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温病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其发病与人体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湿温病由于其病邪性质的特异性,因此病机传变较之一般温热病,传变缓慢,蕴蒸不化,胶着难解,缠绵难愈.其病变初起以中焦为主,症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脘痞闷为主要表现.章虚谷说:"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健脾益胃、芳香化湿法治疗外感湿温病,疗效颇佳,现择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问题解答     
问:湿温病为什么易出现白(?)?怎样辨治? 答:湿温病是温邪挟湿的病证,长夏季节雨湿较盛,天气炎热地气上蒸,感受湿热病毒而发病。患者太阴脾湿素盛,阳明胃热素重,更易内外合邪。初期多有头痛“首如裹”、身热不扬、酸困重痛的表证,和胸闷便溏、尿液短黄、舌苔黄腻、脉濡缓等里有湿热之征。湿热结合如油入面,很难迅速解除,故病势绵缠。湿热之邪留恋气分,郁蒸肌肤,汗出不透,迎风复回。吴鞠通谓:“湿郁经脉,身热身痛,汗多自利,胸腹白疹,内外合邪。”或湿热蟠踞中焦,湿热交蒸,甚则弥漫三焦,失于清化分解。邪无出路,都可从皮肤外泄而发生白(?)。因此湿温病易发白(?),白(?)也是湿温病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中医证候特征及核心病机。方法采用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方法,纳入327例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住院病例,按照统一的中医证候观察表进行动态观察,主要根据舌象将证候分为湿热证、温热证,湿热证又分为湿重于热证、热重于湿证,由两名主治医师根据临床资料确定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型和核心病机。结果 327例患儿证候分型为:湿重于热证208例(63.8%)、热重于湿证79例(24.2%)、温热证40例(12.2%);热重于湿证与温热证的入组前最高体温高于湿重于热证(P<0.01);湿重于热证入组前病程长于热重于湿证(P<0.05);湿重于热证的住院天数较温热证有延长的趋势(P=0.083);热重于湿证皮疹色泽较红,口腔皮疹比例高于湿重于热证及温热证(P<0.05);温热证出现嗜睡及颈项强直比例要高于湿重于热证及热重于湿证(P<0.05);湿重于热证及热重于湿证出现易惊的比例要高于温热证(P<0.05)。不同证型的病原学分布频率无差异。结论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因是以湿热疫疠毒邪为主,病位主要在脾、心、肝,核心病机为湿热动风。湿重于热证及热重于湿证易见易惊等动风表现,湿重于热证热像不显,热势不彰,病情发展较缓,缠绵难愈;热重于湿证疹色较红且口腔皮疹多见;温热证则易见颈项强直、嗜睡表现。  相似文献   

4.
湿温病,顾名思义就是温邪夹湿的一个证候。多发生于长夏初秋季节,湿热交蒸的气候中极易发病。湿为阴邪,热为阳邪,二者结合则湿热氯氟,蝎踞中焦,如油八面,症状复杂,变化多端,病程缠绵,医家颇感棘手。亚病因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酒醉酝酿成湿,内蕴脾胃所致。2征候初起恶寒,头身重痛,后但热不寒,汗出热不解,午后热较甚,院腹痞闷.呕恶厌食,渴不引饮.大便塘泄,小便短赤不利,或面目肌肤发黄,或皮肤发痒,舌答白腻或黄腻,脉儒缓或儒数。本病病机:本病之病因是湿热。病位则在脾胃。湿性粘滞,湿聚热蒸,…  相似文献   

5.
湿温是感受“湿热病邪”所引起的温病,多发于夏末秋初的雨湿季节。薛生白在(湿热病篇)概括了湿热致病的多种类型,是湿温病病因、病理及证治的综合论述。现代医学中“伤寒”“肠伤寒”,“钧体”等疾病,都属于中医湿温的范畴。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致,内外相引,故病湿热”,他又说:“湿土之气,同类相合,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由此可见湿温病的病变中心在脾胃。薛生自还说:“中气实病在阳明,中气虚病在太阴”,其证候可因患者体质的不同而反映出两种不同的病变,即中气实则病在阳明胃而热化,表现…  相似文献   

