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复拇指畸形391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复拇指畸形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总结20年来经手术治疗的复拇指畸形391例病例,就其手术时机、治疗方法和术后继发畸形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3例(137侧),随访时间为2-15年,参照Kawabata评分方法,优52例(58侧),良36例(40侧),差35例(39侧)。其中从生后6个月-1岁手术者随访到45例(51侧),优22例(24侧),良15例(17侧),差8例(10侧)。术后继发畸形进行二次手术治疗的患者有47例(55侧)。结论复拇指畸形的手术年龄应选择在生后6个月-3岁为宜,术前详细评估、术中正确处理和术后长期随访是复拇指畸形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治疗方法及时机。方法:①发育较小的均等型多指,采用Bilhaut-Cloquert氏法是将末节掌侧、背侧皮肤、指甲和指骨以楔状切除后再缝合的方法,肌腱止点与共同的远侧指间关节囊同样做相应切除。当保留指大小是健侧2/3以上时,采用将多指的指甲、甲床、指骨切除,保留适当大小的皮瓣,与保留拇指组合,改进拇指形状。②对于不均等型的拇指多指,保留指大小是健侧拇指的75%以上时,可单纯切除多指。保留指大小是健侧的65%以上时,则只能切除多指的指甲、甲床和指骨,保留皮瓣,增宽保留指的宽度,以改进外形。③近节、掌骨型的多指畸形,要重建大鱼肌止点,保留恢复拇指的对掌功能。④关节型,要注意重建侧侧副韧带;伸、屈肌腱异常时可行肌腱移位术;虎口狭窄可行“Z”字成形术。⑤掌骨成对型,将发育良好的尺侧拇指带血管神经蒂移位于桡骨上,用保留的切除指皮瓣扩大和改进拇指的外形。⑥三节指拇指,将一侧指从带血管神经蒂的移植方法移位至切除指的残端。通过肌腱移植来重建手指屈伸功能。在切除多指后,还需做指间关节切除和内固定术。本组治疗共23例,男12例,女11例。左手8例,右手9例,双手6例。结果:多指畸形的早期疗效比较满意,但随着患儿的发育,继发畸形也并不少见。本组由4例,在术后3~11年作了二期矫形、重建手术。其中虎口挛缩畸形1例,行Z字成形术。拇指对掌功能障碍2例,用肌腱移位重建对掌功能,伸指功能障碍1例,行示指伸腱移位术。结论:对简单型多指,出生后6~8个月手术较好;对有严重畸形、组织缺损的复杂多指,在1岁后行多指切除,组织移植或移位,功能重建等手术,并应定期复查直至发育停止期。对于有可能损伤骨骺的手术和影响手指生长的骨融合术,应等到患儿10岁以后再进行手术。有些病例如果第1次手术处理不当,或复发者,可进行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1998年5月~2002年8月,我们应用吻合血管的环指近节尺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9例,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8~45岁。所有病例均有骨、肌腱外露,伤后手术时间:急诊手术4例,延期手术5例。皮瓣面积最大为2.8cm×1.8cm,最小2.0cm×1.2cm。1.2手术方法臂丛阻滞麻醉或全麻。拇指按常规清创,对两侧指动脉、指神经予以标记。于拇指尺侧正中切开皮肤,并解剖游离出拇尺侧指固有动脉、神经至正常处,于拇近节背侧解剖出1~2条指背静脉,并打通其至创面之间宽畅的皮下隧道,创面止血。环指近节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的手术时机及方法.方法 对2007年12月至2012年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32例154指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85例,女性47例;年龄2个月至13岁,平均(1.53±2.47)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详细专科检查和影像学评估,根据患儿年龄、Wassel分型及畸形程度制订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包括单纯多指切除术,合并各种皮瓣成形、肌腱移位(移植)、韧带重建、关节囊修复等矫形手术,11例6岁以上的患儿酌情行截骨矫形术.结果 132倒154指中104例117指获得随访,时间为6~55个月,平均36.7个月,根据改良Tada评分进行评估,优77指,良21指,中15指,差4指;3指术后2年出现继发性成角畸形,1指术后3年掌指关节桡侧残留骨骺,再次手术后外形及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的手术时机应根据拇指骨化中心出现时间而定,Wassel Ⅰ、Ⅱ型手术选择在1岁6个月远节指骨骨化中心出现后,Ⅲ、Ⅳ型则选择在1岁近节指骨骨化中心出现后,而Ⅴ、Ⅵ型选择在2岁6个月掌骨骨化中心出现后,Ⅶ型可选择在2岁6个月后进行;手术方法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侧副韧带、肌腱及关节囊重建、矫正尺偏(或桡偏)畸形是手术重点.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总结掌指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尺偏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RA尺偏畸形患者采用Swanson假体掌指关节置换术。评价患者术后尺偏角度、握力、关节活动度及关节功能等指标。结果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或坏死等早期并发症。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6个月。术后3个月,尺偏角度明显纠正,掌指关节活动度及握力明显增加,MHQ评分、AIMS2评分明显改善,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假体断裂、脱位及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掌指关节置换术治疗RA尺偏畸形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手的外观,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手掌压砸伤术后"尺偏手"畸形的形成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40具手标本通过测量各指指背腱膜相对于指骨的位置、手内在肌的重量及生理横切面积,为明确临床"尺偏手"畸形的病因提供解剖学研究基础.2007年3月至2010年2月,对6例严重手压砸伤造成术后"尺偏手"畸形的患者进行手内在肌功能重建术.结果 解剖学研究发现指背腱膜及伸肌腱有将掌指关节拉向尺侧的作用力,而手内在肌则与之对抗,形成向桡侧的作用力.在正常手中,这两种作用力是平衡的;而在压砸伤术后手内在肌缺损的情况下,就失去了向桡侧的作用力,导致了临床中常见的"尺偏手"畸形.6例"尺偏手"畸形手内在肌功能重建术后随访时间平均8.5个月,尺偏得到较好的纠正,拇对指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严重手掌压砸伤术后因手内在肌缺损导致肌力失衡引起"尺偏手"畸形,应在急诊手术中尽量保留手内在肌的连续性并修复断裂的手内在肌;对已经形成的"尺偏手"畸形,需行手内在肌重建术.