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研究SLE患者PBMC分泌IL3的能力。方法:采用MTT比色方法,用IL3依赖株(TF1)分别测定了15例活动期、15例缓解期SLE患者和正常对照者PBMC培养上清中IL3的活性水平。结果:SLE患者PBMC自发分泌IL3的活性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活动期和缓解期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PHA刺激后SLE患者和正常人PBMC分泌IL3的活性水平均显著增加(P<0001),在SLE病人中,以伴发显著血小板减少的5例患者PBMC分泌IL3的活性水平最低。结论:IL3可能参与SLE的致病过程,且和SLE患者血小板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
SLE病人PBMC分泌IL—6活性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了SLE病人PBMC分泌IL-6的能力,我们采用MTT比色法,用IL-6依赖细胞株(7TD1)分别测定了15例活动期,15例非活动期SLE病人和15例正常对照者PBMC培养上清IL-6的活性水平。结果表明SLE患者PBMC自发分泌IL-6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2或P〈0.001),活动期患者高于非活动期患者(P〈0.001)。pHA-M刺激培养体系后,SLE患者及正常人PBMC培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被公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淋巴细胞过度增生 ,以及大量自身抗体产生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1] 。最近有报道 ,白细胞介素 12 (interleukine 12 ,IL 12 )可使正常人B细胞在SA、IL 2等协同作用刺激下 ,合成大量自身抗体 ,并且促进T淋巴细胞增生、分泌INF γ等 ,但IL 12是否促进SLE活动期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增生、分化、分泌自身抗体 ,以及发挥异常生物学作用的细胞内信号传递机制 ,未见有报道 ,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16例SLE活动期患者均…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IL—3血浆水平和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13mRNA表达及IL-13血浆水平变化。方法:选择10名健康正常对照者和16名NS患者。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NS患者PBMC中IL-13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同时应用IL-13特异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13血浆水平。结果:NS患者PBMC中IL-13mRNA表达量及血浆IL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调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和Northern blot杂交方法分别检测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OPN蛋白和mtnA的表达。结果 活动期和稳定期SLE患者PBMC OPN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高于正常人(P〈0.01),SLE患者OPN蛋白主要在淋巴细胞表达,而活动期患者PBMC OPN蛋白及mRNA的表达高于稳定期患者(P〈0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抗CD28 ,CD80 ,CD2 及CD58 分别刺激健康人PBLs 后作用肝癌细胞,对作用前后PBLs 的表型变化及TCRVβ基因亚家族的表达水平进行探讨.方法 用FACS 分析作用肝癌细胞前后PBLs 表型变化,并用RTPCRSouthern 印迹分析其TCR Vβ1 ~20 的表达水平及特征.结果 健康人PBLs 作用肝癌细胞后CD3 和CD8 分子表达比作用前明显增高,而CD4 分子无显著变化. 健康人PBLs 分别加IL2 , PHA, 抗 CD3 和 CD3 + CD28 , CD28 + CD80 ,CD2 + CD58 作用肝癌细胞(BEL7402) 前表达水平平均约5 % ,作用BEL7402 后表达水平约13 % ~25 % ,其特征为Vβ7增高.结论 在癌抗原的参与下,McAb 共刺激的T 细胞活化,TCR接受APC 提呈的相应抗原的刺激,具有该TCR 的淋巴细胞迅速增殖而成为针对抗原的T 细胞克隆,发挥其识别和杀伤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免疫系统的主要异常是依赖于T细胞的B细胞功能亢进 ,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1] ,根据产生的细胞因子的不同 ,人CD4+T细胞(辅助型T细胞 )至少可分为三种功能亚型 :Th1细胞生成白细胞介素 2 (IL 2 ) ,干扰素 γ(IFN γ)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 ;Th2细胞生成IL 4、IL 5、IL 6和IL 10 ;Th0细胞可生成两类细胞因子[2 ] 。本文运用流式细胞仪采用三色荧光标记分析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的CD4,CD2 5以及CD30三种表面抗原的表达 ,试图通过这些表面标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一10(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离15例CHB病人及6名正常人血清及PBMC。PBMC体外单独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场毒素B(SE)或重组HBcAg(rHBcA)共培养48小时后,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及PBMC培养上清液IL-10水平。结果CHB病人血清IL-10水平为(123.11±13.89)ng/L,正常对照组平均为(95.97±11.68)ng/L,两者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BMC体外培养48小时,培养上清液中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rHBCAde导病人PBMC产生的IL-10水平最高,达(369.5±30.52)ng/L。HBVDNA阳性病人血清及PBMC培养上清液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病人。慢性轻度和中度肝炎病人血清及PBMC培养上清液IL-10水平又高于慢性重度或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结论CHB病人血清及PBMC培养上清液IL-10水平升高可能与HBV持续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
