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泰州市2016-2020年食源性疾病患者沙门菌的感染情况、血清型分布及耐药状况进行分析,为食源性疾病防控和用药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GB/T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菌检验》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对泰州市3家哨点医院监测的食源性腹泻患者采集标本,进行沙门菌的...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其中食源性疾病的快速监测,无论在食源性疾病的预防还是后续反应中都至关重要。PulseNet是近十年来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食品安全情报收集系统和检测系统,文章概述了PulseNet在食源性疾病监测方面的应用,为我国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论医疗机构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正轩  范晖 《职业与健康》2011,27(7):822-823
目的通过对医疗机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讨论,明确食源性疾病监测是医疗机构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工作内容,为医疗机构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工作借鉴。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归纳出医疗机构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详细工作内容,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摸索出医疗机构今后的工作思路。结果食源性疾病监测包括异常病例或者异常健康事件监测、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3方面。结论医疗机构应该建立长效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制,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与疾控中心实现工作互动,信息共享,切实履行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4.
沙门菌病为常见的食源性疾病, 经常发生局部和跨地区的暴发流行, 随着全球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 沙门菌跨境传播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近期多国出现巧克力相关单相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暴发疫情,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特别是沙门菌病的监测和预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临床机构与疾控和食品安全监测机构的合作、提升沙门菌基因组测序分析以及应用于流行病学监测和暴发溯源的能力、加强食品安全相关各部门间信息沟通及协作, 是及时发现暴发及传播、预防和控制传播的主要手段, 也是食源性疾病监测亟待加强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食源性疾病是世界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目前头号食品安全问题.它的暴发已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尚不健全,食品安全责任追溯制度有待完善,食源性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食品安全形势仍然严峻.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食品安全委员会为核心,对食品安全进行动态实时管理的,统一、权威、高效的质量安全监控平台.本文通过对我国食源性疾病现状的分析,研究我国食品安全监控存在的问题,思考基于日益严重的食源性疾病,我国食品安全监控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世界性公共卫生热点。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首要原因,食源性致病菌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是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食源性疾病并不随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减少或消失,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恶性事件接连发生,食源性疾病未能受到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发生率居高不下,食品安全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邯郸市餐饮环节食品导致患者出现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探究邯郸市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搜集餐饮环节食品导致患者出现各种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找出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制定相应的办法,对食品安全进行严格管理,分析总结管理前后食源性疾病控制情况。结果生物因素是导致老百姓出现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餐饮食品是导致老百姓出现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概率,需要对餐饮行业进行有效合理的评价,提高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的规律,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北京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33起,累计发病人数350人,无死亡病例。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集中在第三季度。高发场所是宾馆饭店。主要致病因素是微生物和有毒动植物。主要原因食品是扁豆。主要引发事件因素为加工不当。结论在食源性疾病暴发高发季节,应加强对重点餐饮场所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教育,加大对市民食品安全知识宣教力度,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国外食品安全控制与食源性疾病监控策略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食源性疾病严重危及人类健康,并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控及其健康影响的研究已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就有关国际组织对食品安全控制策略及食源性疾病监控系统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便为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监控及其健康影响研究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是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和消费者对其关注的日益增加 ,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改善食品安全现状。1 食源性疾病的定义食源性疾病是由于食用了含有致病因子的食物而引起的感染和中毒 ,每个人都是食源性疾病的易感者。2 食源性疾病的强度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食源性疾病都广泛传播并逐渐成为公共卫生问题。2 1 难以估计全球的食源性疾病发病率 ,但据报道 ,仅 2 0 0 0年一年 ,就有 2 10万人死于腹泻性疾病。这些疾病中大部分是由于摄入了受污染的食品和饮用水引起的 ,而且腹泻是婴儿和青少年营养不良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1.
