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道自国产人参叶中分离出四种人参皂甙,分别称为Lb_2、Lc_1、Lc_2和Ld,经各项理化常数、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及与标准品进行红外光谱、薄层层析和混熔对照测定,分别证明为人参皂甙—Rb_2(Lb_2)、—Rc(Lc_1)、—20—葡萄糖—Rf(LC_2)和—Rd(Ld)。其中人参皂甙—20—葡萄糖—Rf为首次自人参叶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反复硅胶柱层析从吉林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花蕾中分离出三种人参皂甙(ginsenosides)。通过测定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测定它们的乙酰化物的质谱,以及其化学性质,并与标准品直接对照,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人参皂甙Rg_2(Ⅰ)、Re(Ⅱ)和Rd(Ⅲ)。其中人参皂甙Rg_2为首次从人参花蕾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木文以人参皂甙Re为标准品,5%(w/v)香草醛冰醋酸——70%(v/v)硫酸水溶液为显色试剂,用比色法对红参中总皂甙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以8种人参单体皂甙(Ginsenoside—Ro,Rb_1,Rb_2,Rc,Rd,Re,Rg_1,Rg_2)标准品为对照,用薄层光密度法,对国产红参与高丽红参中主要人参皂甙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4.
人参皂甙Rb1,Rg1对大鼠肝,脑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参是一种传统中药,主要有效成分是人参皂甙。为进一步探讨人参的作用机理,作者采用了VitC或Fe~(2 )诱发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的方法,研究人参皂甙Rb_1、Rg_1对大鼠肝、脑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并与Vit E进行比较。材料与方法 实验用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00~300g,由本院医学动物研究所供给。人参皂甙Rb_1和Rg_1由广州医药工业研究所提供。Vit E为北京市第二制药厂产品。NADPH为Sigma公司产品。Vit C由北京医药采购站供应。L-半胱氨酸为中国科学院生化研究所产品,硫代巴比妥酸(TBA)为北京化工厂产  相似文献   

5.
人参为保健强壮药,含有人参皂甙。人参中人参皂甙的HPLC定量法人参总皂甙的定量易受杂质的干扰,不宜于精确定量,目前认为Rg_1与Rb_1为最适合于定量的特定皂甙单体。以这两种皂甙为定量指标,比较气相色谱法,薄层层析法和HPLC法的定量结果,认为HPLC法易操作且分析值精确度高。1 HPLC法讨论1.1 填充剂用同一样品比较了连接十八烷基的ODS柱与连接氨丙基的NH_2柱的分离效果,结果(表1)表明,后者中Rb_1分离不完全,因此采用ODS反相柱。1.2 仪器偏差用同一样品溶液比较了各社分析值,从表2可知,用HPLC法对人参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报告从三七绒根中分得三七皂甙-C_3、-D_2、-D_3及-E_2。经部分水解、酸水解,元素分析、13C核质共振谱及乙酰化物的质谱研究,分别鉴定为20—(S)人参皂甙—Rg_3,此系首次从三七根部分离,人参皂甙—Rd,七叶胆皂甙ⅩⅤ11(gypenoside ⅩⅤ11)和三七皂甙—R_4。四种皂甙均属20(S)原人参二醇型皂甙。  相似文献   

7.
人参皂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参 (PanaxginsengC .A .Mey)具有大补元气 ,补气益肺 ,生津止渴 ,安神益智等功效。人参皂甙是人参的有效成分 ,本文对近几年来人参皂甙类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为人参皂甙的深入研究 ,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信息。1 人参皂甙的分类人们从人参植物中至少分离提取到 4 0多种人参皂甙单体 ,按硅胶薄层色谱R1值的大小顺序 ,由小到大命名为R0 ,Ra ,Rb1,Rb2 ,Rb3,Rc ,Re ,Rf,Rg1,Rg2 ,Rg3,Rh1,Rh2 ,Rh3…。人参皂甙都属于三萜类皂甙 ,目前可分为三类 :一为人参皂甙二醇型 ,有人参皂甙Rb1,Rb2 ,Rc ,Rd ,Rh2 等。二为人参皂甙三醇…  相似文献   

8.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 (panaxginsengc .A .Mey)的干燥根 ,味甘 ,微苦 ,平 ,归经于脾、肺、心经。在临床主要应用于 :大补元气 ,复脉固脱 ,补脾益肺 ,生津、安神。炮制后效果更佳 ,现将炮制人参的药理作用介绍如下。1 红参与白参抗肝毒作用的比较红参含有 2 0 (R) -人参皂甙Rg2 和Rh1 及 2 0 (S) -人参皂甙Rg3、Rh2 。而白参不含有这些化合物 ,红参比白参含有更多的Rg3,这种化学成分的变化与药理作用有一定的关系。有实验表明采用四氧化碳和半乳糖胺造成小鼠初级培养肝细胞导致毒药理模型 ,研究人参皂甙抗肝…  相似文献   

