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胰岛素是一类古老而又现代的降糖药,自1921年Banting和Best发明胰岛素以来,拯救了大量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患者的生命。迄今为止,胰岛素是最有效的降糖药物,人们在临床工作中也积累了大量使用胰岛素的经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版)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07版)糖尿病治疗指南,均把胰岛素列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在胰岛素发明之前很多糖尿病患者只能面临死亡的威胁。随着胰岛素的诞生,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来弥补自身的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虽然口服降糖药一直在不断发展,但胰岛素制剂仍然是治疗糖尿病的最重要药物,而且对各类型糖尿病均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以来收治的66例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胰岛素结合抗感染技术以及手术的方法展开综合治疗,术后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在66例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性疾病患者中显效为60例(90.90%),有效为6例(9.10%),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在术后一月内均康复出院。术后进行一年随访,出现两例复发情况。结论对66例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性疾病患者采取胰岛素结合抗感染技术以及手术的方法展开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和胰岛移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21年Banting发现了胰岛素,随后就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挽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此发现被誉为上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关于胰岛素的研究也三获诺贝尔奖。1978年,瑞典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曾因牛胰岛素结晶体的研究而正式提名中国科学家候选诺贝尔医学奖,但最终因各种因素未能获奖。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胰岛素无论从制剂的来源、纯度、剂型、给药方式及其类似物的发明应用,还是对胰岛素治疗的观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胰岛素的应用可理想地控制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但是一部分脆性糖尿病患者即使严格的饮食控制和强化胰岛素治疗也不能理想地控制血糖,也不能完全阻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胰岛移植作为一种有可能治愈糖尿病的手段,虽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之处,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1型糖尿病依赖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而2型糖尿病随着病程逐渐延长,绝大多数最终也需要胰岛素治疗才能实现血糖达标。自从基因重组技术发明开始,人们就憧憬有朝一日实现胰岛素基因治疗,摆脱注射胰岛素的痛苦。但目前尚无糖尿病血糖控制方面的基因治疗方案,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行临床试验。因此,糖尿病血糖控制相关的基因治疗,还需走很长的路才能见到曙光。  相似文献   

6.
1型糖尿病的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型糖尿病是一种特异性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终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在糖尿病领域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可能就是胰岛素的发现与应用,因为它极大地改善了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然而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仍在不断努力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炎症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焱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11):1042-1044
临床上观察到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或非感染的慢性炎症疾病可以伴随血糖的异常;治疗慢性亚临床型的牙周感染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大剂量的水杨酸盐可降低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的炎症标志物明显升高;炎症标志物升高的人群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这些现象提示炎症与2型糖尿病存在某些相关关系,而炎症导致胰岛素抵抗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1胰岛素抵抗的定义和发生部位其经典定义是胰岛素维持正常血糖的能力下降,即一定浓度的胰岛素没有达到预期的生理效应,或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下降的现象,重要的临床指征是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发生的…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或相对不足造成的。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而需要依赖胰岛素注射;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进展,胰岛功能逐渐衰竭,最终也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糖。这就是说,胰岛素对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都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可是,为什么很多患者采取了胰岛素治疗,血糖仍然控制不好,甚至比当初口服降糖药时更差呢?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临床实践中收到一定成效,但目前胰岛素使用不当的现象非常普遍。我院对2007年8月—2008年7月83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疗法而血糖控制不佳的难点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胰岛素被发现后,虽然又发明了许多新的降糖药,但到目前为止,胰岛素仍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它具有降糖效果好、价格便宜、保护胰岛功能等优点,是其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不能替代的。由于近年来技术的进步,使胰岛素注射时基本上无痛且注射方便,经医生、护士指导后,病人完全可以在家里给自己注射。遗憾的是,社会上流传着一种愚昧的说法就是"用胰岛素会成瘾",致使许多糖尿病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实际上胰岛素是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的一种激素。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是补充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不存在"上瘾"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案例:老曹是2型糖友,目前是靠胰岛素治疗。这两天感冒了,血糖一直很高,吃了消炎药和感冒药,晚餐前照常打诺和灵N17单位,但餐后血糖还是很高,最高竟然达到了12.3mmol/L,吓得老曹赶紧去医院询问大夫。大夫跟他解释糖尿病患者因免疫防御功能减弱,较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而感染又可促使体内升糖激素升高而诱发或加重糖尿病,所以两者常互为因果。感冒属轻症感染性疾病,一般对血糖没有或仅有轻度影响,不过感冒是一种应激反应,此时,身体中会有一些激素变化如糖皮质激素等,这些激素的变化可能会增高血糖。  相似文献   

12.
