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多级肝动脉分支介入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实验组40例肝硬化伴有腹水患者,经导管将干细胞悬液移植入肝脏动脉多级分支血管.对照组搜集40例肝硬化患者资料,治疗方法为静脉输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悬液.在移植后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资料进行对比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肝脏功能明显改善,实验室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近期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是目前治疗肝硬化的一种有效手段,采用肝动脉多级分支动脉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比静脉移植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多级肝动脉分支介入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40例肝硬化伴有腹水患者,经导管将干细胞悬液移植入肝脏动脉多级分支血管。对照组搜集40例肝硬化患者资料,治疗方法为静脉输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悬液。在移植后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资料进行对比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肝脏功能明显改善,实验室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近期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是目前治疗肝硬化的一种有效手段,采用肝动脉多级分支动脉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比静脉移植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1例,抽取自体骨髓140~200 ml,在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制成10~20 ml细胞悬液,经肝动脉介入移植入肝脏,分别在移植后第4、8、12周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移植后第12周,血清学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较术前增高(P<0.05)。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症状、体征的影响:腹水减少、下肢浮肿减轻、尿黄减轻皆为8/10例;食欲改善、乏力好转皆为13/21例;腹胀减轻15/21例。21例患者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有1例半年后出现胰腺癌,1年后死亡。【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使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脏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提供又一种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移植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4~75岁,平均(52±12)岁.在无菌条件下抽取骨髓80~90 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制备成骨髓干细胞悬液40 ml,然后经肝动脉置管并缓慢泵入肝脏.检测术后4周肝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并观察症状、体征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4周与术前比较白蛋白、前白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患者临床症状(食欲、精神、腹胀、乏力)及体征(腹水、下肢水肿)均有明显改善;移植术中和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结论 自体BMSC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近期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生存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患者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改善肝功能的机制,并同成人新鲜血浆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4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另一组采用成人新鲜血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血小板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在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提升免疫功能的疗效明显优于成人新鲜血浆。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可提高白蛋白及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合成、分泌,促进肝细胞损伤的修复,使肝硬化的症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严莉 《实用全科医学》2011,(10):1649-1650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的临床护理及效果观察。方法对2010年4月~12月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10例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移植后第2,4,8,12周,实验室生化检验结果:谷丙转氨酶(ALT)逐渐降低,由术前平均126.21 nKat/L降至术后8周的41.56 nKat/L;总胆红素(TB IL)由术前平均101.47μmol/L降至术后8周的33.67μmol/L;白蛋白(ALB)逐渐升高,由术前平均24.39 g/L上升至术后8周的32.31 g/L;胆碱酯酶活力(CHE)由术前平均2375.75μKat/L上升至术后8周的6016.25μKat/L,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逐渐上升,由术前平均28.78%上升至术后8周的56.34%,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凝血机制明显改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患者生存的影响:10例晚期肝硬化患者12周内无一例死亡,生存率100%;移植后患者身体状况有明显的改善,食欲增加、体力好转、腹胀减轻,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10例患者肝脏体积明显增大,约增加0.8~1.2 mm,占体积的0.42%,肝裂缩小;在10例移植患者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凝血机制明显改善、生存率提高、症状好转,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74例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体会,探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74例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74例肝硬化患者进行有效的移植前护理,移植中护理,移植后护理,制订一系列的护理计划,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74例患者手术顺利进行,肝功能明显改善,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使肝硬化患者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这种治疗方法知情充分,保持平和的心态,做好移植前的护理,移植中的护理,移植后的护理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徐明洲 《中国现代医生》2014,(3):152-153,157
目的研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5月38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术后3个月血常规、PT等生化指标和脾脏大小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部分性脾动脉栓塞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3个月后,患者血常规(RBC、WBC、PLT)显著上升,ALT、AST、PT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优势突出,疗效确切、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胡萍  杨福秀  刘霞 《吉林医学》2011,32(26):5530-5531
目的:总结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行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护理经验,探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护理措施,为今后相关病例的护理提供经验。方法:以自体骨髓干细胞为供体,进行有效地移植前、移植后护理,制订一系列护理计划,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7例肝硬化患者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好转,无术肢活动受限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近期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就诊R8例晚期肝硬化患者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于术后1月、3月复查肝功,了解肝功特别是总胆红素、白蛋白等变化情况。结果8例患者在肝动脉灌注过程中均很顺利,无明显不良不适;白蛋白较术前明显增高、总胆红素较前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近期效果较满意,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1.
