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在宫腔镜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妇科拟行宫腔镜检查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依托咪酯0.2 mg/kg复合舒芬太尼0.1 μg/kg(A组)、0.15 μg/kg(B组)、0.2 μg/kg(C组).观察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3 min、扩张宫颈时、术毕时患者的HR、SpO2、SBP、DBP术中依托咪酯总用量、术后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如肌阵挛、术后烦躁例数.结果 C组较A组、B组麻醉后3 min HR显著降低(P<0.01);A组、B组较C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1);三组依托咪酯总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肌阵挛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C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结论 0.2 μg/kg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能减少依托咪酯的术后不良反应,但术中要注意呼吸抑制,苏醒时间稍延长;0.15 μg/kg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能较安全地用于宫腔镜检查但肌阵挛不良反应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46例。舒芬太尼组麻醉诱导效应室TCI舒芬太尼0.5 ng/ml和血浆TCI丙泊酚3 μg/ml,麻醉维持舒芬太尼0.3 ng/ml,丙泊酚3 μg/ml输注;瑞芬太尼组麻醉诱导血浆TCI瑞芬太尼4 ng/ml和血浆TCI丙泊酚3 μg/ml,麻醉维持瑞芬太尼3 ng/ml,丙泊酚3 μg/ml输注。记录2组麻醉前(T0)、诱导后3 min(T1)、插管时(T2)、切皮(T3) 、腹腔镜探查时(T4)、拔管(T5)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比较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统计2组丙泊酚的用量。结果:2组T1时心率比T0均显著降低(P<0.05),瑞芬太尼组T1时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2组在T2、T3、T4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T5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停药至拔管的时间少于舒芬太尼组(P<0.05);2组丙泊酚的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I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但术毕TCI瑞芬太尼的患者应提前给予镇痛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简称依托咪酯组)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简称异丙酚组),采用静脉靶控输注系统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前后各1min、切皮后3min、探查后3min、病灶切除后3min以及气管导管拔除后3min等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心率(HR)值。结果气管插管前、后1min时点依托咪酯组SBP与DBP均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SBP明显高于气管插管前1min(P〈0.05),异丙酚组DBP、HR麻醉前明显高于气管插管前1min(P〈0.05);气管插管后1min两组患者SBP、DBP、HR明显高于气管插管前1min(P〈0.05,P〈0.01)。探查后3min,依托咪酯组SBP、DBP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0.05)。病灶切除后3min,依托咪酯组DBP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能平稳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效果. 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早期妊娠需人工流产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组(单纯依托咪酯乳剂组);B组(依托咪酯乳剂复合0.10μg/kg舒芬太尼组);C组(依托咪酯乳剂复合0.15μg/kg舒芬太尼组).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依托咪酯乳剂用量、手术时间、清醒时间、肌颤发生例数、术后宫缩痛评分及定向力恢复情况. 结果三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无显著性差异.C组依托咪酯乳剂用量明显少于A组.B组和C组与A组比较清醒时间显著缩短,肌颤发生率显著降低.术后30分钟,B、C两组的宫缩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C组VAS评分低于B组;术后1小时,C组VAS评分低于A组.术后定向力恢复均良好.结论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0.15μg/kg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并可减少依托咪酯乳剂的用量和肌颤的发生率,缩短术后清醒时间,加强术后宫缩痛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琚勇 《浙江医学》2020,42(21):2335-2337,2358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联合低剂量舒芬太尼预处理对静脉全麻行宫腔镜检查患者依托咪酯诱导的肌阵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宁波市奉化区中医医院80例择期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TAES30min后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ml)、TAES组(TAES30min后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ml)、舒芬太尼组(假TAES30min后注射舒芬太尼0.1滋g/kg)、舒芬太尼加TAES组(TAES30min后注射舒芬太尼0.1滋g/kg),每组20例。所有患者在注射舒芬太尼或0.9%氯化钠注射液后,予依托咪酯0.3mg/kg麻醉诱导。给予依托咪酯后2min内评估肌阵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记录手术后1h疼痛评分(VAS)。结果各组肌阵挛发生率依次是:对照组(85.0%),TAES组(75.0%),舒芬太尼组(60.0%),TAES加舒芬太尼组(50.0%),对照组和TAES组肌阵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舒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加TAES组(均P<0.05)。