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带轴肘关节外固定支架在治疗复杂肘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应用带轴肘关节外固定支架辅助内固定治疗复杂肘部损伤的方法及初步疗效。方法按损伤类型行简单骨折内固定辅以带轴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及牵引关节,术后及时作主被动功能锻炼。结果自1999年12月~2003年5月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各类复杂肘部损伤15例,有14例获得平均17.7个月的随访,总优良率为78.5%,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4.7周。有2例发生支架螺钉周围皮肤伤口渗液;1例尺神经感觉功能减退,术后5个月恢复。结论应用带轴肘关节外固定支架辅助内固定治疗复杂肘部损伤,能提高内固定的强度,提供肘关节侧方稳定性,能使肘关节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和韧带的愈合,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应用带轴肘关节外固定支架辅助内固定治疗复杂肘部损伤的方法及初步疗效。方法 按损伤类型行简单骨折内固定辅以带轴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及牵引关节 ,术后及时作主被动功能锻炼。结果 自 1 999年 1 2月~ 2 0 0 3年 5月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各类复杂肘部损伤 1 5例 ,有 1 4例获得平均 1 7 7个月的随访 ,总优良率为 78 5 %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1 4 7周。有 2例发生支架螺钉周围皮肤伤口渗液 ;1例尺神经感觉功能减退 ,术后 5个月恢复。结论 应用带轴肘关节外固定支架辅助内固定治疗复杂肘部损伤 ,能提高内固定的强度 ,提供肘关节侧方稳定性 ,能使肘关节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有利于骨折和韧带的愈合 ,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急性复杂性肘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80例不稳定性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其中支架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17~60岁,平均32.8岁;左侧13例,右侧24例,双侧1例。石膏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20~65岁,平均34.6岁;左侧18例,右侧23例,双侧1例。以肘关节功能评价法(JOA)评分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结果80例获得随访,其中支架组38例,石膏组42例;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6个月。外固定支架使用6~8周,平均7.5周。骨折愈合时间石膏组6~8周,平均7.5周;支架组7~9周,平均8周。术后石膏组JOA功能评分为(15.51±1.50)分,活动度评分为(13.40±7.79)分,支架组JOA功能评分为(18.51±1.40)分,活动度评分为(18.54±8.62)分,两组在功能和活动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疼痛、关节动摇性和畸形方面的组间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支架组总评分为(73.44±10.21)分,石膏组为(81.63±10.7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能增加肘关节侧方的稳定性,有利于维持骨折脱位的复位,保证早期安全的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减少异位骨化的发生。与其他治疗方式相比,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在急性复杂性肘关节不稳的治疗中对早期肘关节的功能恢复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与内固定联合在复杂肘关节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2例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常规组(n=21)与研究组(n=21),常规组应用石膏外固定与内固定联合治疗,研究组应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联合内固定治疗。比较分析手术前后两组肘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较常规组手术后肘关节活动度明显更大,肘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较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针对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开展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联合内固定治疗,有助于加快肘关节功能恢复,预防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本院利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28例,均行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外固定肘关节。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1~3年,平均2年,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平均86.5分(78~93分)。优16例,良12例。结论应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辅助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可增强肘关节的稳定性,使肘关节早期、安全的功能煅练,利于防止肘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及损伤韧带的修复,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可活动式外固定与融合固定治疗肘关节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2例肘关节结核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可活动外固定架治疗组和融合固定组,均给予标准抗结核治疗。可活动外固定架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24~75(42.81±9.01)岁;病程2~9(3.96±1.45)个月。