6.
<正> 湿温病大都发生在夏、秋之间。雨湿较盛季节。病由感受湿热邪毒而起,亦称之为湿热病。医家论其治则多以化湿清热为首务,而化湿之法不外芳香化浊,苦温化湿,淡渗利湿3法。正如张景岳所说:“湿热之病,宜清宜利,热去湿亦去”。热甚者以清火为主,佐以分利;热微者以分利为主,佐以清火。”然湿温病多为湿热合邪,临床湿热之间,孰轻孰重,不易掌握,用化湿清热法施治,往往出现治湿碍热,治热碍湿,“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的矛盾。而温清两难,使病程缠绵,发生传变。故说化湿与清热间轻重缓急,最难恰到好处。笔者在多年  相似文献   

7.
湿热之证,临床屡见不鲜。由于湿热之邪胶结难愈的特点,往往病程较长,易与其他慢性病证相混淆,现探讨如下。1病因病机本病初起多因感受湿热之邪,也因素蕴脾湿不化又复感外邪所致。薛生白云:“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因脾为湿土之脏,...  相似文献   

8.
<正> 赵炯恒副主任医师从医五十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以治疗湿温病见长。兹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病机阐发湿温病是由于外感湿热毒邪所致。其发病与气候环境、脾胃功能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湿性重浊腻滞,缠绵难化,构成了本病在证候变化与病机演变方面的种种特征。病初邪从外受,困遏卫阳;转入气分时,湿遏热伏,阻遏阳气,蕴蒸难解,此时病变中心在脾胃,但亦可弥漫三焦,上蒙清窍,郁蒸肌  相似文献   

9.
浅析湿温诊治常见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温是感受湿热病邪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为温病中的一个常见病种.由于湿为阴邪,热属阳邪,热处湿中,湿蒙热伏,阴阳二邪混杂致病,必与纯由阳热之邪所致温病不同.故本病具有发病徐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常易留恋气分,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湿温概述     
湿温系四时皆有,但以夏秋雨湿季节多见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本病由湿热病邪引发,起病较其他温病缓慢,临床表现兼具湿、热特点,且其转变慢,不易骤化。初起症见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黄腻脉缓等湿遏卫气之象,继则循卫气营血过程发展演变,但主要稽留于气分,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后期因湿热病邪既可湿阻阳气,又易热伤津液,放有“寒化”与“热化”两种不同转归。湿温病属于典型的湿热类温病。一、湿温源流湿热病的病因与定状,虽在《内经》中即有初步论述,但以湿温名病则始见于《难经》,且将其归于伤寒范畴,但未对其证治进行详细描述。及至  相似文献   

11.
湿温病,是由湿热之邪引起的温热病,所谓“暑病偏湿者,名曰湿温”(《时病论》)。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多发于雨湿较盛的夏秋二季。湿乃阴邪,其性重浊、粘滞,与热互结,则蒸酿为患,着难胶解。以致病起难辨,病多传变,痛程甚长,病势缠绵,故湿温病的证治辨析,为历代医家所精心探求。溯洄观之:《内经说》:“热病者皆伤寒之类”;《难经·五十八难》亦言“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由此可以得知,热病(包括湿温)属于伤寒范畴。然则热病与伤寒证治是否  相似文献   

12.
伤寒之病,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在祖国医学中,伤寒可归属于“湿温病”范畴。本病虽然四时可见,但以湿热较多的夏秋季节为常见。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说:“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又如医家薛生自所言:“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道出了此病乃为内外邪相合而发病。在夏秋季节,天暑下逼,地湿上蒸,人处暑湿之气当中,则容易感受湿热病邪,而湿温初起之时,以邪遏卫气为主,随着气分湿热证的加重,病程就进入了气分湿热交裹阶段。  相似文献   

13.
湿温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故治疗中顾护脾胃十分重要。现就本病的饮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湿温初起,邪遏卫阳,症见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肢体困倦,胸闷脘痞,苔腻脉濡等。治以芳香化湿和中解表为主,方用藿朴夏芩汤加减。此时卫表证候虽较突出,但每兼见湿伤脾胃的气分证候,且“湿遏卫阳”阶段短暂,随着病邪深入,卫表之证旋即消失,气分之邪渐盛,故施膳原则以清宣化湿为主。饮食宜清淡,可予藿佩茶(藿香、佩兰)、杏仁饮(杏仁、炒大麦)、薏苡仁粥、竹叶粥等饮服。藿佩茶有芳香宣透之功;杏仁饮中杏仁宣畅肺气、通利三焦而使表里之邪内外分解,炒大麦顾护…  相似文献   

