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的合理时机。方法复制大鼠去卵巢模型,分为5个不同干预时期,观察不同时期电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耐热能力、体力、睡眠功能的影响。结果电针能增强各时期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的耐热能力、体力,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在时期对比上,电针效果以造模前7d组、模后1d组和模后8d组为佳,而模后15d组和模后22d组次之。结论电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的预防和前期干预效果为佳,随电针介入时间的推迟,疗效呈下降趋势,提示电针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以预防和早期治疗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针刺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最佳时机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是指妇女在40岁左右开始至停经后1年时间内,因卵巢功能衰退出现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心悸失眠、疲倦乏力等。近年来,笔者尝试用调补冲任针刺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变化所引起的各器官系统的综合症候群,大量的研究表明,电针相关穴位能调节性激素水平,能调节内分泌,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22例)和普通针刺组(22例),电针治疗组针刺双侧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及关元穴并以电针刺激,普通针刺组只对上述穴位针刺,两组每次治疗均为30min,隔日一次,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评分(Kupperman评分)及疗效指数计算。结果:电针治疗组总有效率95.5%,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77.2%,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电针治疗组在第二疗程后Kupperman分数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电针在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方面明显优于普通针刺,且安全有效无副作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效应途径.方法:将11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灸A组(关元、三阴交)和针灸B组(内关、足三里),每组55例.治疗4星期后采用Kuppennan指数(Kupperman Menopausal Index,KMI)评估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nn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含量.结果:针灸A组Kupperman评分下降52.6%,针灸2组下降47.4%.针灸A组有效率为93.6%,针灸B组为85.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4星期后两组血清E2水平均升高((P<0.05) JFSH、LH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两组穴位均能明显降低KMI,且能有效升高围绝经期患者E2水平.  相似文献   

6.
针药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二仙汤加味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48例.并设逍遥丸加知柏地黄丸治疗2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u=2.3650,P〈0.05)。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耐热能力的影响及干预的合理时机。方法:建立大鼠去卵巢模型,分为5个不同电针干预时期,观察不同时期电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耐热能力的影响。结果:电针能够提高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的耐热能力,以造模前7天组、模后1天组、模后8天组、模后15天组差异显著。结论:从耐热能力的角度出发,电针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以预防和早期治疗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生殖内分泌的调整作用,为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临床依据和理论依据。方法:将纳入病例采用密闭信封法随机分为电针三阴交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电针组电针双侧三阴交(2/100 Hz,8~10 mA,30 min,3次/周,共3个月),西药组口服尼尔雌醇(2 mg/次,2次/月,共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所得数据用意向治疗分析集(ITT)和符合方案分析集(PP)对比分析。结果:电针后,ITT和PP数据集分析表明,患者血清FSH、LH含量显著降低(P<0.001),血清E2含量显著升高(P<0.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电针组血清FSH、LH、E2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三阴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具有较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与方法采用电针关元、三阴交穴,以调补冲任为施治原则,对33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应分析。结果与结论发现电针关元、三阴交穴对改善围绝经期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临床有效率达93.94%。性激素检测也发现治疗后围绝经期患者E2F.SH、LH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分析表明电针关元、三阴交穴可以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电针子宫、天枢加刺关元、三阴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双侧子宫与天枢、针刺双侧关元与三阴交,刺激时间30min,每周3次,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戊酸雌二醇,每次1mg,每日1次,连续用药3周,停药1周,共治疗8周;在口服戊酸雌二醇期间的最后10d,同时口服醋酸甲羟孕酮,每次8mg,每日1次。观察治疗前后和治疗结束8周后的绝经期等级评定量表(MRS)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MR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血清E2显著升高(P0.01),FSH与LH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及有效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的MRS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子宫、天枢加刺关元、三阴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疗效与口服西药相当,且远期疗效优于口服西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评价耳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将受试者分为耳针组和对照组。耳针组采用电针耳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更年安片治疗。均连续治疗 10 d后观察疗效。结果:绝经前期患者,耳针组总有效率为 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6.3%。绝经后期患者,耳针组总有效率为 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3.0%。结论:耳针及更年安片均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两种疗法均有较好的依从性和安全性,耳针疗法的临床疗效优于更年安片。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interferential current therapy (ICT) in treating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an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Methods: Sixty eligible CFS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30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IC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by electroacupuncture alon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ies were evaluated after 2 treatment courses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covery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respectively 43.3% and 93.3% in the treatment group, versus 20.0% and 80.