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口腔卫生是影响口腔健康和牙齿正常发育的重要因素[1].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及饮食不良习惯不仅影响口腔卫生状况,而且也会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导致疾病的产生.所以,要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就应该从婴幼儿开始从小就建立起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为了解兰州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的状况,不断宣传并推动社区居民重视儿童口腔卫生,提倡健康的口腔及饮食习惯,以促进儿童口腔疾病的预防,我们于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对兰州市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卫生与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孕妇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口腔健康教育对孕妇妊娠中后期的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将310名孕妇(孕24~26周)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措施。临产(孕37~40周)时检查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和牙龈指数(GI)。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口腔卫生指数和牙龈指数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口腔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口腔卫生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妊娠中后期的孕妇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3.
王丽华 《中国校医》1998,12(5):386-387
为了解儿童口腔卫生状况,以便指导儿童龋病预防工作,我们于1995年4月对成都地区部分小学生和幼儿进行牙菌斑和口腔卫生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l对象随机抽取铁路第一小学的学前班、二。四、六三个年级的学生和局机关幼儿园大班等5个年级的儿童作为调查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龙岩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行为习惯及患龋状况,为今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市区3所幼儿园儿童进行问卷和口腔检查.结果 调查儿童2 132人,患龋率为24.1%,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较低,患龋率与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结论 学龄前儿童患龋严重,应加强儿童保健及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  相似文献   