食源性疾病的现状与防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由于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多种原因,食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和食源性疾病监控工作,这有利于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减轻社会经济负担。本文通过收集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探讨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及其预防控制和监测,为食源性疾病的防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无锡市2018-2020年食品化学污染物和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分布特征,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政府实施监管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0年无锡市食品有害因素及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0年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共完成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样品652件,合格件数634件,合格率97.23%。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样品662件,样品阳性检出51件,检出率7.70%。结论:应加强食品安全隐患监测力度,逐步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体系,提高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质量,为本市的食源性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合本地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加强居民食品安全风险宣传教育,提高大众食品安全意识,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的最大风险[1],在美国,每6个人中就有1人曾经罹患过食源性疾病[2],两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达10亿人之多[3].为及时了解泰州市食源性疾病发生状况,进一步强化哨点监测工作力度,有效地防控这一食品安全最大的风险隐患,2014年3-4月泰州市食安办对全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及相关单位进行调研走访,对医院相关哨点科室有关台账资料进行查阅,深入了解实验室辅助诊断工作,并对医护人员、患者等相关人员开展面对面调查,认真填写《泰州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检查表》,对泰州市食源性疾病哨点监测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食品卫生监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食品卫生监测数据是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的基础性工作,是国家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食品监管部门执法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完善的食品卫生监测网络,能有效地收集有关食品的污染信息,有利于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危险性评估;创建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我国食品的安全信誉度,提升我国在国际食品贸易中心地位。同时对确定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种类,分析食品污染水平与食源性疾病的关系,评估特定食品污染物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提高食源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溯源及处理能力;加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公布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为政府和消费者提供食源性疾病监测及控制的科学依据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风险评估基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食源性疾病,特别是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风险评估作为有效的评估食品安全的工具,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食品污染通常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经销过程中被生物性或化学性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污染是导致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最常见条件,食品安全事故往往伴有严重的食品污染[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一项能够及时发现食品污染的有效途径,通过它可以了解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掌握主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发现食品安全风险和食源性疾病暴发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南平市零售生禽肉中沙门菌检出情况、耐药性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为食源性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生禽肉样品100份,进行沙门菌检测和鉴定、药敏实验及分子分型。结果 100份样品中检出沙门菌31株,检出率为31.0%。31株以肠炎沙门菌(22.6%)和鼠伤寒沙门菌(19.4%)为主。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和萘啶酸的耐药率最高(均为71.0%),多重耐药率为71.0%。菌株在DNA分子水平上呈高度多态性。结论 南平市零售生禽肉受沙门菌污染严重,耐药形势严峻,应警惕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治疗难题,建议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18.
随着饮食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随之而来的便是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食源性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的首要原因,据统计,在全世界所有爆发的食源性疾病案例中,66%以上为致病性细菌所致[1]。最近一项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显示,我国每年平均6个半人中就有1人次罹患食源性疾病。为了解济南市主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并进行风险预警,按照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的要求,2010-2011年根据食品的特征,对市售的15类食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致病菌种类监测。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品安全是一个日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各国政府正竭尽全力改进食品安全。食源性疾病属疾病范畴 ,但通常是指通过食物进入体内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或中毒 ,每个人都有患食源性疾病的危险。食源性疾病的数量食源性疾病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并日益增加的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疾病的全球患病率很难估计 ,但是据报道 ,仅 2 0 0 0年就有 2 1 0万人死于腹泻。大部分归因于食物和饮用水污染。此外 ,腹泻是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据报道工业化国家每年患食源性疾病者的比例达 30 %。例如 ,据估计美国每年大约有76 0 0万例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3—2016年深圳市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6年深圳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到的所有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6年深圳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事件67起,发病682人,死亡2人。食源性疾病发病高峰集中在6~7月,报告事件数量最多的是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事件,占61.19%,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致病微生物;报告发病人数最多的是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事件,占59.53%,主要为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其次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发生7起,发病50人。集体食堂和餐饮服务单位为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场所,分别占49.25%和19.40%。结论深圳市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应以降低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和亚硝酸中毒为主,防控重点场所为集体食堂和餐饮服务单位,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食品安全的健康教育,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