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and management of ulnar club-hand secondary to crush injury of the palm. Methods Forty eadaver hands were dissected to measure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extensor aponeurosis and phalanges, the weight and cross-sectional area of intrinsic muscles to provide anatomical basis of the causes of ulnar club-hand. From March 2007 to February 2010, six patients with ulnar club-hand secondary to severe crush injury underwent intrinsic muscle reconstruction. The causes of ulnar club-hand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se cases. Results Anatomical dissection revealed that the extensor aponeurosis and extensor tendon of the finger tend to deviate the metacarpophalangeal joint ulnarly, while the intrinsic muscles work antagonistically to pull the joint radially. In the normal hand, these two kinds of acting forces are balanced. In the absence of intrinsic muscles after severe crush injury of the hand, this balance is broken, and the hand tends to deviate ulnarly. Intrinsic muscle reconstruction in six patients with ulnar club-hand secondary to palm crush injury restored the balance and corrected the ulnar deviation deformity after 8.5 months follow-up. Thumb opposition was also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absence of hand intrinsic muscles was the main cause of ulnar club-hand in severe crush injury. In the emergency operation, ruptured intrinsic muscles should be repaired whenever possible to prevent ulnar club-hand. For established ulnar club-hand, intrinsic muscle reconstruction should be done to correct the deformity. 相似文献
9.
拇指挫伤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其中以尺侧侧副韧带损伤较为常见。目前临床上多以外固定等保守治疗为主,日后多出现掌指关节稳定性差,用拇、食指夹物时拇指偏向桡侧,夹力减弱。陈旧性病例可发生拇指掌骨头向尺侧半脱位,并发疼痛。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拇指挫伤患者15例,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拇指三节指骨拇是较罕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遗传疾病,因拇指指间关节多一三角形骨块(delta骨),而导致拇指末节向示指偏斜,影响手指外观和精细活动。临床比较罕见,2010年5月,本院收治1例,对其家系进行调查分析,有明显的家族倾向。目前本院与山东大学医学院遗传研究所合作:正在进行此家系遗传基因定位克隆研究,患儿的家族遗传性三节指骨拇畸形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进行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11.
肘部尺神经筋膜瓣下前置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肘部尺神经筋膜瓣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37侧)肘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采用传统尺神经前置术式20侧(A组),筋膜瓣下尺神经前置术式17侧(B组)。检测术前、术后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的变化,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参照张高孟等分级标准计算优良率,A组优良率为80%,B组优良率为94.12%。B组手术前、后MCV变化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带血管蒂尺神经筋膜瓣下前置术式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术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对1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占全部收治患者的20.5%(16/78)。手术原因包括保守治疗无效10例,肠梗阻3例,合并息肉可疑癌变3例。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造口术8例,全结直肠全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4例,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术2例,结肠部分切除2例。结论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手术指征为内科治疗无效或合并肠梗阻及并发息肉可疑癌变者。全结肠切除、回肠造口术治疗较彻底,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可改善排便控制功能,但吻合口溃疡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4.