对照组,TAES组、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加TAES组3级肌阵挛的发生率分别为35.0%、10.0%、10.0%、5.0%,对照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TAES组、舒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加TAES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ES联合低剂量阿片类药物如舒芬太尼可降低依托咪酯诱导的肌阵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镛 《当代医学》2010,16(10):44-45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乳剂(福尔利)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剂量。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妇女随机分为ES、E2组,ES组静脉推注福尔利005~01mg/kg+5ug/kg舒芬太尼,E组给予福尔利0.3mg/kg,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呼吸循环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福尔利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在无痛人流术中无注射痛,患者呼吸循环稳定,各时点血压、心率、呼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ES组麻醉时间、麻醉诱导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均短于E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情况2组无显著性差异。肌阵挛的发生率ES组明显少于E组(P〈o05)。结论福尔利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在无痛人流术中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效果优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术后清醒快,没有宫缩痛,患者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7.
游逸升  曾美娜 《黑龙江医学》2023,47(24):2949-2951
目的:评价小剂量舒芬太尼预处理对依托咪酯和舒芬太尼全麻诱导期咳嗽和肌颤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9月1日—2020年10月31日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全麻气管插管10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86例患者,排除1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44)和对照组(n=42)。全麻诱导前治疗组5 s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 (稀释至2 mL);对照组5 s内给予生理盐水2 m L。注射1 min后两组患者均给予舒芬太尼0.5μg/kg进行全身麻醉诱导,5 s内注射完成,1 min后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记录依托咪酯给药后1 min内咳嗽和肌颤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以及舒芬太尼预给药即刻(T0)、给药后3 min (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 (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对照组患者咳嗽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肌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依托咪酯脂肪乳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脂肪乳复合舒芬太尼组(简称E组)和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组(简称P组)各5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1min(T1)、气管插管后1min(T2)、气腹开始时(T3)、气腹20min(T4)、气腹关闭时(T5)以及气管导管拔除时(T6)等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值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P组DBP、HR麻醉前显著高于气管插管前1min(P<0.05),而E组DBP、HR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与T3比较,P组在T6时点DBP显著升高(P<0.05),而E组DBP变化不明显(P>0.05);术后E组的注射点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P组(P<0.01)。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依托咪酯脂肪乳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安全、有效、可靠,不良反应低,能够满足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舒芬太尼联合丙?白酚和依托咪酯作为胃镜检查术麻醉策略的优势及其可行性。方法24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舒芬太尼+丙泊酚组(丙泊酚组,I组,80例)、舒芬太尼+依托咪酯组(依托咪酯组,Ⅱ组,80例)和舒芬太尼+丙泊酚+依托咪酯组(EP组,Ⅲ组,80例)。分别记录各组诱导时间、手术时间、镇静时间、苏醒时间;无创监测患者术前(注药前1—2rain),术中及术后(检查结束后1—2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各组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在麻醉效果方面,三组的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镇静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流动力学方面,与Ⅱ组和Ⅲ组相比较,I组术中和术后的MAP较低、术中HR较慢(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I组的术中氧饱和度低于90%的发生率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II组的术中体动和肌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I组和Ⅲ组(P〈0.05),嗜睡乏力的发生率高于I组;术中呛咳的发生率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依托咪酯更加适用于无痛胃镜检查,这种麻醉方案对循环和呼吸影响小,并且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妇科患者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9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作为观察组(n=52),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作为对照组(n=44)。比较2组麻醉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T4收缩压(SBP)和心率(HR)与T0比较有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其他时间点与T0比较(P>0.05);对照组T2、T3、T4与T0比较, SBP、DBP及HR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人工流产ASA1~2级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A组:丙泊酚联合0.1μg/kg舒芬太尼进行人工流产麻醉。