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8例脑损伤患者行自体骨髓间质于细胞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脑损伤患者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后NI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11.2&#177;6.3)分较治疗前(24.3&#177;9.7)分显著降低(P〈0.01)。其中29例患者感觉、运动和语言功能改善,5例昏迷患者干细胞移植后清醒,11例昏迷病人移植后昏迷程度变浅,3例无明显改善,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毒性不良反应而顺利出院。结论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安伞有效,具有促讲中栅神绎系统组织及功能恢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大规模开展提供基础.方法 6例肝功能不全患者均来源于我所住院患者,年龄44-69岁;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骼后上棘抽取骨髓50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在局部麻醉下,行肝动脉介入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移植于肝脏;患者在移植后不同时间,1,2,4,8,12周进行肝功能检测;观察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移植后,谷丙转氨酶逐渐降低,由平均98.4IU/L降至41.5IU/L,总胆红素由平均136.5μmol/L降至78.4 μmol/L,肌酐由112.3 μmol/L降至72.1μmol/L;白蛋白逐渐升高,由平均23.3g/L升至32.6g/L;凝血酶原时间下降不明显.患者在移植12周生存率为100%,1例在7个月后死亡.移植后大多数患者症状明显改变,移植后12周食欲改善3例,精神体力好转3例,腹胀减轻2例.在4例随访患者中未发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有轻度恶心1例,发热1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肝功能逐步改善,症状好转,表明骨髓于细胞移植对肝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有效且副作用小,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体外分离的自体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灌注途径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疗效。方法对1例肝硬化患者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灌注治疗,进行随访性的观察,了解腹痛、腹胀、纳差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对比分析患者在术后1、3、9周的肝功能、凝血功能、腹部彩超的变化情况。结果肝动脉灌注过程顺利,无不良事件发生;术后患者肝功能得到改善,肝脏合成白蛋白、凝血因子能力提高,症状也逐渐消失,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硬化安全有效,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部分性脾栓塞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均合并脾脏显著增大,采取经肝动脉肝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并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后3个月观察血清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蛋白(ALB)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移植并部分性脾栓塞术后3个月,ALT、TB和PT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PSE术后外周血WBC和PLT均显著上升(P<0.01).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腹水减轻的占75%(15/20),乏力好转的占85%(17/20),食欲改善的占95%(19/20).移植术中和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自体干细胞移植结合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效果明显,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焦月琴  张海  王丽 《中外医疗》2013,32(17):86-87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5例(其中包括乙型30例、丙型25例及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10例),抽取自体骨髓200mL,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制成10mL细胞悬液,经肝动脉介入方法移植入肝脏,分别在移植后第2、4、8周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经移植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改善,在术后8周内有52例(80%)腹水减轻,59例(91%)食欲有所改善,61例(95%)乏力程度减轻,58例(90%)腹胀弱化。在移植后至第4周多项指标出现显著变化,移植8周后,总胆红素降到(41.7±11.9)μmol/L(P<0.01);白蛋白升至(32.3±4.2)g/L(P<0.01);胆固醇逐渐升高至(3.5±0.3)mmol/L(P<0.01)。凝血酶原下降到(17.8±2.3)s(P<0.01)。患者移植后CTPB级和CTPC级从第4周开始,CTP分值下降较为明显,到第8周,与移植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MELD评分下降出现于第4周,至第7周时出现最低值。65例患者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近期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动脉插管自体骨髓肝细胞移植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收治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50例,其中肝炎肝硬化130例、酒精性肝病20例,其中酒精致肝硬化肝性脊髓病1例。