融合固定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23~77 (44.08±7.44)岁;病程2~7 (3.88±1.67)个月。两组患者均行病灶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术后2周及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缓解程度,术前、术后1、12个月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抗结核3周及术后1周、6个月的血沉(en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结果:52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0(13.50±4.85)个月。所有患者未见混合感染、结核复发。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活动外固定架组术后2周VAS评分(5.15±0.95)与融合固定组(4.04±0.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ESR、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可活动外固定架组术后1、12个月Mayo评分分别为(78.15±7.83)分、(90.19±7.13)分;融合固定组Mayo评分分别为(70.40±7.61)分、(82.60±8.3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活动式外固定与融合固定治疗肘关节结核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结核炎症指标控制方面疗效相当;可活动外固定治疗术后需要早期功能锻炼,不利于早期疼痛减轻,但其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可能优于融合固定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研究新型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效果,经临床应用26例,效果令人满意。文中对该新型支架的特点、手术要点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双侧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3年 11月到 1999年 8月采用双侧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股骨干骨折共 16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中 ,男 13例 ,女 3例。年龄 2 0~ 47岁 ,平均 2 9岁。骨折类型均为股骨干中下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开放程度按Gustilo[1] 分类 :Ⅱ型 11例 ,Ⅲ型 5例 ,其中Ⅲa 型 4例 ,Ⅲb 型 1例。病程 0 5~ 8小时 ,平均 3 5小时。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于创伤发生后急诊入院 ,在硬膜外或全麻下常规彻底清创。行直视下手法复位 ,先将外侧单臂外固定支架安装于大粗隆与股骨外髁之间连线上 ,骨折断端两侧各穿两枚固定…  相似文献   

10.
本院自2000年7月-2005年8月,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复杂胫腓骨骨折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广泛松解联合铰链式外支架固定治疗复杂肘关节创伤术后僵硬的疗效。 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共手术治疗复杂肘关节创伤术后僵硬患者13例,广泛松解联合铰链式外支架固定,术后服用塞来昔布,镇痛下康复训练。按照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8~24个月,平均20.8个月。术前肘关节平均伸直角度为(31.5±2.7)°,平均屈曲角度为(93.0±10.1)°,活动范围为(61.5±12.4)°。术后肘关节平均伸直角度为(10.5±2.4)°,平均屈曲角度为(117.5±4.2)°,活动范围为(107.0±6.1)°(P <0.05)。按照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定:优2例,良8例,一般3例,优良率76.9%。 结论治疗肘关节僵硬不能"生畏",需彻底松解,正规康复,以期功能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12.
肘关节三联征这类损伤因为其周围解剖的复杂性,生物力学研究有限,治疗相当困难,预后较差,选择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检索大量参考文献对肘关节周围解剖、损伤机制、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目前肘关节三联征的手术治疗方案多样,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临床疗效大多不确切。肘关节三联征的治疗,多数骨科医生仍然选择外侧手术入路,固定冠状突骨折,桡骨头修复或者置换,常规修复外侧副韧带,大多数学者不建议修复内侧副韧带,故仍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肘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采用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强直的病人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为29~56岁,平均为41.4岁,骨关节炎按Kellgren-Lawrence分级系统为Ⅱ级6例、Ⅲ级17例。术后镇痛、患肢石膏托外固定3 d后拆除并开始功能锻炼。记录术前、术后肘关节最大屈曲、伸直角度及屈伸活动范围,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病人患侧肘关节的骨性异常均得到有效清除;病人肘关节屈曲角度、伸直角度、屈伸活动范围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屈伸活动范围由术前的32.39°±9.75°(14例≤30°、9例为31°~60°)提高至术后的120.87°±11.04°(23例病人的屈伸活动度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90,P<0.001);病人术后的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为(85.00±10.22)分,优良率为91.3%,显著优于术前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30,P<0.001);术后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VAS评分值持续下降,术后各时间点的数值与术前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可靠、安全,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4.