内窥镜与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比研究内窥镜视下腕管松解术(endoscopic carpal tunnel release,ECTR)与常规腕管切开术(open carpal tunnel release,OCTR)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腕管综合征的患者,根据手术不同分为两组:ECTR组14例,OCTR组30例。观察术后患手创面愈合、瘢痕生长情况,“柱状”痛并发症的发生率,恢复工作时间和电生理检测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8~214个月,平均15.5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及肌腱、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半年两组夜间疼痛症状全部消失,ECTR组和OCTR组手指麻木消失率分别为93.75%和91.18%,拇短展肌萎缩恢复率分别为57.14%和58.82%;“柱状”痛发生率分别为0%和23.53%,满意率分别为93.75%和67.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握力恢复率,ECTR组较OCTR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电生理检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CTR组在手术时间、恢复工作和住院时间均较OCTR组缩短。结论术后ECTR组在切口愈合较常规切开者美观、无“柱状”痛、握力恢复、缩短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及恢复工作时间等方面优于OCTR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治疗胸腰椎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治疗不同病因所致的胸腰椎畸形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0-58岁,平均45岁;其中先天性半椎体畸形5例,陈旧性结核畸形12例,陈旧性创伤伴畸形疼痛14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5例。对患者的腰痛、Oswestry功能评分和影像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36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45min,平均出血量为1900ml。所有患者获得1年以上随访,术后1年所有患者获得融合。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患者的腰痛VAS评分分别为7.2±1.4,2.5±1.0,1.8±0.5;ODI指数分别为(72.50±10.80)%,(42.50±11.10)%,(22.50±7.90)%;术后1周及术后1年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后凸Cobb角分别为(76.31±2.52)°,(23.66±1.16)°,(23.67±1.16)°;侧凸Cobb角分别为(71.86±4.02)°,(30.81±2.33)°,(30.82±2.32)°。术后1周、术后1年后凸及侧凸Cobb角较术前均有明显变小,术后1年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治疗胸腰椎畸形可取得理想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甲下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10年7月由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甲下黑色素瘤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行病变指(趾)超关节截指(趾)术;4例行序列截指(趾)术;6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其中5例淋巴转移患者同时行局部淋巴结清扫,并辅以全身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结果 31例中18例获得随访,随访年限3~16年.4例行序列截指(趾)术后随访均未复发;8例行超关节截指(趾)中2例复发;6例行局部病灶切除或扩大切除术中5例复发.侵袭性甲下黑色素瘤患者1年生存率为88.9%(8/9),3年生存率为66.7%(6/9),5年生存率为33.3%(3/9).结论 甲下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具有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治疗应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免疫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三种肘后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三种肘后入路术式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效果。方法2000年2月-2006年6月,我院对49例肱骨髁间骨折的患者,按AO分型属B型27例,C型22例,随机采用三种肘后入路术式(传统入路、尺骨鹰嘴截骨和经肱三头肌腱尺骨鹰嘴处入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肘关节功能按JOA标准评定:优35例(35/49),占71.4%;良12例(12/49),占24.5%;一般2例(2/49),占4.1%。其中传统手术入路者术后功能的优良率明显低于其余2种手术入路。结论三种肘后入路对肱骨近端都能充分暴露,但采用传统入路术式者术后功能恢复欠佳,且产生医源性并发症的概率较高。尺骨鹰嘴入路是最佳手术入路,但对惧怕尺骨鹰嘴截骨者亦可采用经肱三头肌腱尺骨鹰嘴处入路,二者都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且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椎管内肿瘤患者在神经内镜下行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总结内镜下椎管内肿瘤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24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经MRI检查均确诊为椎管内占位,应用神经内镜行肿瘤切除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疗效与并发症.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感觉障碍程度减轻,肢体肌力增强,神经电生理学损害减轻.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24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7例,大部分切除7例.伴有脊髓栓系者术中同时行栓系松解术.结论 内镜辅助半椎板入路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对周围结构损伤轻微,对脊椎解剖结构影响小,方法可行,疗效明确,定位准确,且术后恢复快,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19.
坠落伤致胸腰椎Chance骨折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坠落伤致胸腰椎Chance骨折的诊断及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由高处坠落伤所致16例Chance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通过影像学检查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综合评价其疗效.结果 1例合并踝关节开放脱位与颅脑损伤,3例合并跟骨骨折,1例合并肾挫伤.无手术并发症.随访7个月~6年,平均2.6年.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63.3±6.8)%恢复至术后(92.1±4.0)%(P<0.01),随访时为(90.7±3.6)%,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平均为4.9.结论 高处坠落伤所致胸腰椎Chance骨折的合并伤及损伤机制不同于安全带型Chance骨折.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Chance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良性胆管狭窄242例的外科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分析影响良性胆管狭窄外科疗效的因素。方法 总结1990-2005年242例良性胆管狭窄的资料,对胆管狭窄的病因、狭窄部位、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与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病因:损伤性胆管狭窄、胆结石继发胆管狭窄、胆总管囊肿所致胆管狭窄外科疗效的优良率分别为94.1%、71.4%、100%;(2)狭窄部位:胆肠吻合口狭窄最多见,在损伤性和结石性胆管狭窄中,其手术治疗优良率分别为100%和88.2%;(3)手术时机:紧急手术+早期手术及早期手术者效果最佳,优良率100%;(4)手术方式:胆肠吻合、胆管修复、介入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90.9%、92.3%、63.2%。结论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狭窄部位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可有效提高良性胆管狭窄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