MDS患者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28例MDS(RA18例、RAEB和RAEB-T10例)和10例ANLL为研究对象,采用APAAP和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HA刺激前后)的MIL-2R和培养血清中STL-IR,结果表明:经PHA刺激培养48h后,MDS和ANLL患者Tac抗原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RAEB和RAEB-t组Tac+率比RA低,与ANLL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中STL-2R在MDS各亚型中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以RAEB及RAEB-t为著。认为MDS患者免疫反应及监视能减弱;STR-2R与mIL-2R无相关;IL-2R表达异常可能与造血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s)增殖、粘附和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除调脂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方法在体外分离培养人PBMs,经oxLDL诱导后,观察不同浓度普伐他汀对其增殖,粘附分子CD11b水平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粘附和分泌TNF-α、IL-8的影响。结果普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方式抑制oxLDL诱导的PBMs增殖、粘附和分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了15名正常人及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脂多糖(LPS)刺激下产生和分泌白细胞介素-I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情况,以及铜仿膜和血仿膜、醋酸盐和碳酸盐透析液对PBMC产生和分泌IL-1β、TNFα的影响。结果表明,MHD患者PBMC在LPS刺激下,产生和分泌IL-1β、TNFα的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铜仿膜透析组,血透5min时IL-1β、TNFαmRNA的表达达高峰,与透前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生物活性或蛋白质水平也相应升高,较正常对照组及透前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仿膜组IL-1β、TNFα的表达和蛋白质水平虽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碳酸盐与醋酸盐组无明显差异。提示LPS是引起PBMC产生和释放IL-1β、TNFα的重要因素;铜仿膜透析器亦可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SLE发病过程中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炎 ,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体内免疫网络常有明显的缺陷 ,伴有各种细胞因子的异常。我们对43例SLE病人可溶性血栓调节素 (sTM )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及自然杀伤细胞毒因子 (NKCF)变化进行检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住院的SLE病人 43例 ,全部为女性 ,平均年龄 (36±11)岁…  相似文献   

13.
以双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对45例重型乙型肝炎(SHB)患者(其中急性10例,亚急性15例,慢性20例)检测了血浆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结果显示,各型SH一B患者血浆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均<O0l)。而不同类型SH一B之间,HBeAg与抗-HBe阳性组之间血浆slL-2R水平及SH-B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PBMC培养上清液中的sIL-2R水平皆无显著性差异(P均>O.05)。提示不同类型SH一B患者都存在免疫效应细胞的过度活化而其PBMC体外释放sIL-2R的功能似乎无异常,血浆sJL-2R水平高低似乎与HBV复制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14.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型细胞因子分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免疫分为Th1型和Th2型[1,2 ] 。Th1型细胞能通过分泌白介素 2 (IL 2 )、干扰素γ(IFN γ)等细胞因子促进细胞免疫 ;而Th2型免疫却通过白介素 10 (IL 10 )、白介素 4 (IL 4 )等细胞因子抑制Th1型细胞免疫。肿瘤患者存在Th免疫功能的紊乱[3 ] 。我们的实验以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 ,检测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 ,发现NSCLC患者存在Th型细胞免疫失衡。