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众所周知.亳州不仅是全国最大中药材集散地.同时又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100万亩的家种药材面积占全国药材种植总面积的七分之一。亳州药材不管是品种(约200余种)种植人员技术,产量和质量均是中药材行业的风向标。年末发首.笔就亳州家种中药材的基本情况归之内走来供药界同仁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安徽亳州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以100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而著称,而白芍又占亳州药材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之多,即28万亩,白芍作为四十种常用大宗药材品种,年需求量在1000万千克左右。因此白芍价格的升降沉浮不仅影响到基地种植面积多少,药农收益如何,同时也影响到中药生产厂家及药材市场囤积商户的切身利益,时下正值白芍产新季节,有关白芍的话题不绝于耳,现将白芍的种植情况、在地面积、库存情况、生产现状及今后走势综合起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勇  杨世民 《医药导报》2005,24(4):354-355
通过对从事药材经纪活动的药材经纪人研究,结果发现药材经纪人是带领农户种植中药材的中坚力量,要使中药材产业发展加快,尤其在生产基地通过GAP认证方面长期有效发挥作用,应当严格药材经纪人准入制度;规范经纪活动;加强药材经纪人组织化建设;完善立法并合理加大对药材经纪人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种植的药材很多,今春到底能种哪些药材呢?这是药农正在考虑的问题。的确,种植品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种植效益,笔者认为,发展药材生产一定要按市场供求情况和生长环境来选择种植品种,不能盲目种植,否则将难以达到增收的目的。根据2005年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药材行情变化和供求情况及不久前召开的第36届全国药材交易会上发布的产销信息分析预测,以下10种药材社会供求仍有较大缺口,市场前景看好,药农可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5.
金秋农历十月,又到了药材集中收获上市的季节,由于前几年药贱伤农,近年粮棉油价格上涨,农民种植采挖药材的积极性不高,今年各种药材上市量不是很大。因全国药材市场整体不景气,药农的期望值又太高,价低不卖,价高药商怕担风险又不买,出现了僵持局面,所以购销不是很旺,有些因减产严重的品种如蜈蚣等,一直畅销不衰,价格一路看涨,地产品种近期行情如下:  相似文献   

6.
据对我省中药材产区和哈尔滨三棵树中药材专业市场调查显示,今年以来我省道地药材销势活跃,产销两旺,市场需求增加,价格走势坚挺,全省近百个地产药材品种的市场行情除平贝母、贯众、灵芝、车前子、小茴香等少数品种价格低迷不前外,90%的品种价格均有不同幅度上涨,已引起国内外药材市场众商的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甘肃是全国重要的药材生产基地,大宗药材党参、黄芪、当归、甘草、柴胡、大黄、黄芩、板蓝根、独活等品种面积均在全国的50%以上,对全国市场供求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年之际在于春,药材商机看种植”。四月中旬以后,药材种植基本结束,各种药材的种植面积逐渐浮出水面。据调查,今年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种植的多元化,甘肃的药材种植结构调整幅度较大;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粮价的坚稳不落,药材种植日趋萎缩,因此家种药材库存消化加快,牵动药材市场价格开始上升,但有些家种药材依然货丰,价格难升。本期表现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品种:  相似文献   

