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病死率高的特点,中国脑卒中报告表明,脑卒中已是我国三大死亡病因之一, 2018 年中国脑卒中死亡率为149. 49/100000, 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率的22. 3%,已成为造成过早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位原因[1-2] .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 相似文献
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再通是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尤其是介入治疗技术的运用,使得血管再通治疗技术得到了显著发展。本文对过去和当前正在进展中的血管再通策略作一阐述,并着重讨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的血管再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这种疾病每年威胁着上千万人的生命 ,仅在美国 ,每年约有 40万人急性发作这种疾病。在卒中发生后脑血管造影显示 80 %病人有动脉栓塞。如果抢救不及时 ,会造成脑组织不可逆性坏死 ,到目前为止 ,尚无有效并且十分安全的方法减轻脑组织的受损程度。本文就目前国际上治疗本病急性发作的主要方法作一综述。1 抗凝治疗抗凝治疗并不能使闭塞的动脉再通 ,也不能起到对脑神经的保护作用 ,但是抗凝治疗可以预防脑梗死进一步发展 ,以及早期的脑梗死复发。常用的药物有肝素、阿司匹林 ,对脑梗死的早期抗凝治疗时间尚无统…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较高的患病率及病死率,使人们蒙受躯体及精神的痛苦,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带来严重的社会负担。针对脑卒中的治疗,各国科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除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溶栓(4.5 h内)、阿司匹林(48 h内)和幕上恶性半球脑梗死的减压治疗术被证明有效外,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就近年脑缺血治疗方面的新研究及获得的新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流动力学与再灌注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关系。材料与方法纳入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证实的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38例,搜集治疗前MRA数据和入院时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MRA-CFD模型模拟血流动力学,获得血流动力学参数如下:血压(pressure)、壁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及壁切应力梯度(wall shear stress gradient,WSSG)。Rpressure、RWSS及RWSSG分别为大脑中动脉起始处与闭塞处正常管径压力、WSS及WSSG的比值。所有患者接受标准治疗。根据治疗后48 h内随访CT或MRI有无出血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比较两组间临床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总共纳入38例患者,出血组17例,未出血组21例。与未出血组相比,出血组有更多的高血压患者(P=0.008)、更高的入院收缩压[(149.1±23.9) mm Hg与(139.3±16.3) mm Hg比较,P=0.024]及舒张压[(90.2±16.7) mm Hg与(87.7±8.5) mm Hg比较,P=0.008]、更高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16.6±11.1)μmol/L与(13.2±3.5)μmol/L比较,P=0.024]。出血组较未出血组,RWSS和RWSSG更高(P<0.05),而Rpressure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r=-0.428,P=0.007)、RWSS(r=-0.341,P=0.036)与脑梗再灌注治疗后出血转化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血压及局部血管内RWSS与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出血转化有关,且入院时高血压及再灌注治疗前局部血管内高RWSS更可能导致再灌注治疗后出血转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640层低剂量能谱CT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及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20年12月到本院神经内、外科就诊的40例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进行640层低剂量能谱C T灌注成像诊断,对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及健侧各灌注参数;对比不同预后质量患者各灌注参数.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脑灌注加CT血管成像技术在早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108例发病在6h内临床可疑脑梗死,其中105例进行CT平扫、CT脑灌注和CTA,部分复查CTP的住院患者资料,并对影像资料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CT平扫7例脑实质密度轻微减低、脑沟变浅(6.6%),CT脑灌注83例显示与临床症状对应区域血流灌注异常(79.1%),与对侧比较CBF下降、CBV下降或正常、TTP延长.22例CT灌注未见异常(20.9%).CT血管成像显示53支动脉(39例)有不同密度斑块及管腔狭窄,3例检查未成功.结论 CT脑灌注加CTA成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确定缺血半暗带及病变血管,对早期缺血性脑血管脑的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何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1999,3(11)
脑卒中与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并列为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且致残率又高于后二者。多年以来,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中始终没有一种方法被证实有确实可靠的疗效。随着相关病理生理学发展,新型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以及局灶性脑缺血中心坏死区周围存在的可塑性损伤区域一半影区的发现,为早期恢复血灌使缺血脑组织受益,并缩小梗死范围。因此,人们在长期寻求的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面有所突破。1溶栓治疗脑缺血组织在出现不可逆损害前溶栓治疗可以尽早的恢复脑血流,使血管再通,改善半影区的血液供应,缩小梗死范围,挽救尚未死亡的脑组织及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抗凝剂肝素、低分子肝素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9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降颅压、神经营养、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组另加用肝素、低分子肝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8%)显著高于对照组(83.7%),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肝素、低分子肝素可明显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cuteischemicsgndrome ,AIS)是当前世界上三大主要死亡疾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AIS的研究进展很快 ,特别是 1998年 3月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有关专家撰写的《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处理的建议》[1] 是AIS的治疗原则。下面就国内对AIS的诊治情况综述如下。1 一般治疗1.1 呼吸功能维持及降低血糖 脑缺血同时又处于低氧血症情况下 ,对患者脑组织损害更大 ,有意识障碍者应予以气道支持及辅助通气 ,尽可能减轻脑缺氧。定期检测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 ,使氧分压保持在 5 0~ 60mmH… 相似文献
