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TFFs)是一类含一个或几个三叶因子结构域的分泌蛋白,该结构域是一段38或39个氨基酸的多肽,其中的6个半胱氨基以1-5,2-4,3-6配对的构型方式生成三对二硫键,从而形成典型的三叶状结构,此结构赋予TFFs家族蛋白耐酸、耐碱和耐蛋白酶水解的性质,同时也是其行使功能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2.
三叶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TFFs)是一类含一个或几个三叶因子结构域的分泌蛋白,该结构域是一段38或39个氨基酸的多肽,其中的6个半胱氨基以1-5,2-4,3-6配对的构型方式生成三对二硫键,从而形成典型的三叶状结构,此结构赋予TFFs家族蛋白耐酸、耐碱和耐蛋白酶水解的性质,同时也是其行使功能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3.
周帅  符国珍 《海南医学》2012,23(8):123-125
在生理状态下,三叶因子3(TFF3)表达于胃肠道黏膜组织及其他黏膜组织中的分泌细胞,其通过增加上皮细胞的迁移、减少上皮细胞的凋亡来促进损伤的修复和愈合。当机体发生消化系统炎症、肿瘤等病理性改变时,TFF3会伴随病理过程而发生异常表达和/或持续分泌。大量研究资料表明TFF3的异常表达与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因此,对于消化道相关疾病的实验诊断及预后判断,TFF3可能是一个潜在的临床标志物。但其具体的生理病理功能及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明确,故其实际应用于临床还需要更加充分的、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及更多前瞻性的临床研究资料来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4.
5.
谷氨酰胺对烧伤大鼠肠三叶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烧伤大鼠肠三叶因子 (intestinaltrefoilfactor,ITF)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 3 0 %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正常对照 (C)组 ,烧伤后普通肠道营养 (EN)组及烧伤后添加谷氨酰胺的肠道营养 (GLN)组。EN组用等量甘氨酸补足氮量 ,使两组烧伤大鼠保持等氮、等热卡 ,动态观察伤后两组大鼠ITF及ITFmRNA的变化。结果 正常大鼠小肠中ITF及ITFmRNA均有一定表达 ,烧伤后其表达一过性增加 ,随后明显降低。两组比较 ,GLN组大鼠肠组织中ITF及ITFmRNA水平明显高于EN组 ,同时GLN组肠粘膜受损程度也明显低于EN组。结论 严重烧伤后肠粘膜结构受损是ITF合成下降的主要原因 ,谷氨酰胺能保护肠粘膜 ,维护杯状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促进ITF特别是ITF二聚体的合成和分泌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肠三叶因子 (ITF)在水浸束缚应激 (WRS)大鼠胃粘膜基因表达变化 ,探讨其在应激胃粘膜损伤早期修复作用。 方法 :采用水浸束缚应激制作模型 ,动态监测胃粘膜血流量 (GMBF) ,大体及光镜下观察粘膜损伤程度 (UI)及组织学变化 ;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ITF基因表达变化 ;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证实其表达。 结果 :应激造成胃粘膜广泛损伤 ,但损伤指数在 2、4、8h逐渐减小 ,至 8h降为 6 4 .9% ,GMBF逐渐恢复 ,至 8h上升为正常 (89.8% ) ,ITF基因表达逐渐增强 (0 .0 2 2± 0 .0 0 1 )vs(0 .1 77± 0 .0 1 0 ) ,P <0 .0 1 ,免疫组化染色计分为 (0 .1 34± 0 .0 0 1 )vs(0 .2 5 3± 0 .0 1 ) ,P <0 .0 1。 结论 :ITF可能参与了胃粘膜早期重建  相似文献   

7.