9.
Z006年的家种药材在几多欢喜几多愁中落下帷幕。回首过去,药材价格的升降总是受产区面积.产量的丰歉,自然灾害.信息的炒作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造成的:今年以来,又面临着受部分家种药材价格的上扬.粮食的饱含,农副产品的下滑等方方面面原因影响,许多老产区药农在承包土地扩大面积,新产区农民在其它经济作物不景气的情况下,又选择了中药材种植作为致富的捷径,为了更好的总结过去.把握未来,笔从信息的角度、市场的方向.分析2007年中药材发展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陇西县是全国重要的药材基地和西北药材的集散地,素有“千年药乡”、“西北药都”之称,全省以陇西为中心年种植各类药材200多万亩,占全国药材面积的1/4,部分大宗药材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白条党参、黄芪、当归、板蓝根、柴胡、甘草、大黄、黄芩等数十个品种的主要产销地和价格形成中心。近年来,随着全国种药热的急剧升温和家种药材的普遍过剩,以及政策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药材种植和经营不景气,价格年年下滑,严重地考验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是中药材市场极为不平静的一年。大部分家种药材价格集体上涨。淡季不淡,旺季不旺。每种药材产新,多商抢收,价格上涨,结束后价格叉趋于平稳,甚至于还有下滑的现象已成为显特点。众所周知,自新世纪以来,由于中药材种植热潮导致家种药材面积大增,从而使大部分药材价格下滑,甚至于烂市,到2005年才出现转折。2006年又持续增高,尤其是部分药材的持续高价位,使种植药农得到了实惠,并出现了局部产区种药热潮。为了更好的把握未来,总结过去,笔通过了解从2006年秋冬种植总体趋势,结合市场,综合起来,分析2007年的中药材市场走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春季到来正是发展药材生产的好时机,但我们发展药材必须要注重品种的选择,不要盲从行事,因为各个品种都有种类之分,万一错了,后果不堪设想。一年之际在于春,现在正是选择购买品种的时候,下面结合我们的经验和市场实际情况给欲种植中药材的朋友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总之,2005年,是中药材经营的转折年,随着制药企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际市场提取物和部分中药材出口的增加,家种药材产量的下将,野生品种的看好,中药材经营将商机无限,市场进一步活跃,购销更加积极,西北不少品种将会受到极大的关注,风景这边更好。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药材市场有些品种比较混乱,以假充真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确保药材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际经验并查阅了有关书籍,总结出几种简易鉴别中药材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自去年以来,大部分家种药材价格持续下滑,有些已严重低于生产成本,致使产区药农蒙受巨大损失,像浙贝从去年的160元(千克价,下同)滑至目前的30元左右,黄连从120元降到50元左右等;像白芍、丹皮、桔梗、半枝连等的价格均达到烂市的边沿,药农种植严重亏损;像白芷、白术、板蓝根等尽管价格跌幅不大,但持续低迷的价格迫使农民弃药种粮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而及少数家种药材由于自然灾害和产区而积逐年减少,出现了近年来的天价,像生地从4—5元涨至20元、牛膝从6—7元升至16—18元、白及从16—18元升至40-42元等等,  相似文献   

16.
据调查,近年来不少药材品种因货源偏少,用量增加,其商品出现供不应求,价格涨幅较大,种植商机显现。今年春种之时即将来临.农民朋友可把握时机,因地制宜地走种药增收之路。根据2006年中药材市场供求情况和行情走势分析预测,以下十种药材发展种植前景看好,现将它们的市场走势和种植情况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时值药材播种季节,有部分药材种籽、秧苗销势加快,需求量增加,有些高效益品种的种籽甚至出现断档;本期部分药材品种销量持续看涨,价格攀升,如:人参、远志、黄芪、大黄、关防风、红花等;麦冬、生地、平贝母等依然销量不多、价格下降,少人问津。  相似文献   

18.
持续的中药材市场整顿,广西中药材经营秩序井然,饮片类中药的退出,使得药市上的销势显得冷清,市场上交投以零星为主,小批量走势缓慢,大货走动少,药材价格整体下滑。但是,广西地产的中药材,仍有部分品种销势畅快,价格坚挺,不但没有下滑,反而坚中有升。这些品种有:  相似文献   

19.
年关临近,多种中药材价格下滑,购销降温。生地走势有所减缓。丹皮、白芍、桔梗、青翘、生地等价下滑,上升的品种有远志肉、远志筒、山楂片、丹参等。春节过后有些品种还会回升。由于目前外出打工人员增多,打工收入已占农民家庭收入的70-80%,种植药材费工费时,对农民吸引不大,估计2006年药材种植面积不会增加太多,个别品种还会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笔者对东北三省药材市场上的动物类和昆虫类药材(以下简称动物药材)的走势做了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哈尔滨、吉林、大连等地的药材专业市场、集贸市场、药材公司和药店中所出售的80个品种中,有44个品种走畅价升,占55%;有20个品种走畅价坚,占25%;有10个品种销售平平,价格趋稳,占12.5%;只有6个品种销量下滑,价格下跌,占7.5%。[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