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30例NSCLC患者 ,年龄 36~ 70岁 ,平均年龄 5 6岁 ,男 2 1例 ,女 9例 ,鳞癌 18例 ,…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与哮喘发病的关系,对12例过敏性哮喘患者、10例非过敏性哮喘患者、9例非哮喘过敏患者和10例正常人的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液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在有无过敏原刺激条件下在体外进行培养,观察辅助(CD+4)T细胞活化状态和白细胞介素(IL)-5释放水平。结果表明,过敏性与非过敏性哮喘组BAL液细胞和PBMC在无刺激培养条件下,CD+4T细胞活化数量及释放IL-5水平均显著增高;过敏性哮喘组患者T细胞对过敏原的反应性明显高于非过敏性哮喘组(P值均<0.01);非哮喘过敏症组患者PBMC在过敏原刺激下,CD+4T细胞活化数量和上清液IL┐5含量显著增加,但其BAL液细胞在过敏原刺激下培养,释放IL┐5水平仍然显著低于两哮喘组(P值均<0.01)。研究表明,支气管┐肺局部CD+4T细胞活化程度和IL┐5释放能力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普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普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s)功能的影响,对21例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和9例健康人PBMs粘附分子CD11b、CD49d表达及TNF-α、IL-8分泌情况进行了检测;并在体外分离培养的冠心病患者PBMs中,观察了普伐他汀对其表达CD11b、CD49d及分泌TNF-α、IL-8的影响。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PBMs表达CD11b、CD49d及分泌INF-α、IL-8的能力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普伐他汀能下调冠心病患者PBMsCD11b、CD49d表达及降低TNF-α、IL-8的分泌(P<005)。说明普伐他汀可抑制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抗CD28,CD80,CD2及CD58分别刺激健康人PBL后作用肝癌细胞,对作用前后PBL的表型变化及TCRVβ基因亚家族的表达水平进行探讨.方法用FACS分析作用肝癌细胞前后PBL表型变化,并用RTPCRSouthern印迹分析其TCRVβ120的表达水平及特征.结果健康人PBL作用肝癌细胞后CD3和CD8分子表达比作用前明显增高,而CD4分子无显著变化.健康人PBL分别加IL2,PHA,抗CD3和CD3+CD28,CD28+CD80,CD2+CD58作用肝癌细胞(BEL7402)前表达水平平均约5%,作用BEL7402后表达水平约13%~25%,其特征为Vβ7增高.结论在癌抗原的参与下,mAb共刺激的T细胞活化,TCR接受APC呈递的相应抗原的刺激,具有该TCR的淋巴细胞迅速增殖而成为针对抗原的T细胞克隆,发挥其识别和杀伤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IL-13血浆水平和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中IL13mRNA 表达及IL13 血浆水平变化。 方法:选择10 名健康正常对照者和16 名NS患者。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 技术,对NS患者PBMC中IL13 m RNA表达量进行分析。同时应用IL13 特异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测定IL13 血浆水平。 结果:NS患者PBMC 中IL13 mRNA 表达量及血浆IL13 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IL13 mRNA 表达量为1-28±0-13 vs0-45±0-12 ,P< 0-05 ;IL13 血浆水平为55-73 ±12-72 vs28-51 ±8-36 ,P< 0-05)。蛋白尿伴肉眼血尿组NS患者的IL13 血浆水平较单纯蛋白尿组降低(68-91 ±4-34 vs54-65 ±2-11 ,P< 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IL13 血浆水平与NS患者蛋白尿和血尿程度呈负相关,r 分别为-0-553 和-0-708,P均小于0-05。 结论:IL13 参与NS分子发病机制,IL13 蛋白质分泌水平相对下降,在NS患者肾小球硬化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白细胞介素-6在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IL-6依赖性细胞株MH60.BSF增殖反应MTT法检测30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和24例无骨质疏松(NOP)者以及14例绝经前健康女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PBMC)IL-6水平以及血清雌激素(E2)、骨钙素(BGP)等水平的变化。结果绝经后妇女IL-6水平高于绝经前,而OP组又高于NOP组。以OP组IL-6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L-6与年龄无明显相关关系,与前臂骨密度(BMD)和E2呈负相关,与BGP和尿钙与尿肌酐比值(Ca/Cr)呈正相关。结论提示老年女性骨丢失属于高转换型,雌激素水平减少使分泌IL-6细胞活化,IL-6分泌增多,从而刺激骨吸收,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选择5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20例正常人,检测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睾酮(Tc)水平。用疾病活动评分(SLAM)判断疾病活动性,并对sIL-2R和Tc水平的变化及两者回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SLE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Te显著低于正常人(P〈0.001),SLE活动期sIL-2R水平与SLAM指数显著高于非活动期(P〈0.01),Te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