田伟 《医学综述》2012,18(7):1013-1016
多种病理状态下肠黏膜屏障会受到损害,继而发生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引发肠道外多脏器感染,严重时会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导致患者死亡。随着对原癌基因研究的深入,发现原癌基因除了可以引起细胞癌变外,也可参与细胞增殖,促进创伤组织的修复。了解肠黏膜屏障损害及修复机制对并发肠黏膜损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艳  夏苏英 《医学综述》2014,(8):1348-1350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低氧环境下生成的转录蛋白,具有广泛的下游靶基因。HIF-1除在肾脏、肝脏等脏器的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外,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着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是通过调节下游靶基因,促进新血管生成、舒张血管、抗细胞凋亡,减轻神经毒性、促进干细胞迁移等。因此,HIF-1成为研究多种疾病治疗方法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lk-1通路对肠三叶因子(ITF)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影响。方法30只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对照组,NEC模型组,NEC给予ITF组),每组10只,造NEC模型后,第4d处死并取回盲部组织1-2cm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及免疫组化Elk-1的表达。结果NEC新生大鼠中损伤肠组织Elk-1表达增强,ITF治疗组肠组织Elk-1表达较NEC组明显增强。结论Elk-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NEC发病过程,并起着信号转导作用;ITF通过激活Elk-1信号通路,减轻肠组织损伤,起到保护肠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肠三叶因子( 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 , ITF)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探讨重组ITF对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GES-1细胞分为3组,其中1组作为细胞增殖活力实验空白对照组,其他2组分别加入浓度为100和500 ng/mL的人重组ITF形成低浓度ITF组和高浓度ITF组。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GES-1细胞的增殖活力。体外培养的GES-1细胞株分别用100 ng/mL的ITF和浓度为15μmol/L的PI3 K/Akt 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进行处理,分为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实验空白对照组、ITF组、LY294002组和ITF+LY294002组,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随后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GES-1细胞处理后的增殖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中p-Akt和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ITF刺激下GES-1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增强,且ITF浓度越高、增殖活力越强。使用LY294002处理后,能够显著抑制ITF刺激的细胞增殖。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ITF提高了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结论 ITF促进GES-1细胞的增殖,推测其分子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13.
肠三叶因子在大鼠肠道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研究肠三叶因子(ITF)及其mRNA大鼠肠道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手段观察了ITF及ITFmRNA在大鼠肠道的表达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了不同肠段ITF的含量。结果 从十二指肠至结肠均有ITF及ITFmRNA表达,主要分布于肠绒毛杯状细胞,其中ITFmRNA仅在杯状细胞的基底和边缘表达,其它区域的杯状细胞则呈ITFmRNA阴性反应,同时发现部分其它部位的肠上皮细胞中亦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trefoilfactor,ITF)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新生大鼠的肠粘膜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ERK)表达的影响,探讨ITF对NEC保护作用的信号途径;及ERK新生鼠肠组织中的活化及胞内分布规律,探讨其在NE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NEC模型,第4d处死,取肠组织待检。新生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A组为NEC模型后予以腹腔注射ITF0.5mg;B组为NEC模型后予以皮下注射ITF0.2mg;C、D组为NEC模型后分别予以腹腔和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别为0.5ml和0.2ml;E组为正常对照组。取近回盲部1~2cm肠道组织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做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观察ERK的表达。结果:A、B组组织匀浆中ERK的面密度值各为87.68±19.24、82.65±21.35,较C、D组(30.23±7.79、30.74±8.19)明显升高(P<0.01),C、D组与E组(5.41±1.46)比较也有升高(P<0.05);并且随着ERK的激活伴随着明显的核转位。A、B组间及C、D组间ERK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切片显示C、D组HE染色切片见肠壁损伤轻重不一,可见全肠粘膜绒毛坏死,病理评分的中位积分为3分;A、B组肠上皮细胞少量脱落,顶端绒毛坏死,病理评分的中位积分为1分。结论:通过腹腔和皮下注射ITF可以减轻NE  相似文献   

15.
