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fPSA)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55例PCa患者、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F-1、IGFBP-3、PSA、fPSA水平。结果:PCa组IGF-1水平较BPH组、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Ca组IGFBP-3水平低于BPH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BPH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1、IGFBP-3诊断PCa的灵敏度分别为83.6%、76.4%,特异度分别为84.0%、74.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2%、7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4%、74.0%。血清IGF-1与PSA或fPSA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PCa的灵敏度。结论:PCa患者IGF-1、IGFBP-3水平较健康对照者发生变化,IGF-1与PSA或fPSA联合检测更有助于PCa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 3)水平与出生双顶径、身长及胎盘质量等生长参数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适于胎龄儿 (AGA)组(79例 )与小于胎龄儿 (SGA)组 (2 6例 )的出生时身长、双顶径和胎盘质量 ,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脐血IGF 1和IGFBP 3的含量。结果 ①两组出生时各生长参数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AGA高于SGA(P <0 .0 0 1)。②出生时身长、双顶径和胎盘质量均与IGF 1和IGFBP 3呈正相关 (均P <0 .0 0 1)。结论 胎儿自身分泌的IGF 1和IGFBP 3与出生时身长、双顶径和胎盘质量生长参数密切相关 ,它们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IGF 1和IGF 3可作为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与肿瘤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星辉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3,24(1):12-13
IGFBP2为一高度敏感的恶性肿瘤标志物,本文综述了IGFBP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表达水平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并分析注射外源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对二者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2010年天津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病程均≥10年,根据治疗方式及注射胰岛素时间分为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B)组、注射胰岛素<5年(≥1年)(C)组和注射胰岛素≥5年(D)组,各30例,并以30例健康查体志愿者为正常对照(A)组.分别运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受试者空腹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各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和D组血清IGF-1水平(182.51±59.80) ng/ml,(197.50±92.97)ng/ml与A组和B组(144.44±48.39) ng/ml,(144.15±50.23) ng/ml相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A组与B组、C组与D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血清IGFBP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IGF-1/IGFBP3比值(3.37±1.89)高于A组(2.60±0.69)和B组(2.50±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IGF-1与IGBP3相关性分析,二者均呈正相关,A,B,C和D组r值分别为0.404,0.444,0.473和0.572.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注射外源性胰岛素可导致血清IGF-1水平及IGF-1/IGFBP3比值增加,而口服降糖药物对患者血清二者水平及比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7.
糖尿病(diabete millitus,DM)大血管病变是DM致死的最重要原因.据统计,DM死亡原因中大血管病变占80%;2型DM 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3倍,但DM大血管病变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1,IGFBP-1),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在DM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下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血糖控制对1型糖尿病(T1DM)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其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型(IGFBP-3)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收治的70例青春期前T1DM儿童纳入本次横断面研究,其中35例男性和35例女性,分别纳入研究组1组和2组。另选同时间段内30名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包括15名男性和15名女性。比较3组的儿童身高、体重、身高和体重百分位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IGFBP-3水平,并采用Spearman分析HbA1c与身高、身高百分位数、体重、体重百分位数进行的相关性,IGFBP-3与身高、身高百分位数、体重、体重百分位数、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HbA1c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1组、研究2组和对照组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29.287±13.41)、(127.73±10.15)、(136.760±13.431) cm,平均体重分别为(31.10±9.45)、(28.33±7.76)、(35.86±9.02) kg,与对照组相比,研究1组、研究2组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均明显降低,差异...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Ⅰ )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IGFBP 1)与胎儿生长受限 (FGR)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 30例胎儿生长受限孕妇 (FGR组 )和 10 8例正常孕妇 (对照组 )的血清及新生儿脐血IGF Ⅰ、IGFBP 1水平 ,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FGR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IGF Ⅰ水平低于正常孕妇 (p <0 .0 5 )、IGFBP 1水平高于正常孕妇 (P <0 .0 5 )。