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找出巴西龟特征肽段,建立龟甲(浙龟甲)中掺入巴西龟的专属性检查方法。方法 样品以水提法提取,胰蛋白酶酶解,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和数据处理软件查找巴西龟特征肽,并利用蛋白质搜库技术初步测序;利用找到的特征肽段,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的多反应监测的巴西龟掺伪专属性检查方法。结果 找出巴西龟特征性肽段m/z 400.23(双电荷),并初步测定序列,通过分析该特征肽段二级质谱图,确定了专属性检测离子对m/z 400.23(双电荷)→374.05,142.90,并建立了龟甲(浙龟甲)中掺入巴西龟的专属性检查方法。20批样品中,11批样品检出巴西龟成分。结论 该方法的专属性强,符合分析检测的方法技术要求,可用于龟甲(浙龟甲)掺入巴西龟的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半夏及其伪品虎掌南星中水麦冬酸的专属性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水超声提取,利用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rapid resolu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riple quadrupole 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RRLC-QQQ/MS)检测水麦冬酸。采用Agilent SB-C18(2.1 mm×50 mm,1.8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5∶95)为流动相。柱温30℃,体积流量0.2 mL/min,进样量1 μL。离子化模式为ESI-,选择m/z187→143和m/z187→99作为检测离子对,进行多反应监测。结果 检出限为4.6 μg/L。11批半夏中有3批检出水麦冬酸,7批虎掌南星均检出水麦冬酸,半夏中水麦冬酸含量低于虎掌南星。结论 所建方法专属、准确、快速、简便,可为半夏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UPLC-MS/MS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盐酸苯海拉明与咖啡因的浓度,用于药动学研究。方法 色谱柱为ACE 3 C18-PFP(3.0 mm×150 mm,3 μm),流动相系统采用0.1%甲酸水溶液-乙腈(62∶38,V/V),等度洗脱;质谱采用AJS-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重反应监测(MRM),盐酸苯海拉明256.2.0→167.0(m/z),盐酸苯海拉明-D6(IS)262.0→167.0(m/z),咖啡因 195.0→138.0(m/z),内标咖啡因-D9(IS)204.0→116.2(m/z)。结果 大鼠血浆中盐酸苯海拉明在1~1×103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定量下限1 ng/ml;咖啡因在15~1.5×105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定量下限15 ng/ml。盐酸苯海拉明和咖啡因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良好(RSD<10%,RE<±10%)。药动学研究结果显示,灌胃给予盐酸苯海拉明10~30 mg/kg和咖啡因24~72 mg/kg后,药动学参数呈线性代谢动力学特征;同时两种成分在大鼠体内代谢存在性别差异,雌性大鼠灌胃给药后,体内盐酸苯海拉明及咖啡因的达峰浓度(cmax)及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雄性。结论 该方法准确、快速且灵敏度高,能准确检测大鼠血浆样品中的盐酸苯海拉明和咖啡因的浓度用于药动学研究,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为该复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LC-MS/MS方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氟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伊曲康唑、羟基伊曲康唑、卡泊芬净6种抗真菌药物的浓度。方法 向50 μL血浆样本中加入含同位素内标的甲醇沉淀蛋白后稀释进样分析。色谱柱为Kinetex C18(3 mm×100 mm,2.6 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含5 mmol·L-1乙酸铵)和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1,进样量为5 μL,分析时间为5 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 307.0→220.2(氟康唑)、m/z 350.1→224.1(伏立康唑)、m/z 701.4→683.2(泊沙康唑)、m/z 705.2→392.2(伊曲康唑)、m/z 721.5→408.3(羟基伊曲康唑)、m/z 547.4→131.1(卡泊芬净)。结果 6种抗真菌药物在0.1~20 μg·mL-1内线性良好(r≥0.995 0),准确度为90.35%~114.94%,仪器精密度RSD均<15%(定量下限处<20%)。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分别为71.99%~90.38%和96.78%~134.17%。稳定性符合生物样本分析方法验证要求。应用本方法测定25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血浆谷浓度,其中伏立康唑谷浓度0.70~12.94μg·mL-1,氟康唑4.57~12.64 μg·mL-1,个体间差异较大。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准确度和灵敏度高,重现性良好,适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UFLC-MS/MS)法测定酚酞片中酚酞的量。方法 样品以乙醇提取、微孔滤膜滤过、离心后,通过电喷雾离子化(ESI),采用多反应检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检测离子为m/z 319.0→225.2。采用Shim-pack XR-ODS色谱柱(75 mm×3.0 mm,2.0 μm)分离,以乙腈-水-甲酸(55∶45∶0.1)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0.40 mL/min,在3 min内完成酚酞定量分析。结果 线性范围为2.5~1 000.0 ng/mL,最低检测限为2.5 ng/mL;日内RSD小于1.85%,日间RSD小于2.56%。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可作为酚酞片中酚酞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LC-MS)测定人血浆中顺式阿曲库铵的浓度,并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采用盐酸普罗帕酮同位素内标,样品经2%甲酸水和含内标的乙腈溶液沉淀蛋白处理。HPLC色谱柱为Agilent SB-C18,柱温35 ℃,流速0.3 ml/min,流动相为0.1%甲酸水和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质谱检测方式为ESI正离子模式,MRM扫描,监测阿曲库铵m/z 464.6~358.4,盐酸普罗帕酮(内标)m/z 342.2~116.2。结果 人血浆中顺式阿曲库铵在该条件下分离良好,在2~5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 5),定量下限为2 ng/ml。