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侧椎管内硬膜下髓外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的16例腹侧椎管内硬膜下髓外肿瘤病例,对肿瘤的性质、部位、切除程度、症状缓解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16例肿瘤均成功手术切除,14例完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术后局部症状和神经症状获得较高的缓解率,仅2例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较术前加重,1例出现切口脑脊液漏.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腹侧椎管内硬膜下髓外肿瘤,具有解剖层次清楚,对正常脊髓及周围组织损伤小,肿瘤完全切除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病变的MRI表现,提高对椎管内占位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外硬膜下占位25例,对其MRI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MRI检查结果中,神经鞘瘤14例,神经纤维瘤2例,脊膜瘤9例,不同占位的MRI表现不同,具有一定特征性。结论:MRI是诊断髓外硬膜下占位的首选方法,在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植荣 《现代保健》2013,(11):86-88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08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及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9例患者经核磁共振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8.14%,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2.88%。定位诊断率与定性诊断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是目前对椎管内肿瘤进行检查的最好方法,能有效的对其发病部位及性质进行诊断;诊断率主要取决于信号的强弱、强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3年收治的123例椎管内肿瘤的治疗结果。结果脊膜瘤24例(19.5%),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32例(26.0%),室管膜瘤8例(6.5%),星形细胞瘤13例(10.6%),脂肪瘤10例(8.1%),转移瘤5例(4.1%),血管瘤5例(4.1%),蛛网膜囊肿9例(7.3%),其他17例(13.8%)。其中髓外硬膜内占56.1%,硬膜外占21.1%,髓内占22.8%。颈段30.1%,胸段37.4%,腰段19.5%,骶段13.0%。髓外肿瘤70.1%,髓内肿瘤60.7%。全切除率69.1%。运动改善率75.2%,感觉障碍改善73.8%,括约肌功能改善77.8%。结论椎管内肿瘤以良性居多,手术效果好,MRI检查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如果术中破坏了脊柱的稳定性,重建稳定性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时5例椎管内肿瘤进行手术治疗,探讨术前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结果表明,误诊原因为仅考虑二者引起马尾神经损害或压迫的共同特征,忽视椎管内肿瘤具有根性夜间痛、休息无缓解的特殊症状,没有进行必要的MRI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颈髓椎管内肿瘤并截瘫患者的护理要求与方法,提高针对该病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通过对16例颈髓椎管内肿瘤并截瘫患者予以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稳定患者术前情绪,做好患者的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诊断治疗情况,在治疗与护理中积极和医护人员配合,提高了患者的术后功能与生活质量。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使颈髓椎管内肿瘤并截瘫的患者在术后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M(CT脊髓造影)和CT检查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并经CTM(CT脊髓造影)和CT检查诊断的肿瘤35例。结果 CTM、CT诊断髓内肿瘤10例(占28.6%),髓外硬膜内肿瘤15例(占42.9%),硬膜外肿瘤8例(占22.9%),硬膜内外肿瘤2例(占5.7%)。结论 该方法能反映肿瘤各自特征,准确的反映椎管内各种肿瘤的位置和性质。  相似文献   

8.
40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椎管内肿瘤也称脊髓肿瘤,指发生于椎管内各种组织(如脊髓、神经根、脊膜以及椎骨)并突入椎管引起压迫症状的肿瘤。20~50岁高发。临床上以进行性加重的肢体麻木、无力、神经根性痛及大小  相似文献   

9.
张雷雷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9):1513-1514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在椎管内肿瘤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4月我科31例神经鞘瘤和脊膜瘤患者实施显微肿瘤切除手术。结果全部31例肿瘤均被顺利切除。在出院时27例病人痊愈,3例好转,1例为无变化。全部病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恢复情况较为理想。结论显微手术在椎管内肿瘤切除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7-08~2002-08收治的22例不同部位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及手术治疗。结果 术前所有患者依其不同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检查明确诊断,术后除3例死亡外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18例患者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术前确诊主要依赖MRl,根据肿瘤的部位早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11.
