3.57%),术后失语、急性肺水肿及肺部感染、腹壁皮下血肿各1例(0.89%),后组颅神经麻痹失代偿2例(1.79%)。结论术前对肿瘤的正确诊断和对患者全身状况的正确评估、手术径路的正确选择和娴熟掌握、术中彻底止血、术后严密观察和细致护理,可提高手术切除侧颅底肿瘤的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持续性脑脊液耳漏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性脑脊液耳漏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分析1987年6月-2000年12月收治26例持续性脑脊液耳漏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10例。成人18例,儿童8例。结果:26例中自发性脑脊液耳漏14例,因乳突及侧颅底手术引起的12例。15例伴有复发性脑膜炎。26例中25例在我院1次手术修补成功,1例听神经瘤术后脑脊液鼻漏行2次手术修补成功。结论: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中应注意颅底的修复,尤其对内听道、鼓室、咽鼓管、乳突尖等重要部位的处理,以预防术后脑脊液耳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术后颅底修复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31例患者颅内外沟通性肿瘤术后颅底修复方法,前颅底采用帽状腱膜和骨膜瓣,中颅底采用颞肌作为修补材料,对颅底进行水封性修复。结果:31例患者全部进行颅底修补,其中30例无手术修补相关性并发症,1例因切口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导致死亡。结论:颅底修复的理念应贯穿于手术前后,并注意术中细节的处理,用帽状腱膜和骨膜瓣、颞肌作为修补材料,可做到水封性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 1995~ 1998年手术治疗的 15例后颅窝血肿。结果 患者有枕骨骨折 13例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 11例 ,其中骑跨性 7例 ;小脑半球脑挫伤伴血肿4例 ;后颅窝血肿伴有大脑半球挫伤 4例 ,伴发急性脑积水 5例。患者意识障碍较轻 ,呈进行性加重。手术后恢复良好 10例 ,残留较严重神经系统症状 2例 ,死亡 3例。结论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病情紧急而危重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Zhang YZ  Wang ZC  Zong XY  Wang XS  Gui SB  Zhao P  Li CZ  He Y  Wang HY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5):1734-1738
目的 进一步探索神经内镜在颅底脊索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指征和预后.方法 自2000年5月至2010年4月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天坛医院收治颅底脊索瘤患者101例,其中男59例,女42例.l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痛、颅神经损伤、呼吸困难等.按肿瘤生长方式分型,Ⅰ型:肿瘤侵袭单个颅底腔隙13例,Ⅱ型:肿瘤侵袭两个以上结构,未侵入硬脑膜56例,Ⅲ型:肿瘤侵袭多个颅底结构,长入硬脑膜内,压迫脑干等重要结构32例.依据肿瘤不同分型,采用内镜下经鼻或经口,内镜下经颞下窝,或联合应用显微神经外科开颅并分期手术.结果 全切19例,次全切58例,部分切除24例,部分切除的病例中16例实行了二期联合入路手术,术后均达到次全切.术后多数病例的临床症状获得明显改善.术后1周恢复生活自理占58.4%,2周占30.69%,1个月6 9%,>1个月占1.9%.手术并发症发生13例(12.87%),以脑脊液漏(4例)和经鼻术后创面出血(3例)较多,经适当处理多获得好转.结论 颅底脊索瘤的治疗应当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神经内镜技术可以在颅底脊索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广泛生长、颅内外沟通的脊索瘤,应当提倡多种技术、多种人路联合,必要时分期手术,保证提高生命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further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pproach, indication and prognosis of neuroendoscope treatment for skull base chordoma. Methods A total of 101 patients of skull base chordoma were admitted at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00 to April 2010. There were 59 males and 42 females. Their majo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ed headache, cranial nerve damage and dyspnea. They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patterns of tumor growth: Type Ⅰ (n=13) : tumor location at a single component of skull base, i. e. clivus or sphenoid sinus with intact cranial dura: Type Ⅱ (n=56): tumor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components of skull e. g clivus, sphenoid and nasal/oral cavity, etc. But there was no intracranial invasion; Type Ⅲ (n=32) : tumor extending widely and intradurally forming compression of brain stems and multiple cranial nerves. Based on the types of chordoma, different endoscopic approaches were employed, viz. transnasal, transoral, trans-subtemporal fossa and plus microsurgical craniotomy for staging in some complex cases. Results Among all patients, total resection was achieved (n=19), subtotal (n=58) and partial (n=24). In partial resection cases, 16 cases were considered to be subtotal due to a second-stage operation. Most cases had conspicuous clinical improvements. Self-care recovery within one week post-operation accounted for 58.4% , two weeks 30.7% , one month 6.9% and more than one month 1.9%.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13 cases (12.8%) and included CSF leakage (n=4) ,cranial nerve palsy (n=5) , hemorrhagic nasal wounds (n=3) and delayed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n=1). All of these were cured or improved after an appropriate treatment. A follow-up of 6-60 months was conducted in 56 cases. Conclusion Early detection and early treatment are crucial for achieving a better outcome in chordoma. Neuroendoscopic treat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aging those complicated cases. Precise endoscopic techniques plus different surgical approaches and staging procedures are required to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颅底重建的手术经验,探讨重建的目的、方法、材料、手术适应症。方法 回顾分析59例颅底重建病例。颅脑外伤56例,脑膜瘤2例,脑脓肿1例;颅前窝重建54例,颅中窝5例。术中颅底骨折复位,封闭开放鼻窦,修补硬膜,修复颅底缺损,并探查颅神经和减压。结果 全组病人颅腔、眶畸形得以矫正,无并发脑脊液漏、脑膜炎者,颅神经功能改善,面容恢复满意。结论 颅底重建可以改善颅底损伤、颅底病变手术患者的预后,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手术入路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颅底肿瘤患者采用不同入路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8例。前中颅底肿瘤13例,侧颅底肿瘤5例。结果:18例患者经1~5年随访,良性肿瘤10例中9例无复发,1例带瘤生存。恶性肿瘤8例中,2例鼻咽癌分别随访1年1个月和2年,生存良好。余6例分别随访3年和5年,3、5年生存率分别为50%(3/6),33.3%(1/3)。死亡原因是局部复发、肺部转移,颅内侵犯。结论:根据颅底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性质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既能充分暴露和切除肿瘤,又能保护重要的解剖结构,减少或防止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颅底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显微镜直视下手术切除10例颅底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嗅沟脑膜瘤3例,蝶骨嵴脑膜瘤、中颅窝底脑膜瘤、桥小脑角脑膜瘤各2例,颞叶天摹脑膜瘤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3例.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术后2个月全部病人症状改善.9例获随访、2a脑膜瘤复发1例.结论选择好手术入路和运用好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颅底脑膜瘤的全切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