若言 《糖尿病之友》2011,(10):68-68
现有的糖尿病药物各有所长,而即将上市的一种革命性新药——利拉鲁肽,集结了市场上五种主流糖尿病药物的优势,可以称为“五项全能”。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母义明教授这样评价这种新药:利拉鲁肽几乎具备了目前口服降糖药的所有共同优点,还兼具胰岛素的砂效,其上市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亚于胰岛素的发明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应该怎样保存目前,作为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胰岛素的使用已经在我国糖友中极为普遍。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因为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效果快速确切。现在厂家也发明了各种不同的胰岛素注射器具,以方便病人使用。时下天气变化多,专家提醒患者,想要糖尿病血糖达标,胰岛素日常使用及保存很重要。那些经常需要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可要注意,胰岛素很"娇嫩",需要小心保存。如果储存不当会破坏胰岛素的降糖作用,进而对患者的血糖控制造成不利影响。胰岛素的保存条件,保存温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发明与应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已有了很大的进步。过去经常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而糖尿病作为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是肺炎,因为糖尿病合并肺炎发病率高,难以控制,已极大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对控制血糖非常重视,更要对糖尿病合并肺炎提高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对待胰岛素存在明显的误区。一方面,很多患者对使用胰岛素治疗存在种种顾忌;另一方面,随着糖尿病知识的宣传,人们的认识在不断提高,知道强化血糖控制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上有些夸大的长期服降糖药物造成肝肾功能损害的宣传,有些患者认为反正早晚都要注射胰岛素,往往一开始就要求医生选择胰岛素注射治疗,坚决拒绝口服降糖药。这实际上代表了目前关于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两种极端态度——有些该用的患者拒绝使用,而一些不该用的患者却趋之若鹜。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60年。他是由Arnold博士发明的一个可以连接输注胰岛素的装置。7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用它进行胰岛素泵理想输注的研究。但真正促使广大糖尿病患者了解并接受这种治疗是源于美国、加拿大的一项大规模的临床研究——DCCT(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研究。他们均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60年。他是由Arnold博士发明的一个可以连接输注胰岛素的装置。7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用它进行胰岛素泵理想输注的研究。但真正促使广大糖尿病患者了解并接受这种治疗是源于美国、加拿大的一项大规模的临床研究——DCCT(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研究。他们均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学缺陷。绝大多数的欧美2型糖尿病患者均肥胖,而肥胖所致的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导致该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最主要因素。但是亚洲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者还不到半数。胰岛素抵抗抑或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是亚洲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病的主要因素尚不明了。本文调查了解中国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人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状况并观察格列齐特(达美康缓释片)强化治疗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的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密切关系,尤其是胰岛素依赖型(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的关系就更加密切。正常时,进餐后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多,而在空腹时分泌胰岛素会明显减少,因此正常人血糖浓度虽然随进餐有所波动,但在胰岛素的调节下,能使这种波动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如果缺少胰岛素,就会使血中的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提供能量,血糖因此会升高并引起糖尿病。临床此类患者较多,不能长期在医院接受治疗和护理,而家属往往护理知识匮乏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时机,因此家庭护理至关重要。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科对住院患者72例进行了家庭护理干预,使患者生存质量大大提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