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初中女生超重肥胖与初潮年龄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初潮年龄提前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绍兴市2所初中1 505名女生进行体格检查和月经初潮情况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t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分析超重肥胖与初潮年龄提前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初中女生月经来潮检出率为86.6%(1 303/1 505),初潮平均年龄为(12.36±0.92)岁.消瘦、正常、超重、肥胖者月经来潮检出率分别为65.0%,88.2%,96.7%,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18,P<0.01),其初潮平均年龄分别为(12.93±0.85) (12.34±0.91) (12.15±0.91) (11.81±0.8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4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是初潮年龄提前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9,2.27,P值均<0.05),而消瘦则是保护因素(OR=0.23,P<0.05).结论 初中女生月经初潮年龄与身体脂肪含量密切相关,应加强对青春期女生超重肥胖的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国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较早与身体形态发育的关系.方法 资料均来自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数据,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年龄的第10百分位数(P10)概率界值,将界值以前已来月经者定义为月经初潮较早(9.0~11.6岁),共筛选出初潮较早女生1072名,按城乡、年龄(精确到0.1岁)1∶2频数匹配未来潮女生2144名,并选取其身高、体重、坐高、胸围、BMI和身高坐高指数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9.0~11.6岁各组中月经初潮较组与未来潮女生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x2检验分析超重、肥胖率的差异;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月经初潮较早与各项形态指标及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 纳入1072名月经初潮较早者以及2144名未来潮者.初潮较早组女生身高、坐高、胸围、体重和BMI分别为(151.42±7.46) cm、(80.86±4.21)cm、(73.88 ±7.72)cm、(44.32±9.35)kg和(19.18 ±3.03) kg/m2,未来潮组分别为(144.86±7.55)cm、(76.96±4.05)cm、(67.25±6.94) cm、(36.07 ±7.88)kg和(16.64±2.48) 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20、-23.69、-24.38、-23.12、-20.17、-6.33,P值均<0.01);多水平分析结果显示,9.0~11.6岁组月经初潮较早与各项身体形态发育指标均具有相关性(P值均<0.05),初潮较早组女生与未来潮组比较,身高、坐高、胸围、体重和BMI分别高5.28 cm、3.37 cm、5.53 cm、6.37 kg、1.79 kg/m2;分年龄段分析,发现初潮较早组与未来潮组之间身高、坐高和体重的差异随年龄增加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胸围呈“U”形变化;9.0~10.8、10.9~11.0、11.1 ~11.2岁组初潮较早女生出现超重肥胖的风险分别是未来潮组的2.98倍(95% CI:1.92 ~4.63)、6.76倍(95% CI:2.79 ~16.39)、2.99倍(95%CI:1.40~6.40).结论 中国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较早与身高、坐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指标有关,且与超重肥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BMI最佳临界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婕  朱丁  徐勇  沈惠芬  钱红丹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9):1032-1033,1035
目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MI、体重曲线下面积,探讨女性月经初潮BMI的最佳临界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无锡市10~14岁7 300名汉族女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月经初潮年龄及身高、体重。绘制ROC曲线,观察曲线下面积,计算BMI、体重最佳临界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女生月经来潮率为40.45%(2 953/7 300),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2.26岁;不同年龄组已潮组和未潮组女生体重、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MI、体重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和0.73;不同年龄组女生体重有不同的最佳临界值,但不同年龄组BMI最佳临界值趋于一致。结论 BMI最佳临界值对预测是否来潮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其效果有待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了解月经来潮对女生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女生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青春期生活质量量表,对分层整群抽取的8所中小学校1 690名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控制混杂因素年龄的情况下,月经来潮对生活质量有影响(F=5.36,P=0.020);月经来潮组女生生活质量在生理维度、社会维度均低于月经未来潮组(F值分别为6.10,11.13,P值均<0.05).