方法日内精密度RSD<16.0%;日间精密度RSD<6.0%。平均回收率为97.63%~111.93%;血浆样品室温放置4 h,-80 ℃放置14 d,处理后室温放置24 h,稳定性良好。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稳定,适用于顺式阿曲库铵的血药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HPLC-MS/MS同时测定同济2号颗粒中5个主要活性成分黄芪甲苷、绿原酸、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方法。方法 以水(0.1%甲酸)-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 mL/min。YMC-Pack Pro C8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源),负离子模式,以选择性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测定。监测离子分别是m/z 829(黄芪甲苷)、m/z 353(绿原酸)、m/z 845(人参皂苷Rg1)、m/z 1 108(人参皂苷Rb1)、m/z 932(三七皂苷R1)。结果 黄芪甲苷、绿原酸、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分别在0.075~2.4、0.95~30.3、1.71~54.72、1.12~35.92、0.45~14.28 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快捷,适用于同济2号颗粒的快速检测,为该药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简便的HPLC-MS/MS方法检测新生儿血浆中氟氯西林的浓度,研究新生儿体内氨溴索与氟氯西林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方法 生物样本采用API4000 HPLC-MS/MS进行分析,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2.1 mm×100 mm,5 μm),流动相A相为水-0.1%甲酸,B相为乙腈-0.1%甲酸。氟氯西林和内标利福平定量分析离子对分别为m/z 452.6→284.2和m/z 821.4→397.3。结果 在该分析方法下氟氯西林的线性范围为0.20~80 ng·mL-1,定量下限为0.20 ng·mL-1;氟氯西林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8.23%;提取回收率为85.3%~89.2%,基质效应为89.3%~92.3%;新生儿血浆样品在室温条件下放置12 h,处理后室温条件下放置4 h,反复冻融3次及-20 ℃冷冻30 d的稳定性均良好。临床样本检测结果表明氨溴索合用可以显著提高氟氯西林血药浓度。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MS/MS分析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好,可用于新生儿血浆中氟氯西林浓度的测定。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氨溴索能显著提升氟氯西林的血药浓度,两者存在药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Nepasaikosaponin K为指标,建立柴胡属饮片中藏柴胡掺伪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以m/z 943.6→635.5、m/z 943.6→797.4、m/z 943.6→781.5为特征离子对,对北柴胡、南柴胡、锥叶柴胡、竹叶柴胡和藏柴胡等5种常见柴胡属饮片中Nepasaikosaponin K含量进行检测。进一步考察Nepasaikosaponin K定量离子对峰面积与藏柴胡掺伪比例之间线性关系,建立柴胡属饮片中藏柴胡掺伪比例计算公式,并以Nepasaikosaponin K为指标,开展藏柴胡掺伪限度研究。结果 Nepasaikosaponin K在藏柴胡中含量约为其他种柴胡的25~140倍。藏柴胡掺伪比例为0% ~ 100%范围内的混合样品中,定量离子对m/z 943.6→635.5峰面积与掺伪比例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不同柴胡属掺伪模拟样品的计算掺伪量与实际掺伪量偏差在0.6%~1.4%之间。3批市售疑似掺伪北柴胡饮片中藏柴胡掺伪比例分别为14%、16%和27%。结论 该分析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为柴胡饮片中藏柴胡的掺伪情况筛查与评价提供依据,同时为其他中药饮片的掺伪情况分析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对高喜树碱类衍生物10-羟基-7-甲基-高喜树碱(TOP-01)进行质谱裂解分析,通过主要特征碎片离子研究其裂解规律。方法 样品溶液通过仪器自带的蠕动泵进样系统直接进样分析,采用离子阱质谱的多级离子碰撞裂解方式,寻找TOP-01的特征碎片离子。结果 TOP-01在软电离模式下,主要产生的正离子碎片分别为m/z 333、305、277、290等,负离子碎片分别为m/z 347、319、317、289、301等。结论 TOP-01在软电离模式下、正负离子模式下质谱裂解方式存在差异,其中主要产生的正负离子碎片分别为333和347,本研究为高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修饰及代谢研究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院本文对冷冻干燥法和传统法制得的鹿茸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法制得的鹿茸,其氨基酸、有机物质、铁和锌元素、总氮及总磷含量均高于后者,而灰份少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鹿茸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鹿茸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经数据库检索,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章,从鹿茸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两方面进行综述。结果:鹿茸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氨基酸类、脂肪酸、脂类、含氮类化合物、多糖等。鹿茸具有改善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功能,具有抗氧化、增强性功能、促进创伤愈合、抗应激、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结论:鹿茸具有多种化学成分以及多方面的药理活性,进一步研究鹿茸的有效成分及其生物学活性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HPLC法测定花鹿茸饮片中尿嘧啶及次黄嘌呤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花鹿茸饮片中尿嘧啶及次黄嘌呤的定量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NH2(250×4.6mm5μm);流动相: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0.1mol/L氯化钠缓冲液;检测波长:262nm。结果:尿嘧啶的线性范围为0.0097~0.13095μg(r=0.9996,n=5),次黄嘌呤的线性范围为0.00738~0.09963μg(r=0.9999,n=5),尿嘧啶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RSD=1.10%,次黄嘌呤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1.84%。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鹿茸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鹿茸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宇  黄思如  刘基柱 《中国药房》2007,18(24):1887-1889