②两组孕妇血清IGF Ⅰ、IGFBP 1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脐血IGF Ⅰ、IGFBP 1水平 (P <0 .0 1)。③两组孕妇血清IGF Ⅰ水平与新生儿脐血IGF Ⅰ水平无关 (r =0 .2 6 2 ,P >0 .0 5 )。④两组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IGF Ⅰ水平与IGFBP 1水平呈负相关 (r =- 0 .386 ,r =- 0 .32 7,P <0 .0 5 )。⑤新生儿脐血IGF Ⅰ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 (r =0 .5 75 ,P <0 .0 1) ,新生儿脐血IGFBP 1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 (r =- 0 .4 18,P <0 .0 5 )。【结论】①胎儿血循环中低水平的IGF Ⅰ及高水平的IGFBP 1可能是导致FGR的重要病因之一。②两组孕妇血清IGF Ⅰ与新生儿脐血IGF Ⅰ的分泌相对独立 ,IGF Ⅰ不能通过胎盘屏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非糖尿病巨大儿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分娩巨大儿的正常孕妇(非GDM-MS)38例,分娩巨大儿的糖尿病孕妇20例(GDM-MS)、分娩正常体重儿正常孕妇(N)50例,分娩后即抽母血及脐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免法测定。结果:三组母血IGF-1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P〈0.01);非GDM-MS组及GDM-MS组脐血IGF-1高于正常组(P〈0.01);3组母血IGFBP-3、IGF-1水平皆高于脐血(P〈0.01)。结论:非糖尿病巨大儿可通过测定母血IGF-1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背景:在细胞水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竞争性地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阻止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结合,从而抑制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活性.目的:观察衰老细胞中调节性蛋白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生物学特征.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6-09/2007-09在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人胚肿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购于中国生物制品研究所.方法:用Northern的方法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的表达在年轻和衰老的2BS细胞中存在差异: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上游包括5'-UTR区的2kb的序列,并用酶切得到4组不同长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启动子片段并确定可调控转录活性的区域;通过重叠寡核苷酸凝胶阻滞实验确定在该活性区域中的增强子元件-IEE(IGFBP-3 enhancerelement)及其与蛋白结合的碱基序列等;用DNase I Footprinting法确定了IEE中与蛋白结合的核心序列.主要观察指标: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在年轻和衰老细胞中的表达差异.②通过重叠寡核苷酸确定增强子元件.③通过凝胶阻滞试验证实该复合物结合活性与衰老相关的.④通过凝胶阻滞试验确定IEE与蛋白结合的碱基序列.⑤用DNase I Footprinting法确定IEE中与蛋白结合的核心序列.⑥判断与IEE结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果:与年轻的2BS细胞相比,衰老的2BS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的表达升高:5'-ccagcctgccaa gca gcg tgcCCCggttgc-3'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增强子元件;该元件与蛋白结合的核心序列是CTG CCA和GCGTGC CCC G,而且这种结合是与衰老相关的:结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在27 000.结论:在2BS细胞中发现了一个新的转录增强子,它与蛋白结合的核心序列是CTGCCA和GCG TGC CCC G,可与一个大约27 000的蛋白结合:在衰老细胞中可选择性地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7例为单纯2型糖尿病设为对照组,103例合并糖尿病肾病设为观察组,检测两组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血脂指标及IGF-1和TNF-α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和2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尿素氮(BUN)、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IGF-1、TNF-α水平较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经过Logostic回归分析显示,BUN、SCr、TG、TC、HDL-C、LDL-C、HbAlc、IGF-1、TNF-α水平是影响糖尿病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IGF-1水平和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具有一定联系,而TNF-α在糖尿病肾病的鉴别诊断中可发挥有效作用,同样可评估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早期自然流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48例健康早孕妇女(对照组)和39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血清中IGF-Ⅰ、IGF-Ⅱ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结果流产组血清中IGF-Ⅰ、IGF-Ⅱ和IGFBP-1浓度依次为(120±13.0)、(115±12.5)和(46±4.2)μg/L,对照组中依次为(186±12.5)、(178±13.0)和(98±12.3)μg/L。两组比较,流产组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IGFs中IGF-Ⅰ,IGF-Ⅱ和IGFBP-1低水平表达与胚胎发育不良及流产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急性脑出血(ICH)及脑梗死(ICI)患者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结合蛋白(IGFBP3)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23例基底节ICH和20例ICI患者血浆IGF-1和IGFBP3水平,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 ICH及ICI患者浆IGF-1、IGFBP3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血浆中IGF-1和IGFBP3参与了急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提示ICH和ICI具有某些共同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在诊断胎膜早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秀丽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3,18(3):171-172
