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64层螺旋CT全腹平扫加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的15例AMI.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3例(完全栓塞1例,不完全栓塞2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2例.结果 15例AMI直接征象:动脉期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完全或部分充盈缺损,可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完全或部分栓塞(3例).静脉期显示肠系膜上静脉完全或部分充盈缺损,可诊断为肠系膜上静脉完全或部分栓塞(12例);间接征象“缆绳征”12例,肠系膜水肿10例,肠管壁增厚12例,肠管扩张、积液8例,肠壁强化减弱7例,其中2例可见节段性未强化区,腹水6例,肾前筋膜增厚4例,肠壁积气2例.平扫肠系膜上动脉或上静脉高密度征7例(静脉栓塞6例,动脉栓塞1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累及门静脉、脾静脉6例,其中4例在增强扫描时,可见肝脏异常低灌注区.结论 64层螺旋CT平扫加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及时准确,应作为临床怀疑肠系膜血管疾病首选检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MAD)的MSCTA表现,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手术证实的8例SMAD的MSCTA图像,采用VR、MPR、CPR及MIP进行肠系膜上动脉及分支血管重建,总结SMAD的特征性表现。结果:8例均可显示破口,破口距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10~35 mm,夹层动脉瘤长度12~42 mm,8例均可见内膜片及真假腔,2例伴假腔动脉瘤样扩张。结论 :MSCT肠系膜上动脉成像能准确评估SMAD,并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由于栓子堵塞肠系膜上动脉(SMA)引起肠坏死的一种急性病变,属于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一种类型,是一种少见的普外科急腹症,约占后者的50%,可致患者短时间内肠壁急性缺血坏死、穿孔,中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极为凶险,病死率为60%~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猪肠系膜上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可行性及在栓子定位中的价值。方法:24只巴马猪行MSCTA及DSA检查,12只DSA检查结束后行SMA二级分支栓塞。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进行血管三维重建,比较不同重建方法对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能力差别。以DSA为金标准,评估MSCTA在栓子定位中的价值。结果:MSCTA可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解剖特征,VR及MIP图像均可显示血管主干及一级大分支,19例可显示二级分支,TSMIP可显示末端分支至肠壁周围血管网。MSCTA显示栓子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5.3%、94.5%、91.9%、100%。结论:MSCTA可以较为准确的显示猪肠系膜上动脉三维解剖学解剖特征及病变,有助于肠缺血等动物模型制作及介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SCTA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63例检查正常者、16例十二指肠淤积症患者及9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行MPR后测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α)、左肾静脉层面及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水平层面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距离(d1、d2)。结果 :检查正常者及胡桃夹综合征患者α分别为58.53°±23.55°和12.23°±5.82°,d1分别是(12.23±5.82)mm和(2.88±0.9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2,t=11.73,均P0.05)。检查正常者及十二指肠淤积症患者α分别为58.53°±23.55°和19.00°±5.42°,d2分别为(12.68±6.03)mm和(5.06±2.6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1,t=7.50,均P0.05)。结论:MSCTA能够很好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准确测量a、d1、d2,为诊断胡桃夹综合征、十二指肠淤积症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DSA证实和(或)有典型CT表现的SISMAD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SCTA检查.采用Yun分型.依据CTA,结合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后处理图像,分析SISMAD影像特征,并分别计算各种方法对初始破口、内膜瓣和真假腔的显示率.结果:11例中Yun Ⅰ型1例,Ⅱb型8例,Ⅲ型2例.CTA清晰显示撕裂内膜11例,内膜破口均位于肠系膜上动脉(SMA)近心端,夹层累及SMA主干及分支.MPR与CPR对初始破口、内膜瓣和真假腔的显示率分别为90.9%、100%、100%,VR与MIP对初始破口的显示率分别为54.5%和27.3%,而对内膜瓣与真假腔的显示率均为45.5%.结论:MSCTA及其后处理技术能清晰显示SISMAD病变特征和累及范围,MPR及CPR对破口显示率优于MIP,而对内膜瓣及真假腔显示率优于MIP及VR.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肠系膜上动脉(SMA)的MSCTA表现。方法:搜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行全腹MSCT双期增强扫描、且SMA及其分布区域未见明显异常者266例。在动脉期图像上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等后处理重组出SMA的二维、三维图象,观察其起源位置及其分支分布走行,并测量统计以下数据:SMA起始位置;SMA与腹主动脉夹角;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及胰十二指肠下动脉显示率;回结肠动脉分支夹角;空、回肠动脉显示数目;左肾静脉层面及十二指肠水平部层面SMA后缘与腹主动脉前缘间的距离。结果:SMA走行及分布正常者259例,正常变异7例。241例(241/259,93.1%)SMA起源于L1椎体水平;SMA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平均值为57.1°±14.0°;中结肠动脉显示率31.7%(82/259),右结肠动脉显示率52.5%(136/259),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直接起自SMA主干68.4%(177/259);回结肠动脉分支夹角平均值为77.7°±28.7°;空肠动脉显示3~8支、回肠动脉1~6支;左肾静脉层面及十二指肠水平部层面SMA与腹主动脉间距的平均值分别为(16.2±7.2)和(17.5±7.4)mm。结论:MSCTA可直观显示SMA走行、分布及其与腹主动脉间夹角。  相似文献   

8.
