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CD40与CD40配体结合介导的信号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过程,影响B细胞的分化增殖、克隆转化、免疫球蛋白分泌,诱导细胞因子的产生,上调B7分子的表达,与Fas系统共同调控B细胞凋亡。实验证实CD40/CD40配体介导信号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过程,抗CD40配体抗体治疗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CD40分子能表达于多种细胞的表面,它与其天然配体CD40L相结合在介导免疫细胞的成熟、活化及免疫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CD40-CD40L信号转导途径的异常可致机体产生病理性免疫反应。在皮肤科领域,CD40-CD40L相互作用参与了机体免疫性、炎症性、感染性及肿瘤性皮肤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40及其配体(CD40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4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CD40和CD40配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CD40配体的阳性表达率为88.24%(30/34),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50.00%,15/3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CD40配体mRNA表达的平均水平(0.6970±0.1214)亦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2684±0.079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CD40的阳性表达率和CD40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CD40配体的异常表达可能在SLE疾病活动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LE患者PBMC中CD40配体的表达水平可作为疾病的活动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己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SLE以显著的T、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产生致病性自身抗体为特征,此过程中B细胞功能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CD40/CD40L这对  相似文献   

5.
探讨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作用机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2 3例活动期SLE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PBMC)中CD4 0配体 (CD4 0L)mRNA的表达水平 ,以及雷公藤对SLE患者PBMC中CD4 0L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PB MC中CD4 0L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经雷公藤处理后 ,其CD4 0LmRNA表达明显降低 (P <0 .0 1) ,基本接近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CD4 0L的异常表达可能是SLE发病的关键环节之一。雷公藤可通过抑制CD4 0L分子的表达 ,影响CD4 0 -CD4 0L信号的传导而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D40和CD40L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D40、CD40L的表达。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3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和20例正常人对照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CD40、CD40L的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病例组PBMC中CD40阳性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61);CD40L阳性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41);CD3+T细胞和CD4+T细胞百分数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其P值分别为0.025和0.032)。结论 CD40-CD40L共刺激作用低下是生殖器疱疹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免疫共刺激分子CD28/CD152-CD80/CD86,CD40-CD40L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60例CA患者(初发组30例、复发组30例)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28,CD152,CD40L在CD4+,CD8+T细胞上CD80,CD86,CD40在CD19+B细胞上的表达水平。结果CA患者CD28,CD40L在CD4+,CD8+T细胞的表达,与对照组(42.36%,13.85%,5.08%,2.58%)相比,复发组(37.10,11.66%,2.57%,1.25%)较初发组(39.69%,12.76%,3.93%,1.96%)明显降低(P<0.01);CD80,CD86,CD40在CD19+B细胞上的表达与对照组(1.59%,3.83%,14.25%)相比,复发组(0.65%,3.05%,10.24%)较初发组(1.04%,3.45%,12.21%)显著降低(P<0.01),而CD152在CD4+,CD8+T细胞上的表达与对照组(1.71%,9.62%)相比,复发组(39.2%,12.15%)较初发组(2.64%,10.90%)显著增高(P<0.01)。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CD152-CD80/CD86,CD40-CD40L共刺激分子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其免疫功能紊乱及复发机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上CD40和其配体CD40L及血清中游离型配体sCD40L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40、CD40L表达水平,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CD40L的浓度.另取20例正常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组.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CD40的表达水平及血清中sCD40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外周血单核细胞CIM0与CD40L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12,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CD40表达水平与血清中sCD40L浓度呈正相关(r=0.487,P<0.05).结论:CD40-CD40L通路在银屑病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探讨颜面粟粒性狼疮(LMF)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2例LMF患者皮损中CD20,CD45RA和溶菌酶进行检测。结果CD20,CD45RA和溶菌酶在颜面粟粒性狼疮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占有主导地位;B细胞可能仅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参与了本病的发病过程;溶菌酶亦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SLE是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原型,其辅助性T细胞(Th)促使B细胞分泌抗细胞内含核酸和核酸结合蛋白颗粒的特异的病理性自身抗体,也可通过与其它靶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而致病。研究证实SLE的Th细胞表面CD40配体(CD40L)表达的时间延长和水平增高,从而使介导诱导B细胞活化抗原表达的T细胞功能增强,推测SLE患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可能也增加并通过靶细胞CD40有效  相似文献   

11.