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治疗方式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骶髂关节复合体是躯干与下肢负荷传递的枢纽,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常涉及骶髂关节损伤.骶髂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对骨盆功能的恢复有决定意义.对于骶髂关节损伤的治疗临床报道方法较多,各家报道疗效不同.本文复习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后对涉及骶髂关节损伤的治疗进行综述,以期待对临床治疗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棒球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棒球肘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晚期病例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手术治疗棒球肘患者6例,其中2例采用关节镜进行滑膜切除和关节游离体取出;2例为关节镜结合小切口手术,清除较大的关节游离体;2例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分别为病灶清理、关节软骨修整和软骨下钻孔植骨。手术前后均进行了细致的体检,以及X线、CT、3D-CT和MR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有肘关节疼痛和伸直障碍,晚期病例可有肘关节屈曲和前臂旋后障碍。MRI能发现较早期的病变,屈肘45°位X线片和断层摄影较伸肘位X线片更敏感,3D-CT对评估关节面形态和关节游离体的意义较大。全部病例术后随访6~14个月,平均8.2个月。根据肘关节疼痛程度、活动范围、绞锁和弹响以及影像学改变等方面综合评估,手术疗效为优3例,良2例,可1例。5例患者术后伸肘活动范围平均增加了10°,2例恢复了原来的工作,1例重返棒球赛场。结论细致的体检结合MRI、屈肘45°位X线片或断层摄影片可发现早期病变。对于晚期患者的手术治疗,年龄越小、病程越短、治疗介入程度越少者,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6.
彭昊  覃巍  廉凯 《骨科》2015,6(6):310-313
目的 研究延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对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关节功能与软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90例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接受延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和接受急诊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6、9和12个月时,观察组Baird踝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软组织肿胀消退时间、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94,P<0.01)。结论 延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有助于减少软组织损伤,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并比较采用侧方与后正中入路松解僵直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4例肘关节僵硬患者采用手术松解.其中22例取肘侧方入路,经内侧入路分离关节囊后壁并清理肘后侧鹰嘴窝,经外侧入路分离关节囊前壁及清理桡骨头.22例取肘后正中皮肤切口,完整分离肱三头肌以清理鹰嘴窝,两侧深层显露采用侧方肌间隙入路.结果 44例获得14~52个月(平均23.2个月)的随访.侧方人路:术后肘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08.0±12.4)°,-/x±s,下同],术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83.4±2.4)分.后正中人路:术后肘关节活动度平均为(95.7±17.3)°,术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79.2±6.9)分.两组松解疗效差异均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术后平均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平均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侧方或后正中入路的松解方法 ,对僵直肘安全有效.肘侧方入路松解可获得比后正中人路松解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创伤性僵直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铰链外固定支架辅助手术治疗僵直肘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影像学资料、肘关节屈伸障碍的位置,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采用内、外侧或联合手术入路,保留主要韧带的主要部分,彻底清除影响肘关节活动的异化骨、挛缩的筋膜、次要韧带和关节囊,恢复关节活动度,用铰链外固定支架固定肘关节,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手术前后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5a(13个月~3.5a),所有患者关节活动度从术前平均42°提高到术后最近复查的100°,Mayo评分由术前平均53分增加到85分(P<0.05),84.2%的患者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无肘关节不稳定情况出现。[结论]应用铰链外固定支架辅助手术治疗创伤性僵直肘,能提高手术后肘关节侧方稳定性,使韧带无张力下修复,保证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动静结合促进肘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肘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乌海市人民医院收治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肘关节僵硬的患者17例,所有患者均肘关节镜下行滑膜骨赘清理、关节囊松解、游离体取出、关节结构成型,术后均行专业康复功能训练,观察比较围手术期前、后肘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的差异,评价其临床疗效。 结果术后均无神经血管损伤、肘关节副韧带损伤、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异位骨化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在术后12个月随访时进行评估,VAS评分术前(6.17±1.07)分,术后(2.94±0.65)分;肘关节Mayo评分术前(44.41±3.42)分,术后(93.23±1.71)分;HSS评分术前(45.29±6.69)分,术后(88.41±2.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关节屈伸及旋转活动度显著改善。 结论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肘关节僵硬能够显著改善肘关节功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