唐菲  热合曼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9):937-937,946
患者男,33岁。因持续上腹部胀痛不适14天,加重6天,为主诉入院。患者有长期饮酒史,每天100~1000ml。入院当天查血细胞分析正常,血淀粉酶正常,尿淀粉酶1800U/L,腹部平片未见异常。以“急性胰腺炎”收入院。腹部CT平扫见胰腺边缘毛糙,周围见轻度渗出性改变。肠系膜上静脉明显增粗,密度比主动脉高(图1)。5天后增强扫描见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内对比剂充盈图1 CT平扫见肠系膜上静脉增粗,腔内密度高于同层面腹主动脉密度图2 5天后增强CT:肠系膜上静脉内对比剂充盈缺损,小肠壁水肿缺损,小肠壁水肿,腹水(图2)。诊断为肠系膜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肝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病例组选择32例肝癌和肝硬化在移植前后行多层螺旋CT(MSCT)多期扫描,包括肝癌10例(肝癌组)、22例肝硬化CTP分级C级(肝硬化组).分别于肝动脉期和门脉期进行血管3D成像,重建方法包括MPR、MIP、VR.于MIP图像上分别测量腹腔动脉 (CA)、胃左动脉(LGA)、肝总动脉(CHA)、肝固有动脉(PHA)、肠系膜上动脉(SMA)及门静脉(PV)、脾静脉(SV)、肠系膜上静脉(SMV) 的管径.数据用SPSS10.0处理,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两两比较用q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肝动脉期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扫描范围内的腹主动脉、腹腔干,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右动脉及其分支;门静脉期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系统情况.病例组32例中有21例肝动脉及其分支解剖正常,MIP及VR所显示的正常解剖肝动脉无明显差异.病例组中11例、正常对照组6例显示肝动脉分支异常.于MIP像上能准确测量腹腔大动脉血管管径及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的管径,对照组与肝硬化组及肝癌组动脉管径无统计学差异,而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的管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MSCTA能准确显示血管解剖、变异及病变情况,对静脉、变异的肝动脉进行管径测量,掌握个体化肝脏血管变异及其血管大小信息,为手术方式、制订术中血管吻合方案提供客观依据,并监测术后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塞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急性SMAE患者资料,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62岁,7例均行腹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图像后处理重组。结果肠系膜上动脉内充盈缺损7例,肠壁增厚5例,肠系膜上动脉增粗5例,肠腔扩张、肠壁菲薄和增厚3例,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弥漫栓塞并肝缺血1例;腹腔积液2例。结论MSCT是诊断SMAE的一种可靠且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对不明原因腹痛或临床怀疑SMAE的患者,应尽快行螺旋CT检查。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的CT表现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目的评价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AMI)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AMI病例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67.2岁。除1例在诊断次日死亡外,其余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肠系膜上动脉(SMA)梗塞4例,肠系膜上静脉梗塞(SMV)5例,肠系膜下静脉(IMV)梗塞1例。除1例行CT平扫外,其余9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详细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直接征象为血管内充盈缺损(8例)。间接征象包括肠腔扩张积液(4例)、肠壁增厚(6例)、薄纸样肠壁(4例)、缆绳征(5例)、肠系膜积液(3例)、肠壁积气(2例)、门静脉积气(1例)及腹腔积液(3例)。结论CT是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的一种快速、敏感、可靠及无创伤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MSCTA在脑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简称:MSCTA)在脑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选在我院行MSCTA检查的脑血管性疾病22例,使用GE Light Speed Plus四层螺旋CT机,螺距:3~6,层厚:1.25mm,注药流率:2.5~4.0ml/s,成人剂量:100ml,儿童按2ml/公斤计算,扫描延迟时间:15~22s。图像后处理使用ADW 3.1工作站进行脑血管二维及三维重建。结果:MSCTA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脑血管的空间解剖细节,可充分观察到脑动脉瘤的准确起源、瘤体大小、颈部宽窄及走向等情况,其中8例手术病例结果与MSCTA诊断结果一致,本组病例中所显示的最小动脉瘤直径约3mm;同时,MSCTA也可作为脑动脉瘤术后评价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观察术后银夹所在的位置和远端血管通畅情况等。三维图像对于脑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和烟雾病等也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三维成像中,容积显示图像为最佳。结论:MSCTA是一种无创性成像方法,在脑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和术前术后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谢元亮  江燕萍  金朝林  张树桐  王辉   《放射学实践》2013,(12):1271-1274