5.
了解潍坊市城乡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对适宜儿童实施窝沟封闭项目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口腔教育和防龋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潍坊市19所城乡小学二年级儿童共2 967名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口腔卫生知识问卷调查,对适宜儿童实施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术.结果 乡村儿童乳牙患龋率和第一恒磨牙患龋率均高于城区儿童(P值均<0.05),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率城区高于乡村(x2=41.622,P<0.01).城区儿童对引起龋齿的不良行为和牙齿的自我保护方法知识掌握程度高于乡村儿童;将口腔卫生保健教育纳入学生课堂教育学校的儿童口腔卫生知识掌握程度高于未开展口腔卫生保健教育的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区儿童刷牙行为较农村儿童明显规范(P值均<0.01).结论 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形势严峻,学校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影响较大.学校、社会和家长应共同努力,积极实施窝沟封闭项目,预防儿童第一恒磨牙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冰冰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2):1594-1595
目的评价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方法从学校学生中随机抽取436名学生,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对教育组学生通过讲课的方式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同时要求教育组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认真刷牙;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措施。结果3个月后,教育组学生的口腔卫生指数(OHI)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牙龋指数(GI)也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增加青少年口腔保健的知识和行为对口腔健康状况的改善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正儿童口腔疾病患病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加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防治,可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改善口腔卫生状况,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了尽快改变我国儿童口腔卫生健康现状,中央财政从2008年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口腔卫生与儿童龋齿的相关性,探讨预防儿童龋齿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7月间于该院体检的3~6岁学龄儿童340例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儿童家长发放口腔卫生问卷调查,统计儿童基本资料、甜食食用习惯、口腔卫生保健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进行体检的340例儿童中,有140患有儿童龋齿,患病率高达41.2%。通过问卷及统计学分析显示,甜食食用频率越少、食用甜食后漱口或刷牙、每日早晚刷牙、餐后漱口、开始刷牙年龄≤3岁、每季度定期口腔检查、睡前不食用零食的儿童,其口腔龋齿发生率较低。结论口腔卫生行为与儿童龋齿危险性因素有显著联系。保持口腔卫生、坚持餐后漱口、经常刷牙、降低甜食食用频率是防治龋齿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郭洪菊  张佩如  罗敏  陈华  罗磊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9):4567-4569
目的:了解绵阳市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现状和口腔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和口腔卫生服务项目效果评估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不等比、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绵阳市5岁常住人口734名,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方案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了解5岁儿童的饮食行为、口腔卫生行为以及利用口腔医疗服务行为。结果:每天进食至少1次的食品主要是新鲜水果、甜点心和糖果/巧克力,72.5%的儿童有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的行为,近80%每天刷牙1~2次,含氟牙膏使用率仅为15.9%。42.5%的儿童近2年未接受口腔检查。城乡5岁儿童相比,睡前吃甜点、开始刷牙年龄、刷牙频率、家长帮助刷牙和家长检查刷牙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绵阳市儿童口腔健康行为有待改善,有必要加强对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促使儿童树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口腔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通过对农村医务工作者及基层干部的调查,了解农村口腔卫生服务需求状况,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口腔卫生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孕妇口腔卫生状况及其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口腔卫生行为养成习惯。方法2013年8至10月,对北京市海淀区两家助产机构接受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的1174名孕妇进行了口腔保健知识和卫生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仅80名孕妇(6.8%)回答正确所有4个口腔卫生知识问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孕妇完全掌握孕期口腔卫生知识能力比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的孕妇高4.5倍(OR=4.5,95%CI:1.9~10.9),而且随着知识点增多,掌握的程度越高(chi-square=219.4,P<0.05)。被调查孕妇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71.0%(829/1167)的孕妇每天刷牙2次以上,但是,80%以上的孕妇偶尔或从不用口腔辅助清洁用品。结论孕妇对口腔保健知识普遍缺乏了解,文化程度低的孕妇口腔卫生保健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够或欠缺情况较为明显。建议加强孕期口腔保健工作,口腔卫生行为指导也应加入口腔健康教育培训中,使孕妇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口腔辅助清洁用品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德阳市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及口腔健康教育效果,以便为青少年口腔卫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城区、城郊和农村12与15岁学生613名,检查软垢指数(DI)和牙石指数(CI).结果 12岁软垢指数城郊和农村均为女生高于男生(P<0.01),12岁牙石指数城郊组女生高于男生(P<0.01).12岁和15岁的软垢和牙石指数均以农村最高,依次是城郊、城区(P<0.01).结论软垢与牙石指数农村高于城郊和城区,其分布特点与口腔卫生保健和口腔健康教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露  李丽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3):476-480
儿童的口腔健康与多种因素相关。研究关于儿童口腔健康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本综述以安德森扩展模型为依据,回顾国内外儿童口腔健康影响因素的文献,结果得出,儿童的口腔健康与外生因素、口腔健康主要决定因素、口腔健康行为等因素相关。儿童的口腔健康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加强家长和儿童的健康信念、完善口腔卫生服务系统以及发展口腔保险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孟庆秀  刘美玉 《现代预防医学》1997,24(3):363-363,365
槐荫区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调查孟庆秀1孟祥晶1刘美玉2为了解我区小学生的口腔卫生状况,为做好学生口腔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辖区内2所小学的630名小学生进行了口腔卫生状况调查。1对象与方法选择本区有代表性的城乡小学各一所,对其一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河南省5岁儿童乳牙龋患及口腔保健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平顶山市湛河区、项城市、汝州市、濮阳县、唐河县城乡5岁儿童782名,进行龋病和口腔保健行为调查.结果 河南省5岁儿童乳牙龋齿的患病率为59.1%,乳牙龋均为2.6,龋齿充填率为3.3%,刷牙率为30.3%(刷牙≥1次/d),含氟牙膏使用率为22.3%,口腔疾病就诊率为43.4%,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为5.3%,接受过防龋措施的为2.6%.结论 河南省5岁儿童乳牙龋患的治疗率和口腔卫生行为的形成率都较低,应加强对儿童家长口腔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对成都市区1~5年级小学生761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口腔健康教育干预,真口腔卫生状况和口腔卫生习惯均得到明显改善,对于城市小学生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应注重刷牙质量,这是保证口腔健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渭南市学龄前儿童患龋现况及口腔卫生习惯,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以期通过健康教育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12所幼儿园在园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对家长进行口腔卫生知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调查儿童783名,龋患率为14.94%;农村及4~5岁儿童龋患率较高;学龄前儿童未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普遍缺乏。看护人、年龄、居住地区、饮食习惯等因素对龋患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刷牙方法、刷牙时段、漱口等因素对龋患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渭南市学龄前儿童龋患率较低; 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和4~5岁儿童;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居民口腔卫生状况、对口腔保健的重视性及该地区口腔医疗机构分布和从业人员情况,探讨分析口腔专业学生在农村地区的就业前景。方法采用"一对一"匿名方式对200名善链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善链镇居民普遍口腔卫生状况差,其中有牙龈出血现象的占46.43%,有蛀牙的占43.16%,有牙结石的占35.05%。被调查者中所有居民每天都刷牙,但是只有20.07%的人一天刷牙两次。37.76%的被调查者去过医院进行口腔护理和检查。人们对口腔医疗的服务水平大都认为技术最重要,其次是服务态度。据调查善琏镇农村地区只有一家口腔诊疗机构,口腔医师2人。结论善链镇居民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农村地区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和口腔保健工作力度有待加强,口腔专业学生要树立就业目标面向基层的观念,走向农村。  相似文献   

19.
4种口腔卫生保健措施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种口腔卫生保健措施效果比较山西医学院(太原030001)甘晓榕,刘德华,王艳燕口腔卫生状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龋病及牙周病的发生,改善口腔卫生状况的根本方法是实施口腔卫生保健措施。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口腔保健用品及保健措施日益增多,因此保...  相似文献   

20.
金玫华  唐桂根 《中国校医》1998,12(4):295-295
为了解湖州市农村中小学生的口腔卫生状况,为今后在广大农村中小学生中开展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为此,我们对市区1所小学和1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了口腔卫生状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对和方法1.1对象选择本市区经济发展中等的一个乡中心小学1~6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