视年龄为协变量的偏相关分析发现,月经来潮时间与生活质量得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1,P=0.79);健康教育、主动了解健康信息、能通过父母了解健康信息与月经来潮组生活质量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12,0.13,0.12,P值均<0.05);而与月经未来潮组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月经来潮会降低青春期女生的生活质量,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该人群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南阳市10~15岁月经来潮与未来潮女生体成分的年龄变化特点,预测月经初潮时间,为及时开展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于2020年8—12月及2021年3—10月,对南阳市13个县市区采取抽签法随机整群抽样抽取1 523名女生,先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然后利用日本百利达MC-180体成分分析仪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成分测定。  结果  南阳市10~15岁女生体质量指数(BMI)、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体内水分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来潮女生的BMI、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均高于未来潮女生,体内水分率低于未来潮女生。其中11~15岁已来潮女生与未来潮女生之间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7,2.03,2.43,2.45,2.52,P值均 < 0.05);12~15岁已来潮女生与未来潮女生之间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10,14,15岁未来潮女生与已来潮女生间体内水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5,2.35,2.37,P值均 < 0.05);10,11,14岁同年龄组农村女生和城市女生月经来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4,3.45,6.73,P值均 < 0.05)。  结论  女生月经初潮前后BMI、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体内水分率等体成分年龄变化特点有助于月经初潮的预判,月经初潮年龄与营养状况、BMI、体育锻炼、零食及饮料摄入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对儿童青少年体能素质的影响,为改善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提升中小学生体能素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2014年河南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共43 650人),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和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营养不良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分别计算各项体能指标的Z值,将每人6项指标的Z值相加得出体能指数(PFI).结果 共检出营养不良2 621(6.0%)人,超重肥胖8 549(19.6%)人,男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36.246,308.444,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男、女生肺活量和握力测量结果均为超重肥胖组>正常体重组>营养不良组(P值均<0.05);男生50 m跑、立定跳远、耐力跑、坐位体前屉测量结果均为正常体重组优于超重肥胖和营养不良组,女生则为超重肥胖组低于其余2组;体能指数均为正常体重组最高.剔除年龄因素影响后,男、女生营养状况和各项体能指标及PFI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 河南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同时存在,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均会导致体能素质下降.  相似文献   

7.
中国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较早与身体素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中国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较早与身体素质的相关关系.方法 资料均来自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数据,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年龄的第10百分位数(P10)概率界值,将界值以前已来月经者定义为月经初潮较早(9.0~11.6岁),共筛选出初潮较早女生1072名,按城乡、年龄(精确到0.1岁),以1∶1频数匹配未来初潮女生,共1072名,并选取其50 m跑、立定跳远、50 m×8往返跑(7~12岁)、仰卧起坐4项身体素质指标.按年龄、城乡分层采用单水平t检验分析初潮较早组与未来潮组女生各项身体素质指标的差异;构建多水平单因变量和多因变量模型分析月经初潮较早与各项身体素质指标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2144名学生,城市11.0 ~11.6岁组初潮较早女生的50 m跑时间、立定跳远距离、仰卧起坐个数分别为(9.78±0.85)s、(153.81±18.59) cm、(27.79±10.25)个,未来潮学生分别为(10.01 ±0.90)s、(149.71±18.72)cm、(26.28±10.11)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2、3.43、2.31,P值均<0.01);农村11.0~11.6岁组初潮较早女生50 m×8往返跑时间、仰卧起坐个数分别为(120.92±13.06)s、(24.96±8.97)个,未来潮女生分别为(120.92±13.06)s、(22.96±9.83)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9、2.77,P值均<0.01),10.0 ~10.9岁初潮较早、未来潮女生50 m×8往返跑时间分别为(128.52±15.74)s、(123.89±13.5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多水平分析结果显示,月经初潮较早女生50 m跑时间、立定跳远距离、仰卧起坐个数分别比未来潮女生高0.12s、3.14 cm、1.11个(Waldx2值分别为4.00、6.22、4.07,P值均<0.05),而50 m×8往返跑时间比未来潮学生低1.95 s(Waldx2=3.96,P<0.05).结论 中国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较早可能与身体速度素质、爆发力素质、肌力素质增加及耐力素质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8.