年龄25~68岁。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体外分离纯化骨髓源性干细胞,通过肝动脉置管移植入肝脏,在移植后10、20、30天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改善、Child-Turcotte-Pugh分数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移植后第10天,患者血浆白蛋白由30.12±5.57g/L升至36.33±5.44g/L,丙氨酸转氨酶由术前85.71±82.86U/L。降至65.37±16.37U/L(P<0.01)。凝血酶原时间从移植前的15.55±3.71秒逐渐下降至移植后的14.41±2.93秒,纤维蛋白原从2.12±0.77g/L逐渐升高至2.94±0.77g/L。凝血酶原活动度100%患者不同程度升高,由治疗前平均25.18±14.8%上升至30天52.65±22.8%。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食欲改善、体力好转138例(92.0%),腹水减少或消失及下肢浮肿减轻134例(89.3%),腹胀减轻140例(93.3%)。近期未发生与干细胞移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无菌条件下抽取自体骨髓160 ml,抗凝分离,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经肝固有动脉注入骨髓干细胞悬液约1.0×109/ml,分别在移植前和术后第3周、6周、9周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 L)、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观察临床症状、体征(黄疸、腹胀、乏力、食欲、腹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第9周时,ALT、AST、TBi L、ALB和PT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及体征至第9周时改善显著,其中黄疸减少13例,腹胀减少19例,乏力减少30例,食欲减退改善27例,腹水减少17例。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术后1例出现皮肤瘙痒,未特殊处理,4 h后缓解;2例出现穿刺切口出血,给予加压包扎;5例出现低热,未进行药物治疗,自行缓解。结论: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肯定,资源充足,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可控制肝硬化的进展速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重症肝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为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基础。方法:我们选择60例慢性重症肝病患者来源于我所住院患者,年龄在20~65岁;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骼后上棘抽取骨髓5~100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在局部麻醉下,行肝动脉介入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移植肝脏;患者在移植后不同时间,1周、2周、4周、8周、12周进行肝功能检测;观察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我们发现在移植12周后,谷丙转氨酶(ALT)逐渐降低,由平均136.34IU/L降至59.55IU/L;总胆红素(TBIL),由平均122.88umol/L降至81.58umol/L;白蛋白(ALB)逐渐升高,由平均27.53g/L升至32.13g/L;在干细胞移植后PTA逐渐上升,由术前平均26.33%上升至术后12周的53.48%;移植治疗后患者血氨水平由术前平均151.14Nug/dL下降为术后12周109.0Nug/dl。而治疗后12周内食道静脉曲线未见明显改变。我们进一步观察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生存情况,发现,患者在移植1周生存率为100%;1例在4周内死亡,生存率为98%;3例在12周内死亡,生存率为95%。我们还发现移植后大多数患者有明显的症状改善,移植后12周食欲改善的45例(75%);体力好转32例(53.3%);腹胀减轻28例(46.6%);在60例移植患者中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肝功能逐步改善。患者凝血机制亦有所改善。症状好转,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且副作用小,安全。  相似文献   

19.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附1例报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确诊2型糖尿病伴糖尿病足患者1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骨髓采集(300 ml),分离出干细胞,配成干细胞混悬液.将干细胞混悬液小腿肌肉注射进行左侧下肢移植.同时进行左足第三跖趾关节远端切除术.结果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患肢冷感、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明显好转,切除坏疽足趾伤口完全愈合,移植后1个月后患者踝肱压指数(ABI)明显上升,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1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从髂骨取自体骨髓血150—250ml,体外分离单个核细胞混悬液,多点肌内注射到病变下肢。术后观察各项指标。结果移植后1~3d患肢疼痛减轻,患足冷感改善;3个月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溃疡面不同程度缩小。移植3个月后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未出现并发症和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简单、安全、有效,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