CD28是T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它与其天然配体B7结合发挥共刺激作用,为T细胞有效激活所必需。CD28与细胞自身免疫、免疫耐受及细胞凋亡均有密切联系,它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周围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降低,由此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周围血单个核细胞凋亡加速及增殖异常。本文就CD28的生物学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CD40L基因调控序列的甲基化状态。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Sc患者(女16例,男10例)和健康对照组(女15例,男10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磁珠分选CD4+T细胞,提取DNA,亚硫酸氢钠处理DNA,巢式PCR扩增CD40L基因调控序列片段(包括启动子和增强子),转化进入大肠杆菌,每个样本挑取8个克隆进行测序。结果亚硫酸盐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健康女性CD40L基因调控序列一半为甲基化,一半为去甲基化,女性SSc患者CD40L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区域平均甲基化水平均显著低于女性健康对照(P值均〈0.01);男性SSc患者和男性健康对照CD40L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区域几乎全部为去甲基化,两组平均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女性SSc患者CD4+T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上CD40L调控序列低甲基化,可能是导致CD40L在女性SSc患者CD4+T细胞中过度表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CD4+ CD25+ Treg细胞和Th17细胞是CD4+T细胞的新亚群,参与自身免疫病、感染和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表明CD4+ CD25+ Treg细胞和Th17细胞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密切相关.通过对CD4+ CD25+ Treg细胞和Th17分化发育和功能发挥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因子进行阻断或加强,可以上调或下调CD4+ CD25+ Treg细胞和Th17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表达,以用于寻常型银屑病的预防和诊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KA)皮损中T淋巴细胞与细胞凋亡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皮损部位CD4,CD8,CD56,S100蛋白;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原位检测28例角化棘皮瘤皮损中凋亡细胞。结果28例KA中,CD4,CD8,CD56,S100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85.71%,92.86%,82.14%和67.86%。CD4阳性率低于CD8,但无显著性差异(t=1.54,P>0.05)。46.43%KA(13/28)瘤中心出现凋亡细胞。KA凋亡率(21.89%)与CD8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r=0.904,P<0.001)。结论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在KA的自行消退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T细胞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异常有关。红细胞具有天然免疫特性,又具有适应性免疫的特性,有识别、黏附、杀伤抗原,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能力.参与机体免疫调控。红细胞CD58、CD59与T细胞的CD2分子密切相关,二者互为天然配体,其相互作用是红细胞调控细胞因子产生的主要分子基础。我们通过对SLE患者红细胞的天然免疫研究,探讨T淋巴细胞CD2及T细胞亚群CD4^ 、CD8^ 以及CD4^ /CD8^ 的比值在SLE患者中的意义,进一步探讨SLE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表达CD40和CD40L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CA患者BCGPSN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及正常人PBMC中CD40和CD40L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CA患者PBMC中CD40和CD40L阳性细胞数较正常人显著降低(t=5.385,P<0.05;t=3.418,P<0.05);BCGPSN组治疗后PBMC中CD40和CD40L的阳性细胞百分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7.764,P<0.05;t=17.24,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40和CD40L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且复发率高于BCGPSN组。结论BCGPSN对CA患者PBMC的CD40和CD40L表达可能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CD40L在SLE患者自身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对10例活动期SLE、10例缓解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D40L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活动期SLE组CD40L表达在抗CD3单抗刺激前后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缓解期SLE组T细胞在抗CD3单抗刺激前的CD40L表达在正常范围内 ,在刺激后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SLE中CD40 -CD40L途径存在缺陷 ,为进一步探讨SLE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CD3+T、CD4+T及CD4+T细胞表面CD28的表达,探讨CD4+T细胞活化功能状态在带状疱疹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CD3+T、CD4+T及CD4+T细胞表面CD28的表达,以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并分别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状疱疹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4+CD28+T细胞的比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不同年龄组和不同病程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4+CD4+T细胞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不同病情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状疱疹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的CD28表达下调,通过影响CD4+T细胞活化,可能参与带状疱疹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γ诱导人黑素细胞CD40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IFN-γ)体外诱导人黑素细胞表面CD40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常规分离培养人黑素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IFN-γ处理前后细胞表面CD40等免疫分子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评价黑素细胞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IL-8、IL-10、IL-12的浓度.结果 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细胞表面表达少量CD40分子;不同浓度的IFN-γ处理黑素细胞24h、48h、72h后,能显着促进其CD40的上调(P<0.01),且24h处理组的黑素细胞CD40的表达量和IFN-γ的浓度呈直线相关.经IFN-γ诱导后的黑素细胞形态有所变化,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能力也显着增加,300IU/mLIFN-γ处理的黑素细胞72h刺激指数(SI)可达到峰值.黑素细胞经IFN-γ作用后,培养上清液中IL-12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IL-8、IL-10的浓度无变化(P>0.05).经IFN-γ预处理的黑素细胞经SCD40L配基化后,能显着上调CD80、细胞间粘附分子1(P<0.01),且这种作用能被特异性的CD40L的单克隆抗体所阻断.结论 IFN-γ体外能够诱导黑素细胞功能性地表达CD40分子及增加对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这对于认识黑素细胞在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CD40分子上调后,黑素细胞可能不经过CD4+细胞而直接刺激活化CD8+的杀伤性T细胞(CTL).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CD4^+CD25^+T细胞和NK细胞与SLE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7例SLE患者治疗前后和11例正常人外周血中CD3^+T(总T)、CD4^+T、CD8^+T、NK细胞、CD4^+CD25^+T、CD4^+CD25^-T细胞。结果:SLE活动期CD8^+T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导致CD4^+/CD8^+比例降低(P〈0.05),CD4^+CD25^+T、NK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而CD3^+T、CD4^+T细胞、CD4^+CD25^-T细胞百分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患者SLEDAI评分下降而NK细胞和CD4^+CD25^+T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上升(均P〈0.01);SLEDAI评分与CD4^+CD25^+T细胞百分率有相关性(P〈0.05)。结论:SLE存在CD4^+T、CD8^+T细胞亚群分布和活化的异常;CD4^+CD25^+T细胞数量明显降低,且量的变化与疾病活动相关;NK细胞数量虽然也明显降低,治疗后也上升,但量的变化与疾病活动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