探讨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及女生超重肥胖对女生月经初潮年龄(age at menarche,AAM)的影响,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6年中学新生体检工作,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广州市城区26所中学的2 722名初一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女生超重肥胖、母亲孕期被动吸烟与女生AAM的关系,采用四向分解法探讨女生超重肥胖在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对女生AAM提前中的中介效应.结果 女生月经来潮率为90.82%(2 472/2 722).月经初潮中位年龄为12.00岁,初潮提前率为34.91%(863/2 472).与母亲孕期无被动吸烟的女生相比,母亲孕期被动吸烟≤3d/周的女生AAM提前的风险增加32%(OR调整=1.32,95%CI=1.06~ 1.65),母亲孕期被动吸烟>3 d/周的女生AAM提前的风险增加58%(OR调整=1.58,95%CI=1.21~2.07).超重肥胖女生AAM提前的风险比非超重肥胖的女生增加77%(OR调整=1.77,95%CI=1.36~2.31).四向分解结果显示,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导致女儿AAM提前的风险中,79.60%归因于母亲孕期被动吸烟的直接效应(P<0.01).结论 女生超重肥胖和母亲孕期被动吸烟与女生AAM提前关联.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对女生AAM提前的影响方式可能以直接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中国7~17岁女生青春期月经初潮较早与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 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选择体测项目(身高、体重、血压等)、月经初潮史等资料记录完整的7~17岁女生作为研究对象,共76 869名.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第10百分位数(P10)概率界值,月经初潮出现年龄小于其对应的界值定义为初潮时间较早,按城乡、年龄进行1∶2匹配未来初潮者,初潮较早者和未来潮者分别作为初潮较早组和未来潮组,收缩压或舒张压大于其对应的同年龄第95百分位数(P95)值定义为“收缩压或舒张压偏高”,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大于其对应的同年龄P95值定义为“血压偏高”.采用x2检验分析已来潮和未来潮女生血压偏高检出率的差异,并用多水平模型分析初潮较早与血压水平的关系.结果 76 869名女生身高为(152.2±10.4)cm,BMI为(18.7±3.1) kg/m2,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分别为(103.4±11.0) mm Hg(1 mm Hg =0.133 kPa)和(65.0±9.1) mm Hg,已来潮女生有47 942名(62.4%),未来潮女生有28 927名(37.6%).女生9岁开始出现月经初潮,13岁时有81.5%(7123/8736)的女生已出现月经来潮.11岁组、12岁组、13岁组已来潮女生血压偏高的检出率分别为6.71% (100/1490)、5.99%(265/4423) 、5.38%(383/7123),明显高于同龄未来潮女生的3.78% (265/7005)、3.33% (144/4328)、4.09%(66/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5.62、32.36、4.46,P值均<0.05).初潮较早者年龄在9~11岁,其中11岁组血压偏高、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高的检出率分别为6.08% (49/806)、4.84%(39/806)、3.35% (27/806),明显高于同年龄未来潮组的3.11% (50/1607)、2.30%(37/1607)、1.43% (23/1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02、11.32、9.74,P值均<0.01).多水平模型分析显示,在控制了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年龄后,初潮较早者血压偏高的检出率仍然高于同龄未来潮者[OR =2.188(95% CI:1.254~3.818)],其中初潮较早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偏高的检出率均高于同龄未来潮者[OR(95% CI)值分别为1.925(1.097~3.379)、2.088(1.072 ~4.065)].结论 月经初潮较早可能与血压升高有关联,可能会导致我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升高的年龄进一步提前.  相似文献   

10.
探索广西汉族、壮族、瑶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序列研究法,在广西3县分别抽取汉族、壮族、瑶族7,10,13岁女生,连续3年进行身高、体重等体格指标的测量,并询问月经来潮情况,最终选取3年连续监测的相同有效样本448例.使用生长发育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女生的月经初潮半数年龄为11.83(95%CI=11.69~ 11.96)岁,汉族、壮族、瑶族依次为11.87(95% CI=11.64~12.09)、11.44(95% CI=11.25~11.64)和12.42岁(95%CI=12.14~1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13岁组月经已来潮女生的身高、坐高、体重等均高于未来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经初潮年龄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坐高、胸围、海产品的摄入、夜间睡眠时长和在校运动时间(P值均<0.01).结论 广西女生月经初潮半数年龄有民族差异,与运动情况和膳食结构有关.应在小学四年级开始进行女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可侧重于健康生活模式的教育,培养学生均衡的膳食习惯和作息的规律,促进学生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