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mparing the recovery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showing that the recovery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ICT can produce a remarkable efficacy in treating CFS.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心理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将8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针灸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对照组38例仅采用针灸治疗.每日1次,巧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情绪状态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5%,情绪状态有效率为73.7%,两组总有效率及情绪状态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较单纯针灸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对海洛因依赖者戒断后焦虑症状的干预作用。方法:60例经脱毒治疗且尿检吗啡阴性的海洛因依赖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30例,给予电针治疗;对照组30例,不予任何干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星期、治疗2星期、治疗3星期,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针刺组在改善海洛因依赖者的焦虑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在改善海洛因依赖者的焦虑症状和情绪方面具有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预处理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观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Morris水迷宫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模型组大鼠在水迷宫实验中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电针预处理后,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及定位航行试验成绩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对围绝经期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对确立为围绝经期的雌性大鼠随机分组,分为针剌组、药物组、空白对照组,分别进行针剌治疗、更年安药物治疗和空白对照,同时另设青年组作对照。经17d治疗后,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SOD、MDA。结果:与青年组大鼠比较,围绝经期大鼠血清SOD含量降低(P〈0.01),MDA含量升高(P〈0.01)。经针刺治疗后大鼠血清SOD含量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针刺能够提高围绝经期大鼠血清SOD含量,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电针对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效应。方法:将120例海洛因依赖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入针刺1组(夹脊穴、肾俞)、针刺2组(四肢穴)、模拟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8、10星期SAS和sDs的变化。结果:在治疗4、8、10星期,针刺1组、针刺2组的SAS、SDS积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针刺1组与针刺2组的S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SDS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可明显改善吸毒者脱毒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电针夹脊穴在改善焦虑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四肢穴位,在改割印郁症状方面与四肢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Li Q  Li L  Wang SJ  Luo YP  An CP  Ma L  Mi HR  Song JK 《中国针灸》2010,30(9):713-716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代谢综合征患者脂代谢的机制。方法:将8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配合西药组(针药组)和单纯西药组(西药组),每组40例。针药组采用背俞穴、足三里、中脘、三阴交等为主穴配合口服辛伐他汀、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非洛地平缓释片降脂、降糖、降压治疗;西药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同针药组中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体质指数(BMI)及血脂。结果:针药组治疗前后比较,BMI、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西药组治疗前后比较,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TC、LDL-C、H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针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BMI、TG、TC、LDL-C、H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电针减轻体质量有明显疗效,针药并用较单纯使用药物具有更好的改善脂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慢传输型便秘(STC)模型大鼠肠道传输功能、结肠肌电、结肠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和大鼠Cajal间质细胞(ICC)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饲以普通饲料,其余40只在饲料中添加复方苯乙哌啶,剂量为每日8 mg/(kg·bw),连续给药120 d,40只大鼠均成功建立STC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低频电针组(频率为2 Hz)、高频电针组(频率为100 Hz)和变频电针组(频率为2 Hz/100 Hz),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不进行任何治疗,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分别给予相应频率的连续波电针刺激天枢、足三里和支沟,变频电针组接受相应频率的疏密波电针刺激相同穴位,每日1次,共治疗15 d.治疗后测定各组大鼠肠道传输功能、结肠肌电、结肠NOS含量和结肠C-kit阳性细胞面积,以面积的数值差异来表示ICC的表达.结果:在肠道传输功能方面,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均明显延长(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个电针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变频电针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短于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均P<0.05).在结肠肌电方面,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大鼠结肠肌电振幅明显变大,频率加快(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个电针组的振幅明显缩小,频率减慢(均P<0.05);与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比较,变频电针组振幅缩小,频率明显降低(均P<0.05).结肠NOS含量方面,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大鼠NOS含量明显增加(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个电针组NOS含量明显降低(均P<0.05);与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比较,变频电针组NOS含量明显降低(均P<0.05).各组大鼠结肠C-kit阳性细胞面积方面,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大鼠C-kit阳性细胞面积明显减少(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个电针组C-kit阳性细胞面积明显增加(均P<0.05);与低频电针组比较,变频电针组C-kit阳性细胞面积明显增大(P<0.05).结论:电针,特别是2 Hz/100 Hz变频电针治疗STC模型大鼠疗效肯定,可能是通过调节大鼠结肠肌电、结肠NOS含量和ICC表达改善其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