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经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经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给予观察组...  相似文献   

3.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逐渐成为我国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每100位40岁以上的中国人就有4~7例患病。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一种微创支架置入手术,随着近年来的临床应用、开发研究和不断完善,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痛苦小且恢复快等优势,但临床应用中仍存在并发症,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较高等不足。对此,本文对PCI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为指导PCI术治疗冠心病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临床预后与心肌缺血程度密切相关。基于缺血评价的功能学已被证实在冠心病PCI诊疗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近年来,伴随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基于血流储备分数(FFR)的相关衍生技术如非充血性压力比值,以及基于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CT造影的FFR等陆续应用于临床。本文将针对功能生理学在PCI中的指导价值、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也是全球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介入治疗是目前冠心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其便于操作,危害性相对较小,术后恢复所需时间短,在突然发病的情况下可以迅速血管重建。该文简要介绍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和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华峰 《医学综述》2013,(24):4559-4561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高龄冠心病(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行PTCA的153例年龄≥70岁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考虑性别、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危险度分级等因素,选择同期在该医院行PTCA的204例年龄〈70岁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期限为15~37个月,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围术期病死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外周血管,两组患者均未见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冠状动脉穿孔、心包积血、支架脱落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期内,两组患者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A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该术式可以作为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发胸痛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方法:对43例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发胸痛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有无支架内再狭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支架内再狭窄21例(48.8%),性别、高血压、血脂中TC、HDL、LDL对再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吸烟、血脂中TG、植入时间、糖尿病、支架长度和直径对支架内再狭窄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支架内再狭窄是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发胸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护理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总结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PTCA+S)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4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 47例老年冠心病经冠脉内介入性治疗及护理,除1例出现拔管综合征外,无一例严重并发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加强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特别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做好PTCA+S的护理尤其重要,更体现了护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27例冠心病(CHD)患者中4例行直接支架植入术,23例行常规方法支架植入术。结果27例患者28处病变血管植入31只支架。在未经介入治疗的病变血管植入支架(DeNovostenting)19只,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结果不理想植入支架(Suboptinalstenting)8只,PTCA并发夹层、内膜撕裂和濒临闭塞时植入支架(Bail-outstenting)4只。术前血管狭窄平均(87±13)%,术后为(15±5)%(P<0.05)。术后所有患者心绞痛均消失。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搭桥(CABG)或死亡。术后随访1~6个月,仅1例发生非Q波AMI。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冠心病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 2年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94例资料。结果 :94例患者 131支冠状动脉的 15 1处病变共置入支架 112枚 ,手术和临床成功率分别为 99.1%和 97.8%。术前病变平均狭窄为 (92 .8± 4.9) % ,术后残余狭窄为 (5 .4± 8.1) %。因球囊扩张后不理想占 43.7% (4 9枚 ) ,PTCA并发夹层、急性闭塞或濒临闭塞占 2 5 .9% (2 9枚 ) ,选择性置入支架占 30 .4% (34枚 )。严重并发症 2例 (2 .1% )。结论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高 ,疗效好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9年1月~6月为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了5例次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患者均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例。冠脉造影示2支血管病变1例,单支血管病变3例。4例患者5处狭窄成功扩张4处,3例患者成功植入支架。术后残余狭窄0~20%。术后随访1~6个月,1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出现心绞痛复发且较术前加重,术后5个月再次行冠脉造影,见原狭窄血管已完全闭塞,再次行PTCA成功  相似文献   

13.
吸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吸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即刻结果与吸烟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自2002年11月至2005年7月间我院所有冠状动脉造影者289例,按吸烟与否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两组.吸烟组168例,131例(78.1%)接受 PCI术,非吸烟组121例,102例(84.3%)患者行 PCI术.结果:在冠脉介入术的吸烟组中32例有PCI相关血管PCI后的慢血流现象.而非吸烟组有此现象的9例,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χ2=12.35,P<0.05).结论:吸烟患者PCI术中相关血管慢血流现象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Transradia approach coronary intervention,TRA)与经股动脉(Transfemoral approach coronary intervention,TFA)两种途径行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0—2014年曾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 0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进,对照组中患者以经股动脉(TFA)冠状动脉介入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经桡动脉(TRA)冠状动脉介入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所得到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6.0%,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2.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显著;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以及造影剂量:观察组中患者的穿刺时间及手术之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造影剂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明显;观察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两组患者直接差异较明显。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冠心病均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方法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方法,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临床上可优先选择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肝素膜支架对防止急性/ 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其对远期再狭窄的影响,对28 例病人的32 个靶病变置入肝素膜支架。结果手术成功率100 % ,术后无1 例急性/ 亚急性血栓形成,术后随访6 ~24 月,5 例复发心绞痛(17 .9 % ) ,3 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再狭窄,无死亡病例。结果提示:肝素膜支架对于防止急性/ 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是有效的,但不能降低远期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16.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2000年2月我院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120例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在183处病变共置入支架125只。在未经介入性治疗的病变置入支架(De novo stenting)101只,PTCA结果不理想(suboptimal)置入支架19只,2例PTCA并发夹层,濒临闭塞时紧急置入支架(Bail-out stenting)2只,在再狭窄病变置入支架3只。置入支架平均直径3.00±0.69mm,平均长度18.15±10.26mm。手术即刻成功率98.4%,主要并发症率为1.6%((2例AMI)。结论: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8年5月在我院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1例患者58处病变的临床资料其中稳定性心绞痛2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1例,心肌梗死3例。结果对41例患者的58处病变进行介入治疗,其中A型病变3处,B型病变9处,C型病变46处。介入治疗成功率97.6%(40/41),不成功的一例为慢性闭塞病变,球囊未能通过。术后前臂血肿2例,桡动脉闭塞一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PCI治疗成功率高,局部并发症少,适合于绝大多数冠脉病变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无保护左主干病变选择性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期间,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9例,有3例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其中3例合并心功能不全,2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4例为心外科手术禁忌症.结果:9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即刻成功率100%.5例置入金属裸支架(BMS),4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3例为Firebird药物洗脱支架,1例为CYPHER-select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支架直径为3.0~4.0mm,长度为8~25mm.3例左主干分叉病变使用双支架对吻技术同时扩张支架.术后随访1~42个月.5例置入BMS患者,2例随访期间出现心脏事件,其中1例(11%)置入BMS支架患者术后2个月死于左心室功能不全;1例左主干远端分叉病变使用双支架对吻技术的患者,术后2个月因心绞痛复查造影提示前降支起始部出现90%再狭窄;另3例目前无临床症状.4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患者,目前均无临床症状,其中1例左主干远端分叉病变使用双支架对吻技术患者,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无再狭窄.结论:选择性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支架治疗是安全的,近期临床疗效确切,与BMS比较,药物洗脱支架可进一步降低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对人类的健康影响极大。文章从冠心病的健康教育及一般护理、医疗护理指导及急救知识的普及、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护理、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临床护理在冠心病的治疗和转归以及预后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1 文献来源 Serruys PW, Morice MC, Kappetein AP, et al.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versus 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ing for seve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N Engl J Med, 2009,360(10):961- 9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