1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脑卒中与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并列为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且致残率又高于后二。多年以来,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中始终没有一种方法被证实有确实可靠的疗效。随着相关病理生理学发展,新型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以及局灶性脑缺血中心坏死区周围存在的可塑性损伤区域一半影区的发现,为早期恢复血灌使缺血脑组织受益,并缩小梗死范围。因此.人们在长期寻求的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能否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残废率。方法:将100例急性缺血性 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非针刺组。针刺组51例,接受针刺(每周6次,共3周)和常规治疗(即对症、支持及防治并 发症等治疗);非针刺组49例,接受常规治疗。按疗效判定指标进行评定。结果:(1)治疗期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针刺组 优于非针刺组(P<0.05);(2)随访期末病死/残废率相对危险度无显著差异;(3)针刺治疗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 论:针刺能改善近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此治疗方法是安全的,易被患者接受;但远期效果较对照组 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应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强化灌注治疗对已行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录入本院应用阿替普酶注射液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4例,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上述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在时间窗内应用阿替普酶注射液行溶栓治疗后,采用标准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方法继续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加用7 d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500 mL静脉点滴强化灌注治疗。对录入患者按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ISS)标准分型,并于入院时、溶栓后24 h、出院及出院后90 d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及超短期神经功能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而短期及长期神经功能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特别对于大动脉粥样硬化亚组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短期及长期神经功能评分相比较差异更为显著( P <0.01)。【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时间窗内行阿替普酶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预后,而对于发病机制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特别是对低灌注机制患者而言,溶栓治疗后再行强化灌注治疗对于短期、长期神经功能的改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AIS)中患者采用128层CT全脑灌注(CTP)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进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3月本院接收的的疑似AIS患者58例,均行CTP、CTA、CTP联合CTA诊断,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CTP、CTA、CTP联合CTA诊断AIS的价值。结果:与联合检测相比,单项指标的CTP和头颈部CTA阳性检出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准确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P与头颈部CTA单项检查。结论:给予AIS患者128层CTP联合头颈部CTA检查具有一定价值,漏诊及误诊率较低,为临床早期诊治、评估患者预后提供重要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6例家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进行了早期颈动脉内尿激酶灌注治疗的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病理学业化和溶栓治疗效果、脑内出血的发生率及其特点,以及早期动脉内血栓自溶的发生率。笔者认为,早期动脉内尿激酶灌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相对安全和有效的,可使被栓塞的血管迅速再通,降低脑梗塞的发生率,而不增加出血性脑梗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20.
《临床误诊误治》2016,(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9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东芝公司生产的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观察患者梗死部位及梗死灶大小,并观察比较患者脑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和健侧区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结果 CT检查发现本组梗死部位分别为基底核23例,额叶20例,颞叶18例,枕叶16例,顶叶15例;梗死灶大小分别为中度梗死33例,小梗死30例,腔隙性梗死29例。缺血半暗带区、健侧区及脑梗死区CBV、CBF及M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水平缺血半暗带区高于健侧区、脑梗死区;CBF水平健侧区高于缺血半暗带区和脑梗死区,脑梗死区低于缺血半暗带区;MTT脑梗死区和缺血半暗带区高于健侧区,缺血半暗带区低于脑梗死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可较为准确地显示急性脑梗死部位和缺血半暗带、梗死灶大小,评价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