目的 探讨羊水中非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IGFBP 1)在诊断胎膜早破 (PROM )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妊娠 32~ 4 2周孕妇 6 2例分为 3组 ,即胎膜已破组 2 4例 ,胎膜完整组 2 3例 ,临床疑有胎膜破裂组 15例。应用IGFBP 1(免疫层析法 )及羊齿状结晶法诊断PROM ,并将二者结果相比较。结果 临床确诊胎膜已破组检测IGFBP 1全部阳性 ,灵敏度 10 0 % ;羊齿状结晶法检测阳性 11例 ,灵敏度 4 5 .8%。无症状且胎膜完整组检测IGFBP 1均为阴性 ,羊齿状结晶法亦为阴性 ,两法特异性均为 10 0 %。临床疑有胎膜早破组检测IGFBP 1阳性 8例 ,羊齿状结晶法阳性 1例。结论 将IGFBP 1用于诊断PROM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可检测微小破膜 ,并且操作简便、快速 ,是临床诊断PROM较好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IGFBP-2、IGF-1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和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IGFBP-2、IGF-1和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1)IGFBP-2、IGF-1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1)。(2)IGFBP-2、IGF-1和PCNA在有淋巴结转移胃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胃癌(P<0.05)。(3)IGFBP-2和IG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显正相关(P<0.01)。(4)PCNA的表达率在IGFBP-2和IGF-1阳性胃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C-erbB-2阴性的胃癌(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IGFBP-2水平的升高可能增强IGF-1的表达,两者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水平变化及与相关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水平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和骨量正常妇女中的差别,探讨其与骨密度和部分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①选择2003—04/06居住于广州市海珠区绝经1年以上妇女120例,年龄49~69岁,闭经年限1~25年。排除患有影响骨代谢疾病和3个月内服用过影响骨代谢药物者,纳入92例,均对检测指标知情同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将受试妇女分为无骨质疏松组40例和骨质疏松组52例。②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92例绝经后妇女的第1~4腰椎、股骨颈、转子间、大转子的骨密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及骨钙素、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化学发光法测定雌二醇和甲状旁腺素;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钙、磷、碱性磷酸酶。③两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间相关性处理采用person相关分析。
结果:绝经后妇女92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骨质疏松组血清雌二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水平均低于无骨质疏松组(t=2.720.4.610。3.23l,P〈0.01)。甲状旁腺素、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水平高于无骨质疏松组(t=2.323,-2.413,P〈0.05);两组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和血骨钙素水平差异不明显。②在92例绝经后妇女中,年龄与骨密度和雌二醇呈显著负相关(r=-0.651,-0.601,P〈0.01)。骨密度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雌二醇和骨钙素呈正相关(r=0.271~0.569,P〈0.05-0.01),与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和甲状旁腺素呈负相关(r=-0.238,-0.178,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呈显著正相关(r=0.785,P〈0.01),两者均与骨密度、雌二醇呈显著正相关(r=0.271~0.569,P〈0.05~0.01).与年龄和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呈显著负相关(r=-0.186~0538,P〈0.05-0.01)。
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可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水平下降存在关联,这两项指标可作为更加准确而且易于检测的骨代谢标志物预测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方法测定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组患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组患者清晨空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同期检测3个月的时间内下肢小腿肌肉最粗处周径的变化量与上肢中臂肌肉周径的变化量.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组的血清IGF-1(69.07±18.46) μg/L与白蛋白(35.07±2.74) g/L明显低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组(86.37±15.06) μg/L vs 37.37±2.68) g/L,P<0.01,0.05,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组患者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32.00±24.56) g/L vs (13.95±10.11) g/L,P<0.01.两组血清IGF-1与C反应蛋白皆呈显著负相关,r=-0.50~-0.56,P=0.046,0.014.两组血清IGF-1与下肢小腿肌肉最粗处周径变化量皆呈显著正相关,r=0.59,0.48,P=0.016,0.03.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组患者营养状况差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组患者,与其体内持续较低的血清IGF-1水平与较高的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二者相互作用是导致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蛋白质-热卡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