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温经汤出于《金匮要略》,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病机分析:冲任虚寒,实牵及下焦肝肾虚寒,肝肾下焦阳气不足,或寒凝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可出现少腹里急,疼痛胀满;或阴血生化无源,或阴不制阳,虚热内生,出现口干唇燥,月经不调,手足烦热,或者暮后身热等症;其基本病机:阳气不足(虚)-寒从中生(寒)-温通或温化无力(瘀)-瘀滞或阴不制阳(热),故临床中只要疾病的病机符合这一辨证的均可采用该方加减治之。 相似文献
3.
温经汤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妇科许多疾病.为妇科常用方剂,其病不同,而所用方剂则同,这正是中医的异病同治思想.因其组方用药严谨、精妙,切合临床,疗效显著,故甚得推崇. 相似文献
4.
5.
6.
周锦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6)
当归四逆汤由当归、桂枝、细辛、通草、白芍、炙甘草、大枣组成。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络。笔者临证加减运用本方治疗多种病证,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瘘案患者,男,44岁,发病前1天骑摩托车外出远行,次日自觉上肢无力,下肢痿软,不能屈伸与站立,关节无肿胀疼痛,肢不麻,诊其脉沉细稍缓无力,看质淡,舌体胖,苔薄白,脉证合参属痿证,证系素体气血亏虚,寒温之邪内侵,气血凝滞,肢体失养所致,治以温经散寒除湿,养血通络,当归四逆汤加味,当归24g,桂枝15g,白芍15g,北细辛4g,通草15g,独活15g,生薏苡仁24g,炙甘草6g,大枣… 相似文献
7.
程淑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2,6(3):28-28
<正> 《黄连阿胶汤》源出自仲景《伤寒论》,方由黄连、阿胶、黄芩、芍药、鸡子黄组成。笔者于1985~1991年间,运用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不寐18例,痢疾8例,咽喉痛4例,均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举例如下。不寐案王某,女,48岁,家务,1985年6月8日初诊。患者四昼夜未眠,由爱人掺扶就诊,并介绍心烦不能卧,夜间欲往外出走,不能进食, 相似文献
8.
从归脾汤看临床异病同治吴盛荣归脾汤始载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由白术、茯苓、黄芪、炒枣仁、龙眼肉各一两,人参、木香各半两,炙甘草二钱,八味药组成。明代薛立斋《校注妇人良方》中又增加当归、远志二药,功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名方,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 相似文献
9.
10.
11.
1 病案举例
病案1、虚劳病
王某,女,47岁,教师。2001年9月11日初诊。患者面色无华,头晕目眩,胸胁痛,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筋脉拘急,唇甲色淡,脱发,记忆力减退,烦躁易怒,口干,纳可,二便调,经期提前,血量多,经期时间长,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弦。病由几年前患者在行经时因气郁引起经…… 相似文献
12.
1 病案举例 病案1、虚劳病 王某,女,47岁,教师。2001年9月11日初诊。患者面色无华,头晕目眩,胸胁痛,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筋脉拘急,唇甲色淡,脱发,记忆力减退,烦躁易怒,口干,纳可,二便调,经期提前,血量多,经期时间长,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弦。病由几年前患者在行经时因气郁引起经……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同属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在病机和治法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其都可通过调节气血以恢复肺气宣肃,行使正常生理功能。针对肺的生理功能和气血的关系,探讨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的共同病机: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病机是痰伏于肺,外邪引动,痰气互结,肺失宣降,并可兼有瘀血阻络之象;慢阻肺的病机以久病肺虚为本,加之痰浊、水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使得肺失宣降,本虚标实的病机随病程持续进展;进而从气血同治角度探讨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2种慢性气道疾病的异病同治,得出“气血同治,畅通气道”的治疗理念。结合成药的应用,分析以此病机为指导的丹龙口服液组方特点和功效主治,为丹龙口服液异病同治2种气道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李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0):67-67
身痛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一书。由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 12味药物组成 ,功效为活血行气 ,祛瘀通络 ,通痹止痛。临床上灵活应用 ,取效甚捷。现将此方临床随症加减介绍如下。1 头痛患者 ,女 ,36岁 ,教师 ,1997年中医科门诊就诊。患头痛 2年 ,久治未愈 ,缠绵不已。以前额尤甚 ,痛处不移 ,舌质稍暗 ,脉弦涩 ,证系阳明经头痛 ,气血痹阻经络所致。治宜活血行气 ,通窍止痛。投身痛逐瘀汤加减 ,秦艽 10g ,川芎 10g ,桃仁 10g ,红花 10g ,羌活 10g ,白芷 10g ,香附 12g ,牛膝 15g ,… 相似文献
19.
手拈散是疏肝解郁,行气活血的方剂,临床中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灵活化裁,扩展运用,用于辨证属肝郁气滞的多种病症。均能达到异病同治的良好疗效,现取验案4则,简述体会.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