目的:研究鹿茸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对2种市售品进行区分。方法:分别采用显色反应及薄层色谱法对2种市售鹿茸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2种市售鹿茸中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劣质鹿茸在理化特征、薄层色谱、总氨基酸含量等方面与正品鹿茸均有显著性差异。甘氨酸检测浓度在0.0086~0.0516mg.mL-1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18%,RSD=1.20%(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15.
As complicated mixture system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 are very difficult to identify and discriminate, especially for the drug samples have the same source. Therefore, finding a rapid and effective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the similar TCM is the most pressing task in TCM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macroscopic IR fingerprint method includ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he second derivative spectra and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2D-IR), were applied to studying and identifying three very similar traditional Chinese animal drugs Cornu Cervi Pantotrichum (CCP), Cornu Cervi (CC) and Cornu Cervi Degelatinatum (CCD). On the basis of the different FT-IR and 2D-IR spectra ratios of amide I bands, amide II bands and Ca3(PO4)2, three similar animal drugs of the same source were successfully identified and discriminated. Then the FT-IR spectra data of total 30 samples, comprising 10 samples each of above three drugs, were obtain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of class analogy (SIMCA)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iqu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three kinds of drug samples located in three different clusters separately. As a result,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acroscopic IR fingerprint method could discriminate the three similar TCM, CCP, CC and CCD, rapidly, effectively and non-destructively.  相似文献   

16.
强力脑清素片中五味子、鹿茸的薄层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明军  肖静 《中国药业》2007,16(1):30-31
目的 探讨强力脑清素片(五味子、鹿茸)的质量标准。方法 建立处方中五味子、鹿茸的薄层鉴别方法。结果 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方法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该制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碳点是一种具有优异荧光性质的新兴纳米材料。相比于传统的有机染料和半导体量子点,碳点具有毒性低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目前,碳点在分析检测、荧光成像、药物运载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鹿茸是一味具有多种药效的传统名贵中药,也是罕见的具备再生能力的哺乳动物器官。鹿茸的生物学特性和药效与其化学成分有着密切联系。简要综述了碳点在荧光检测、荧光成像以及光诊疗方面的应用进展,对碳点应用于鹿茸生物学特性及其化学成分分析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羚羊角与山羊角药理作用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羚羊角和山羊角水溶性成分的镇痛和解热作用比较,探索山羊角作为羚羊角替代品的可能性。方法应用热板法、扭体法及伤寒Vi多糖菌苗造模法。结果羚羊角和山羊角能明显减少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P<0.01)和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值(给药后60 min,P<0.05);能明显降低伤寒Vi多糖菌苗引起的发热。结论山羊角与羚羊角均有镇痛和解热作用,因此山羊角替代羚羊角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金卓  丁晴 《安徽医药》2007,11(6):521-522
目的 建立羚羊感冒胶囊中掺杂水牛角粉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定其显微特征.结果 羚羊角粉与水牛角粉显微特征差异显著,可用于羚羊感冒胶囊真伪鉴别.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明羚羊角中脂肪酸类成分。方法:溶剂法提取脂类成分,经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归一化法计算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羚羊角中鉴定出9种脂肪酸类成分,占总脂的85.14%,其中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17.92%。结论:羚羊角中主要脂肪酸类成分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占80.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