14.
“治中焦如衡”与湿热证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热性温病是外感温病中的一大类 ,此类温病由湿与热两种邪气相兼所侵 ,故表现出湿与热两种属性不同的证候特点。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浊 ,不易骤化 ,侵袭人体具蒙蔽清阳清窍 ,阻闭气机 ,遏阻阳气之性 ;热为阳邪表现出热象偏重 ,易化燥伤阴的特点 ,二者相合 ,胶着难解 ,湿中蕴热 ,热处湿中 ,临床呈现出起病缓 ,传变慢 ,病程长 ,留恋气分且主要以中焦为病变中心之特点 ,脾胃脏腑之特性及功能决定了湿热邪气对其亲和性和易感性。然脾与胃是一对属性、喜恶、功能相反相成的脏腑 ,脾为阴脏 ,喜燥恶湿 ,气主升 ,为运化之脏 ,胃为阳腑 ,喜湿恶燥 ,气…  相似文献   

15.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于雨湿较多的夏秋季节。临床以发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脾胃证候显著为主要特点。小儿罹患湿温,因其自身生理病理有异于成人,故临床中与成人患病有不同之处,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浅论薛生白《湿热病篇》的学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君  周银亭 《河北中医》2005,27(6):470-471
清·薛生白所著《湿热病篇》是一篇研究湿热病比较系统而完整的文献,其对湿邪为患的病变,特别是对湿温病变的证治,说理透彻,言简意赅,条分缕析,极尽变化,无论是处常处变,皆有案可据,有法可循,其对湿温病的辨证论治法则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被后学奉为圭臬。今对其学术特点探讨如下。1发病强调内因脾胃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失健运,则湿饮停聚,凡内湿素盛者,暑邪侵入,最易留着而病湿温,相反,内湿不盛,暑邪虽入,却无所依傍,则不必病湿温,或虽病亦轻微。如薛生白云:“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  相似文献   

17.
从疾病分布规律探讨湿热证与感染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大辞典》将湿热证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湿热证泛指由湿热合邪所致的病证,如湿热发黄、湿热下痢、湿热带下等。狭义湿热证仅指温病中的一种。本文所探讨的湿热证是指广义湿热证。湿热病邪是由湿邪与热邪相合而成,两者既属于外感“六淫”病邪,又具有内生“五邪”的特性。“湿”与“热”两者性质相反,“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碍气机;“热”为阳邪,易伤阴动火。临床中根据湿与热的多少又可分为湿重于热型或热重于湿型。可见湿热致病病机比较复杂。湿热证是临床常见证候,为了探讨湿热证与疾病的关系,笔者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纳整…  相似文献   

18.
温病湿热证是湿与热的复杂结合,提出温病湿热证的证候实质与炎症、水液代谢密切相关,炎症因子的异常启动与大量存在,以及水液代谢相关指标的异常是温病湿热证发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可能反映着温病湿热证的证候实质。  相似文献   

19.
湿温是儿科临床常见温病之一 ,多发生于夏秋雨湿较盛季节。“太阴内伤 ,湿饮停聚”、“客邪再至 ,内外相引”是其病机 ;湿与热合 ,病情缠绵难愈 ,以脾胃为病变中心是其特点。因湿热轻重的不同 ,易从热化或湿化 ,变生它病。儿科临床常见其湿从热化 ,致病后伤阴 ,令治疗颇为棘手。兹就其伤阴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提出一己之见 ,与同道相榷。1 小儿的生理特性和湿温的病理特点共同构成伤阴的原因 湿温病 ,因湿为阴邪 ,其性重浊腻滞 ,与热相合 ,胶着难解 ,蕴蒸不化 ,故而病程长 ,传变慢 ,多从热化、湿化。素体中阳偏旺者 ,邪多从热化 ,病变偏于胃 …  相似文献   

20.
湿温浅议     
张新义 《四川中医》2012,(10):12-13
湿温又称湿热,为多发于夏秋季节的外感热病,以发病较缓、病势缠绵、病程较长为主要特点。本文从湿温病的感邪途径、发病特点、病位重心、辨证施治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