B组: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人工流产麻醉。观察MAP、HR、Sp02,记录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结果:A组术后宫缩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X^2=15.34,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适当剂量的舒芬太尼(0.1μg/kg)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不仅减少了总用量,而且非常有效地抑制术中或减轻患者术后宫缩痛,且不影响清醒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时对开颅血肿清除术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于延安大学咸阳医院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静吸复合,n=44),麻醉维持:1%~2%异氟醚+芬太尼5~8μg/kg;B组(全凭静脉麻醉,n=43),麻醉维持:舒芬太尼0.03~0.05μg/(kg·min)+异丙酚0.5~1 mg/(kg·h)。两组均于术前30~45 min停药,记录两组停药时(T0)、缝头皮(T1)、术终包扎时(T2)、患者有呑咽反射时(T3)、气管拔管时(T4)、拔管后1 min(T5)、拔管后5 min(T6)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值。记录麻醉出现呑咽反射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A组在T1~5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明显增高(P〈0.05);B组出现呑咽反射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B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时,其血液动力学稳定,全麻恢复迅速,拔管迅速,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65岁以上择期行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组(Ⅰ组)静注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快速诱导插管,用瑞芬太尼[0.05~0.20μg/(kg·min)]和丙泊酚[3~6mg/(kg·h)]持续输注维持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组(Ⅱ组)选择L3~4椎间隙行腰-硬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推注0.5%布比卡因1.0~1.8ml,必要时硬膜外追加1.6%利多卡因,辅用咪唑1~2mg或芬太尼50~100μg。两组麻醉前及术后1、4、8、24h应用MMSE测试方法评定其认知功能。结果:38例出现术后精神功能障碍,两组总发生率为63.3%。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hMMSE值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各时间点MM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赵伟  曹永军  胡宇  陈琳 《华夏医学》2014,27(5):20-22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脂肪乳剂在肥胖患者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行无痛人流手术的肥胖患者60例,随机分成A组(依托咪酯脂肪乳剂组)和B组(丙泊酚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MAP、HR、SpO2的变化,评定麻醉效果,观察患者发生呼吸抑制、静脉注射痛、肌颤、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SpO2、MAP均下降,但B组下降较A组明显(P〈0.05)。两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均为100%,A组在呼吸抑制、静脉注射痛方面优于B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脂肪乳剂麻醉效果满意,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及血浆炎症因子与POCD的关系.方法:60例ASAⅠ-Ⅲ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异氟醚全麻组(30例,G组),与异氟醚全麻合并硬膜外麻醉组(30例,C组).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6、24、48、96 h,采用简化智能评分(MMSE)评估认知功能;在相应时点抽取静脉血,离心提取血清,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TNF-α.结果: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TNF-α蛋白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基础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24、72 h MMSE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MMSE评分比较,术后6、24 h时点G组较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血清TNF-α浓度G组均较复合麻醉组高(P〈0.05).结论: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POC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全身静脉麻醉的维持中应用依托咪酯的效果,探讨更安全的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采用全身麻醉的患者85例,将手术患者分为Eto组和Pro组,两组麻醉诱导方案均为咪达唑仑+罗库溴铵+舒芬太尼,Eto组41例患者手术中采用依托咪酯和瑞芬太尼维持全身麻醉,Pro组44例患者手术中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全身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后、插管后3min,切皮时、拔管后3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中出现的血流动力学最高值、术后苏醒时间及围手术期的血皮质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MAP、HR无显著差异,P〉0.05;Eto组患者术中的血皮质醇显著低于Pro组,P〈0.01;Eto组和Pro组患者术后苏醒的时间分别为(12.9±4.0)min、(8.3土3.6)min,t=5.58,P〈0.01;Eto组患者术后1~2d的血皮质醇显著高于Pro组,P〈0.01。结论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全身静脉麻醉患者的术中维持,具有安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64例行骨科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入选病例随机分为Ⅰ组(全身麻醉)和Ⅱ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术中及术后的SBP、DBP、HR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麻醉前和术后6h、12h、24 h MMSE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包括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应答时间.