9.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μBondapak C_(18)柱(内径3.9毫米,高30厘米)反相系统分析,注入样品量10~20微升,流动相:乙腈-水(30:70),流量:2毫升/分,检测波长:203nm,流出液可用LC-55或LC-75分光光度计在203nm处直接测定其透光率,测定极限为300微克。室温下30分钟内可分离并检出人参皂甙Rb_1、Rb_2、Rc、Rd、Rf和Rg_2,而Re和Rg_1不能分开。用相同的柱,改用乙腈-水(18:82)为流动相,流量4毫升/分,能很好地分离Re和Rg_1。因梯度洗脱测出的各峰保留时间重现性差,而且基线漂移,故不采用梯度洗脱法。各种人参皂甙的定量测定是用外标准方  相似文献   

10.
<正> 人参作为一种名贵中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甙具有增强机体活动能力和抗疲劳等多种药理作用。日木学者柴田、田中等先后从人参根中分离鉴定了R_0、Rb_1、Rb_2、Rb_3、Rc、Rd、Re、Rf、Rg_1、Rg_2、Rg_3、Rh_1和20—glu-Rf等13种人参皂甙。从人参花及花蕾中分离鉴定了Rb_1、Rb_2、Rc、Rd、Re、Rg1、F3、和M_7cd等8种。从人参芦头中鉴定出Rb_1、Rb_2、Rc、Rd、Re、Rf和Rg_1等7种。从人参叶中鉴定出Rb_1Rb_2、Rc、Rd、Re、Rg_1、F_1、F_2和F_3等9种。从人参果中分离鉴定了Rb_2、Re、Rd、Rc、和Rg_1等5种。本文仅就1982年以来的新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人参皂甙对动物学习记忆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参皂甙 (ginsenosides,GS)是人参生理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目前已分离出多种单体 ,如 Ra类 (Ra1~ 6 )、Rb类(Rb1~ 3)、Rf、Rg类 (Rg1~ 3)、Rh类 (Rh1~ 2 )、Ro和 F4等。人参皂甙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广泛 ,如中枢兴奋、改善学习记忆、抗疲劳、抗衰老和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等。目前 ,国内外对人参皂甙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学和中枢机制等方面。研究中常用人参总皂甙 ,如人参根皂甙 (ginseng root saponins,GRS)和人参茎叶皂甙 (gin-seng stem - leave saponins,GSL S) ,也有人用人参皂甙单体 ,如 Rg1、Rb1和…  相似文献   

12.
继前文[1,2]报道从吉林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的花蕾中分离鉴定了七种人参皂甙(ginsenoside-Rb_2、-Rb_3、-Rc、-Rd、-Re、-Rg_2和20—glC—Rf)之后,又从中分离出五种人参皂甙(甙Ⅷ—Ⅻ)。通过测定其理化常数、IR、′H—NMR、~3C—NMR、EI—MS、FD—MS,制备衍生物,并与标准品对照鉴定了其中四种,甙Ⅷ、~1Ⅸ、Ⅸ、Ⅻ分别为ginsenoside-Ro、-Rb_1、-Rf和-Rg_1,另一种在鉴定中。ginsenoside-Ro(Ⅷ)和-Rf(Ⅻ)从人参花蕾中分离鉴定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测定参命源皂甙人参锭中5种人参皂苷(Rg1、Re、Rb1、Rb2和Rd)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为工业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参命源皂甙人参锭中人参皂苷的浓度,检测条件:Alltima C18(250.0 mm × 4.6 mm,5.0 μm)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40℃。结果:人参皂苷Rg1、Re、Rb1、Rb2和Rd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9.5%~102.6%;精密度实验、稳定性实验和重复性实验检测人参皂苷Rg1、Re、Rb1、Rb2和Rd的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0.35% ~ 0.76%、0.74% ~ 1.44%和0.78% ~ 1.47%。结论:HPLC法检测参命源皂甙人参锭中人参皂苷浓度的方法准确、简单可行、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参命源皂甙人参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静脉注射人参总皂甙(SPG 100mg/kg),三七总皂甙(SPNG100mg/kg)及单体皂甙 Rb_1(25mg/kg)对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能明显减轻急性脑缺血30min 时,脑电图(EEG)的抑制程度,显著降低血浆中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的含量,而人参皂甙单体 Rg_1的作用不明显。表明人参皂甙有保护急性脑缺血作用,其主要成分为人参二醇甙(Rb)。  相似文献   