目的:探讨Riolan动脉弓扩张的MSCTA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26例患者的腹部CTA及临床资料,将其中的47例Riolan动脉弓扩张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抽取47例无扩张者为对照组,测量Riolan动脉弓平均直径,由两位有经验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Riolan动脉弓扩张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及肠系膜上动脉(SMA)闭塞、SMA狭窄、肠系膜下动脉(IMA)闭塞、IMA狭窄、结肠癌、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组Riolan动脉弓平均直径分别为(1.2±0.1)、(4.6±0.7)、(2.5±0.2)、(2.3±0.3)、(1.9±0.2)、(2.5±0.3)和(2.0±0.3)mm,研究组Riolan动脉弓直径大于对照组(Z=-8.403,P<0.01),SMA闭塞后Riolan动脉弓扩张最为显著(F=20.064,P<0.01)。血流上行组与血流下行或双向血流组Riolan动脉弓直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iolan动脉弓扩张常提示有肠道供血动脉或肠道病变,MSCTA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Riolan动脉弓,而且可以很好显示相关血管狭窄及闭塞的情况,对临床诊疗方案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对卵巢及子宫巨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1例卵巢及子宫巨大肿瘤患者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行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重建成像.结果 71例盆腔巨大肿瘤患者中,卵巢动脉显示率约42.3% (30/71),子宫动脉显示率约97.2% (69/71);56例患者的肿瘤来源于卵巢,其恶性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约95.2%( 20/21);15例患者的肿瘤来源于子宫,定位诊断准确率约66.7% (10/15).结论 MSCTA可以清楚显示卵巢及子宫巨大肿瘤的供血动脉,在女性盆腔巨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实践中影像学检查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诊断明确,临床资料完整的非创伤性急腹症病例的腹部X线片、超声、CT等影像资料,统计不同影像学检查对非创伤性急腹症的符合率。结果135例非创伤性急腹症中, X线片的符合率23.7%;超声符合率为32.6%;CT的符合率为87.4%。其中X线片在诊断肠梗阻、消化道穿孔中符合率分别为74.2%、68.8%;超声在胆系结石诊断中的符合率为65.4%;CT则在整体急腹症诊断符合率具有明显优势,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11,P<0.05)。结论合理使用影像学检查技术能有效提高非创伤性急腹症的诊断符合率,使急腹症患者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研究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检查技术和图像后处理方法,以期提高基层医院对急性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临床高度怀疑急性PE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采用相同检查流程,在不同扫描条件下进行CT肺动脉血管成像,原始图像在ADW4.3图像工作站中采用MPR、MIP及VR方法进行后处理.观察不同扫描条件和不同后处理技术对PE诊断正确率的影响.结果 ①对比剂浓度300mgI/ml、350或370mgI/ml均可,剂量80~90ml为宜,注射速率3~3.5ml/s即可;②延迟扫描时间17~20s,肺动脉及分支对比剂充盈良好;③吸氧及呼吸训练有助于减少伪影;④扫描范围从肺底至肺尖,足先进,对减少膈肌运动引起的呼吸伪影有好处;⑤肺叶及以上动脉内栓子在MPR、MIP和VR显示率相仿,但MPR有助于显示肺段及以下动脉内栓子.结论 16层螺旋CT采用合适的扫描技术和图像后处理方法,能有效提高PE患者的诊断正确率,在基层医院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绞窄性肠梗阻肠系膜及其血管改变的CT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对经CT检查、有肠系膜及其血管(MRV)改变的30例绞窄性肠梗阻(SO)进行分析,探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SO,均行CT平扫,其中20例行增强扫描,均显示有不同形式的MRV改变。26例经手术、4例经临床证实,包括粘连性肠梗阻9例,肠扭转8例,肠套叠6例,肠系膜血管闭塞性肠梗阻4例,内疝3例。结果所有病例经CT检查可发现11种CT征象,并可分作:(1)直接征象:包括肠系膜血管闭塞2例,肠系膜水肿及其血管增粗并形态异常19例;(2)间接征象:包括肠壁水肿增厚24例,CT强化肠壁异常6例,肠腔大量积液13例,肠袢特殊形态10例,肠壁、肠系膜出血各1例;(3)并发症征象:包括肠壁间积气3例,肠系膜门脉积气1例,肠系膜积气1例,腹水和气腹共11例。结论急腹症CT检查如能显示MRV改变,结合其他CT征象和临床,可以对SO术前作出诊断。同时也能观察到传统x线不能显示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64层CT血管造影在腹部中小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资料和方法 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血管探针技术(VP)对70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的患者进行腹部动脉血管重组,比较其显示情况.结果 VP共检出病灶59处,测得狭窄度<30%,30%~50%,>50%分别有11、17、5例.VR及MIP均无一例明确显示<30%的狭窄管腔,且不能明确显示软斑块.对单纯钙化斑的显示,MIP检出结果与VP相同,VR有1例显示不清.对钙化软斑块的显示方面, VR、MIP对3处较小钙化斑显示不清.结论 在诊断腹部中小血管粥样斑块、微小钙化灶、血管轻度狭窄等方面,血管探针技术的敏感性较VR及MIP高.  相似文献   

19.
王晓岩  李净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0):1485-1486
目的: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肺动静脉畸形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诊断与治疗肺动静脉畸形9例,使用Sensation 40层螺旋CT机做增强扫描,并对其进行肺血管三维重建。结果:MSCTA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肺动静脉畸形的空间解剖细节,对其做出定性诊断,同时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术后随访提供依据。结论:MSCTA是一种无创性成像方法,在肺动静脉畸形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