结果 Ⅰ组和Ⅱ组患者术中、术后SBP虽然较麻醉前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且Ⅰ组与Ⅱ组患者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也不显著(P>0.05).Ⅰ组与Ⅱ组的DBP、HR麻醉前、麻醉中及麻醉后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Ⅰ组与Ⅱ组麻醉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h,Ⅰ组与Ⅱ组MMSE评分分别较麻醉前明显降低,且Ⅰ组与Ⅱ组此时点MMSE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12h,Ⅰ组与Ⅱ组MMSE评分分别较麻醉前及术后6h也明显降低,且Ⅰ组与Ⅱ组此时点MMSE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24h,Ⅰ组与Ⅱ组MMSE评分分别较麻醉前降低,且Ⅰ组较Ⅱ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组患者睁眼时间明显快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组患者的应答时间明显快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效果好,是一种适合老年骨折患者首选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58例采用腰硬联合阻滞行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86例,分别给予O.2、0.4、0.6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盐酸罗哌卡因。结果与A组比较,B、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感觉阻滞时间明显延长(P〈0.05);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作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2、6、12h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而B组与C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24h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7.0%、9.3%,显著低于C组(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4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可增强感觉阻滞作用,缓解术后早期疼痛。  相似文献   

19.
柏平 《医学综述》2014,(10):1873-1875
目的分析依托咪酯单次诱导给药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老年患者的手术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全麻下行手术的老年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托咪酯组和丙泊酚组,术前分别用依托咪酯和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于麻醉诱导前5 min、手术结束时术后12、24、48 h取血测定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水平;并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检查(MMSE)评估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果与术前相比,依托咪酯组各时点除48 h外ACTH、NSE、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皮质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48 h时均有所恢复(P>0.05);与丙泊酚组相比,依托咪酯组术后各时点除48 h外ACTH、NSE、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皮质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12 h MMSE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24 h以后均有所恢复。结论依托咪酯单次诱导给药,术后老年患者会出现短暂性认知功能衰退,48 h后逐渐恢复,适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CI)不同效应室浓度(Cet)舒芬太尼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的安全性及其术中血液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择期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全麻下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1例。诱导使用丙泊酚TCI及维库溴铵,分别TCI舒芬太尼至Cet为0.2 ng/mL(S1组)、0.4 ng/mL(S2组及C组)、0.6 ng/mL(S3组),C组患者术中不进行ANH。记录入室时及诱导前、TCI舒芬太尼前、舒芬太尼达Cet时、采血前(T0)、采血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25 min(T5)、30 min(T6)、35 min(T7)、40 min(T8)时心率(HR)、动脉血压(MAP)及脑电双谱指数(BIS)值,记录入院时、采血前及采血完成后的血细胞比容(HCT)值;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结果①4组患者达舒芬太尼Cet时HR值均较达丙泊酚Cet时显著下降[S1组:(96.0±16.2)次/min比(84.1±16.1)次/min;S2组:(94.5±12.2)次/min比(80.1±13.0)次/min;C组:(88.6±18.4)次/min比(74.2±10.8)次/min;S3组:(90.9±24.4)次/min比(76.3±12.1)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舒芬太尼给药前、后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3组患者达舒芬太尼Cet时BIS值显著低于S1、S2及C组患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较达丙泊酚Cet时显著降低(P〈0.05),而S1、S2及C组患者未发现BIS值的显著变化。②S1、S2、S3组患者稀释前HCT、稀释后HCT及采血量、采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S1、S2、S3组患者不同采血时间点B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③S1、S2、S3组患者分别进行组内比较,T0~T8时间点其HR、MAP及BI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S1、S2及S3组患者比较,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多(P=0.001);C组患者异体输血量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