15.
人参是一种名贵的药用植物,在东方国家中已有五千余年的使用历史。作者等曾细致地研究其次级代谢产物,分离到一系列的四环三萜类达玛烷皂甙(dammaranesaponins),命名为人参皂甙Ra~Rh。这些达玛烷甙是人参属植物所特有的,故对人参的药理研究一般都集中在这些皂甙的生理活性上。近来北川等曾从人参中分离到一些下甚稳定的酸性内二酸单酰人参皂甙-Rb_1,-Rb_2,-Rc和Rd,收率颇高。另外又获得一个酸性的五环三萜类齐墩果酸葡糖醛酸甙,命名为人参皂甙Ro(即chikusetsusaponin-V)。但这种齐墩果酸甙却存在于多种植物中,不是人参属植物所特有的。  相似文献   

16.
人参皂甙对中分子物质抑制红细胞ATP酶活性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对中分子物质(MiddleMolecularSubstance,MMS)抑制红细胞ATP酶活性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SD大鼠红细胞体外孵育,在孵育体系中分别加入MMSⅢ和不同浓度的人参皂甙,观察人参皂甙对受MMSⅢ影响的红细胞Na+、K+-ATP酶、Ca2+-ATP酶的作用.结果人参皂甙可增强受MMSⅢ抑制的红细胞Ca2+-ATP酶活性(P<0.01),但对Na+、K+-ATP酶活性未发现有明显作用(P>0.05).结论人参皂甙可通过改善Ca2+-ATP酶活性抑制MMSⅢ对红系细胞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者研究了韩国产红参中人参皂苷是否可逆转 P-糖蛋白(Pgp)介导的多药耐药性(MDR)细胞对抗肿瘤药的 MDR。被检测的人参皂苷包括人参总皂苷、原人参萜三醇人参皂苷(PTG)、原人参萜二醇人参皂苷(PDG)、人参皂苷 Rb_1、Rb_2、Rc、Rg_1和 Re 等成分。选用的 MDR 细胞为耐柔红霉素的 AML-2/D100和耐多柔比星的 AML-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_3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在水溶液中的包合作用、包合比及包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变化。方法采用相溶解度法、薄层色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测定人参皂苷Rg_3与HP-β-CD在水溶液中包合作用、包合比及包合过程中热力学参数变化。结果在水溶液中人参皂苷Rg_3与HP-β-CD均可形成1∶1摩尔比可溶性包合物;人参皂苷Rg3的苷元部分可能嵌入HP-β-CD分子的疏水性空穴中,两个葡萄糖裸露在环糊精腔外。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和确证,表明人参皂苷Rg_3与羟丙基-β-环糊精已经形成包合物。人参皂苷Rg_3与HP-β-CD在水溶液中的包合过程可自发进行(△G<0),且为放热反应(△H<0),同时也是熵减过程(△S<0)。结论人参皂苷Rg_3与HP-β-CD在水溶液中可自发形成1∶1摩尔比可溶性包合物,从而增加溶解度。选择适宜的包合温度将有利于包合作用的进行。  相似文献   

19.
人参单体皂甙Rh2对人喉癌细胞株Hep-2抗增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人参单体皂甙Rh2对体外培养的人喉癌细胞株Hep - 2的抗增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实验、流式细胞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 -ABC法分别检测人参单体皂甙Rh2对喉癌细胞株Hep - 2的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 结果  (1)人参单体皂甙Rh2可明显抑制Hep - 2细胞的生长 ,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作用。 (2 )人参单体皂甙Rh2 (30 μg/ml)处理细胞 2 4h :G1期细胞由 6 0 0 9%增加至6 8 86 % (P <0 0 1) ,S期细胞由 18 89%减少至 12 30 % (P <0 0 1) ,G2 /M期细胞及凋亡细胞无明显变化 (P>0 0 5 ) ,细胞阻滞于G1期。结论 人参单体皂甙Rh2对人喉癌细胞株Hep - 2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 ,并可导致其G1期细胞周期阻滞。G1期细胞周期阻滞可能是人参单体皂甙Rh2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人参具有增强人体耐力、抗应激、抗病作用并具兴奋和镇静双重作用,且毒性很低,其生物活性与人参皂甙有关。用于分析人参皂甙的方法很多,如 GC、LC、TLC 和 HPLC,但由于分离度差或保留时间长,不适于日常分析。作者报道的新的反相 HPLC 分析方法,可将人参皂甙 Rb_1、Rb_2、Rc、Rd、Re、Rg_1完全分离,分析时间仅为15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