肠黏膜屏障是指肠道能防止肠腔内的有害物质如细菌和毒素穿过肠黏膜进入体内其他组织器官和血液循环的结构和功能的总和.  相似文献   

16.
王焕  吴修文  吴炜  张勇  万千雪  金星  徐淑秀  彭曦 《重庆医学》2012,41(15):1459-1461
目的探讨重组人小肠三叶因子(rhITF)对烧伤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小鼠模型,将10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n=8)、烧伤对照组(B组,n=32)、肠三叶因子灌胃给药组(IG组,n=32)和rhITF皮下注射组(SC组,n=32)。观察伤前及烧伤后1、3、5、7d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不同途径给予rhITF对其的影响。结果烧伤后肠黏膜损伤指数、通透性、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明显高于C组,而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和肠黏膜厚度则显著降低。与B组比较,IG组和SC组小鼠的损伤指数、通透性和DAO活性明显降低(P<0.05),黏膜厚度显著增加(P<0.05)。与SC组比较,IG组的疗效更明显(P<0.05)。结论 rhITF能有效减轻烧伤后肠道损伤,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通过胃肠途径给予肠三叶因子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邹飞 《当代医学》2009,15(27):19-20
缓激肽作为激肽释放酶一激肽系统的主要终末效应物,主要通过B1和B2两个G蛋白耦联受体参与平滑肌收缩、凝血和纤溶、细胞增殖与凋亡、炎症与疼痛、休克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从而实现对心血管、肾脏、神经以及胃肠道等多个系统功能的调节。国内外有关缓激肽对各组织器官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多,本文仅就缓激肽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叶苷(trilobatin,TLB)减轻下肢缺血再灌注(lower-limb ischemia reperfusion,LIR)所致的肾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制备LIR模型,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不进行LIR模型制备)、损伤组(建立LIR模型)、预处理组(预先给予TLB,再建立LIR模型)、抑制剂组(预先给予SIRT3选择性抑制剂,再给予TLB,之后建立LIR模型)。LIR后,抽取外周血并分离肾组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损伤评分,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DHE染色检测肾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相应试剂盒检测外周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肾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增高,外周血中Scr、BUN和肾组织中ROS、MDA升高,肾组织中SOD降低,SIRT3、SOD2表达水平下调(P均<0.05);与损伤组比较,预处理组肾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Scr、BU...  相似文献   

19.
肠道营养促进烧伤大鼠肠三叶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肠道营养对烧伤大鼠三叶因子(ITF)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随机分成伤前对照(C),静脉营养(PN)及肠道营养(EN)组。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检测了烧伤后大鼠肠组织中肠三叶因子(ITF)ITF mRNA的变化,并观察了两组大鼠肠道受损情况。正常大鼠小肠中ITF及ITF mRNA均有一定表达,它们主要分布于肠绒毛杯状细胞中。烧伤后肠道组织结构受损,ITF mRNA表达明显降低,肠杯状细胞分泌ITF的能力大幅下降,特别是ITF二聚体的含量远远低于伤前(P<0.01)。两组比较,尽管肠道营养不能逆转烧伤后ITF下降的趋势,但能明显抑制其下降幅度,同时EN组肠粘膜受损程度也明显低于PN组。结论 严重烧伤后肠粘膜结构受损的ITF合成下降的主要原因,与静脉营养相比肠道营养可减轻肠粘膜受损程度,降低ITF特别是ITF二聚体的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克隆肠三叶因子(ITF)启动子序列,构建ITF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检测启动子活性。方法:运用PCR方法从人全血基因组DNA中获得目的基因;双酶切后连接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上,构建不同长度的ITF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100--1 826bp);将重组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和LS174细胞48h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其启动子活性。结果:PCR扩增出不同长度的ITF启动子片段;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体构建正确;转染HEK293细胞和LS174细胞后检测启动子活性,100和200bp启动子活性较低,而300至1 826bp启动子活性较强。结论:成功构建了ITF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具有活性的启动子最小长度为300b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