复发性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术后复发的显微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对1993—06~2002—06收治的16例复发性椎管内肿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显微外科手术特点、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显微镜下全切除10例,近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2例。出院时症状体征改善者10例,无变化3例,加重3例。随访5个月至8年,良好者11例,残废4例,死亡1例。结论椎管内肿瘤复发经确诊,再次手术效果良好,但术中须更加小心,注意脊髓功能的保护。对恶性肿瘤或切除不完全者应行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椎管内肿瘤发生率较低 ,椎管内肿瘤易误诊为椎间盘突出症。本文对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1月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中 14例椎管内肿瘤诊治过程中在不同环节误诊的原因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1月在我科有病历记录的临床患者 14例 ,其中男 6例 ,女 8例 ,年龄4 0岁~ 6 6岁 ,平均年龄 5 3岁 ,住院天数平均 16d。所有病例均在外院或门诊就诊或住院部就诊疑诊为椎间盘突出征行腰椎间盘CT扫描 ,示椎间盘存在不同程度突出 :3mm~ 8mm ,平均 5 5mm ,MRI…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3年收治的123例椎管内肿瘤的治疗结果。结果脊膜瘤24例(19.5%),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32例(26.0%),室管膜瘤8例(6.5%),星形细胞瘤13例(10.6%),脂肪瘤10例(8.1%),转移瘤5例(4.1%),血管瘤5例(4.1%),蛛网膜囊肿9例(7.3%),其他17例(13.8%)。其中髓外硬膜内占56.1%,硬膜外占21.1%,髓内占22.8%。颈段30.1%,胸段37.4%,腰段19.5%,骶段13.0%。髓外肿瘤70.1%,髓内肿瘤60.7%。全切除率69.1%。运动改善率75.2%,感觉障碍改善73.8%,括约肌功能改善77.8%。结论椎管内肿瘤以良性居多,手术效果好,MRI检查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如果术中破坏了脊柱的稳定性,重建稳定性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梁青  张玲  孙林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0):1992-1993
椎管内肿瘤约占全部神经肿瘤的14.3%~26.0%[1],髓外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对脊髓产生压迫作用,从而产生下肢疼痛,麻木甚至行走困难等一系列神经症状。椎管内肿瘤包括发生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棘突保留椎板成形手术对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60例采用棘突保留椎板成形手术显露并切除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共61个椎管内肿瘤,其中神经鞘瘤21个、神经纤维瘤5个、脊膜瘤17个、星形细胞瘤8个、室管膜瘤10个;肿瘤病变节段:颈椎17个,胸椎20个,腰椎20个,骶尾4个.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3.3%(2/60),1例高颈段神经鞘瘤患者术后6h死于呼吸衰竭,1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后1周死于心肺衰竭.58例出院患者中,54例(93.1%)随访1 ~2(1.1±0.3)年.术后6个月所有病例行X线或CT扫描复查,手术段椎管结构完整,无椎管狭窄及畸形.结论 棘突保留椎板成形手术术中能充分显露椎管内肿瘤,有利于肿瘤的清除,术后能保持椎管骨性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脊柱的完整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确诊的椎管肿瘤患者34例,在手术前全部进行核磁共振检测,手术后回顾性分析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本组44例患者经核磁共振诊断,脊膜瘤8例(占18.18%),转移瘤9例(占20.45%),星形细胞瘤9例(占20.45%),神经鞘瘤8例(占18.18%),室管膜瘤4例(占9.09%),神经纤维瘤3例(占6.82%),脂肪瘤2例(占4.55%),血管母细胞肿瘤1例(占2.27%).并全部经手术病理全部确诊,准确率100%.结论核磁共振在椎管肿瘤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提高肿瘤切除率和肿瘤切除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术中B超、高速磨钻以及超声刀等技术辅助下,经半椎板入路对椎管内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半椎板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前均行X线下病变相应节段的椎间隙定位,并采用术中B超确认肿瘤位置和边界,对于半椎板暴露欠佳者采用高速磨钻或超声刀磨除入路侧棘突根部以获取良好的操作视野,病变位于髓内者辅以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 35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中32例肿瘤完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35例患者中随访28例,第一阶段(术后1~3个月)随访,改善25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第二阶段(术后6个月至2年)随访,所有病例均无变化,即没有发现脊柱不稳定.结论 随着神经电生理监测、高速磨钻、超声刀等显微器械的发展,半椎板入路应用适应证逐渐增宽,能适用于大部分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术后对患者脊柱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但对于基底较宽的脊膜瘤有时难以全切,不可勉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5例患有椎管内肿瘤的患者,均于手术前进行临床核磁共振检查,于术中进行临床病理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 65例患者中诊断出血管母细胞瘤2例、星型细胞瘤15例、神经鞘瘤3例、转移瘤12例、脊膜瘤12例、室管膜瘤9例、神经纤维瘤7例、脂肪瘤5例;于手术前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血管母细胞瘤2例、星型细胞瘤15例、神经鞘瘤3例、转移瘤12例、脊膜瘤12例、室管膜瘤9例、神经纤维瘤7例、脂肪瘤5例,发现两种检查方法检查出患有的肿瘤类型完全符合,符合率达到100%。结论核磁共振对于椎管肿瘤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而且操作也比较简单,在临床具有广泛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35例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总结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方法对35例颈段椎管内肿瘤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体位、呼吸道以及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心理状态、术后功能锻炼等方面的观察情况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对护理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正确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是确保患者降低病死率,顺利康复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的诊治与常见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23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全部患者均经MRI检查拟诊为椎管内占位,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确诊.结果 全部患者均行手术切除病变,病理检查结果:神经鞘瘤12例,星形细胞瘤1例,脊膜瘤4例,血管畸形2例,先天性肿瘤4例.结论 椎管内肿瘤容易误诊,特别是髓外肿瘤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CT和MRI在术前诊断中有重要作用,肿瘤全切术是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对恶性肿瘤手术加放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